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請益] 刑法問題請教

看板Examination標題[請益] 刑法問題請教作者
psc50
()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32

各位前輩好,小弟最近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行為人客觀上發生的犯罪事實跟主觀上認識有異,究竟是用所知所犯處理?還是成立未遂?
例如之前考過一次,甲明知到偷別人東西是不對的,但還是偷了乙的電視,但這個電視剛好是乙不要的

我的理解是,既然沒有做出破壞持有的行為,為什麼還要討論著手然後成立竊盜未遂,而不是使用所知重於所犯,從其所犯的處理而無罪呢?

※ 編輯: psc50 (223.141.145.184 臺灣), 08/04/2022 07:06:52

※ PTT 留言評論

Louistar08/04 11:45我覺得你觀念沒有釐清,客觀上發生的犯罪事實與主觀上

Louistar08/04 11:45不同不一定會導出所知所犯或是未遂其中一個

Louistar08/04 11:50一般的情形下多數要討論未遂罪(刑法有罰該罪之未遂罪)

Louistar08/04 11:50,因為有主觀不法無客觀不法,但與此同時還要考量到不

Louistar08/04 11:50能未遂的問題。若構成不能未遂,則連未遂罪都不構成。你

Louistar08/04 11:50的例子比較像是不能未遂的問題,有偷竊的主觀不法,但

Louistar08/04 11:50似乎自始就不可能有東西被偷(客觀未遂說)或是不可能造

Louistar08/04 11:50成法印象的動搖(印象理論、重大無知說),所以連未遂罪

Louistar08/04 11:50都不一定能構成

Louistar08/04 11:56所知所犯原則則是要處理這一種以刑法論罪上無罪的失衡現

Louistar08/04 11:56象:具有不法內涵層升關係的兩罪,因為當事人主觀與客觀

Louistar08/04 11:56上的偶然不一致造成的不罰現象

Louistar08/04 12:20更正,是處理刑法上論罪產生評價不夠的失衡現象,不一定

Louistar08/04 12:20限於無罪。最典型的例子是:主觀上基於竊盜故意偷某一

Louistar08/04 12:20個東西,但這個東西實際上不被任何人持有而是一個遺失

Louistar08/04 12:20物。此時會發生我上面所講的,因為竊盜之不能未遂導致

Louistar08/04 12:20竊盜罪無罪;同時這個人是基於竊盜故意而拿東西,不具

Louistar08/04 12:20有侵占遺失物的故意,且縱符合侵占遺失物的客觀要件,

Louistar08/04 12:20本罪又不罰過失犯。如此一來導致這個人什麼罪都沒有,

Louistar08/04 12:20產生一種在刑法理論運作底下犯罪評價不足的失衡現象

Louistar08/04 12:23為了處理這種失衡現象,實務發展出「所知所犯原則」,

Louistar08/04 12:23學說見解發展出「不法內涵層升(包含)關係」。但所知

Louistar08/04 12:23所犯原則其實論證不足,被廣為批評,所以我也不知道他是

Louistar08/04 12:23怎麼運作的

wcc022008/04 12:34行為人主客觀的不一致,不僅僅是利用所知所犯規則或者未

wcc022008/04 12:34遂兩種結果,應該要使用錯誤理論去處理。錯誤理論是個比

wcc022008/04 12:34較全面的體系,你可以多加複習這部分,即使不用所知所犯

wcc022008/04 12:34,應該也還是能處理大部分案例的。你的例子,歸納過後就

wcc022008/04 12:34是行為人在構成要件階層,對事實產生的反面錯誤,應該論

wcc022008/04 12:34以未遂。至於是不能未遂或者普通未遂,因為題意較不明確

wcc022008/04 12:34,我認為應該僅是普通未遂。

psc5008/04 16:53謝謝兩位大大回覆,感恩

Kirihime08/04 17:27如果有時間,去把蔡聖偉老師的文章看過,實務的所知所犯

Kirihime08/04 17:27法則根本就是錯的,因為結果不管如何都是罰輕罪,而法理

Kirihime08/04 17:27基礎是舊刑律(民國30年的),現在既不存在這種法則,就要

Kirihime08/04 17:27回歸錯誤的基本法理去推

Kirihime08/04 17:35所以上面說的層升包含關係,是現在學說比較傾向的見解,

Kirihime08/04 17:35只是去翻教科書,還是會有些學者在一些錯誤案例裡提及,

Kirihime08/04 17:35多數情形,所知所犯和層升包含結論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