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義式] 沒有濃度計如何知道萃取率?

看板Coffee標題[義式] 沒有濃度計如何知道萃取率?作者
YellowDucks
(黃色小鴨)
時間推噓13 推:13 噓:0 →:89

請教大家一下
如果沒有濃度計那種滴一下就能測出萃取率是多少的儀器
如何測得萃取率? (價格有點貴..雖然對岸最近有出一款五千內 準確度高的 但想問看有其他方式嗎)

目前想到是把製作前的粉量記住
然後再把萃取完的咖啡渣乾燥後的重量去相減再除以原始粉重

理論上感覺是這樣
但不知道準確率與儀器差異會不會很大
咖啡渣乾燥的過程放到外面去曬大概需要幾天?會不會有灰塵影響重量
或是拿去氣炸鍋或烤箱烘乾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全乾燥

不知道有沒有板友自己測試過
準確率大概是如何呢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90.153 (臺灣)
PTT 網址

a972414530004/24 13:40大多是用折射率,用雷射筆之類的可以比較相對濃度

※ 編輯: YellowDucks (223.139.30.127 臺灣), 04/24/2022 13:46:11

YellowDucks04/24 14:25a大 您說的也是那種不便宜的儀器之類嗎?

shakemylife04/24 14:43除了儀器,你可以把咖啡煮到乾,看剩下多少固態重…

shakemylife04/24 14:44但也是參考用

sunpc04/24 14:55大濃度計時代的來臨,btw如果一個設定沒有測個5杯以上怎麼

sunpc04/24 14:55知道是不是別的問題造成,所以網路上什麼一杯的結果就可以

sunpc04/24 14:56得到一大堆結論看看就好

Icta04/24 15:27拿氣炸鍋應該乾蠻快的,但要多久可能要你測試看看

Icta04/24 15:27另外這種方法準不準? 準,比幾萬塊的折光計準多了

Icta04/24 15:28咖啡用濃度計都是程式估計,不同豆種濃度澄澈度溫度都有影響

Icta04/24 15:29換算出來並不是真實萃取率

Icta04/24 15:30唯一的好處只有方便省時間,但並不是很精確的數字

Icta04/24 15:32但乾燥法用一兩次可以,要測很多次的話可能會煩死

whisly04/24 15:51早期計算萃取率真的就是這樣啊。先量粉重,萃完後。把

whisly04/24 15:51粉+濾紙用小烤箱烤乾,再丟新濾紙歸零後計重,去計算

whisly04/24 15:53基本上只要用同一套模組去統計,才有比較的價值

whisly04/24 15:54只是如果沒有要打比賽或是幹啥??算萃取率幹啥?喝咖啡

whisly04/24 15:54不就是讓自己品飲美好生活的方式之一,有時加些儀式感更爽

soulivee04/24 16:38咖啡萃取走到多"深",如果真有入此道,感官比儀器敏感

soulivee04/24 16:38且有意義的多。其實若非比賽,或者要與團隊溝通

soulivee04/24 16:42建立在感官上的經驗與發展的技巧會比追求數值好玩得多

Icta04/24 17:03我是覺得感官跟儀器沒有哪個比較有意義,因為你得到的東西

Icta04/24 17:03根本不同,感官無可取代,但儀器能補感官不足

Icta04/24 17:05像當代espresso走到現在,太多東西已經沒儀器做不到了

Icta04/24 17:06要可以喝很簡單,要玩的深入,純靠感官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Icta04/24 17:07要調個水,沒有計算機沒有tds計,真的用舌頭判斷軟硬酸鹼嗎

Icta04/24 17:11很多時候body跟濃度沒有絕對相關,藉儀器輔助就能挖出很多

Icta04/24 17:11可能性

soulivee04/24 17:38認同你的觀點,但這也有感受系統與流派的差別~

soulivee04/24 17:39以我自己來說,我是真的喝得出水的軟硬 鎂離子 鈣離子

soulivee04/24 17:39水的感覺 與萃取結果之間那種難語言說的相關性

soulivee04/24 17:41也是因為玩咖啡,才讓我更懂得"水的味道"

