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台灣的石化與塑膠產業為什麼會這麼慘?
回台灣進修學技術
在中國製造生產
塑膠製造業被掏空是遲早的事
當然上述現象所有產業都有可能發生
也或許我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不一定是全面的,也可能是冰山一角
順便說一下友達跟台塑
當年友達被打趴時,不是單純景氣循環股,友達當時有政府跟資金支持,企業也有人才(友達在園區也曾經是不錯的企業),靠著公司努力經營爬起來
台塑也許有資金,但是人才跟公司經營層能不能像友達一樣在紅潮中挺立生存,
那就要看公司經營層的努力了。
股票的部分我會建議不要抄底,不要買。
已經持有的,還是要自己斟酌,聽一下法說會,了解公司經營層的說法
※ 引述《GA389434 (GA389434)》之銘言:
: 近幾年剩下高階塑料在進口中國
: 低階的塑料台化中國生產價格也未必贏
: 韓國疫情前就被中國踢掉了
: 去年中國也把台灣踢掉
: 現在他們能自己做高階塑料+低階塑料
: 我還需要台灣幹嘛?
: 更何況我價格還贏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8 Plus
--
當初要是讓台塑去大陸,是否有不同結局?
台塑早就在對岸有一堆廠了,怎麼會覺得有不同
甚至可以說因為有六輕,手上至少有籌碼
台塑不是中國國企,去了也是被吃乾淨
台塑沒去大陸設廠的話,其它國家大廠也是會去
在大陸有設廠的都很清楚大陸基本能直接複製出來
想想CocaCola在中國和印度配方跟美國為啥不一樣
台塑慘但是長春沒有,企業遠見還是有差異
當你會做的東西,別人做的量比你大好幾倍時,
不論是塑膠還是其他,結局都不會太好。
台塑目前這麼慘,當初競爭對手在蓋廠時,就能估產量
以成熟製程來看,中共國目前有12座,32座正在興建中
後面陸續完工開出產能,一樣的套路,再來一次。
數十年沒進步的東西你跟我說掏空 掏出一堆臭酸?
已經讓你賺30年難不成要賺100年
中國製造變成習近平的對外戰略
以前技術不到 開放市場給你騙技術
現在國內製造業崛起 就大力補貼卷向全世界
這根本不是有沒有在中國設廠的問題
是中國已經翅膀硬了 不給你撈錢啦
有種你外企就用價格戰打贏中企
老待退,新不進,設備修了還能用
長春還賺得比去年還多
騙什麼 白紙黑字 你自己簽的約 有逼你簽約嗎? 自
己不長進怪人家?
養套殺。長春每天都賺到翻? 極權獨裁的國家被一些
人講的好像可以像自由經濟體一樣,賺到盆滿鉢滿,滿
滿的榮景 多讀點書先吧
已經有一個內行的回你文了 哪像只會發垃圾廢文推卸
責任
長春規模? 另外多多小心注意共a的滲透分化。
爆
首Po逆風一下聊聊台灣的塑膠產業 台塑的毛利率約5% 塑膠原料的銷售價一公斤約40-50元 所以塑膠一公斤成本是 利潤是2-2.5元 塑膠原料PP.PE 也是煉油廠生產的20
中國石化不是單純規模大,人工便宜的優勢 人家是硬體設備和技術都領先台灣 技術跟原料來源是沙特阿美2
這次美國大火災十萬戶受損,美國會不會趁機又藉口要重建來QE, 到時候原物料鋼鐵水泥塑化會不會有機會阿 只知道老美很會趁亂QE來讓華爾街的人薛一波,這次火災過後大家要密切注意 美國政府的動向。 --28
近幾年剩下高階塑料在進口中國 低階的塑料台化中國生產價格也未必贏 韓國疫情前就被中國踢掉了 去年中國也把台灣踢掉 現在他們能自己做高階塑料+低階塑料X
這只是剛開始 不只是塑化產品 這是世界性質的 反全球化浪潮 可以發現歐洲美國27
跟掏空無關,台塑早期就是靠資本密集+台灣本身"當時"的技術語言優勢 在中國開闢一片疆土 但台塑本身其實進步幅度是非常有限的,成本效率上也是一堆奇奇怪怪的事情 你知道台塑的採購中央集權化,但跟使用單位彼此的溝通有多困難嗎? 那個投標系統真的是爛到一個好笑的境界7
廣義來說,所有技術本位的想法與產業,都是低端行業,都是落後產業,都是內卷產業 技術這種東西是配合需求才有意義的,先有需求,後有技術 需求不是憑空出現的,都是靠人為去發現、去開拓的 中國與台灣這種低端國家都是自以為聰明,不喜歡開拓與風險,喜歡逃避與穩定 不喜歡花錢與生活,喜歡存錢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