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遊記] 九州遊記【五】佐賀老街

看板Japan_Travel標題[遊記] 九州遊記【五】佐賀老街作者
polesirius
(ff)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造訪日期:2019年四月(耽擱許久才寫完,請見諒)

圖文網誌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663804


看過了「吉祥寺」的紫藤,敷衍過肚子,我們繼續驅車遠征,要從九州的東北穿去西北。最早在規劃行程時曾問旅伴除了「河內藤園」還想去哪,位處西北海灣的「九十九島」是他的目標之一。雖然這地方挺遠,但既一同旅行就要盡可能完成彼此的願望清單,何況網路照片也頗美,就開始調查這一線還有哪處值得下來走看。

最先決定的是「武雄」,因為那兒有以杜鵑花海知名的「御船山樂園」,市區裡的溫泉與神社也散揚著歷史況味,接續納入了位於「鹿島」的「祐德稻荷神社」,想親眼見識其殿舍的循坡堆疊,由於對日本早期文明亦有興趣,便將「吉野之里歷史公園」放進備選。但剩餘的便有些拿捏不定了,是有看到文章推薦「唐津」的城池遺跡,不然就去「嬉野」泡溫泉,研究一輪後卻發覺前者跟「小倉」類似,很多閣壘都是近代重建的,後者嘛,這一趟其實不乏溫泉景區,而這地方並沒讓我找到亮點,思前想後就算了,行程塞得太滿只會淪為走馬看花。

我滿腔熱情把這些點連同其他區域串了起來,好不容易要定案時,「河內藤園」又跑來鬧場。為了遷就紫藤的滿開時間,「九十九島」便得成為祭品,交換至旅程末尾,然那些早已下訂的旅館、特殊列車哪可能重新再來,只能硬著頭皮照舊,被迫繞路,時間虛耗也沒辦法。於是第二天下午的目標就是開去遙遠的「武雄」,接上原本設計好的路線。

長途車一向是種對心志的淬鍊,會無聊、會臀腿發麻,對司機而言,則有可能會開到放空進而神遊入夢,所以儘管預定直衝目標,開著開著就聽司機大人問中途有哪裡適合下去休息。這緊急任務讓我有點發愣,幸好本人口袋名單滿滿,搜尋一陣,便找到個一石二鳥的好選擇。「要不要在『佐賀市』下去?那邊有老街也有家賣紅茶的,剛好可以一起逛。」我眼帶諂媚如此說。

「好啊,導航給你設。」他面無表情繼續掌著方向盤。

下了交流道,穿入「佐賀」的市心,九州西北過往被稱作「肥前國」,到了戰國時代,則由「鍋島氏」在此建了「佐賀城」,然祝融無情,幾番摧殘後只遺下部分城跡,儘管近代加減復原,既缺少較為吸睛的天守閣,便可讓我毫無罣礙刪去,只看保留狀況最佳的城外老街。老街名曰「長崎」,意指當年是由「小倉」連通「長崎」的商旅要道。我們停好車,走了進去,視野裡無人跡亦無人聲,不知是本就冷門,還是黃金周大夥都往郊區跑,這樣的冷清也不錯,讓街道兩側的町屋沉浸於寂靜,僅透顯其沉穩持重,曾經的熱鬧喧囂,就留在過往。

應該是產權問題,由街口圖板來看,並非所有屋舍都是歷史民俗館的成員,政府只能覷著時機陸陸續續來收購,為首的當屬「舊古賀銀行」。身為明治大正年間九州的五大銀行之一,圖片上的它如歐式洋房一般以赭紅拼磚打底,灰白飾帶橫劃,微挑樓塔與前探門廊都彰顯其當時風華,怎料隨路望去也沒見什麼氣勢建築,仔細一辨才發現那棟被鷹架灰網包覆起來的就是它啊。除此之外,「休館中」的告示也斷絕照常營業的僥倖,所以不僅無法見識內部裝潢,什麼在挑高的環廊大廳走逛、於改裝後的咖啡廳感受往氛圍通通無緣。

愣了幾秒的我望向它對面的一方小空地,由標牌可知是敬著「素盞鳴尊」的「八坂神社」,日本的「八坂神社」據說有三千多間,我也曾在京都拜訪過總本社,因對神社的初體驗而記憶深刻,這間算很迷你的了,烏沉身袍與墨色簷冠,孤孤單單地,只有兩隻狛犬相伴。

古賀一脈估計是這地區的首富,除了銀行,也留下隔鄰的老宅,以「舊古賀家」之名同被收為民俗館的一員。攜著小簷的長牆、格狀鑲拼的牆板、隱隱透現的院林,從外觀就能感受曾經的顯貴與洗盡鉛華後的不問世事。由於大門開敞,我們便走了進去,園子裡果然林葉扶疏,在修剪打理後,以一簇杜鵑花聚焦視線,儘管已屆花季末,搭襯背倚老樹的蒼勁,仍令人駐足端賞。

步入玄關,望見的是灰白刷色的斑駁空間,榻榻米倒是簇新,自由參觀嗎?我們面面相覷有點不太確定。嘗試往裡多邁幾步,好像真的沒管理員,等望之間,就不禁把相機端起來拍照了。它看來是往兩側延伸的佈局,屬於在武士貴族階層流行的「書院造」,中央正廳一如過往所見的和式屋房,有層層拉門隔分,依照需要或閉闔成為私密的一間間小室,或全部推敞轉為寬廣的大宴客席。拉門上的襖繪是觀賞重點,可見墨色山水搭配詞句抒情,也有些成為書法、長幅畫作的展示屏,年代作者自然無法得知了,那些跡殘色褪的八成都是珍貴古物吧。

