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 同心圓疫調跟其他縣市疫調不同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討論] 同心圓疫調跟其他縣市疫調不同作者
hsnu7980
(看我ID是要以人廢言?)
時間推噓35 推:38 噓:3 →:112

前情提要,版上某Y大很注重要公布疫調之"源頭"

以及許多人質疑精準疫調,同心圓是否自創名詞

逐字稿引自這裡
https://reurl.cc/LbXr1e

黃珊珊:
這個我再補充一下

因為今天早上我們有跟中央報告這個事情
現在的疫調是我確診者之後
我就匡列他的第一線的接觸者
那這些人就會變成居家隔離者

那之前的居家隔離 就讓他在家裡待14天
那14天如果有狀況 那就會採取 對他做採檢

那現在我們的精準疫調 就是希望說
在他居家隔離前 或居家隔離中
我們就先把他載出來 先做快篩

讓他在最重要的時候 先知道他的狀況

那我們就立刻
就可以把他的第二圈的接觸者 能夠匡出來

也就是 從現在 所有的
剛剛市長跟璩副總講的

熱點裡面其實大部分都是家戶感染
或者是有相關接觸史的感染

所以在精準疫調之下
我們就可以把接觸者找出來
然後提早知道他的狀態
而不是等到他14天才發病

中央也很支持這樣的計畫
也同意我們運用相關的經費

======
從以上的講法種可以知道跟過去的疫調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同心圓疫調是注重接觸者,而不是傳染者

沒有時間先後的關係,只要有接觸就是篩檢

所以沒有源頭

至於精準疫調,就是要為了要提前知道狀況
一旦有被傳染風險就提前做篩檢
而非向過往的要等到隔離完才做篩檢
過去作法較為消極

這可能也是因應無法追源的狀況

追伸
過去針對"接觸者":
個案發病日起至隔離前,在無適當防護下曾有長時間(大於 15
分鐘)面對面之接觸或提供照護、相處、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
體液之醫療人員及同住者

非接觸者以外的的風險人員是以自主隔離,有症狀才篩檢
比如學校會篩班級及宿舍

但是像其他系級就不會篩
目前篩檢量夠的話,應該會無視是否為接觸者,擴大篩檢
不等他們隔離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69.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HatePolitics/M.1623772724.A.F1E

SnakeO06/16 00:01去年比較嚴格的匡列隔離方式跟這有差別嗎?

eecoolty06/16 00:01姍姍睡醒了??

theropod06/16 00:02我還是不懂耶,去年不就是只要有接觸就先匡列疫調嗎?

victoryman06/16 00:02別刪

theropod06/16 00:02跟同心圓掃描到底有何不同

Pietro06/16 00:03之前因接觸隔離不就是直接PCR?

William06/16 00:03去年標準是隔離沒症狀沒篩吧

WTF111106/16 00:03是不談論方向性和先後順序

gogen06/16 00:04疫調都很能查清,親友同事,路逕,要查路逕中的接觸者??

gogen06/16 00:04光是坐捷運上班,途中就可能接近接觸500人以上

WTF111106/16 00:04不預設誰傳染給誰,一個確診就把一段時間接觸對象都篩

Pietro06/16 00:04部桃是那時候只要因接觸隔離都會篩耶,還有人篩上四五次

akway06/16 00:04去年哪裡沒篩 親密接觸者都會篩

WTF111106/16 00:04接觸對象當然以一段時間、密集接觸為準

gogen06/16 00:04這500人是誰?要查清??

WTF111106/16 00:04不過這對柯黑來說太難理解

Pietro06/16 00:05部桃那時候反而是接觸篩了卻沒有隔離,然後出現症狀確診。

醫院的匡列方式跟普通工作環境不同 更為擴大匡列

theropod06/16 00:05去年疫調時CDC有說請大家疫調時一定要誠實,不要有隱瞞

akway06/16 00:05部桃某護理師不就篩到抓出來全家幾乎中

ebey3091806/16 00:06你對疫調的論述很好 給推

gogen06/16 00:06捷運車廂這麼擠,一躺路同一車廂幾百人上上下下

gogen06/16 00:06等車過程也接觸很多人

Pietro06/16 00:06護理師那一家重複篩好幾次,只要家族成員確診,同住都會再

Pietro06/16 00:06篩一次。

akway06/16 00:07最近台中四大家族 彰化葡萄家族 花蓮工人家族 不都同心圓篩

akway06/16 00:07出來 有的也是篩兩次以上才確診

Pietro06/16 00:07不過這次引入快篩是增加速度了啦

gogen06/16 00:07逛一趟大賣場,近距離接觸也有上百人

gogen06/16 00:08根本就原來的疫調能查清就很強

kei182306/16 00:10差別應該說篩的時間

theropod06/16 00:10https://i.imgur.com/7g5Mbgm.jpg 這個接觸者有不同嗎?

