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爆卦] 美國核融合記者會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爆卦] 美國核融合記者會作者
l88
(188)
時間推噓29 推:33 噓:4 →:51

※ 引述《linzero (【林】)》之銘言:
: 所以這次的意義在於
: 並非以往托克瑪克型
: 且Q值達到1.5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218.35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Gossiping/M.1670986696.A.706
: 推 Dcwei: 是哦真的假的 555555555 180.217.67.242 12/14 10:58: ※ 編輯: linzero (36.226.218.35 臺灣), 12/14/2022 11:02:12
: 推 Marty: Q達到1.5根本就是劃世紀的突破了... 118.169.229.193 12/14 11:00

Q值多高都沒用 看一堆鄉民一值狂high什麼要能源革命了就想笑

NIF這種設計先回答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就是如果要商用 該如何連續操作?

NIF的原理基本上就注定操作是batch式的 每次點火都是獨立的 沒辦法設計成連續性製程

然後那個燃料小球要製備 所費不貲 點火用的雷射目前也是要蓄能 才能瞬間打出那一發

根本無法連續操作 就算你今天Q值100 這個根本性的問題除非解決不然要怎麼變成發電廠?

所以說這次記者會的意義不如說 NIF證實了Q值>1實務是上可能的 但就這樣而已 沒了

NIF的設計除非有什麼橫空出世的神奇設計 不然要拿來當成發電用 幾乎是不可能的

大家花那麼多力氣搞Tokamak、仿星器又不是白痴 電漿式的如果可以持續維持在臨界值以上

才是真正有辦法連續生產電力


還有全世界其實只有美國搞慣性約束 原因也很簡單 根本不是美國超天才 而是這種裝置

只有美國有建造 非常貴 當初是為了模擬核爆下的高溫高壓物理狀態而建的

搞核融合只是附帶 (當然現在變成主要工作了 畢竟前面那些核爆狀態都實驗得差不多了)

其他國家沒這麼求 NIF又很貴 設計上又無法直接轉成連續式的發電設施 當然不走這條路

其實美國也有參與ITER 也有其他單位在搞Tokamak 也有一些新設計像是洛馬那些軍火商在搞

但如果目標是發電的 清一色通通都是走電漿路線的 NIF這次突破聽起來很屌 很可惜

物理意義遠大於實際發電意義 甚至可以說對主流電漿核融合發電毫無幫助

因為電漿式的重點一直都在於如何控制高溫電漿 點火這種東西根本沒任何人care


然後說真的核融合明明科普文一大堆 但是一堆人看到核融合都各種起乩也實在太好笑

像之前什麼美國高中生車庫搞出核融合 阿那種就最常見的fusor 跟能拿來發電的電漿式

根本就完全兩碼事 偏偏一堆人看了就高潮 wiki隨便搜一下就知道fusor是啥東西....

還有上月球就提到什麼要霸占駭三 人類連點燃溫度最低的氘氚(DT)反應都搞不定了

氦三在現在根本就完全0價值 是的 0價值 兩個只各帶一個正電的原子核fussion都搞不定

還想要挑戰一正電+兩正電的原子核融合? 真的別鬧了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8.201.227.208 (美國)
PTT 網址

driver0811 12/14 11:22總覺得說不定不能連續是好事

gueswmi 12/14 11:22依照科幻小說等人類找到外星礦石才有可能

thbw666 12/14 11:22拜登再騙阿

xzcb2008 12/14 11:22我覺得Q>1證明很偉大 至少不會是一場空

看你怎麼想 從理論上Q值就一定可能大於1 硬要用實驗去證明 而且還是慣性約束這種方式 說真的噱頭比較多 電漿式的大家搞不好還比較感興趣

jarry1007 12/14 11:23你是核融系的?