解說板寫著古賀家在式微後曾被他人接手改裝為餐廳,有著不同的增建與隔局,為重現最初的模樣,有關單位特別作了考據還原,而除了眼前可見的正廳,西側尚有茶室,及以「土藏造」型式砌建相對防火的廚房。然就這樣深入探索好像怪怪的,我們便只在正廳周邊走晃,看看隔欄簡約卻雅致的雕花,由環廊瞥望後院風情另具的樹石散聚。

逛著看著,一名中年婦人不知從哪轉了出來,感覺該是這兒的管理人員,她面帶笑容,並用日語招呼,因有旅伴在,我就把這種寒暄交際事交給他了。哪知當對談完,旅伴卻跟我說管理員不太高興,覺得我們沒得到允許就亂闖。呃,不會吧,明明就是她自己搞消失啊,難道要我們在呆站與「有人在嗎」間無限輪迴?況且既然無料參觀,一切自便也不是沒可能。心裡辯駁之際,也讓我見識到日本人的包裝功夫,畢竟她始終笑臉盈盈,語聲輕柔,或許用字同樣迂迴,若非旅伴幫忙翻譯,根本不會知道她是在抱怨。

在尷尬後結束「舊古賀家」的參訪,對面的「舊牛島家」是佐賀城下遺留的町屋建築中最古老的,從少量的資料顯示,當年的主人可能是經營菸草及油的海陸貿易。二十世紀初曾因道路拓展而被解體,幸好尚有部分在近年被還原回來。不過它門扉緊閉,外表又看不出亮點,很快我就把目光轉移至它的鄰居,也就是我來這的主要目標「紅葉」。

一如街上某些老宅以外租來活化,「紅葉」所在的「舊森永屋」也是因此獲得新生,從兼賣菸草的和服店,轉為「和紅茶專門店」。當我們推門進去,就能感覺到跟茶香挺襯合的老屋風味,前區核心為推薦商品展示桌,兩側櫃架高築,再往裡的挑高空間是飲茶區,可於賞味中感受老屋記存的故事。

不由自主瞄向菜單上的搭配甜點,畢竟在網路看過的品項有些還滿別緻,而今天提供的是羊羹、五種和菓子拼盤、還有個滿妙的東西,蓮藕蛋糕卷。呃,這就讓我為難了,都拐來這裡,不坐下來好像怪怪的,但又想在傍晚前把「武雄」景點解決,以減輕明天的壓力,如果眼前品項有以茶入味或果物調劑,可能就會「管它的,明天的事明天再說」,偏偏這幾個都少了那樣的惑力。「如何,要點嗎?」旅伴發覺我愣得有點久。

「算了。」我嘆口氣,把甜點額度先存著。

飲茶可以省,紀念品不能少,我轉身朝周邊櫃架逛,上面品項驚人地多,光是沒額外添料的紅茶,就讓我看得眼花。它們似來自不同產區,有著各自的茶韻,或清爽或濃重,想單喝或搭配甜點都有合適的選擇。不少名字也取得風雅,讓人好奇會是何樣味道。

不可能請翻譯機大人每罐翻給我聽,肯定會翻臉,只好先將目光挪至人氣品項。「天の紅茶」是不含咖啡因的茶款,同時為挑剔的舌頭提供了特選等級,價位尊爵不凡的「天香」則來自被蟲叮咬後的轉化,與台灣的東方美人極度相像。調味茶也挺受歡迎,可與茉莉、玫瑰舞出華麗香氣,亦能藉柑橘、荔枝、白桃多些甜酸,紅寒梅跟熟葡萄是其中的熱門款。

如此海量的品項令我陷入了抉擇困難,不能試喝,又不可能把有興趣的全包回去,畢竟家裡還屯了一堆待清。頭痛之際,救星出現了,應該是接獲太多類似建議,店家在正中大桌擺了一堆綜合包,八種茶款以粉嫩色系的和紙封裝成立體角錐,併組為多彩八邊形,不僅適合送禮,也滿足想多樣嘗試的客人。但也不是這樣就了結我的煩惱,因為裡頭品項是隨機的,害我又陷入一包包拾起、辨認、再放下的輪迴......

起初是想找到「天香」或那些人氣品,翻半天卻沒有,不知是被搶光還是店家太心機。當放棄尋找最佳組合,又發現每包總會有一兩種是不愛的,什麼焦糖、甘栗,甚至還有生薑山椒陳皮杜仲這種中藥款,畢竟店家的第三路線是花草茶,從洋甘菊、檸檬草、蝶豆花開始放飛。

翻來翻去,始終沒找到合意的,況且開始有種被某人瞪視的感覺,只好接受事實,催眠自己草藥搞不好也能調得美味。記得回國後是當紀念品般供了好一陣才拆封,喝來感覺與店家所述挺相符,來自「嬉野」與「南薩摩」的是濃郁款,「嬉野伯爵」轉出了熟悉的佛手柑香氣,「週年紀念日」則有花香莓果所營造的慶賀感。試過了優雅調性的「白桃」,由於「Royal Blend」號稱單喝加牛奶都很棒,便特別用兩種泡法來印證。

至於令我心懷疑慮的那兩包,「Safe tea」沒詳列是用什麼草藥與中式茶調和,幸好入口後沒嚐到皺眉怪味,但有否文案所提的飯前飲用抑制吸收的功效,就不得而知了。比較搞笑的是「Ilex paraguariensis」,最初想著是啥怪東西,不僅片假名唸起來像「等一下」。還特別標註為「喝的沙拉」,結果是滿常聽見的「瑪黛茶」啊,翻譯機大人字庫沒有認真更新,需要抓回來懲罰。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98.180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