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南北戰爭之六大戡亂名將 [3]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南北戰爭之六大戡亂名將 [3]作者
jimmy5680
(If Penguins May Fly)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3

屹立不搖的湯瑪士

喬治˙湯瑪士的名望略遜於格蘭特、薛曼、謝里登三人組,但是戰爭期間憑藉獨樹一幟的沙場表現,獲得「奇卡莫加之岩」、「納許維爾之鎚」等讚譽,其用兵能力穩健,戰場表現非常亮眼,後世認為他是當代最頂尖的將領之一。

雖然身為維吉尼亞州出身的軍官,湯瑪士在內戰爆發後決定留在聯邦軍中,也因而與多數家族成員決裂,許多同樣出身南方的軍人也對他的決定頗為憤慨。他在內戰前就已經是少數兼具步、騎、炮三大兵種經歷的軍官,也曾在西點軍校擔任教職,並與多名南軍高層相識。

戰爭初期他投身東部戰場,不過在第一次奔牛河會戰後轉調西部戰場的俄亥俄兵團,並於米爾斯泉戰役擊退叛軍,為聯邦政府取得戡亂第一場重要勝利。

他沒趕上夏羅會戰,聯邦軍佔領科林斯後,由於俄亥俄兵團司令布爾指揮過於遲緩畏戰,白宮決定將其撤換,以時任兵團副司令的湯瑪士代之,然而湯瑪士以臨陣不宜換將、才不堪任等理由婉拒,布爾因此暫時維持領導。湯瑪士主要的考量是自己不願篡奪上級之位,且不樂見到白宮插手軍中人事。無論如何,由於戰術判斷失誤,培里維爾會戰中兵團司令部未能掌控戰場指揮。

此戰結束後,層峰決定晉升羅斯柯倫斯擔任兵團司令,該兵團隨即改名為坎伯蘭兵團。湯瑪士對羅斯柯倫斯本人抱持好感,但他認為自己資歷較深而曾寫信抗爭,不過白宮以羅斯柯倫斯的少將軍銜被溯及較早日期,再加上湯瑪士先前曾拒絕此職以及前者的政商背景,說服後者接受。

石河會戰中,湯瑪士指揮一個軍,在會戰中有效抵禦了南軍的攻勢,堅韌的且戰且退、時而局部反擊,使北軍能夠守住最後防線,在對峙中度過跨年夜,他在當晚的戰爭會議中稱「別無他處更值得一死」,北軍決議堅守待變,三天後南軍屢攻受挫,無計可施之下只得撤出戰場。

北軍南下查塔努加的塔拉霍馬戰役中,湯瑪士的表現仍十分優異,以穩健而流暢的推進迫使敵軍撤退。佔領查塔努加後,坎伯蘭兵團卻太過輕敵躁進而遭反撲,在奇卡莫加會戰中因指揮失誤而被打垮右翼,羅斯柯倫斯拋下戰場的主力而走,傳訊要指揮左翼的湯瑪士接手組織撤退。湯瑪士在瀕臨慘敗的邊緣卻是力挽狂瀾,堅守陣地良久而將大部分兵馬撤出戰場,避免全軍潰退。

日後選上美國第二十任總統的加菲爾德是當時的坎伯蘭兵團參謀長,他在戰後收隊重整時描述湯瑪士「屹立如岩」,遂成就後者最象徵性的別稱「奇卡莫加之岩」。

羅斯柯倫斯因捨棄全軍而被撤職,湯瑪士繼任兵團司令,在格蘭特揮軍馳至後進行了查塔努加會戰。在北軍側翼攻勢不利的情況下,格蘭特強令湯瑪士揮軍進犯南軍正面的山嶺防線進行牽制和掩護,結果在雲霧中混戰後意外將南軍防線擊潰,人稱「雲上之戰」。

格蘭特東走後提拔薛曼主持西部戰場,湯瑪士繼續以兵團司令身分參加亞特蘭大系列戰役。在薛曼偏愛運用嫡系田納西兵團側翼突襲的情況下,湯瑪士的坎伯蘭兵團大多擔任正面牽制的苦工,尤其在肯纳索山和亞特蘭大城北的桃樹溪畔,都與南軍主力進行激烈的攻防戰。

亞特蘭大易手後,湯瑪士奉命留守後方,應對南軍機動部隊的大規模襲擊,成為密西西比軍區的實質總指揮。透過頂尖的組織與戰略籌畫能力,湯瑪士完全捕捉到戰事的節奏,讓胡德將軍率領的南軍田納西兵團只能頓兵納許維爾城下而進退不得。最後,湯瑪士以凌厲的會戰將胡德打垮,成為南北戰爭中唯一一次在戰場上將敵方有效戰力摧毀的戰役,湯瑪士也因而獲得「納許維爾之錘」的外號。


