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卦] 為什麼只有印度有許多靈性大師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為什麼只有印度有許多靈性大師作者
khara
(逝)
時間推噓 3 推:4 噓:1 →:3

※ 引述《Josh160864 (josh)》之銘言:
: 這幾年來 身心靈的資訊越來越廣為人知
: 比如瑜伽 冥想 正念等等
: 這些大師或者先行者
: 其中大部分都是印度人
: 各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宗教文化發展
: 印度應該可以說是最豐富的國家
: 包含崇尚自然 萬物皆有靈 業力法則(karma)
: 但為什麼只有印度有這麼完整的系統
: 以及大部分身心靈的大師都是印度學者呢

這與什麼種姓與否的關係不大,與印度思潮中的沙門思潮及其影響較有關。

印度面積很大,中央平原古來河流沖激造成可耕地之多,與南部德干高原皆受大陸性季
風帶來充沛雨量,氣候宜農,物產繁庶,人口自然豐盛。與中國相似,印度西北的遊牧
民(另外有少數不是遊牧民)經常覬覦並侵入這塊地,且融入或部份融入當地的生活,
例如分佈於西北印度的拉只普人(rājput,意思是「王子」)自稱屬剎帝利種姓而來源
很可能是白匈奴人((口厭)(口達))。但偏偏印度歷史上又很少有強有力的雄主能維持
較長的統一王朝,結果造成長時間各地方邦國林立,各自為政,後來整合成一個國家居
然還是藉英國人之手。這麼大的一塊地方,會有多種多樣的思想本來也不足為怪。

但這麼大一塊地方,事實上是有幾個主流思潮,其中尤具特色的就是沙門思潮。沙門思
潮出世思想由於太特別,太難普遍實踐,嚴格說起來並不太能成為全民思潮。可是幾位
思想最敏銳的思想家 ── 耆那教的大雄、佛教的釋迦牟尼 ── 皆在這個思潮中引領
許多人投入,從而也影響到其他思潮都不得不正視這個思潮乃至將其原本的論述修改到
帶有這個色彩。這也就是一堆(不論是不是媚俗的)靈性大師的來源。注意到無論是耆
那教的大雄或是佛教的釋迦牟尼原本都是王子出身,對他們自己來說,衝擊種姓啥的利
益不大。只解釋成衝決種姓不免看得太淺了。

印度早先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且不論,早期阿利安征服者的信仰其實與世界許多地方都
差不多:祭祀拜神,藉神祐以獲取其巫術與物理的戰鬥力。種姓也就是他們當中法師與
戰士壟斷特權後逐漸僵固下來的階級(想想假如日本不受外力衝擊的話,公家、神官、
武家乃至地侍一直到農民穩固之後)。

這種普通的信仰久後自然受到衝擊:某些原本可做貴族的保有身份的自尊卻沒落了(尤
其是一部份婆羅門,自尊最高實際上卻被剎帝利國王們優倡視之),某些原本不屬高層
的憑其才智狡獪而奪得高位亟需洗白(但這類的多半都是搞偽造家譜啥的,反而不太會
去想衝擊種姓制度),社會與環境的變化也使得一部份人開始懷疑或重新思考原本的信
仰。

但,最普通的其實當然是現實派:覺得信神什麼的都是假,最重要的是現世利益與感官
享受。這是全人類都會有的自然思潮。印度古來講授現實政治軍略的《利論》(artha-
shāstra)以及含在當中的,講授性愛歡愉,各種體位的《欲經》(kāma-sūtra)都
是這種東西,用google搜也可以看到擅長奇想的印度人的各式縱慾。

這裡順帶提,一種文化是由一整群人集體創造所成,其內涵往往並不單一。拿著其中一
面去作過度解讀都會有些問題。我們今天往往喜歡說西方人在兩性關係上比較開放(其
實除了最新潮的一群外,很多也是我們的過度想像),但當初有批只知道傳教士體位的
西方人到中國來,見了中國一堆秘戲圖一堆色情小說,也在那大罵中國的不道德。這都
是抱著特定的偏見以偏概全。另外現代有些翻案太過的其實也有問題,例如認為反同都
是基督教道德,其實中國也有理學家「初不知人間有分桃、斷袖事者,聞之以為人倫之
變,作檄以討論之」!也是嚴肅到聽說有甲甲的事件就開始發表反甲廢文!差別只在過
去基督教體系的道德是神的命令是絕對的,在中國就不免有模糊的空間而且相對鬆散。

