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提問] Apilas肩射式反甲火箭彈似乎沒有出現在烏

看板Military標題Re: [提問] Apilas肩射式反甲火箭彈似乎沒有出現在烏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時間推噓19 推:19 噓:0 →:38

※ 引述《kimi118 (醒醒吧..型宅)》之銘言:
: 這次烏俄戰,法國的Apilas的反甲火箭彈,似乎沒有出現。
: 記得在受訓MK19 MOD3訓時,教官有特別教授Apilas,話說這個火箭彈也太大了,不方便: 攜帶,瞄準具是外掛的,筒身是拋棄式。
: 發射姿勢是坐式,但膝蓋要用個奇怪的角度立上來,真的很不符合人體工學。
: 當時也看了實彈發射出時,就二股氣波,一股是彈體出筒身,一股是命中目標的爆炸波,: 當時感覺很撼動。
: 想問,Apilas是不是在現在戰場上不是最主流反甲武器。

小弟我認為不太是主流不主流的問題,APILAS其實沒有鐵拳三重。
其實APILAS在國際主流軍火市場來看不算太重太大。
只是東亞男性體型普遍太瘦小。(尤其是台灣)
例如美國白人男性平均身高178cm,超過90kg(200磅)。
所以很多時候台灣社會對於重量的觀感跟歐美國家差很多。

APILAS重量只有9公斤重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PILAS

鐵拳三發射重量高達15公斤(發射器加上瞄具加上彈藥),烏克蘭大量使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nzerfaust_3

RPG-29 (幾年前在敘利亞內戰中被大量使用)18.8公斤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PG-29

新加坡陸軍現役的Matador火箭也將近9公斤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TADOR

韓國陸軍現役的美造90mm無後座力炮也有21.2公斤重
M67無後座力炮很神奇,雖然在美國退役多年,但是美國陸軍在阿富汗戰爭中又拿出來用後來才換裝瑞典的輕量型卡爾古斯塔夫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67_recoilless_rifle

甚至美國海軍陸戰隊不久前現役,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也有使用
現在烏克蘭也有使用的SMAW,發射前重量也有13.4公斤重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k_153_Shoulder-Launched_Multipurpose_Assault_Weapon


我個人其實認為,APILAS和龍式飛彈之所以缺席。
關鍵不是主流VS非主流或是太重。
而是退出北約軍隊現役太久。
因為飛彈和火箭,跟槍砲的子彈不一樣在於後勤囤放。
槍砲子彈很單純,就是底火和火藥沒有受潮就能打。
所以放在彈藥庫恆溫恆濕放個幾十年都沒問題。

但是飛彈和火箭就完全不一樣,因為飛彈和火箭有發動機。結構相對複雜。
所以保存期限不長,如果要長時間保存必須送回工廠檢修火箭引擎(發動機)。
更換燃料,保證燃料和發動機沒有失效還能飛。
所以這導致火箭和飛彈的庫存需要花很多錢定期檢修才能維持堪用。

我個人其實很喜歡APILAS,但是我覺得APILAS生不逢時。
因為原本APILAS主要使用國是法國軍隊。
但是法軍在冷戰後大幅度縮小編制。縮編後就逐漸廢掉APILAS。
改用Eryx反戰車飛彈取代Apilas。13公斤加上4.5公斤的發射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ryx_(missile)
雖然比較重 但是對射手來說有發射架所以不需要一直肩扛。

我猜因此法國就沒有大規模維持保養檢整apilas。
二十年後就找不到堪用的庫存品了。
同理,美國這次我猜為什麼沒有軍援龍式反戰車飛彈問題也可能在此。
其實不用說APILAS和龍式,這次連米蘭飛彈(幾年前打庫德族打ISIS)
以及取代APILAS的Eryx (大概是在2010年後不久從法軍退役,被MMP取代)
這次都缺席,基本上我覺得這種反戰車武器只要退出現役就很難確保堪用品可供使用

結論,我個人是認為,這次在烏克蘭缺席的NATO反裝甲火箭/飛彈。
大概率關鍵就是退出現役後,沒有花錢保養維護,所以通通臨時找不出來堪用品軍援。
所以雖然意外,但是不難理解。

不過我最覺得奇怪的是這次戰場上缺席了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
因為這一款幾乎是西方盟國的RPG-7(國軍當年沒有引進卡爾古斯塔夫
也沒有引進美造M67 90mm無後座力炮是我長期以來心目中的國軍軍備怪事
因為國軍在1980年代以前幾乎不會脫節於引進西方盟國主流輕型裝備
例如FN MAG, FN MINIMI, FN 點五零QCB機槍,引進速度甚至比美軍還快
甚至連FN FAL步槍和AUG步槍(國造T68) 克拉克手槍都少量引進過
但我就不明白為何少了卡爾古斯塔夫 韓國雖然也沒有引進卡爾但是至少引進M67)