rexqwer06/16 00:11這不就疫調==

Zionward06/16 00:12已知用火,旋即自稱火神!

kei182306/16 00:12以前應該是等第一圈的人有症狀才篩。這樣可能導致有無症

kei182306/16 00:12狀確診,可是一直沒去管制到第二圈

theropod06/16 00:12https://i.imgur.com/BWBbEuu.jpg 我是認真的,我不懂這

theropod06/16 00:13跟柯的疫調差別??

你提到的我有查過,有差的是在這裏是談到"接觸者" 那風險者則是自我隔離,但沒有篩檢

q282584206/16 00:15篩檢就是要這樣做,能精準的針對風險群體,而不是無差

q282584206/16 00:15別又不顧邊際效益的篩。台灣篩檢能力的提高,也是為了

q282584206/16 00:15應付如樓上提到的可能性,有大範圍的接觸導致風險級數

q282584206/16 00:15和群體擴大

Afae06/16 00:16之前高雄就在匡列確診者的第一圈 第二圈 可以看看串門子的

Afae06/16 00:16案例啊

Afae06/16 00:16第一圈都被抓去篩檢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0:18:08

akway06/16 00:17有接觸史 無症狀早就篩一堆出來 誰跟你有症狀再去篩檢

Afae06/16 00:17高雄漢神那個烏龍案例 也是第一時間第一圈都抓去篩檢 然後

Afae06/16 00:17陳其邁還說很幸運 第一圈沒有陽性

a1chemy06/16 00:18蛤?疫調不是重點擺在接觸者?

Afae06/16 00:18像串門子比較嚴重 第一圈發現有陽性 然後就匡列篩檢到第二

Afae06/16 00:18圈了

William06/16 00:20425 這篇新聞就有寫CDC標準做法是居家隔離,有症狀才篩

William06/16 00:20檢,至於個案有篩應該是CDC有考量風險特別安排的吧

a1chemy06/16 00:21你真的以為疫調一定找的到傳染來源?這算先射箭後化靶嗎

a1chemy06/16 00:21

William06/16 00:21更新連結 https://www.google.com/amp/s/news.ltn.com.

William06/16 00:21tw/amp/news/life/breakingnews/3543425

William06/16 00:23425 ..連結一直貼不好,不好意思重貼第三次..

theropod06/16 00:23你還是不要貼了~~我自己在後面打425就好了...

William06/16 00:24真的要麻煩自己補上..不好意思貼連結一直失敗

a1chemy06/16 00:27疫調的重點都是接觸者不會是來源...來源是後來推估的結果

a1chemy06/16 00:27,更不用說還有就是不明來源

以前的疫調應該是為了抓源頭跟淺在感染者都有 這也讓Y大很執著於為何不公布"源頭" 但目前看下來,源頭不重要了 而是在人際關係上面畫同心圓,但不在乎時間序列 只要有可能是感染者都篩一遍,也不等到隔離

MisuzuXD06/16 00:29柯粉最愛超譯阿 所以柯才會自創一堆東西 反正粉絲會腦補

quiet9306/16 00:30因為科粉沒辦法接受柯文哲現在才學會防疫XD

quiet9306/16 00:30自己亂搞一大圈,還是回到中央一開始的政策

如果只是回到中央的政策 怎麼會需要中央的同意呢~~ 呵呵

iamdota06/16 00:32窩的天,現在也有33竹子高

guast06/16 00:34喔...就一樣!

同心圓的目標跟方式就跟過去不一樣了 精準篩檢的態度也較過去隔離還要積極 這些都是建立在快篩的情形下 要覺得一樣我也是攤手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0:36:17