又例如在儒家體系下,其實宮廟文化都是受反對的。儒家主張的祭祀為的都是活人而不
是死人或鬼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活人為社會功能的儀式而想像如同被祭的
對象存在。可是民間對鬼神的各種需求創造了活潑的各式宮廟,從古以來就生命力旺盛
難以禁絕。大聲嚷嚷著要「斥釋老」的那群理學家們也拿這毫無辦法。畢竟文化是人群
創造的,這當中勢必摻入了人群的需求,不論是現實的縱慾或雖帶想像成份但同樣現實
的求鬼神。

這方面印度當然不例外。現實生活的印度人當然多數也都是既受各式傳統影響又還是有
他們有血有肉的欲望的活生生的人,人口基數多了會有些亂七八糟的傢伙也不意外(至
於歷史因素影響的社會制度的扭曲這問題先不探討:好比日韓自殺人數是不是偏多或亦
有其歷史社會等影響)。但印度最特別的不是那種其他各文化都有的鬼神文化或是實利
文化,而是出世文化 ── 沙門思想。

這派思想,既不主張拜神,也不主張縱欲,反而相信生命自己藉由一系列身體或心智的
鍛鍊,可以不再捲入這個互相傷害的世界的各式紛爭,可以達到徹底擺脫一切欲望而獲
得最終的寧靜。苦修克己以達成寧靜這也在世界各種文化中都產生過,但把這方面的訓
練推之至極致的,還是以印度古人為最。投身做沙門的人,有好些本就是當道貴族出身,食物鏈頂端的頂端,他們本來盡可享受他們天生擁有的權利,但他們觀察到這一切享受
也不過就是建立在傷害其他生命上,觀察到這一切也都並不恆常,因而反求諸己,另闢
蹊徑,找尋超越之路。

這樣的思潮衝擊到了原本的拜神宗教,迫使拜神宗教也不得不從事一系列改變,內涵大
有不同。也類似中國的理學雖仍保有儒家世俗關注的重點卻仍不得不吸收道家佛家那種
自我訓練的方式。也因此造成印度教的哲學的深化。再之後,伊斯蘭一神信仰的衝擊
(其實反向來說印度的神祕主義很可能也影響了一部份的伊斯蘭),莫臥爾帝國的阿克
巴大帝對追尋信仰的興趣,再再都促發了印度各式對人類內心的探討。但論其源頭,我
覺得沙門思潮崛起的影響才是重點。

不過當然,與各種文化相同,最貼近大眾的往往不是最有深度的,而是各種包裝變體下
的媚俗商品。原本講求砥礪內心以超脫欲望追求究極寧靜的沙門鍛鍊,已經變成各種奇
怪的安慰劑了。但末流不影響其主幹的深邃,印度的沙門思想還是很值得探究的。

此外,受廣義的印度文化影響下,沙門思想也不免變質成為單純的迷信。例如南亞的迷
信巴利經藏就是一切,迷信「佛說XXXX」「佛沒說XXXX」的,失去了沙門思想求解脫的
本質,完全成了祖師崇拜與自讚毀他,但這種變質在人類文化中也屢見不鮮,無足為怪。

最後說一下,人類文化各自不同的走向,本來就有其偶然性。歐洲剛好是畢達哥拉斯這
個相信一切都是數所構成的傢伙影響了柏拉圖,再影響後來的歐幾里得,才促成他們那
麼重視純邏輯推演而不與實用掛勾的數學文化。這種文化特色也是其他地方原本所欠缺
的,也未必能解釋出個所以然來吧。

--
In der Sittenlehre das letzte Ziel der Religion sehen,
heißt sie nicht kennen.
Oswald Spengler

(認爲宗教的最終目標是倫理說教的人,對宗教可謂根本無知。
                       史賓格勒)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225.185 (臺灣)
PTT 網址

aabbcc520 12/31 18:53樓下幫我總結一下 太長

thomas0229 12/31 19:00有點難看不完

kogsww 12/31 19:02沒有張啊月紅茶冰差評

reemir 12/31 19:10優文 推

jenhaoliao 12/31 19:33見識廣博,有獨特的見解,真優文。

ekoj 12/31 19:40難得有認真文

KnuckleBall 12/31 20:18

sHakZit75 01/02 02:27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