soulivee04/24 17:48如果一個團隊的深入~那當然需要儀器來做客觀理解表達

soulivee04/24 17:49但以"一個人"的深入,其實就有很多可能性了

soulivee04/24 17:51手壓濃縮是可以練到每杯都精準表達咖啡縱深

soulivee04/24 17:55"順順的壓""力道的分配"是一門好玩且值得鑽研的技巧

soulivee04/24 17:56我強烈肯定"儀器"作為工具的強大效用與參考價值

soulivee04/24 18:03儀器可以彌補感官的不足,同樣感官也可以彌補儀器的缺漏

soulivee04/24 18:04找到自己可以深入的方向其實都很棒

Icta04/24 18:41這個跟每個人的感官能力也有關係,口拙鼻子拙就多靠儀器了

YellowDucks04/24 21:13感謝大家回應 純粹想知道買的豆子自己喝的口味對應

YellowDucks04/24 21:13到萃取率是如何? 也許某些耐萃的豆子萃多一點 自己

YellowDucks04/24 21:13可以知道這一杯背後的萃取率是多少

bearq25804/24 22:35這個沒有意義,主要是農產品每一批都不同,烘培程度也不

bearq25804/24 22:35同,濃度計用光線強度去換算,咖啡的顏色是來自糖化反應

bearq25804/24 22:35。其他物質有些是看不見,咖啡因還是白色。到二爆之後義

bearq25804/24 22:35式烘培,部分物質碳化導致顏色失真

bearq25804/24 22:36你要玩濃度計連糖度計也要一起搞一套

bearq25804/24 22:40焦糖化反應 上面打錯

bearq25804/24 22:42如果茶葉泡太濃你會濃度計去測還是嚐一口加水平衡就好。

bearq25804/24 22:45你可學一下杯測的方式知道喝咖啡正確濃度風味。

Telumendil04/24 23:34有些器材就要買過才甘願放棄不用啊XD 玩咖啡的必經之

Telumendil04/24 23:34路。其實預算夠的話,就都買來試試看,找出適合自己

Telumendil04/24 23:34沖煮咖啡的方式。

littleconan04/25 07:43推樓上,有些器材或豆子要買過實際用過才甘願放棄

littleconan04/25 07:46像DCP我就放棄了,好不好喝一回事,咖啡渣會進流理

littleconan04/25 07:46台就是不舒服。

Icta04/25 09:15一般咖啡常用的濃度計跟糖度計是同一種東西,只是換算參數

Icta04/25 09:15不同

Icta04/25 09:15再來要調整器材跟手法,單靠感官"絕對"不行

Icta04/25 09:16感官告訴你好不好喝,但究竟器材跟流程發生什麼事情

Icta04/25 09:16是需要更多資料去分析才找得出來的

Icta04/25 09:17你的目標是好喝 那不需要儀器

Icta04/25 09:17但如果你要追求好喝以外的東西,做到更極限的萃取

Icta04/25 09:18研究器材的極限,探討更多更深入的東西,你必須靠數據來幫忙

Icta04/25 09:19每個產業發展到最後都是這樣,沒有哪個可以走回頭路的

Icta04/25 09:22事實證明折光原理用在大部分的萃取

Icta04/25 09:23包含espresso,就算沒有用針筒過濾,數據出來還是線性相關

Icta04/25 09:24跟什麼顏色多深、多濃沒有太大關係

Icta04/25 09:25只要是線性相關,對後面的分析運用就有很多幫助

Icta04/25 09:26反正市場會說話,目前精品咖啡的發展前線就是數據化

Icta04/25 09:26靠感官吃吃國內市場可以,國外肯定是推不動的

Icta04/25 09:27連"最傳統"的日本市場也慢慢在推折光計了,就慢慢看吧

Icta04/25 09:29就個人使用者來說,有沒有預算,想研究到哪,才是重點

Icta04/25 09:30說儀器沒用,萃取率也沒用,恐怕是過於侷限武斷了

Telumendil04/25 12:55知道數據,不就是為了希望每次出杯都是好喝的咖啡嗎

Telumendil04/25 12:55?好喝以外的東西是?不太懂…

jakkx04/25 13:33除非你的儀器只會寫好喝或不好喝。不然儀器應該都是顯示出

jakkx04/25 13:33好喝以外的東西

jakkx04/25 13:35只能說個人想怎麼喝怎麼玩都沒差但扯到研究開發就跟科學方

jakkx04/25 13:35法脫不了關係。

GhostWall04/25 13:53同一台磨豆機可藉由濃度計知到刻度有沒有跑掉,也可以

GhostWall04/25 13:53瞭解不同沖煮手法和器具的特性,對同型號不同台磨豆機

GhostWall04/25 13:53之間可以有較客觀的數據對照,爾不再只是定性的如二砂

GhostWall04/25 13:53粗細或3.5格之類的,不同型號的磨豆機也有較公平的比

GhostWall04/25 13:53較基礎

Icta04/25 15:51像是經驗到一個程度喝得出來眼前兩杯哪個濃度高哪個濃度低

Icta04/25 15:51但這通常只限於同樣器材同樣萃取方式

Icta04/25 15:51如果你用不同器材、不同萃取模式、甚至不同刀盤

Icta04/25 15:52有可能會經驗到,明明A杯濃度高,但喝起來卻比較水

Icta04/25 15:53為什麼?

Icta04/25 15:54當感官被蒙蔽時,濃度計就可以輔助給你一些新的方向

Icta04/25 15:55當然也不排出有老前輩說不管用什麼奇特萃取濃度高低

Icta04/25 15:56他都一喝就知道啦,也許是真的,只是大多數人不可能做到

washidindin04/25 22:52用重量算才是真正正確的,儀器算折射都是用回歸式回

washidindin04/25 22:52推,問題只是你的電子秤精度不可能夠準

chang17a04/25 22:53等量水比較咖啡液重量可嗎?

chang17a04/25 22:54或等重水比較咖啡液容量?

washidindin04/25 22:55用tds筆也可以測,但同理tds筆是用電流當回歸式的,

washidindin04/25 22:55然後要看tds筆最大的濃度到多少,通常測水質的不夠

washidindin04/25 22:55用,但你可以加水之後再回算

SHR458705/05 07:36喝個咖啡要累成這樣也是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