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M68A2戰車砲本月在美射擊驗證 9月前抵台
: → SIL : 如果照前面M1128除役的文裡所說,這門砲的反戰車能 06/13 22:34: → SIL : 力只到T-55的水平,那引進這門砲的意義和定位? 06/13 22:34: → SIL : 對付薄皮兩棲戰車,現有的30鏈砲不就已能處理? 06/13 22:35: 推 defenser : 就頂M41的位置 06/13 22:51: → kuma660224 : 不過105絕對不是只能打T55 06/13 22:54: → kuma660224 : 波灣已經證明連M883都能對T72M 06/13 22:55: → kuma660224 : 車頭進 車尾出 過度貫穿 06/13 22:55: → kuma660224 : 後來M900又比M883強不少 06/13 22:56
M1128只能對付T-62等級,
但是105炮是能擊穿T-72的。
因為反裝甲作戰不只是看火炮的穿深度,
更重要的坦克Hunter-Killer科技
Hunter-Killer技術原本是車長和砲手互動的技術。
車長-Hunter
砲手-Killer
車長負責探索周遭環境,尋找敵人和威脅,
砲手獲得車長指示後獵殺目標
這種技術最早大量使用就是二戰時期的德國,
相較於其他國家主流是雙人砲塔,德國坦克堅持使用三人砲塔。
使得德軍在二戰早期獲得很多優勢。
後來Hunter-Killer獲得科技上輔助,一開始就是車長的砲塔控制權,
當車長發現威脅時,可以直接控制砲塔轉向目標,
再讓砲手進行瞄準、射擊,接戰時間大幅縮短。
後來Hunter的輔助科技也持續發展,例如紅外線夜視或是熱顯像儀。
Killer科技有火炮穩定、雷射測距、彈道計算儀等等
到了網路時代排長車指揮僚車效率更加強化,
Hunter-Killer技術不只是使用單輛坦克上,
甚至排長車可以迅速指揮四輛車作戰...
但是M1128的Hunter-Killer科技就沒那麼高端,
所以只能打T-55、T-62等級的坦克。
這就是突擊炮(火力支援車)和驅逐戰車的差別。
驅逐戰車(如義大利人馬座)接戰效率是可以媲美主力戰車的。
突擊炮要進行反坦克作戰就很吃虧,可能還沒瞄準到目標就被擊毀了,
所以只能躲在步兵後面提供火力支援。
雲豹炮車現在定調為『輪型戰車』,
那Hunter-Killer科技會有多高呢?
這就要看中科院了...
但是目前知道的情報,雲豹『輪型戰車』不會取代CM11,
主要是取代M41
另外會在連兵營的火力支援連在增加一個『輪型戰車排』
大概就是四輛車吧...
取代M41是沒什麼問題啦,
但是聯兵營在多個『輪型戰車排』就有點讓人疑惑了。
雲豹炮車在聯兵營的用途是什麼?
支援步兵嗎?聯兵營已經有戰車連了,有CM11、M60A3甚至是M1A2T可運用。
快速反應?一個排四輛車能幹什麼?
而且你要對付解放軍空降部隊、特戰部隊雲豹30炮就綽綽有餘。
偵蒐任務?同樣的雲豹30炮也能勝任...
雲豹105炮的價值是機步旅和跨區增援戰術還存在的時候,
嚴德發重新整合聯兵營之後,機步旅和裝甲旅的差異就不存在,
跨區增援的戰術也消失了...
這也表示雲豹105炮必要性也跟著消失。
說實話...
目前『105公厘輪型戰車』計畫我倒是覺得比較像是政治上操作,
畢竟M41A3翻車事故讓陸軍有些壓力,
必須要做點事情消除民間與論。
所以來個把『戰砲甲車』改名為『輪型戰車』的文字遊戲,
讓民眾有陸軍有在改革的感覺,
但是實際上進度還是拖拖拉拉,預算沒增加、兩門105炮也還沒到手...
等過個1-2年大家忘了M41翻車事故
(就像網路說的老百姓都是金魚腦)
兩輛原型車終於生出來,陸軍再來嫌東嫌西就是不買~~~
然後美國軍火掮客再來找台灣記者搧風點火一下,
拿雲豹輪型戰車和解放軍15型輕型坦克捉對廝殺,
雲豹完全不敵15型,唯有美製MPF輕戰車才能相對抗,
反正你遲早要買美國車,為什麼不現在就買!
未來會這樣發展嗎?誰知道勒~~
--
然後看到美方報價單又縮手,M41繼續撐
我是認為雲豹30炮就可以取代M41...