quiet9306/16 00:34去陳其邁臉書看看,一直都在教如何框列

quiet9306/16 00:345.27還有精美圖教你三圈框列啦

quiet9306/16 00:35三圈400多人都有篩檢

quiet9306/16 00:36可憐科粉跟著柯文哲,到現在對於台灣的防疫方法還是如此

quiet9306/16 00:36無知

quiet9306/16 00:37只有台北市還可以搞到萬華人確診遊全台

quiet9306/16 00:38你們不要只接受柯文哲給的資訊好嗎

quiet9306/16 00:38有稍微接觸其他資訊的,就知道柯文哲根本搞笑

quiet9306/16 00:38而且柯文哲自己證明自己之前在防疫上為什麼會變成破口

quiet9306/16 00:40從陳其邁5.27臉書貼文算起就好,你柯文哲在重災區,還足

quiet9306/16 00:40足晚人家兩個禮拜以上才懂防疫政策

https://imgur.com/W2dYLKd

你是說這張嗎? 首先你要搞懂"同心圓"的概念 我查了相關報導,陳其邁的第一圈第二圈第三圈 並不是依據個體去做圓圈,更像是篩完第一圈之後,匡列第二圈 第一圈的就有5陽性了,所以第二圈並非是由單一人產生 現在的同心圓則是直接從一個人發展(理想上) 其他原本不被當作"接觸者"的人,採居家隔離前也要篩檢 就以這個案例來說,陽性數字有13人,全部也才篩500人 一個人只接觸了40人左右 可能嗎?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0:48:45

quiet9306/16 00:41同心圓個屁

dales06/16 00:43他光吃自己的回力鏢就飽了

quiet9306/16 00:48這麼想學框列,去陳其邁臉書看更快啦,還在這邊跟著柯文

quiet9306/16 00:48哲更新防疫知識,太慢了

https://imgur.com/knoIITv

你看這幾張圖就知道兩件事情 1疫情爆發前的匡列數目較少 2.所謂的第一圈第二圈第三圈,並不是"同心"圓 加一個新聞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5280211.aspx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0:53:26

hayden21806/16 01:22就沒啥不同硬找出語句中的不同

hayden21806/16 01:23好啦 同心圓很棒啦 那之前幹嘛不做 以前很爛的疫調也

hayden21806/16 01:23不好好做?兄弟飯店廚師父親確診 廚師不框?

hayden21806/16 01:23新光三越家人確診 櫃姐上班20多天不框?

hayden21806/16 01:24不用同心圓都框得出來的不框 現在終於要疫調了啊

以前人手不足呀,現在調回人力去做疫調了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1:25:26

hayden21806/16 01:25然後改個名字說不找源頭只抓確診者接觸者?

看起來是如此 源頭要回去估,但現在主要是找接觸者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1:27:10

hayden21806/16 01:26以前家人同事框一框有比現在多嗎?

我覺得討論同心圓,其實做法應該是差不多 但是主要是現在不管幾層應該都會篩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1:28:28

hayden21806/16 01:30這樣做也許有效 但哪裡比較省人力?那以前簡單都不做?

hayden21806/16 01:30跟我說沒人力? 我合理說你以前亂做啊 政策失當

hayden21806/16 01:32確診者的家屬繼續外面爬爬走 這麼簡單的匡列都不好好框

hayden21806/16 01:33今天終於柯學家新發現 家戶傳染高 要匡列 真是感謝啊

hayden21806/16 01:33要得諾貝爾獎啦 柯學家從covid19走道21年了 終於發現啦

hayden21806/16 01:35我想到我連工作大樓有人確診都是靠同事口耳相傳才知道

你邏輯不好喔 她現在調人回去做疫調,怎麼會是省人力? 前面疫調(高峰)確實半放棄呀

hayden21806/16 01:35就覺得太神奇啦 連調查接觸史都不用 放著燒 燒到感覺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1:36:29

hayden21806/16 01:36火快燒完了 來邀功囉 我要清零機會 新柯學同心圓疫調

hayden21806/16 01:37想到就噁心啊 你真要控制沒人力也該公布要大樓的人自己

hayden21806/16 01:38健康管理 不是放著不說耶

講個更扯的 確診完快一星期 家人還沒被匡列 然後不要以為人力不吃緊 中央都將疫調委託地方了,就知道中央地方都沒人

hsnu798006/16 01:39你才知道人力有多吃緊呀

SantaNM06/16 01:39我建議用鋪路爪陣列雷達疫調 聽起來更炫

hayden21806/16 01:39你語文能力有問題?我哪句說他現在疫調是省人力?

hayden21806/16 01:39我是說現在這樣有比較省?沒有比較省那以前為啥不做,

hayden21806/16 01:39以前沒有的人力現在冒出來了嗎?為什麼現在有人力了

SantaNM06/16 01:40反正柯粉聽了會高潮就夠了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1:40:59

hayden21806/16 01:414的 柯粉高潮 還要幫柯學家想看看同心圓和一般差在哪

疫情高峰 沒有人力》不能做疫調 疫情趨緩 強迫居家隔離的去檢疫所》抓人力做疫調 因為疫調需要人力 所以要等疫情趨緩

hayden21806/16 01:42我的意思就是人力吃緊當不好好疫調的理由的話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1:43:03

hayden21806/16 01:43現在同心圓憑什麼有人力做啊 哪一步驟看起來比較省人力

因為人力被抓去關注居家檢疫的狀況 現在把那裡的人力抽回來

hayden21806/16 01:43沒有的話現在又有人力囉?

