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情報] 台中捷運藍線環評初審 明年2月補件再審

看板MRT標題[情報] 台中捷運藍線環評初審 明年2月補件再審作者
GrafRaphael
(德國冰酒)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環保署16日進行臺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藍線建設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初審,設置20座車站與維修機廠1座,不過環評委員認為相關開挖土方及營運期間的相關影響數據推估不足,要求開發單位重新提交,最遲在明年2月底提出,後續擇期再審。

資料顯示,藍線全長24.78km,其中高架段10.30km,地下段14.48km,車站20座其中有8座高架、12座地下站,將與現行鐵路、捷運綠線連結,藍線行經梧棲、沙鹿、龍井、西屯、台中市西區、北區、中區及東區。

經過閉門會議討論後,環評委員做出決議,要求開發單位蒐集補充過往捷運案件相關土方推估數據,就本計畫開發路線及站體規劃內容,以最保守情境檢核土石方挖填數量、運輸車次及去化管道合理性,並針對捷運沿線及土方運輸路線之敏感點,強化土方運輸管理管制規劃(含延長交通尖峰時期之禁運時段等)、施工、營運期間衍生噪音振動增量(含潛盾施工、高架施工及營運通車)對鄰近民宅影響評估,研提具體揚塵及噪音防制措施。

檢核本案施工、營運期間捷運機廠、沿線含車站衍生空氣污染增量影響及估算依據合理性,補充施工期間如何達成二氧化氮等空氣污染物防制效率80%之具體管理管制措施,評估空氣污染物最大增量合成量符合空氣品質標準之可行性,包含抵換、去化、減緩措施等;補充營運期間本案開發對區域空氣品質影響評估。

補充本案沿線地質、水文環境影響評估(含行經地質敏感區之地質調查及安全評估、土壤液化分析、斷層、地下水文、既有老舊建築等可能影響評估等),並研提具體影響減輕措施、施工開挖安全管理策略及監測管理計畫。

https://turnnewsapp.com/livenews/finance/A08609002021111618105525

-----

看來要再補充一些資料送審了,希望能快點來到都市計畫變更說明會的那一天

統計下來梧棲有3站,沙鹿有5站,龍井有1站(環評報告書的B9站看起來有西移,見附件8-7),西屯有5站,西區有3站,中區有1站,東區有2站

--

※ PTT 留言評論
PTT 網址

peterlee9711/16 21:0830年了 還在卡環評....快要變成有生之年系列了

GrafRaphael11/16 21:22其實北區只是擦邊但沒有設站

GrafRaphael11/16 21:26不過科博館站可能有出口在北區

GrafRaphael11/16 21:26https://i.imgur.com/FRvWhXl.jpg

※ 編輯: GrafRaphael (114.42.159.241 臺灣), 11/16/2021 21:52:29

wangderful0411/16 22:08慢死

Tahuiyuan11/16 22:39這條不開高運量,不順便往南投延伸作為城際鐵道,就是

Tahuiyuan11/16 22:39假議題了。南投短期看似被磁吸,總有一天會從草屯開始

Tahuiyuan11/16 22:39,慢慢嵌入大台中都會區成為衛星。

ludwig020111/16 22:46就繼續拖吧,拖個5年行政院核定,沒意外的話20年後就

ludwig020111/16 22:46有藍線了

ludwig020111/16 22:47或許到時捷運已成落後的大眾運輸

s1an11/17 00:42到底高雄黃線怎麼可以那麽快過環評

cccmn11/17 01:00哪個市長開始動工 我一定拜託家人票投他選總統

e8027611/17 01:05台中沒形成十字基本路網 運量難培養

a2073111/17 01:08反正綜規也不知道交通部會審多久

aaronbest11/17 01:10e80276何止十字 至少藍橘綠 這樣才有路網 才有運量

shun0111/17 03:09Tahuiyuan 有橘線

siowan13511/17 05:24高捷黃線本來就早一年,今年四月初審才過哪裡快了。台

siowan13511/17 05:24中藍線如果現在能過才是快的不可思議吧......

zimt11/17 07:33參考高捷黃線的話,今年三月初環評被退,實際七月環評和綜規

zimt11/17 07:33通過,藍線最樂觀是明年第一季末可以跑完環評,除非又被擋

Howard6131311/17 07:576樓,藍線明明要去太平,為什麼要去南投?