※ 編輯: sfsm (114.26.107.189 臺灣), 06/14/2021 18:14:05當年看到M-8報價比M-1貴就縮了
所以不是105或砲或彈的威力問題
就算能用120, MGS設定仍不是反甲車
火力支援車還是需要,即使改制聯兵營,還是有純機步
出動跟戰車無法支援的時機。但順序應該要比IFV附加A
TM更後面。
所以還是需要MPF來擔任驅逐戰車的功能(敲碗
輪型戰車給步兵玩 MPF給裝甲兵玩 大家都有新玩具
突擊砲 跟 驅逐戰車....
突擊砲反甲威力不低 但不易發揮
雖然魏特曼當年用三突也曾少欺多
但高手有限 載台設定還是戰力主因
MGS就不肯多加一點,原因也不難理解
當年還要空運 而它已經超重了
無人砲塔還導致空間小 射控易過熱
導致是唯一裝冷氣壓制溫度的史泰克1
有105火力,能在公路有100時速,還是很好運用吧
把戰砲甲車和M41翻車扯上關係根本是本末倒置
M41去年10月翻車,砲車的預算2019就開始編了
除非國軍天生神力能在2018預見兩年後的翻車事件
不然說這是顧及翻車輿情的政治操作根本不合理
砲車看起來倒比較像是陸軍一貫的國造調調
沒說有需要也沒說不需要,規格也不講明
等軍備局+中科院造出來之後再挑三揀四不予採用
就像雲豹迫砲車一樣,態度曖昧給他混過去就好
戰炮甲車的確和M41翻車事故無關, 嚴德發把『105公厘輪型戰砲甲車』改名為『105公厘輪型戰車』就和翻車事故有關了。 2020年10月8日發生M41翻車事故 2020年10月19日嚴德發改名為『105公厘輪型戰車』 獵豹專案是軍備局自己在搞的計畫,不代表陸軍一定會買... 就像二代雲豹和迫砲車一樣。 ---------------------------------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4964089陸軍今年陸續編成聯合兵種營後,其實多出約兩百餘輛包括雲豹甲車在內戰甲車, 對於為何沒有選擇以四零榴砲槍車型的雲豹甲車接手防務, 軍方解釋,M41戰車屬於輕型戰車, 體積與機動力非常適合金門崎嶇的地形與較窄的道路, 重點是隱蔽戰車的坑道,不需要再拓寬。 而陸軍未來有兩百多輛輕型戰車的需求, 目前鎖定軍備局「獵豹專案」自行研發的105砲輪型戰砲甲車。 國防部軍備局民國108年起編列7億7884萬元,以「獵豹專案」為名, 計畫在112年以前完成兩輛105公厘輪型戰砲甲車原型車研製。 裝甲兵科出身的國防部長嚴德發日前指示,裝備改名為「105公厘輪型戰車」, 不再使用「戰砲甲車」之名。 目前此案載台將使用軍備局自行研發雲豹二代甲車M2樣車, 砲塔整合則由中科院研製, 中科院證實日前捷克EA公司在台代理商曾於今年10月7日向該院簡報。 --------------------------------- 你不覺得這新聞說的陸軍在自打臉嗎? 明明說雲豹甲車不適合金門地形和道路和坑道, 反觀105炮車就能塞進坑道嗎? 聯兵營編制一開始也沒有什麼『輪型戰車排』, 後來莫名其妙計畫硬塞一個排進去... 所以2年後陸軍會不會買?誰知道呀! M41翻車死了一個人,先消除民怨優先, 之後看看老百姓是否忘了這件事再說吧。
記得藥局爺爺的某任炮手也不是尋常人 用虎式的88炮
幹下一台低空飛行的炮兵觀測機
戰砲甲車,最早是陸戰隊要,後來變成陸軍要...
有射擊天份的傢伙跟普通人的落差是真的很大的..
突然聯想到森川葵 逃...
