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問題] 當意見不同時,要怎麼表達?

看板Salary標題[問題] 當意見不同時,要怎麼表達?作者
comato
(站在世界頂端看螞蟻)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25

又是我,換了個工作,真的覺得問題很多。
目前這工作邁入第三個月
自己也一直在留意別的職缺
不想一直換,所以目前是很謹慎了。
目前這公司的工作我也是很認真在做。

一開始交接時,
移交人跟我移交4天,就走了。
當時也一直跟我說:
費用的分類,我就依照她的方式繼續做就好。
我也別亂改方式,因為最好是一致性。
她做了4~5年。

然後面試時及後來進到該公司工作時,
部門主管一直跟我說:
前人的做法不一定是對的。
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

問題來了:
1.當我將費用劃分方式,按照我自己的模式做
交給主管後,主管就說:以前的人是這樣做嗎?
我就直接回:我之前的做法是都這樣分類。
(我前公司是上市櫃的分公司,
分公司有自己的財報,最後再給總部合併財報)
[目前的公司是傳產,非公發]
然後主管就說:妳先跟著前人的方式做。
所以資料就被退回重改。

2.有一份每個月初要給主管的預估報表。
因為當時移交人只稍微提到,並沒有交的很完整
我也沒有SOP可以看。
後來是部門另一個同事有跟移交人交接到
就再交我,也有一份SOP。我就都跟著做。
因為第一個月做完,我有特別請主管看一下是否有問題。
主管說:ok沒問題,下個月我應該能自己做。
我第二個月也自己做了。
主管也說:ok
到了這個月,是第三個月…
我做完,看了數據覺得很奇怪。
我就自動跟主管說:
我有稍微瞭解一下,差異應該是匯率的波動太大
請主管再看看。
主管當下:也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就也OK了
結果,隔天突然內線我:
請我去瞭解預估數為何比我實際入帳數少??
我當下有點懵。
我就問:預估數我要怎麼跟實際比?
我原本的認知是,我提供預估數給主管。
主管依照預估數+目前已實際入帳=預期當月發生
因為傳產結帳很慢,不像公發要公告。時間壓力
但主管又要先給老板一個底,就先預估報表。
結果直到被主管這通內線一問
我才知道:
我每個月給的預估數是一回事。
我實際已入帳費用又是一回事。
但其實2個是同一件事。
這沒人跟我說過啊@[email protected]
我以前的經驗讓我知道做預估這件事
就是實際發生 + 月底預期發生 = 當月預期發生
而並不是,明明有實際發生卻不看。
從頭到尾都是預估值。

針對第二個發生事件,
我實在不懂怎麼跟主管表達看法不一致。
是默默吞下,就自己的錯嗎?
還是跟主管說:
我不知道妳的 (預估)跟我的(預估)意思不同

3.我的工作內容還有一個報表要做
但這報表有點複雜,當時移交人是同時跟我及主管一起講。
但最後我沒學會,
所以一直是主管自己做。
主管說:等她熟練了,再教我。
然後就一直沒下文。
最近一直叫我自己去研究怎麼做
說她沒空教我
但其他同事也不會
我是有自己研究,我最近也自己寫了一篇SOP
但我實在不是很肯定做出的結果是不是正確
畢竟真的有點小複雜。我以前沒碰過的東西。
資料來源也很不一致。
請問:如果是各位,會怎麼去解決?
1.自己做一份,請主管也做一份,互相核對?
但裡面有其中一個報表我真的弄不出來 =“=
我看不出規則是什麼?
我問其他人只得來:不知道。
2.還是等主管教?

文有點長,謝謝願意看完給我意見的人。
我不是擺爛的人,要做就想做好。
但我也不是有創意創新的人。
我願意研究,但要給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
所以只要我還在目前的公司我會去想怎麼做。
我一邊看職缺,是希望回到公發公司。
想專注做某一部份。
而不是整間公司帳務、稅務、雜事都是我 =”=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32.2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Salary/M.1622906009.A.C82

offsetyrn06/05 23:23你的文章有點難懂xD

對不起,文章真的有點長 =“= 如果是第2點的部份,其實是想表達 我以前工作經驗告訴我 預估值: 每月已實際發生的費用+月底預估發生的費用 =預估實際可能發生的費用 因為公發公司有 公告財報 及 每月營收公告 的時間壓力,所以會提早預估數字。 我以前給主管的預估值是這樣。 直到最近才發現新公司的 預估值 跟我以前的做法不同。 我自己也很納悶,明明就有已發生實際費用數 為何不看? 卻要另外用預估值 當做 預估實際可能發生

offsetyrn06/05 23:23但我是懷疑主管說沒時間教你,

offsetyrn06/05 23:23會不會是連她自己都搞不太定xD?

offsetyrn06/05 23:23如果是這樣,你要求和他核對,

offsetyrn06/05 23:23可能反而會刺激到她

offsetyrn06/05 23:24不如直接和她解說一遍妳整理的sop,跟她確認步驟是不是

因為她很信誓旦旦的說她有自己一套方式 比移交人說的還容易的方式 我聽一遍就會懂了 只是她一直沒時間教我 所以如果我有空就自己先研究 所以我有先研究,但其中有一部份我真的不會 資料真的有點複雜。 我也想跟她說我自己研究的結果跟SOP 但我也不知道怎麼去跟她說 一到下班時間主管就下班了,我也不好叫她留下 上班時間她又好像很忙,不然也不會說沒時間 我以前的公司,跟主管討論事情 會利用下班時間,主管都比我晚走時,討論 或主管來找我討論工作時,順便提出。

offsetyrn06/05 23:24對的

offsetyrn06/05 23:24但我好奇 當初怎會轉到這家非公發呢?

