PTT評價

[正太] 正太學筆記20220922

看板C_Chat標題[正太] 正太學筆記20220922作者
rainnawind
(柴犬五郎正太控飼主雨颯)
時間推噓 1 推:2 噓:1 →:0

。正太的基本定義是「可愛的小男孩」,但其中可愛、小、男孩三者各有解釋


。從文化演進的角度來看,「男孩愛好者」族群先於「正太」名詞的出現
這有相當多歷史跡象可以佐證,在此不便贅述

。詞源上,正太控(ショタコン)的用法又先於正太(ショタ)出現
「正太控」是為「正太郎情節」(正太郎コンプレックス/Shotaro Complex)的簡稱
在1981年的日本,「正太郎情節」被發明用以描述「男孩愛好者」的喜好傾向

。按提出者浜松克樹氏的解釋,該名詞是由於當年代熱播動畫『太陽の使者 鉄人28号』 故他引用了少年主角金田正太郎的名字,作為「男孩愛好者」喜好的代表

正如同「蘿莉控」(蘿莉塔情節)的詞源是納博科夫的小說《蘿莉塔》(Lolita)書名

。故,邏輯上將「正太」定義為某種形式,來框架所有「正太控」的喜好對象
其實是一種有問題的做法

因為「正太」本身不過是一個為描述這種愛好對象,所提出的舉例

。實際上,「泛正太控族群」喜好的,可能是任何能被視為「可愛的小男孩」的角色
其中的次級族群、乃至個人的喜好也或多也所風格、屬性差異

當然,也會有人根本不喜歡「金田正太郎」,從而產生「金田正太郎不是正太」的悖論

。由此可知「正太控文化」的主體性也一直都是在「正太控」而不是「正太」本身
由「男孩愛好者」的審美偏好、言論、作品、(犯罪或非犯罪性的)行為乃至社群
構成了這樣的一個文化風貌

。但不是所有「喜歡可愛的小男孩」的人士都認為自己是「正太控」
他們可能自認只是「喜歡小孩」、「少年控」、「喜歡純真」、「母(父/兄/姊)愛」 某部分對正太產生愛好的因素更是基於人類的本能

。礙於一些倫理、社會性的因素,抑或是由於由於名義上的標籤化傾向
並不是「男孩愛好者」有強烈的「正太控」身分認同意識、乃至會去參與相關社群

更多潛在的、無意識的、隱藏的愛好者,則散點在社會各處
以不同的程度和形式喜好著「正太」,也就是各類所謂的「可愛的小男孩」

因此,在研究上,筆者傾向使用「泛正太控族群」這個稱呼


。另一方面,「正太控」會這麼具有標籤化色彩
其實是由於其中「情結」的部份容易與戀愛、性意識等問題產生連結
而與兒童產生愛戀、性相關,又會牽扯到「兒童性剝削」的倫理問題

。潛在的「泛正太控族群」則通常沒有,或是隱藏了這類傾向
儘管有時候他們仍不經意的表露出、做出某些相似的言行

不過基於愛好的原因不同、程度不同,言行上自然也是各有區別

。事實上,情結(Complex)本身在心理學的意義上
只是一種心理狀態或潛意識導致的衝動,與戀愛或性並沒有直接關係
與本能、美感或是榮格理論中陰影、阿尼瑪等原型問題更有關係

因此,「男孩愛好者」具有的情結其實只是反映了他們的心理活動
而不是必然會造成各類麻煩的倫理問題



今天的總結

。產生「正太控文化」的主體因素是「愛好者-正太控」,而不是「被愛好者-正太」

。「正太控」是一種為描述「男孩愛好者」所產生的名詞

。「正太」是為描述「男孩愛好者」的喜好對象存在,不應被反過來做為一種框架使用

。通常正太控具有自我認同意識,但有社會上有更多潛在、無自覺、隱藏的泛正太控族群

。正太控一詞常被和戀愛、性意識產生連結,從而導致各種倫理問題

。但事實上所謂的「男孩愛好情結」只是一種人類共通的心理狀態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86.87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rainnawind (111.240.186.87 臺灣), 09/22/2022 21:36:35

yuta0209/22 22:45

Vulpix09/22 23:02https://i.imgur.com/0JYwPAI.png

M7bronyUP09/23 03:23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