虎式那個空中目標擊殺沒記錯是打低速觀測機
而且機組員偷懶,每天低空飛行觀測的路徑都一樣
虎式砲手全看在眼底,就用飛行路徑反推距離
算好前置量和彈道後設伏把觀測機打下來
雖說要打下來還是很不容易,但觀測機本身的疏忽
大大增加了虎式將之擊落的可能性
記得波灣戰爭?時法軍的輕型直升機
也遇到伊軍戰車直接用主砲對幹的狀況
我有個朋友開戰車把直升機撞下來過,給你參考
你自己看看身邊的人,有多少對翻車還有"民怨"的
更別提有注意到砲車改名還把它和平息民怨做連結
會被一個研製案改名就高潮的 大概是內宣口水吃太多
至於輪砲車的定位和要拿來取代誰 陸軍從未言明
就連最常見的取代M41且有200輛需求的說法
也是記者引述不具名的國軍人士來的 簡稱觀落陰
個人還是存疑 畢竟陸軍不買單軍備局不是第一次
如果純看110年預算書,提到戰砲甲車用途只有:
因應防衛作戰、快速反應及立即部署之戰力需求
增加機步部隊支援火力、跨區增援及快速打擊能力
這裡面矛盾的東西更多,研製案要怎麼立即部署
機步更是被整合進聯兵營直接有主戰火力支援
跨區增援近年來越來越少見,實戰難度也高
看到這邊就一整個莫名其妙
預期成果部分,只有條列提高戰場存活率和機動性
增加打擊距離和射擊精度等籠統的字眼
整體看起來就是國防部打模糊仗 仿照迫砲車模式
編預算搞研究案跟上面交代 最後再讓陸軍花式打槍
每次去航太展都有一堆這種研製案展出
砲兵前觀無人機、輕量化迫砲、40mm防空快砲等等
砲車這案子沒意外會步上同樣的後塵
M-60 CM-11遲早要退 M-1又重又少 還是會買吧?
MPF價格大概會跟M-8差不多 到時候八成會縮手
那則新聞很奇怪。即使聯兵營減少機步連數量,也不會
多出雲豹甲車,應該是M113/CM21。
戰砲甲車排是2019的新聞,而且印象中之後就沒再提過
5F.html
把一個雲豹砲車排放在火力連也是怪怪的,行動上就是
為了跟上機步連才要編制輪砲;但火力連迫砲履車
輪砲前支會佔一名排長,戰車連都不一定有排長,輪砲排
佔一名裝甲排長;除非陸軍把排級經管拉長到四年,不然
輪砲排很尷尬,戰車連不疼,機步連不管,火力連不會
編在機步連,是反正作戰編組就是要跟著機步連跑
編在戰車連,是戰車連才熟悉這門戰車砲
更名除了減少民怨,另外一個就兵科搶裝備啊,順應民
怨順便照顧晚輩
好奇 現代車是否都在拚熱顯影, 拚第一擊; 然後一旦
進入城鎮互狗, 怎麼敵我辨識
簡單做法不要太分散到犬牙交錯
戰車也不太會在城鎮互戰
都是城外決戰完 城內是拖延戰
步兵才是主角 火炮在後方支援
因為戰車在城鎮的死角太多
火砲是拆房子用的
步戰協同、預先偵查、資料鏈、仔細看
不會有戰車拋開步兵在城鎮馳騁互鬥
因為對戰車最怕是屋頂陽台噴出火箭
用法都是左右兩路步兵先進屋推進
戰車躲遠一點待命 等都更執行請求
但多數戰車不會浪費在這 是繞過城市
衝下個野戰區域
不然一棟棟爭奪 要打到西元幾年
雙方都先經濟崩潰 爽到別國
只有首都核心區才值得一路拆遷
在FB上看過M41當靶車,被鏈砲打的全是洞,那車子早
就沒啥防禦力了。雖說雲豹也沒啥防禦力,至少還可以
外掛裝甲,動力跟其他東西也都新的。
輪砲編在火力連,不是說步兵在前偵查,火炮在後支援
的問題;是指揮官網的問題,火力連的輪砲排,通信網是
聽火力連連長的,機步連連長呼不到火力連輪砲排,頂多
作戰準備會議預先規劃幾個目標分配給輪砲排,沒有在
作戰準備會議分配給輪砲排的目標,機步連沒辦法臨時
請輪砲排拆房子,因為機步連跟火力連通信頻率不同
機步連連長要呼營部,營部呼火力連連長,火力連連長呼
輪砲排排長,輪砲排長再呼各砲車
如果輪砲編在機步連,隔壁機步排長就能乎輪砲排長
機步連長還不用出馬轉呼
輪砲擺明就要跟機步連一起運作,不跟機步連運作的話
用傳統履帶戰車就好;既然輪砲要跟機步連一起運作,但
編制在火力連,真的不知道陸軍腦袋在想什麼
輪砲編在火力連,既沒指揮優勢,也沒有後勤優勢
火力連現有悍馬拖飛,悍馬刺針,cm22迫砲,再編入雲豹
底盤+105砲塔,是要整死火力連副連長就對了
看了樓上弟兄講的好複雜,我看敘利亞內戰的城鎮戰影
片,政府軍的步兵和戰車步戰協同推進,戰車打不到的
再叫跟在後面的石勒喀河前進處理,好像沒這麼搞剛,
可能有外國顧問教、實戰血汗經驗和同是履帶車輛妥善
率好維持讓戰鬥效率比較好?