Kitakami11/17 08:21南投那個是機場捷運橘線啦 但我覺得到時候會拆成兩條

Kitakami11/17 08:21第一階段先動台中市區 第二階段再延伸到南投

coffeemilk11/17 08:32藍線到太平就好了吧!藍線延去南投幹嘛?橘線本來就有

coffeemilk11/17 08:32到南投了,是前任市長把這兩線做更動才跑出來什麼藍線

coffeemilk11/17 08:32到南投版本,實際上藍線已經從台中港到台中市了拉到南

coffeemilk11/17 08:33投其實路線反而有點太長了

YellowWolf11/17 10:16剩下這個部分就可以拍板定案了

HGT747311/17 11:14綜規審核好像也卡交通部很久了

btwsniper11/17 11:16不過從頭來看,高捷黃線真的算快的,現在這個線形是

btwsniper11/17 11:172017年才規劃出來的

shun0111/17 11:17高捷黃線真的算是意外殺出的

rdu2015911/17 11:23暖市行政效率就是不一樣

GrafRaphael11/17 11:50綜規的審核,有一說是交通部一直問沙鹿站的捷運到台

GrafRaphael11/17 11:50鐵的轉乘措施,交通局提供的方案不完善,一直被退

aaronbest11/17 12:16他還活在+long的年代啦 藍線被王義三弄去大里霧峰

Tcuro11/17 12:44請問各位有沒有哪一套法規可以加快這些的進行呢

poi9630011/17 13:31中市府這種行政效率 我看準備被打入二階了

hellohenry11/17 13:34既定程序就是這樣,2025能開工就要偷笑了

ludwig020111/17 14:55必噓中市府行政效率很差,綠線從施工到現在逾10年,

ludwig020111/17 14:55接駁捷運的幹線公車明天才要發表...

ludwig020111/17 14:55(最好護航的能說出個道理來)

peterlee9711/17 14:57台中藍至少省政府時代就在敷了 高雄黃哪有那麼久...

ciswww11/17 19:56中港路用地徵收費300億沒著落就不用孵啦

Tahuiyuan11/17 21:57我知道現行規劃是橘線,但橘線(台中機場捷運)是由雙

Tahuiyuan11/17 21:57港輕軌演變而來,感覺會採用中運量甚至低運量,高運量

Tahuiyuan11/17 21:57採用的機率不大吧…

tidus8031611/17 22:34橘線胡志強時期最初始規劃的版本就是中運量,後來前

tidus8031611/17 22:34任市長改成雙港輕軌,這任市長才又改回中運量

WachinMs11/17 22:39被卡好慘 顏色錯誤

hyscout11/17 23:19自己動作慢還怪顏色錯誤....

shun0111/18 00:32連台北以後都是頂多蓋中運量了

s1an11/18 01:16高雄黃從可研通過到綜規環評 只用了兩年多

s1an11/18 01:27另外一個神速的是台北東環

LewisRong11/18 04:05東環柯拼老命在推啊 東環真的神速 豁出去在推

Tahuiyuan11/18 11:25用中運量的話,希望預留擴充升級高運量的可能性。

phHAR11/18 11:28中運量都可能塞不滿了要高運量幹嘛? 嫌賠不夠?

jago11/18 11:30有些人的觀念真的很奇怪,總覺得列車就是要塞滿才有效率?..

jago11/18 11:32真正舒適的大眾運輸反而應該像高雄捷運那樣,而不是像文湖線

jago11/18 11:33這種把運量設計到的那麼緊繃,導致擁擠塞的不行

phHAR11/18 11:50看不懂樓上是不是反串

phHAR11/18 11:50中捷現在也是挺舒適的 真棒對吧

peterlee9711/18 11:52高雄捷運才三節 中運量運營 真舒服?

jago11/18 12:00那裡反串?大眾運輸本來就不應該追求塞滿這種奇怪的標準...

jago11/18 12:02否則台灣高鐵大可將全時段所有列車都開放站客去塞更多人...

phHAR11/18 12:11通勤鐵路跟長途對號列車的營運拿來相比 醉了

jago11/18 12:13我才要笑了 通勤族就一定早晚過著塞滿的搭乘環境過日子???

phHAR11/18 12:24要舒適? 加錢啊

phHAR11/18 12:24當人家慈善事業喔

jago11/18 12:27大眾運輸本來就是社會公益的事業啊 原來有人不知道

jago11/18 12:28蓋中運量跟高運量的經費其實本來就沒有差多少

phHAR11/18 12:36蓋完不用經營? 公益事業不代表要給你舒適欸

jago11/18 12:37經營? 中運量跟高運量的經營成本又沒有什麼多大差別

jago11/18 12:37高運量系統的員工薪資有比較貴嗎?

peterlee9711/18 12:38大眾運輸工具不追求塞滿.....? 所以日本的火車塞滿=

peterlee9711/18 12:38錯誤?

peterlee9711/18 12:38高運量營運成本沒比較高...?那高捷啥時要開冷氣?

