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台灣的石化與塑膠產業為什麼會這麼慘?
※ 引述《firepower (悠閒時刻 午覺時間)》之銘言:
: 回台灣進修學技術
: 在中國製造生產
: 塑膠製造業被掏空是遲早的事
跟掏空無關,台塑早期就是靠資本密集+台灣本身"當時"的技術語言優勢
在中國開闢一片疆土
但台塑本身其實進步幅度是非常有限的,成本效率上也是一堆奇奇怪怪的事情
你知道台塑的採購中央集權化,但跟使用單位彼此的溝通有多困難嗎?
那個投標系統真的是爛到一個好笑的境界
使用者難用、管理者也難用、本身資訊整合度極低
同一個設備,賣不同的廠區可以賣不同的價格差異來到20%以上
看起來就是沒有很好的整合,所以無法做有效的成本評估
很多採購如消耗型原物料到耐久型的設備以及服務,明明就完全相同的東西
但編號和分類十萬八千里,這是data quality就是一坨屎
使用單位想要幹點大事做出成本分析,直接被老長官或是中央單位說沒錢
重點是老長官和中央單位根本看不懂數字
整間公司文化就是歸納四個字: 不做不錯
你覺得這種公司會進步嗎? 說被人家掏空,你也幫幫忙想一下到底有什麼好掏的
裡面就是一堆數十年來沒變過的臭酸味
偶爾有一些有亮點的人才進入使用單位,要馬就是被排擠走
不然就是看開被同化一起加入臭酸行列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真的要完全掛掉也是還要十數年以上
階級制度這麼明確的公司,根本無法改革
現在問題是,中國石化塑膠產業規模比你大、效率比你高、也比你敢
一堆歐美新開發的技術設備驗證還要丟去中國跑跑看
然後台塑自己本土的廠區user也沒辦法直接跟國外原廠工程師溝通
很多時候還要抓中國工程師來幫忙解決,因為人家有經驗也會中文
數十年沒進步的公司說被掏空,這邏輯說不太過去
--
最好笑的是連南亞科都要用那套爛系統
台積電、聯電、旺宏、力晶一堆客戶都沒問題,就台
塑系列的問題最多,最後整到外國原廠不想理南亞科。
他們就是認為本公司超大 是你們要來配合我們
Transactional parts用這麼低效率的系統 真的超鬧
你誤會了,我說的被掏空不是台塑被掏空,是塑膠製
造業。台灣上課學技術,去大陸開廠製造生產,指的
不是台塑。
你說的問題就是台塑跟友達不一樣的地方,當年友達
是有活力有創辦人的新企業,台塑是否能應對這次的
外部挑戰,有賴於企業經營層的努力跟決心..
根本搞錯方向,不是台灣的差,是全世界除了前10科
技股之外的都差
只要被中國卷到的就會差,成熟製程晶片也是
2024大漲年,美國扣掉前8科技股,其餘492根本是跌
的
富不過三代,王永慶創立時是制度領先,現在是制度
落後
中國的卷,其實就是技術發展快速(每年幾百萬人的高
考競爭持續了幾十年)+大量人力土地資源+完整上下游
整合+大量補貼的集合體,不管技術跟成本哪方面,都
是打趴一票中/小規模的國家
台灣塑膠製造業課程哪有什麼厲害
假如你覺得母國進步緩慢被超越的過程叫做掏空
那Fab也算是被TSMC掏空啦
哪間傳產不是這樣
這種產業建立新廠效率就打趴舊廠
不一定 新廠要tune的東西太多了 要背的折舊也多
以前是吃ecfa紅利,現在中國不讓你吃了。海外一帶一
路,你也吃不到
內憂外患,大環境不好,內部管理的問題也藏不住
中國新廠成本原料技術阿拉伯提供,領先幾個時代,成
本不到台灣1/3,甚至1/4,之後可能差更大
我覺得你講的文化各台廠都有,說不定台積也有只是
還沒逆風凸顯問題罷了
TSMC也有沒錯,但資訊水平整合上面TSMC好很多 同時,TSMC正常人也比較多,高層更是不同等級的
我講的問題,比較偏向是下游加工行業不再根留台灣
。很多大廠都是總公司在台灣,國外設廠,這也是日
本大企業的發展模式,只要總公司在台灣,企業能夠
獲利,問題就不大。但很多中小型企業是直接整個搬
走。
你有沒有想過因為台灣中小企業下游加工本身技術門檻就不一定高阿 留台灣有什麼好處? 你拿日本大廠 vs. 台灣下游加工中小企業本來就無法複製 事實上,日本中小下游加工也是一片慘,活下來的是勉強靠著國內需求市場 但能不能再撐一代也沒人知道
※ 編輯: zzahoward (1.163.85.46 臺灣), 01/12/2025 09:18:30現在企業本來就是全球生產全世界都要有廠
中國要自給率他們產能開出來直接加關稅就好
製造業外移本來就是國民收入變高正常的現象就讓少
數人幹有價值的工作其他人丟服務業
個人跟企業的技術是需要累積的,我講的問題是台灣
上課中國生產這個模式對台灣來講是不利的
石化業是重要的基礎產業,是由國家扶植發展,我們
不是美國,不能用美國的方式去思考只留高技術高價
值的產業。這樣產業中的新創企業只會越來越少。最
終影響到中上游。
石化業是重資本行業啊美國都叫台塑去蓋廠了
不應該說出來的!自己知道放空即可。
我很好奇 同樣是老牌公司的長春也會影響嗎?