因為那是剛好有安排戰車去支援步兵
你沒有事先安排 步兵臨時要求支援誰會鳥你
如果輪砲不編在機步連,就算作戰準備會議律定輪砲支
援機步連,機步連也呼不到輪砲;
步兵臨時要支援,也是要先上到營部再下轉到輪砲
編制=通信頻道,不同編制=不同通信頻道
雖然我也認為輪砲跟迫砲車編在連屬火力排比較好,
但跨連調整頻道不難吧。
沒有跨連調頻道的機制;各排長車兩收兩發,一個頻對全
排,一個頻對連部或其他排長車,沒有第三個頻對其他連
排長還有第三個講話對象:車內乘員;輪砲排長沒辦法
監聽第四個講話對象
從協同行動通信順暢性,後勤共通性,訓練順暢性,輪砲
編在火力連都不是最好的編制方式;純粹就天上掉下來
輪砲排,機步連跟戰車連都不要,就讓火力連收留
如果砲排拆開支援,原本對全排的頻道,不就轉成受
支援的連部頻道?
給輪砲排長第三個頻,接通受支援的機步排,輪砲排長
直接在通信網上炸鍋給你看,沒辦法跟那麼多對象通話
是改頻道不是增加頻道。不過我也同意輪砲在連級比
較好,編在營級會增加麻煩但還是能用,因為苦的還是
基層。
你說的輪砲編在連級,是編在火力連還是機步連?
不是改頻道那麼簡單,輪砲排長手中的兩收兩發,一收一
發一定是對全排四車,另外一收一發要接機步連長還是
火力連長?
接機步連長的話,為什麼不直接把輪砲編在機步連就好?
我傾向直接與機步連協同。但我意思是改無線電頻道
不難,編在火力連實用上改頻會多此一舉。但習慣集
中火力控制的高層,不見得喜歡各連均分的用法。
不是各連均分,是輪砲原則上就是跟機步連一起行動
如果邊在火力連,但是行動及通信上由機步連長指揮
那輪砲排在火力連會很難堪,佔火力連一個排長跟員額
後勤吃火力連,員額吃火力連,但是又指揮不動
輪砲排發現目標又呼不到火力連長,輪砲排長要不要打?
輪砲排長在接敵後,報告彈藥耗損,車輛耗損,人員傷亡
要向機步連長還是火力連長報告?只進機步連指揮網,
跟機步連長報告戰果及戰損,機步連副連長沒辦法幫輪
砲排補充戰車砲彈,步機槍彈跟油料還勉強可以
輪砲當初的設置目的,就是機步連缺直射火力偕同
輪車時速100km,履車只有40km,履帶戰車跟不上輪車
輪砲排進機步連指揮網,可不可以拒絕機步連長指示?
就說火力連長命令一定要步兵前導,只可射擊目視目標
指揮鏈跟通信網不一致,會有一狗票問題
一起協同行動的不同兵科,若通信網不一致,也會有問題
7
105炮能不能擊穿T-72要看距離。 就以T-72B加掛接觸5行反應裝甲來說,差不多APFSDS有520mm防護力, 而美軍在90年代發布的M900穿甲彈,穿甲能力也差不多是520mm 當然兩方測試方式也是不盡相同的。 但是要注意一點,M900的520mm穿甲深度,是『2000公尺』的距離。4
最近查了一下M900的性能,發現Reddit的這篇文章 (縮網址:) 裡面是寫到 M900 2KM穿甲厚度推估為520mm,0KM穿甲厚度推估是630mm。所以交戰距離拉 近一點M900有機會穿透T-72,但是T-72身上的2A46在2KM處就有能力穿透史崔克的裝甲。7
B集團軍編制如下 第18軍團:9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1個騎兵師 第6軍團:14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 另外還有XXXIX摩托化軍作為快速反應部隊, 底下有1個裝甲師、1個騎兵師和一個SS摩托步兵師組成2
不一定,就連火力的部分可能都打不穿T-72 我這邊找不到M900的穿深,不過依據版主R大前陣子的文章 可以推測M900的穿深大概是在500~550mm的能力,而目前T-72的防護力再搭配接觸5型反應 裝甲的能力,抗穿深度最差也有550mm左右,這也是將來俄羅斯陸軍裝甲部隊的主力(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