jago11/18 12:39是啊 所以人家才要一直蓋新線之類分散人流

jago11/18 12:40高雄捷運公司服務電話(07)793-8888。請打電話去詢問,問我幹

jago11/18 12:40

phHAR11/18 12:41你也說了啊 因為塞的滿 所以才開新線

phHAR11/18 12:41塞不滿跟人家吵什麼高運量?

phHAR11/18 12:42為了你所謂的舒適大空間?

jago11/18 12:43所以人家抱怨連連啊 你不知道喔

jago11/18 12:44都什麼年代了,還在追求通勤族要塞滿搭車過日子 真可憐

chicagoboy11/18 12:45日本從來沒有認為通勤時段的大眾運輸塞滿滿人是件正確

chicagoboy11/18 12:46的事

peterlee9711/18 12:51日本那是過滿 我只是隨意舉例而已

peterlee9711/18 12:52照這種塞不滿舒服的理論 那應該不需要蓋黃線了對吧

peterlee9711/18 12:52 不然會塞滿 很不方便

phHAR11/18 12:52所以人家有開綠車跟早上的有料特急給那些追求舒適的通勤族

phHAR11/18 12:53要舒適 請加錢

ek25211/18 12:53新一代的引戰王嗎?高雄捷運就算蓋黃線也是串聯路網增加便利

ek25211/18 12:54性,要離塞滿車廂還有段距離,更何況人家還可以加一組三節

ek25211/18 12:54的空間。

jago11/18 12:56關綠車、有料特急什麼事啦?開口閉口加錢是想笑死誰

jago11/18 12:56台北捷運是有分高運量票價比較貴,中運量票價比較便宜嗎?

phHAR11/18 12:58那中運量扣掉早期興建的文湖線 有比較不舒適嗎?

mybfgf11/18 13:00那高運量的高捷有比較不舒適嗎?