※ 編輯: hsnu7980 (111.240.169.88 臺灣), 06/16/2021 01:44:10

hsnu798006/16 01:44之前的人力用在居家隔離,現在居家隔離被強制送旅館,

hsnu798006/16 01:44疫調的人力回歸,所以能做疫調

hayden21806/16 01:46無法苟同 如果是這樣柯要的是疫調的人和旅館

hayden21806/16 01:46最不迫切的才是疫苗 吵了快一個月的疫苗

hayden21806/16 01:47每天只模糊控制疫情的關鍵問題 看不出來要控制疫情

hsnu798006/16 01:48旅館在6月初解決了,沒疫苗就是繼續三級

hsnu798006/16 01:48疫調的人力應該已經動員完了

sharkimage06/16 01:50

f4007556606/16 03:37柯學家好猛喔 嘴人校正回歸 然後自創同心圓 好務實

scott2906/16 04:24阿北務實 阿北可愛 阿北政績+1

demitri06/16 04:55說真的就是一模一樣啦 最好柯可以突然創出啥新東西

demitri06/16 04:55台灣疫調玩了一年多 證實大多數情況下很有效

demitri06/16 04:55也圍堵了好幾個境內突破的狀況 是要改變什麼

suny92106/16 05:43看完了 就疫調匡列隔離者必篩 跟雙北以外縣市一樣

suny92106/16 05:44北市回歸疫調匡列隔離是好事 可考慮使用實聯制清零

suny92106/16 05:45大家應該給掌聲 小孩子才不會長出負面人格

qp728106/16 06:57第一圈最基本要匡列的,根本不需要什麼人力去做,結果最

qp728106/16 06:57基本的不做,放著接觸者到處傳染,搞得疫情火越來越大,

qp728106/16 06:57才在說人力不足不能疫調,趕快給我疫苗,覺得有點本末倒

qp728106/16 06:58置了

camp010206/16 07:04之前彰化不就這樣做了嗎

pipiayin06/16 07:45這跟其他地方做的有啥不一樣???

ss59418ss06/16 07:45從去年到現在在CECC指引下大家都這樣做,就阿北標新立

ss59418ss06/16 07:45異第一時間放棄疫調,現在走回頭路得自創新名詞,不然

ss59418ss06/16 07:45 面子掛不住,上面說得沒錯,說啥人力不夠根本就本末

ss59418ss06/16 07:45倒置亂用資源的藉口

oneyear06/16 08:22柯說不疫調,但衛生局一直有在做,只是大概爆發期,疫調

oneyear06/16 08:22追不上擴散速度,吳錚有說過,衛生局疫調沒停

zyic06/16 10:26早就要做了,即便剛開始有疫調匡列第一圈,每個圈篩100人,

zyic06/16 10:26也比現在的少,到底北市在瞎忙什麼

zyic06/16 10:30圈小一點20人做家人或同事的疫調也行,但北市基本放爛,不然

zyic06/16 10:30怎麼可能一堆在家死掉,家人沒被疫調隔離的囧境

zyic06/16 10:34假設防疫人員20人,一人一天問15個基本疫調,也到300,有很

zyic06/16 10:34難嗎,更別說市府資源跟員工全台之冠,分點人力到防疫人員,

zyic06/16 10:34100人,每人一天問3位也能做到很細的疫調,哪會有疫調追不上

zyic06/16 10:34感染者

zyic06/16 10:37問TOCC是醫療人力裡最好訓練的,問幾個家人,跟誰吃飯用餐,

zyic06/16 10:37在哪上班職業別,有幾個同事,再細點問生活足跡,反正全問

zyic06/16 10:38完,key單後,再交給防疫醫師判斷,沒很困難阿,請工讀生會

zyic06/16 10:38講話都能做疫調,判斷資訊給專業就好

Binomial556606/16 13:26迴力鏢飛回來,要順便想一個新名詞。給民眾玩大家

Binomial556606/16 13:26來找碴,也給信眾一個宣揚佛法的機會。阿北務實

utaka06/17 00:57就是疫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