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新聞] 憂民眾誤解 中央密會醫界建議避用「與病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新聞] 憂民眾誤解 中央密會醫界建議避用「與病作者
s48692003
(s48692003)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1

我先幫指揮中心想一個

避免叫共存

因為怕之後有重症的時候民眾會抱怨

那就叫 「存查」吧

剛好公務員最愛用這個詞彙了

與病毒共「存 」

有人有意見的話

就「查」你


我現在過去指揮中心趕得及2點的記者會嗎
※ 引述《rd5186 (GIOS)》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聯合報
: 2.記者署名:
: 記者許政榆、邱宜君
: 3.完整新聞標題:
: 獨/憂民眾誤解 中央密會醫界建議避用「與病毒共存」字眼
: 4.完整新聞內文:
: 國內昨新增超過500例確診個案,本土個案佔了382例,面對連日個案數飆增,指揮中心

: 揮官陳時中首度表態「清零不可能」,未來將走向與病毒共存。國內感染相關3大醫學
: 、學會及中央官員、國內感染科專家等,昨晚召開不公開論壇,除了就長者疫苗接種、
: 護醫療量能等面向討論以外,據了解,醫界也被提醒避免使用「清零」、「與病毒共存
: 等詞,憂若出現重症或死亡,民眾恐產生誤解、恐懼或不信任。
: 昨晚論壇包括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兒童感染醫學會3單位理監

: 出席,並邀集國內社區醫療網各區指揮官,以及公衛專家、疾管署官員等出席,從中央
: 公衛到醫療院所作為等進行討論。因應國內疫情升溫,會中各界也表明顧慮,包括醫界
: 心醫療量能吃緊、需維持經常性醫療,中央也坦言國際情勢病毒將是常態存在,台灣難
: 豁免於全世界,必須「認清事實」有所因應。
: 據了解,會中提及不建議再使用「與病毒共存」字詞,避免讓民眾誤認病毒沒有傷害性

: 而放鬆防疫作為,包括口罩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沒做好,或者不踴躍接種疫苗,
: 並非中央及醫界所樂見,因為「無症狀、輕症確診的前提是有打疫苗」,憂心若未完整
: 種疫苗者大量確診造成重症或死亡,「與病毒共存」字眼誤會為政者不負責,恐讓確診
: 難以接受。
: 傳染防治網中區指揮官黃高彬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屬於感染科疾病,應該由感染科醫師

: 面說明正確的感染症知識較恰當,昨晚的論壇3個學會也達成共識,將會共同以感染專
: 發表聲明,包括對於民眾的衛教、以及對政府政策呼籲。
: 黃高彬指出,未來勢必要與病毒共存,不能再清零路線,「這樣會變世界孤兒」,但我

: 不希望與香港、韓國一樣快速增加確診,「那會搞垮醫療量能」,雖現在抗病毒藥物準
: 還不到理想,因此是用漸進式「與病毒共存」。
: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表示,必須認清病毒的風險,如果太樂觀而沒有積極作

: ,我們也可能必須承受其他國家正在發生的悲劇或災難。身爲一線的醫療人員,在公衛
: 策上努力堅守,希望在足夠的疫苗保護下,民眾應積極照顧自己,也能避免壓垮醫療量
: ,讓醫院維持經常性醫療運作。
: 陳宜君指出,確診Omicron輕症的前提是「有接種加強劑疫苗」,而豁免了重症及死亡

: 若確診Omicron但沒有接種疫苗,重症、死亡是數10倍機率。社群上常見流傳片面訊息
: 恐讓免疫較弱者如長者、慢性疾病患者等鬆懈,應趁現階段我國疫苗數量足夠,應該在
: 疫苗覆蓋率下,維持「低度可控制疫情」,避免衝擊醫療量能。
: 陳時中昨透露,下周將試辦輕症者在家照護、並縮小匡列範圍。陳宜君表示,過往精準

: 調標準高,目的是追來源,保護其他民眾,但量能有限制,經過討論後,未來疫調量能
: 調降,匡列範圍縮小到密切接觸者;輕症者在宅照護也將有配套措施,包括如何避免影
: 其他家人等衛教。她呼籲,民眾應儘早施打疫苗,「有打疫苗的人確診沒事,但沒有疫
: 保護力的人就很難保證」。
: 5.新聞連結
: https://0rz.tw/mQpGX
: 6.備註:
: 看來
: 並存這個字眼是不會出現了
: 以下開放幫忙政府想新名詞
: 要切記不要讓大家造成恐慌喔~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54.136 (臺灣)
PTT 網址

coollfd 04/08 12:02歡迎加入民進黨網軍抹黑造謠的行列

aju0921 04/08 12:03好 明天來民进党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