前公司因為老板年紀大了 又一直沒有接班人接分公司的跡象 又去年底突然有資遣 我怕十年後,我會沒工作,才離開的。 在這公司也學了12年,跟主管很有默契 離開前,分公司老闆也慰留,讓我再考慮 離開前,有年終獎金發放,沒扣我還幫我加 但真的年紀大了(37),實在賭不起。 這間傳產也很大,員工500↑ 但真的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 讓我也很無所適從 裡面財會人員大多是10年↑資深員工 但我常常一問三不知 因為大家都只做自己的,不管別人的。 我前幾天去問隔壁同事她的工作內容 就被問:我問她的工作要幹嘛? 我說:沒有啊,好奇妳的工作怎麼做的而已 結果就被噹回來了 =“=

offsetyrn06/05 23:24感覺制度還不太齊

sirloin06/05 23:31你說的第一點我也正煩惱中,我主管叫我依照自己的專業來

sirloin06/05 23:31設計一個模板,結果設計完主管看了說她覺得不太好應該要

sirloin06/05 23:31怎樣怎樣,最後還說她也不懂只是提出建議,照了她的建議

sirloin06/05 23:31去改,又說不能總是照著她的想法做 (黑人問號)

※ 編輯: comato (220.142.32.226 臺灣), 06/05/2021 23:49:27

tsaihohan06/06 00:47都用預估值的話,表示下個月就會把這差額補上吧?

呃,不是耶。 是,每天都有實際發生的費用入帳 但我不知道為何,主管不去Run系統裡已入帳 反而在每月6號,用預估數去呈現損益表? 例如: 5/1~5/25已實際入帳費用2千萬 主管要在次月6號先給老板預估損益表 但5/26~5/31可能有些費用還沒拿到發票入帳 我以為主管的預估自結報表是 2千萬已入帳+我給的預估數=6號自結損益 但實際上,主管的自結報表卻是用 預估5/1~5/31會出貨的訂單所產生的費用 實際出貨情形也不知道,反正就給個預估數 但前幾個月我看實際費用數與預估數每月都差 將近7~8百萬的費用,從來沒有對過。 從這裡就可以發現以前訂單的匯率跟實際出貨 已經隔一大段時間了,匯率就有影響了。 後來週五下班又看出實際出貨時的費用又比 當除下key單預估的費用單價還高 又該公司非公發,所以也沒有關帳的時間點 所以收入與費用配合原則 即便6月拿到發票也會回到5月入費用 所以真正的損益表大概是一季甚至半年後才確定

alice7822606/06 00:521的部份是指同樣事件放不同的費用科目還是最底層的科

這部份實際發生是這樣。 我以前公司的做法是,金額不高的又看不太出 來是修繕的話,就放雜支就好。 金額高的,可能幾萬塊以上,再放修繕費。 而我到這公司也這樣做 剛好一筆325的發票,印象是一個零件類吧。 我就放雜支了。 結果可能是申請人在事由寫了修繕2字 我大概沒注意。而主管看到了就叫我改修繕。 然後我就解釋我這樣做的原因是: 以前的做法就是金額高的才會放修繕 主管就跟我說:那妳就要習慣這裡的做法。 前人怎麼做就怎麼做。 我就說:好。 後來主管又叫我把報紙的收費,是不是可以改放到書報雜誌費,我就說:哦。 但當月是沒有這件事,只是她建議我這樣做。 實際來請款時,我就看前人放雜支。 我也跟著放雜支。 主管也沒說什麼。 所以我後來做事,就又盡量依照前人的做法了

alice7822606/06 00:52目另外又做分類?

alice7822606/06 01:05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但兩種方法要分別列示並解釋差異原

alice7822606/06 01:05因。

※ 編輯: comato (220.142.32.226 臺灣), 06/06/2021 01:36:53

taipoo06/06 02:38你不懂的地方就主動發問你主管,這是解決問題最快的方法了

wwwwwwww06/06 03:03你覺得,來這版的人都跟你做一樣的工作嗎?講這些細節是

wwwwwwww06/06 03:03要同行的教你正確的作法?還是不同行的隨便回?你想要的

wwwwwwww06/06 03:03是什麼?面對工作的態度還是同行前輩的回覆?

alice7822606/06 08:15大原則,能進詳細科目就進詳細分類,放雜支、其他費用

alice7822606/06 08:15是最下下策,建議你複習一下科目定義,主管問問題不要

alice7822606/06 08:15只回你以前是這樣做,以這兩個科目來講,網路都有參考

alice7822606/06 08:15資訊,再不然也可以電話問國稅局或配合的事務所,要講

alice7822606/06 08:15出分類依據。

comato06/06 12:31謝謝樓上A大,有瞭解到妳的提點。 感謝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