無心經營啦 你知道內部都在幹嘛嗎
內部數以萬計的百萬年薪人都在做5s
掃地 定位 標示 什麼都不重要 5s第一 你就可以
飛天
賠錢就冒出各種病,賺錢可以治百病
裡面養一堆高薪冗員 現在每天上班等下班也不敢裁員
也不敢無薪假 只好一直賠下去
長春轉攻機器人市場了
這篇正解
台塑在美國罰錢罰到賠錢
欸?真的有內部消息耶,的確是5S
基層看到報導都在取消哪有AI哈哈
台塑全員工只有8個人領超過500萬年薪 所以裡面最多
只有8個高薪冗員
賠錢當然一堆病阿 不治病不就等死? 問題在於高層的
心態吧
台塑的制度僵化 而且很愛懲處還連坐主管三級 最後就
是內文說的不做不錯 裡面的人非常被動 照規章制度做
都沒我的事 所以沒有創新能力 5S那種還一定要挑毛病
找人出來扣錢 專釘公司5S還能升到資深經理 就知道
非常有問題
台塑集團自認為很大要別人配合他 這不是空穴來風
去看看多少銀行要為了介接台塑集團的財務調度
特別開發系統和他們配合 國內狀不就是這樣
現在都什麼時代了 還在開國內狀
開一個才收多少手續費而已
這還是其中一個而已 一堆有的沒的交易服務也是
台積疊代的速度快,互相review也很兇,比較不容易形
成死水
成本分析這種最基本的經營功夫,隨便引進最簡單的ER
P都能改善,5S是閒閒沒事才在搞的玩意兒吧,原來裡
面這麼僵化,有慘
台塑擺爛而已 不是掏空
高層很像王永慶家的朝廷官員以前的御旨很少人敢違背
下面人提出的新意見只要跟以前聖旨祖訓有違只能幫QQ
總之 想要革新必須說服現任皇帝才可能改變
只是聽說王家現在當家人也太敢違背王永慶祖訓
制度僵化只是表面 重點是王家後代要能勇於革新
就是官僚化
492都跌應該是誇飾法啦 哪有這麼嚴重
爆
首Po逆風一下聊聊台灣的塑膠產業 台塑的毛利率約5% 塑膠原料的銷售價一公斤約40-50元 所以塑膠一公斤成本是 利潤是2-2.5元 塑膠原料PP.PE 也是煉油廠生產的20
中國石化不是單純規模大,人工便宜的優勢 人家是硬體設備和技術都領先台灣 技術跟原料來源是沙特阿美2
這次美國大火災十萬戶受損,美國會不會趁機又藉口要重建來QE, 到時候原物料鋼鐵水泥塑化會不會有機會阿 只知道老美很會趁亂QE來讓華爾街的人薛一波,這次火災過後大家要密切注意 美國政府的動向。 --28
近幾年剩下高階塑料在進口中國 低階的塑料台化中國生產價格也未必贏 韓國疫情前就被中國踢掉了 去年中國也把台灣踢掉 現在他們能自己做高階塑料+低階塑料X
這只是剛開始 不只是塑化產品 這是世界性質的 反全球化浪潮 可以發現歐洲美國4
回台灣進修學技術 在中國製造生產 塑膠製造業被掏空是遲早的事 當然上述現象所有產業都有可能發生 也或許我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不一定是全面的,也可能是冰山一角7
廣義來說,所有技術本位的想法與產業,都是低端行業,都是落後產業,都是內卷產業 技術這種東西是配合需求才有意義的,先有需求,後有技術 需求不是憑空出現的,都是靠人為去發現、去開拓的 中國與台灣這種低端國家都是自以為聰明,不喜歡開拓與風險,喜歡逃避與穩定 不喜歡花錢與生活,喜歡存錢與工作
爆
[心得] 關於台塑四寶轉型的看法分享個人對台塑企業的看法,希望能幫助板友 台塑的困境其實可以從企業介紹看出端倪 這個企業介紹演變,說明如下 一、王永慶的經營哲學15
[問卦] 台塑根本是台灣化工業的罪人吧?台塑集團 以前是台灣產業領頭羊 做成品塑膠做到最後跟政府靠夭說要自己煉油做石化 要政府叫中油讓利 結果發展起來之後6
Re: [請益] 代po 採購請益好了啦 想要合理工時就換個工作喇 加班費?你各位採購只會花錢憑啥報 採購就是這樣喇 什麼都是你的問題 公司沒賺錢沒單的時候怪你成本太高 有單的時候不管L/T拼命接怪你料沒追夠需求3
[北美] 德州台塑 電力保養 工程師大家好 幫朋友發文 分享職缺 背景要求及相關資訊如下: --------------------------------------------------------- 因為廠區擴建,人力調度,本單位持續招募工程師- 因為廠區擴建,人力調度,本單位持續招募工程師 (近期已有多位職缺補滿, 正職/派遣 皆有, 故縮小徵才範圍) 誠徵 電廠工程師 1 名 背景要求及相關資訊如下: (1) 機械系 學/碩 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