好笑的是這些資料隨便找也有 中文維基就寫得很清楚 或是水管上之前泛科學那集也講很清楚

neil0611 12/14 11:23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我就是故意不想提之前中國在電漿上創造的世界記錄 不然整篇又要失焦 但中國那個紀錄離發電也還很遠啦 只是維持時間很久 Q值沒>1 現在世上無論哪個設施 離能夠發電都還非常遙遠

gueswmi 12/14 11:23等價交換原則 有外力儲存才有賢者之石

xzcb2008 12/14 11:24說不定未來非燒水的技術非連續供能好

cidcheng 12/14 11:24總是要證明這第一小步,商轉還早是事實

除非有什麼橫空出世的神奇設計 不然NIF要轉成發電設施太難了 打個比方 核融合就像威力強大 但是極難點燃的炸藥 NIF的方式就是把炸藥放在中間 從四面八方同時開槍射擊引爆 但是引爆完就沒了 你想要再引爆 得打開腔室 放入下一個炸藥球 然後把槍通通重新上膛(雷射蓄能) 再次擊發 而電漿式如tokamak則是把炸藥放在一個超級堅固的容器(磁場) 不斷加熱到超高溫度 引燃炸藥 然後炸藥就可以在這個容器內持續燃燒 不用一直引爆 但重點是這容器很難維持 以現在工業的流程來說 如果都搞得起來 後者決定是比較容易轉成發電用 前者batch式也不是說完全不可能 但只能說 非常非常難

※ 編輯: l88 (98.201.227.208 美國), 12/14/2022 11:32:32

xzcb2008 12/14 11:26否則之前大家一直再猜會不會騙局

YO0779Y 12/14 11:28不踏出一小步 就你最會嘴

david190 12/14 11:29騙術就在 Q > 1.5 上面 這裡耍的滑頭~

chosenone 12/14 11:29大概再五十年XDD

david190 12/14 11:29其實真正能量增益是0.008左右

david190 12/14 11:30而非他們定義的從某個步驟開始算起

我看你前面被噓超慘 辛苦你了XD 講一句坦白話 NIF也是要經費的 有突破總是要出來刷一下存在感 開個記者會臭了嗎 至於能不能發電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 NIF其實在很多領域也貢獻良多 尤其是高能雷射 不過核融合喔 就看看就好 就我上面講的 其他人又不是白痴才要硬搞電漿式 像洛馬吹很大的什麼三小磁瓶的 也是電漿式的 真的沒聽說什麼以發電為目標的核融合設計是採用慣性約束路線的

xzcb2008 12/14 11:310.008....超少欸

xzcb2008 12/14 11:31忘記Q應該要大於多少才有效益

chosenone 12/14 11:32有點好奇這種方式要怎麼收集產出的能量

xzcb2008 12/14 11:33現在有在研發不一定是燒水的方式蒐集

xzcb2008 12/14 11:33傳統都是燒水

※ 編輯: l88 (98.201.227.208 美國), 12/14/2022 11:38:33

chosenone 12/14 11:36核分裂可以把燃料棒泡水裡,燒水收集能

squeakywheel 12/14 11:37不意外,還沒公布前我就覺得是大外

squeakywheel 12/14 11:37

chosenone 12/14 11:37量,核融合要怎麼收集?電漿不是不能碰

chosenone 12/14 11:38其他東西,不然會冷掉。NIF這個難不成

chosenone 12/14 11:38把燃料球泡水裡去收集能量?

核融合發電的腔室都會是真空的 所以放出來的能量會以Gamma ray,中子流等方式 加熱腔壁 腔壁會升到很高的溫度 理論上燒開水就是用水流經腔壁冷卻順便收集熱量 至於利用電磁場直接發電的方式是有人提出 但實際架構連八字都沒一撇 可行性未知

poyo 12/14 11:40你說得好像實驗室裡面都傻子

cat5672 12/14 11:40主辦這種超大型項目 行政能力大於科研

cat5672 12/14 11:42但如果太重行政 就變成整天幹虛功了

haworz 12/14 11:42每次填充炸藥再點燃,你說的不就汽柴油引

haworz 12/14 11:42擎?

