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食記] 台南永康 大灣三王廟肉粿 台南人道地早餐

看板Food標題[食記] 台南永康 大灣三王廟肉粿 台南人道地早餐作者
ambivalence0
(carbi)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餐廳名稱:大灣三王廟肉粿
消費時間:2021年/4月
地址:台南市永康區大安街150號
營業時間:7:30~12:00(週二公休)


圖文網誌版:https://reurl.cc/L0Gep4


大灣三王廟肉粿|來大灣品嚐台南人的道地早餐 /台南永康肉粿


肉粿(或稱作米粿)是我每次回台南都會想吃到的美食之一,最誘人的地方莫過於煎到恰恰的外皮,那種焦香味跟脆脆的口感真的超銷魂。而在台南,很多人會把肉粿當早餐,許多店家也都在早上營業為主,所以如果你想在台南吃到美味道地的肉粿,那就得早起囉!上禮拜卡比回台南,就刻意早起,跟著同樣是肉粿控的姊姊從市區大老遠跑到大灣來吃赫赫有名的大灣三王廟肉粿,來比較一下跟平常在市區吃到的有什麼不一樣吧。


陪伴著三王廟歷經大半世紀的大灣三王廟肉粿據說已經有40年以上的歷史了,但廟方後來因為要再蓋新廟的關係,附近的店家必須搬遷,所以大灣三王廟肉粿就跟隔壁的阿龍素食一起搬來不遠處的大安街150號重新開業。

大灣三王廟肉粿的營業時間為早上7:30賣到中午12點;而下午則是在大灣五街附近繼續從17:00賣到19:00(Google把店名稱作大灣阿婆肉粿)。目前每週二公休,遇到例假日不休息。

有實力的老店就是不論在哪裡都有許多新舊顧客前來捧場,當天在店門口停著好幾台機車就可以證明一切了。

雖然招牌寫說是隱藏版肉粿,但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當天看到很多跟我們一樣第一次來的新顧客,所以依照在網路上的聲量來看,根本已經不隱藏了(笑)。

內用的座位區跟阿龍素食共用,其實有時候阿龍素食的生意甚至比肉粿還要好,客群比較偏向當地熟客。也有很多客人除了點肉粿之外,還會叫阿龍素食的炒麵、滷味來組成豐盛的早餐。但內用環境簡樸,如果夏天要在這種沒冷氣的鐵皮屋裡用餐肯定吃得汗流浹背啊。


大灣三王廟肉粿點餐流程


內用的話自己先找位子坐,而點餐方式是不論內用或外帶,一律跟老闆娘拿號碼牌,等到叫到你的號碼後才開始點餐喔。

看這兩位老闆娘合力顧一個煎台才能順利消化掉眾多顧客的點單,忙碌的雙手完全不停歇。

全程看著老闆娘緊盯著這個煎台,兩位一起頻繁地翻著肉粿之外,一位負責煎蛋,另一位負責加上佐料,雖然看起來繁忙,但做工井然有序。

大灣三王廟的肉粿比起其他家來說偏小顆,遠看像一顆顆煎干貝一樣渾圓可愛,煎到呈現恰恰的外觀最引人食慾。

還沒下鍋前的肉粿則像一顆顆麻糬一樣白淨剔透,但其實肉粿是用在來米粉加熱水後放涼凝固而成,跟糯米粉製成的麻糬或是摻有地瓜粉的肉圓皮有著天差地遠的口感。

快輪到我們取餐啦!只見老闆娘在旁邊的佐料區每樣都加一點,頓時發覺這種方式跟平常吃到的肉粿非常不一樣。卡比平常吃的肉粿只是在外面淋上羹湯享用,而大灣三王廟肉粿除了淋羹湯外,還加了不少配料進去。


肉粿(大)$50

由於店內只賣肉粿,所以就沒有菜單,就看你要大份($50)或是小份($40),每份都會加蛋,然後再看你要不要加辣,非常好決定。

外觀加了些許肉末和蔥花的肉粿還是第一次看到,也許在肉粿發跡的永康地區,這樣的吃法才是最正統的也說不定。

大灣三王廟的肉粿裡頭沒包料,而口感是我吃過最軟的一間,一開始會先吃到肉粿表層帶來的酥香味,後來軟綿的口感隨著舌尖入口即化,跟著香味撲鼻的煎蛋一起入口會更好吃,但唯一可惜的是它們的肉粿不是屬於煎得恰恰的類型,可能是本身質地太軟,不太能夠呈現脆硬的外層。

配上特製的醬汁及羹湯更是畫龍點睛,再加上蔥花後味道會變得強烈起來,更特別的是羹湯裡頭還加了些許的魚肉丁來增加口感及鮮味,這樣的美味絕對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啊。

其實大份的肉粿也才七八顆,對正常食量的人來說是可以輕鬆吃完然後意猶未盡的程度,所以除非你是小鳥胃,建議都點大份的,才不會花時間再點一次喔。


總結


如果你喜歡吃肉粿那層焦脆外皮的話,大灣三王廟肉粿可能不是你會喜歡的類型,也許主打軟綿細緻的口感跟精華的醬汁才是他們受到歡迎的主因。想吃脆皮系的肉粿推薦保安路上的阿文米粿,超有存在感的焦脆外層絕對讓你印象深刻,但用餐時段也都必須排隊就是了哈哈!


--
歡迎追蹤卡比的旅食札記

https://littlecarbi.com/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35.134.225 (臺灣)
PTT 網址
ambivalence0:轉錄至看板 Tainan

04/30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