卡爾古斯塔夫炮幾乎所有美國以外的北約國家都有庫存。
並且,無後座力炮不是火箭飛彈,彈藥應該可以長期保存。為何這次缺席?
這才是我到現在都沒想明白的怪事。

PS 我其實覺得之所以美國這次軍援這麼多標槍,英國這麼多NLAW。
可能是因為要清庫存。
我在這裡爆一個八卦。
去年11月底我去參觀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國家步兵博物館。
發生一件怪事,館中陳列展覽的反戰車飛彈,竟然沒有龍式飛彈。
雖然還有標槍和托飛這兩款現役,但是好歹龍式也在美軍服役幾十年。

但是,博物館竟然有展出以色列的Spike SR飛彈。我當時看到嚇一跳。
我懷疑美軍可能不久後就會正式採購引進SPIKE飛彈。
由於火箭和飛彈發動機需要定期的保養更換燃料。
所以我大膽猜測美軍以後打算騰出一定的後勤能量來處理新飛彈(可能包含SPIKE)
所以想要把這些庫存現役飛彈都送出去。
而英國NLAW其實褒貶不一。因為起源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評價不高的SRAW飛彈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GM-172_SRAW
這款飛彈在美國超短命,只服役了不到五年。
我其實也很懷疑英國未來會繼續使用。

因為這幾年,以色列Spike SR飛彈其實很厲害 。
以色列官方宣傳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ZpGwXP68g
射後不理 重量不到10公斤。
我是不確定價格多少,但是如果也不貴,那我猜NLAW可能地位也會不保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5.37.111.177 (美國)
PTT 網址

ggeneration 03/26 13:28應該是國軍裝甲派暗中打壓 與步兵派不長進沒眼光

ggeneration 03/26 13:30陸軍的派系直昇機>炮>裝甲>------最後才是步兵

ggeneration 03/26 13:30陸軍的反甲武力一直綁在TOW與標槍這類高大上武器

ggeneration 03/26 13:32基層班排反裝甲武器等於擺爛 威力不夠的66火箭撐場

ggeneration 03/26 13:33紅隼的開發可見端倪用已經落伍的M67衍生設計出來

我看法不完全跟你相同,當然我不認為我一定對 僅供參考。 我認為關鍵是兩點 1. 重量。台灣人體型太瘦小。軍方可能排斥任何重量超過10公斤的武器。 (海陸引進SMAW我覺得是一大意外) 2. 國軍其實把重點放在另外一個極端,也就是40mm槍榴彈上面。 因為國軍編制的槍榴彈發射器比其他盟國高很多。 甚至還大量引進南非的MGL連發榴彈槍。這很罕見。 我覺得這個方向非常的奇怪。 但是我猜測有以下原因 1. 鎗榴彈比火箭飛彈輕,並且保養維後成本極低。 2. 鎗榴彈可是室內發射 完全沒有筒後噴火問題 3. 中共其實主力攻台的裝甲車,主要還是兩棲和空降裝甲車 搞不好40mm槍榴彈就夠用了。但是這需要實驗。 所以整個發展路線就很詭異。 你有看到哪一國的陸軍一個步兵班會編制三名40mm榴彈槍射手嗎?

※ 編輯: reinherd (45.37.111.177 美國), 03/26/2022 13:38:57

ggeneration 03/26 13:35有那麼作業可抄偏要抄最爛的那個

ggeneration 03/26 13:35有那麼多

csluling 03/26 13:37說到保存不易確定可用才贈烏,德國表示:

Pegasus170 03/26 13:37M67可能因為沒有M40那種威力,所以沒被台灣引進。

Pegasus170 03/26 13:37不上不下的困境。

kimi118 03/26 13:40解釋詳細,推一個,的確,當時教官說有飛彈期限,

kimi118 03/26 13:40所以實彈演練。

小弟我看法比較奇特。主要也是在美國十幾年, 親眼目睹白人和我們亞洲男性體型的差異,才慢慢理解怎麼回事。 因為就連韓國人體型都普遍比我們大上一截。 所以我理解為何國軍不大量引進AT4,繼續沿用M72 (您應該是打錯字了) 因為AT4很重,已經將近6.7公斤。室內發射版本就有8公斤。 國軍嫌重的APILAS也才9公斤。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T4

無後座力炮雖然重,但是因為是多人操作武器。 所以重量分在在射手(炮) 副射手(彈藥)身上。所以我覺得還好。 我這次烏克蘭戰爭爆發後,覺得最適合台灣的反而是這一款火箭。 波蘭設計製造的RPG 76蚊子火箭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PG-76_Komar