聽起來很像 但問題是 以目前的技術力 1. 該燃料小球不能太大(應該說 其實很小...) 不然需要的能量太高 點不著 2. 雷射都要蓄能才能瞬間打出足以點燃的一發 如果你要用汽油引擎來比喻 那你的火星塞大概是火箭引擎那種感覺 點燃一個小小的東西 一次只能點燃少到靠北的汽油 每次點燃可能要CD幾小時這種感覺

※ 編輯: l88 (98.201.227.208 美國), 12/14/2022 11:47:53

squeakywheel 12/14 11:44你如果做過科研工作 會發現真的一堆

squeakywheel 12/14 11:44傻子。。。因為賺錢是另一回事

su4vu6 12/14 11:45軍用就好 幹嘛商用

ColdP 12/14 11:460.008是2013年的事了

afewgoodmen 12/14 11:48睡王:這是我的政績!

zaqimon 12/14 11:48EUV也是batch式的

david190 12/14 11:520.008是別人昨天算的

kenny2963 12/14 11:54子彈也是一發發上膛,蓄能也可以輪流

kenny2963 12/14 11:54發射解決,只有輸出大於輸入後續才有

kenny2963 12/14 11:54發展動力

obovqq 12/14 11:55嗯嗯 跟我想的一樣呢☺

kenny2963 12/14 11:57科學本來就是先驗證可行,引擎還不是

kenny2963 12/14 11:57長時間優化來小型化及擴大輸出

KrebikShaw 12/14 11:57他那個0.008是因為輸入能量轉換成雷射

KrebikShaw 12/14 11:57不到1%

linzero 12/14 11:58另外Q值1也不代表能自體永續發電,還要看

linzero 12/14 11:58產生的能量能拿到多少來發電

KrebikShaw 12/14 12:00如果單純算雷射打在物質上,那真的是1

KrebikShaw 12/14 12:00.5每次沒錯

linzero 12/14 12:01像有的反應的好像只能利用到20%,那Q值得

cupG 12/14 12:01事情不是這樣看 你要想笨蛋比較多 唬一波股

cupG 12/14 12:01市會噴才是重點

linzero 12/14 12:01到5才能收支平衡,商業運轉需求更高

linzero 12/14 12:02還有也有傳言是放消息來敲打沙烏地阿拉伯

linzero 12/14 12:02的 XD

david190 12/14 12:03KrebikShaw 1.儲能 2.點火 3.轉電

david190 12/14 12:043.即α粒子和中子能量轉熱在轉電

david190 12/14 12:04效率低到可怕

KrebikShaw 12/14 12:06但目前不管哪種效率都很差,可ㄋ還要5

KrebikShaw 12/14 12:060年以上吧

exrelease 12/14 12:11你很棒, 讓我想到NBA冠軍也有70幾個了

exrelease 12/14 12:12看起來滿簡單,wiki一下也有,要不你來?

kenny2963 12/14 12:12才剛突破的東西拿現有技術評估商用不

kenny2963 12/14 12:12可行,那當年只會加減乘除的還佔一間

kenny2963 12/14 12:13房的電腦早就該當廢鐵賣了

mason710 12/14 12:13好屌

exrelease 12/14 12:14讓我想到發明顯微鏡的人,跟他旁邊的人

exrelease 12/14 12:15應該也會笑他看這麼小有什麼用

choiceurbest 12/14 12:18用嘴巴說都簡單呵呵

tomalex 12/14 12:22(′・ω・‵) 想起模擬城市2050年 不知道

tomalex 12/14 12:22有沒有機會

Benetnasch 12/14 12:28重點就是很難控制

wr 12/14 12:35所有核融合技術 目前都還不如把水拿去曬曬太陽

wr 12/14 12:35核融合很酷 但更酷的玩意就在我們頭上

abasqoo 12/14 12:36有趣有趣

King530678 12/14 12:58出一張嘴真的很簡單

dodobaho 12/14 13:01

fanntasy 12/14 14:52好了啦 真的厲害的在美國實驗室

fanntasy 12/14 14:52不會在這吹噓沒用 存在即合理

hongsiangfu 12/14 15:23好奇問,無法連續的操作能否靠多相行

hongsiangfu 12/14 15:24程的方式多組幾套,像是多汽缸引擎

likeyousmile 12/14 15:48材料是大問題,gamma射線中子流都會

likeyousmile 12/14 15:48造成材料快速劣化。我們這輩子大概

likeyousmile 12/14 15:48看不到商轉了。

likeyousmile 12/14 15:48乖乖發展下一代核裂變吧

amethystboy 12/14 19:28嗯嗯 懂得就懂

Boris945 12/14 21:42證明Q>1至少解決了很多人的懷疑包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