「老慢跑」的陣地戰棋局

相較於格蘭特和薛曼的快速機動攻勢,湯瑪士的作戰風格一直是相對緩慢,他也因此被不少人稱為「老慢跑」,雖然他的子弟兵比較愛暱稱他為「老爸」。然而他或許在戰略包抄和殲滅戰方面不如格蘭特,陣地戰能力卻是舉世無雙,舉凡石河會戰、奇卡莫加會戰、亞特蘭大戰役以及納許維爾會戰,都能看到他的陣勢堅若磐石。

湯瑪士的防守能力超凡入聖,內戰期間從未失守信地,也沒有犯下過嚴重的指揮失誤,奇卡莫加會戰與桃樹溪戰役中,他都以劣勢兵力抵禦敵軍的洶湧狂潮至入夜,可以說是北軍的最強之盾。

他的進攻也不應被忽視。納許維爾會戰中他以凌厲的連續左右鉤拳攻勢,將敵軍的抵抗粉碎,是非常罕見能夠完美運作的戰役計畫。會戰一結束,湯瑪士就進行了高速的追擊,使南軍在慘敗後一路倉皇撤退,途中損失大量物資、士氣蕩然無存,顯示他絕非不能快速作戰,只是不願冒險躁進。他在進軍查塔努加途中的機動能力也十分出色,逼得南軍沒有辦法穩住陣腳。

在戰略上,湯瑪士也是足以和格蘭特相提並論的絕世高手。他慧眼獨具,經常提出最理性的意見,而在最能完整展現才能的法蘭克林──納許維爾作戰中,他憑藉精緻安排的時間
表,一再挫敗南軍的意圖,成功將太過分散的兵力聚集起來並進行有效整頓,最後再決定性的發動反攻。他不是與格蘭特、薛曼同類別的冒險急攻猛將,但是在守勢布局方面幾乎無人能出其右,敵軍膽敢冒進就必遭猛烈反擊。

其治軍能力同樣出色,他在納許維爾戰役中雖然享有顯著兵力優勢,但是戰鬥序列包含了來自不同軍系、沒有整合過的部隊,必須在短期之內就建立起組織戰力,然而他完美達成了目標,將老資格的南軍勁旅掃出戰場。在嫡系的坎伯蘭兵團中,湯瑪士的威望甚高,深得軍心,善於鼓舞士氣。

坎伯蘭兵團的威名可能不如田納西兵團,但湯瑪士絕對是足以與格蘭特、薛曼相提並論的一流人物。


附註:前篇有提到過,謝里登也待過坎伯蘭兵團。

(待續)

--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really don't understand, or say they
don't, what is the great issue between the free world and the communist world.

~John F. Kennedy, 1963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2.251.25.129 (美國)
PTT 網址

detonator08/22 16:09推推 希望以後有講戰役更細節一點的篇幅

可以考慮XD

PAULDAVID08/22 16:12他如果能昇到更高指揮職位 有可能減輕傷亡或加速勝利嗎

光是他在納許維爾拖了兩週,格蘭特就已經下令要撤他職了(命令沒發出)。北軍高層幾乎 沒有耐心,麥克萊倫和布爾的前車之鑑不遠,謝里登也是耗一個月就被格蘭特洗臉,北軍 在陸路戰役死那麼多人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過如果他早點當上兵團司令,石河和奇卡莫加應該都會贏的蠻漂亮,打亞特蘭大過程也 會比薛曼更穩、傷亡比更漂亮。

※ 編輯: jimmy5680 (172.251.25.129 美國), 08/22/2020 16:58:47

Stabberlol08/23 04:21這系列文看下來有點討厭格蘭特

Stabberlol08/23 04:21反而覺得湯瑪士才是適合總司令的人才

hgt08/23 13:35某些南軍將領是北方軍校出身 水準也都很不錯

PAULDAVID08/23 21:51如果知道了格蘭特當上總統後的表現 以及他的南方重建

PAULDAVID08/23 21:52政策 恐怕會更加討厭他...不過他在戰時起碼是辦得了事

PAULDAVID08/23 21:53的將才 時間點上不是他好像也沒太多選擇

PAULDAVID08/23 21:55開戰之初輸太慘 政治上需有辦法不計一切止損反推的人才

TheoEpstein08/24 10:01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