因為非常的輕便,只有2.1公斤。 並且可以室內發射。雖然穿甲力很低。但是我覺得考慮到輕便和室內發射兩大優點。 已經是非常的適合了。 其實我很希望中科院引進RPG76看能不能把紅隼的彈頭裝上去。 (因為彈頭口徑是68mm,類似紅隼的66mm)

smileahpain 03/26 13:44為什麼我記得台灣人在亞洲人中,平均身高算高的?

kuninaka 03/26 13:45台人平均173 跟美國沒有差很多

kuninaka 03/26 13:45體重搞不好也差不多 XD

※ 編輯: reinherd (45.37.111.177 美國), 03/26/2022 13:50:19

kuninaka 03/26 13:48九公斤很輕耶

kuninaka 03/26 13:49另外你文內說的90公斤是講美國軍人嗎?

kuninaka 03/26 13:49那肯定比國軍重很多

ian41360 03/26 13:51台灣人沒有練身體的習慣吧,就算志願役,要練到跟

ian41360 03/26 13:51美國大隻佬一樣的也很少,大多是長跑那種精壯型的

ggeneration 03/26 13:53可是AT-4可以保證打爆ZBD-4與掩體...

ggeneration 03/26 13:5366...

可是一名AT4射手,攜帶同樣重量彈藥可以攜帶2枚M72LAW。 所以持續接戰能力有兩倍。 我不是說哪一個選擇比較好。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取捨問題。 假設無導引火箭命中率只有50%。 一枚大威力彈比較好,還是兩到三枚中/低威力彈好。 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我覺得這值得大家去想一想。

Hazelburn 03/26 13:56還是覺得陸軍沒買紅隼真的很迷的一個操作

※ 編輯: reinherd (45.37.111.177 美國), 03/26/2022 13:57:36

innominate 03/26 14:01希望陸軍可以因為俄烏戰爭改變一點思維,但我覺得不

innominate 03/26 14:01可能

innominate 03/26 14:01沒有發竹矛給你已經不錯了

moonrain 03/26 14:03Spike比較有趣的是NLOS版 射程超長到25公里

kuninaka 03/26 14:03有刺刀幹嘛要用竹茅?

shi0520 03/26 14:04運動風氣 台灣人普遍不愛運動 近幾年好些

moonrain 03/26 14:05ER版本也有到8公里 不過似乎沒有頂攻模式?

deathtrowa 03/26 14:08步槍是因為205廠很積極,本來就是超德趕美的槍廠了

moonrain 03/26 14:09關於少量大威力與多量小威力的選擇 大威力多量最好

deathtrowa 03/26 14:09205廠每年都在做新玩意兒,才不管國軍要不要買

moonrain 03/26 14:10機械駝獸不知道進度怎麼樣了

deathtrowa 03/26 14:10不買拉倒反正我明年繼續玩新玩具

rommel1 03/26 14:12軍備局以前還搞過有武裝的多軸無人機

deathtrowa 03/26 14:23FN FAL 205廠也自己試做過

ja23072008 03/26 14:33美軍很早就引進SPIKE研究了

NKN 03/26 14:41卡爾古斯塔夫在帳目上要算發射器管理比較麻煩

mmmimi11tw 03/26 14:41反裝甲火箭不見得一定要打爆載具才行,實際上他破牆

mmmimi11tw 03/26 14:41跟打水泥建築也是用途之一

NKN 03/26 14:41一次消耗性武器帳目上算彈藥 很好拉出倉庫外送

jimmy5680 03/26 14:59有情報顯示烏軍有拿到米蘭和古斯塔夫

jimmy5680 03/26 15:01沒拍到可能是因為還在給戰略預備隊訓練使用方法

jimmy5680 03/26 15:11APILAS則是去年法國就有給烏克蘭了

m82 03/26 15:13台灣跟泡菜國平均身高體重沒有差很多啦

m82 03/26 15:14拿北美亞裔跟台灣人作比較當然會有差

m82 03/26 15:14北美運動健身風氣比台灣盛行太多

jerrylin 03/26 15:57美國清垃圾 就把俄國打到殘

utn875 03/26 16:12我先前也是相同疑問,怎麼無後座力砲完全缺席了

batatas 03/26 19:54MGL是取代縱火工具

nalthax 03/26 23:45太晚睡沒運動會長不高

dhtsai 03/27 04:50無後座力炮多人操作,要淘汰的M2版桶身重量=兩具AT4

dhtsai 03/27 04:51古斯塔夫M2不適合長距步行奔襲,再背桶身回來

dhtsai 03/27 04:52不如兩具AT4,打完就扔,輕裝溜回陣地;古斯塔夫桶身被

dhtsai 03/27 04:54遺留在交戰現場,比丟掉幾具AT4對戰力影響還大

appleball20003/27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