mybfgf11/18 13:01大眾運輸系統可以往上保留彈性,何必一定要往下追求

victtgg11/18 13:05不只中運量高運量票價沒差,淡海輕軌的基本票價也是20起~

peterlee9711/18 13:16我哭夭只是針對某人的不需要塞滿論齁 然後往上追求

peterlee9711/18 13:16 建造費用比較高 請給黃金 謝謝

jago11/18 13:20中運量跟高運量的建造費用那有差別多少,還要給黃金?笑死

sziwu110011/18 13:25信義線高運量地下化7.9公里,2004年財務核定394億。

sziwu110011/18 13:26萬大線一期中運量地下化9.5公里,2006年財務核定729億

sziwu110011/18 13:27比較起來中運量真的也沒比高運量便宜多少

peterlee9711/18 13:54高雄捷運初期高運量系統總經費為新台幣1813.79億元

peterlee9711/18 13:54差不多同期的文湖線 造價630億

BraveCattle11/18 14:03主要影響價格的應該是平面/高架/地下的土建成本吧

peterlee9711/18 14:06萬大一期還有蓋一個機廠 拿來比很怪

peterlee9711/18 14:07https://reurl.cc/zWLnyp

peterlee9711/18 14:07捷運叢書 裡面也寫高運量成本較高

ek25211/18 14:12跟高捷差不多同期的內湖線大部分是高架,高捷地下+高架

GrafRaphael11/18 14:13還有通膨也會影響造價啊

ek25211/18 14:14而且高雄橘線的長度就跟內湖線差不多了,還多了紅線。

ek25211/18 14:15高捷初期紅橘線42公里,內湖線14公里。

ek25211/18 14:17萬大一期多了一個機廠所以經費因此多了300多億? 哈哈

ek25211/18 14:18通膨是會影響造價,但2004年跟2006年不會通膨到很大

peterlee9711/18 14:19其中基地面積闊達11.82公頃的金城機廠,位於板橋、中

peterlee9711/18 14:20和及土城交界,未來上方將興建8.7萬坪集合住宅及商辦

peterlee9711/18 14:20,預估投資金額達到220億

peterlee9711/18 14:20而且萬大是新系統 信義是延伸系統

peterlee9711/18 14:20你拿現在的林園延伸跟台中綠比 也是不合理的

ek25211/18 14:21那叫"投資金額",不是蓋那座機廠的經費220億。

peterlee9711/18 14:21https://udn.com/news/story/7241/5113033 上面資料

peterlee9711/18 14:21來源

ek25211/18 14:23跟新系統或延伸又沒關係,都要土建、都要機電、都要車輛。

peterlee9711/18 14:24高雄捷運小港林園延伸線說明會,該工程總開發經費達53

peterlee9711/18 14:247億元,延伸線路長12.1公里。

peterlee9711/18 14:24台中捷運綠線經過11年時間興建、耗資新台幣近600億元

peterlee9711/18 14:24,全長約16.71公里。 你這樣比 兩者金額也是差不多

ek25211/18 14:24那個新聞老早就看過,那是機廠"聯開"的投資金額,不是蓋機

ek25211/18 14:24廠的興建費用,這是兩件不同的東西

ek25211/18 14:25台中捷運綠線跟高捷延伸小港林園都相差幾年的事了

peterlee9711/18 14:26以黃線長度長度22.722公里,設置一座機廠,總經費1438

peterlee9711/18 14:26.9億而言,每公里造價約63.33億元,比高運量設計的紅

peterlee9711/18 14:26橘線還要昂貴,在審核時也引起評委質疑。 主要原因在

peterlee9711/18 14:26於近乎全地下化的設計。

peterlee9711/18 14:26https://reurl.cc/EZy5vg

ek25211/18 14:27中捷綠線在2004年就已經核定經費。高捷延伸小港林園已經是

peterlee9711/18 14:27新系統如果沒有比較貴 黃線預估就不會破千億了

ek25211/18 14:272021年的事

peterlee9711/18 14:28我寫的台中綠經費是最終造價

peterlee9711/18 14:28不是只是核定而已

ek25211/18 14:31最終造價有什麼差別?

ek25211/18 14:32高捷延伸小港林園的造價現在也是核定經費而已,誰知道最後

ek25211/18 14:32蓋完它又追求多少錢進去

ek25211/18 14:32

ek25211/18 14:33重點是這二個明明就相差10幾年的產物

sziwu110011/18 14:41原系統延伸沒有一定比較便宜,信義線東延跟頂埔延伸的

sziwu110011/18 14:41價格也都不低。

sziwu110011/18 14:45萬大一期的金城機廠規模面積比新莊機廠還小,新莊機廠

sziwu110011/18 14:45的合約造價30億(後來延宕又追加到80多億)。金城機廠的

sziwu110011/18 14:46造價也只是幾十億。

peterlee9711/18 14:48高運量沒有同期中運量可以比的 不然拿中運量與輕軌比

peterlee9711/18 14:48好了

peterlee9711/18 14:48淡海輕軌係採歐美先進國家普遍採用的現代輕軌列車,

peterlee9711/18 14:48整體路網共13.99公里,總建設經費153億元。(2013核定

peterlee9711/18 14:48

peterlee9711/18 14:48萬大樹林線。2010核定。總路線之全長22.1公里。行政院

peterlee9711/18 14:48核定本計畫案「總經費898.59億元」。

peterlee9711/18 14:51中運量好像還沒看到什麼延伸的資料 不過拿萬大一二期

peterlee9711/18 14:51相比 一期地下化上面寫729 但總經費是898 所以二期延

peterlee9711/18 14:51伸是159?

edos11/18 14:52萬大中和樹林線都是地下+高架,你跟一堆平面系統的淡海輕軌

edos11/18 14:52比造價?

edos11/18 14:53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核定700多億,第二期核定555億。

edos11/18 14:53萬大中和樹林一二期相加的核定費用早就破千億了

ek25211/18 14:55輕軌光是車站就蓋的那麼陽春,拿來跟中運量高運量比? XD

ek25211/18 14:56輕軌當然比較便宜啊,差那麼多

peterlee9711/18 15:02中運量會千億 輕軌都平面跟高架 跟部分地下部分高架

peterlee9711/18 15:02的比 中運量居然要千億 只是有一段地下而已耶 這樣系

peterlee9711/18 15:02統差異會沒差?

peterlee9711/18 15:04中運量跟高運量的比 也是稍微陽春一點啊@@ 看看文湖段

peterlee9711/18 15:04跟圓山-淡水段就有點差啊

edos11/18 15:04中運量跟高運量本來就沒多大差別,你去看外國根本就沒有另設

edos11/18 15:04中運量這個東西,那是台灣自創。但是輕軌國外就有,輕軌的土

edos11/18 15:05建機電車輛明顯都比捷運要便宜。

edos11/18 15:05https://i.imgur.com/Mc720CX.jpg 萬大中和樹林線一期777億

edos11/18 15:06二期555億。

edos11/18 15:06萬大線二期追加4.9億+4.8億=9.7億

edos11/18 15:07777億+555億+9.7億=1341億 萬大中和樹林一二期全線造價至少

edos11/18 15:17萬大線中運量的土建隧道開挖半徑5.6公尺,也跟高運量的隧道

edos11/18 15:17是一樣。

edos11/18 15:19開挖半徑(x)->開挖內徑

hyscout11/18 15:54萬大一期全地下跟我說只有一段地下而已?

peterlee9711/18 16:38== 我說的是部分地下部分高架 不是說一期只有一段 可

peterlee9711/18 16:38以看清楚嗎

※ 編輯: GrafRaphael (223.138.183.214 臺灣), 06/30/2022 09: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