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問題] 中國軍事後勤能量何時開始落後西方

看板Warfare標題[問題] 中國軍事後勤能量何時開始落後西方作者
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
時間推噓21 推:21 噓:0 →:109

從本版Nomic的文章可以看出
中國在清國時國家的財政、稅賦系統、行政管理
及以其為基礎的軍事後勤管理能量已經落後西方

想請益的事
中國軍事後勤之所以落後同期西方國家
原因是因為組織制度或是軟硬體技術落後或缺乏?

又精確來講
中國後勤能量輸給西歐時點是在何時?
明國時期?甚至更早?

節錄自本板#1FQTEqsh

呃基本上晚清的腐敗是沒問題的陳述,問題在於這裡所謂的腐敗指的是什麼…我
們先從簡單的數據看起。清代一般人平均承擔多少稅負呢?如果和英國做比較的話,
整個18世紀,英國的政府年支出從初年的相當於800萬磅純銀成長到世紀末的3000萬磅
,而清朝則是從1000萬磅成長到1700~2700萬磅…這也就是說這兩個國家的人民承擔
的稅負總額差不多。但是,18世紀末的清朝人口是三億欸?!而當時英國本土人口不過
一千萬左右,即便加上海外領土也不過1500萬。這表示說同時代的英國人一個人繳得
稅抵得過二三十個清朝人。就算真的如馮桂芬講的胥吏敲詐勒索所得十倍於正賦,英
國人繳的稅還是比清代人被敲骨吸髓的多。這是因為英國人比較有錢嗎?可是看看那
時代的人均國民所得數據,對英國人的所得估計較高的也不過清人兩倍,另外一些估
計則是兩者根本無甚差別。

另一個有趣的巧合是,18世紀末的英國官吏和清朝一樣,總共大概是兩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一個清朝官員所管轄的人口是英國官吏的二三十倍。還可以再舉一個例子
:1850年代的上海大約有五十萬人口。五十萬是多少?1850年全歐洲人口超過五十萬
的城市只有三個,倫敦(232萬)、巴黎(131萬)和聖彼得堡(50萬),比其它一堆國家的
首都人口還多(柏林44萬,維也納42萬,馬德里26萬,里斯本25萬,阿姆斯特丹22萬)
;可是上海只是個縣城。綜上所述,當時的清朝政府和歐洲比起來,實在是個管太多
而顯得非常小的政府;不禁令人好奇這樣欠缺管理能量的政府要怎麼橫徵暴歛?

這也就是說在清代官吏貪污腐敗的現象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的是清代的財政、
社會組成、政治權力如何分配等等結構問題,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背景當中才能比較好
的理解整個機制是怎麼運作的。清中葉以後的人口壓力當然是動亂的背景之一,但是
沒有土地的流民還需要加以組織才能成事,而這些組織與其說是為了對抗天高皇帝遠
的官家,不如說是在往邊疆隙地移民的過程當中彼此對抗。晚清叛亂的特徵之一是早
在政府介入之前,地區內部爭水爭地的不同團體就已經透過長期的械鬥而高度軍事化
了--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會是在廣西與本地鄉紳(相對於「客家人」)和壯族土司的鬥
爭中出走的,雲南和陝甘回變則是從漢民和回民之間的齟齬中發展出來的,而陝甘的
部份漢回進入新疆時與南疆的回民也是格格不入。以安徽西北為根據地的捻軍初期則
經手淮揚一帶的私鹽販運,其主要的幾個領袖人物稱為圩主,本錢就是自家的地產和
長工長隨,打劫的對象主要是未設官的集市而非縣城;而經常被打劫的河南地主當然
也跟著組織他們的宗族田產和佃農對著幹。這些地方武裝之所以「造反」,往往是官
方介入造成地方均勢被打破的結果,無論這種介入是以查禁邪教(白蓮教、天理教)、
亂黨(天地會、小刀會、哥老會)的形式,抑或朝廷或官紳對人民間的糾紛處理不當,
紛爭兩造各糾其黨羽互相鬥毆順便打殺「貪官汙吏」。

有這些個背景知識就大抵可以瞭解,正規軍與其說是被勇營取代,不如說是這些
地方的地主武裝收拾自己捅下的簍子而已;而這些地主武裝在地方平靖後對於官方的
介入依然反抗如故,中央集權的幾項措施往往不得貫徹:欠繳的稅款往往以天災歉收
為由抗稅不繳,卻又反對政府在制度上改革稅賦系統取消陋規雜項,害他們不得藉此
上下其手。

太平軍動輒稱對手以妖,清妖、滿妖、妖兵、妖將,但是把敵對的地主稱為「妖
蛆」這點,古今對照、互相發明,其中寓意頗耐人尋味。










--
如何嘴砲 反駁對方的重點──◢◣確實指出人家論點的錯誤性 ψQSWEET
駁斥────── 用引言指出對方錯誤或矛盾的地方( 優質論文)
在嘴砲王 相反的觀點──◢████◣列出相反的論點並以事實當證據( 辯論社)
應該出現 矛盾────◢██████◣列出相反的論點但不加以證實( 論壇)
的元素 攻擊態度◢████████◣質疑對方的態度和口氣 ( 匿名版)
人身攻擊偏見▄▄▄▄▄▄▄▄▄▄▄攻擊身份和能耐幹你娘(小朋友)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6.71.99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Reewalker (117.56.71.99 臺灣), 11/23/2021 13:11:45

jimmy568011/23 13:19你到底是要談稅賦還是運輸,先釐清一下主題好嗎

板主好,以戰爭的角度來看,戰場上會缺乏武器彈藥補給,當然有可能是運輸系統 跟倉儲管理出問題。但也有可能就是國家財政就是沒錢買,更遑論運輸到前線。尊 重板主的分類。當然不論是稅賦還是運輸,當時的中國都是輸給西方。也影響前線 的支援補給跟後勤。 想請益的中國落後人家的精確時點倒底為何^^

innominate11/23 13:20政府的稅收不一定代表人民的負擔,或者說有制度的稅賦

innominate11/23 13:20比無制度尋租收費的傷害要更低

Bastain11/23 13:24黃仁宇談中國的無數字管理大概可以回答原PO的問題

cht123411/23 16:23稅負的話,英國有窗戶睡煙囪睡床鋪稅土地開發稅茶葉睡,

cht123411/23 16:23英國稅制猛於虎

shiriri11/23 16:23只有我覺得文不對題嗎

cht123411/23 16:26當然是英國國家機器比較厲害才辦的到

goodgodgd11/23 16:58英國是卯起來割韭菜,滿清是韭菜都割不動只能白白讓蟲

goodgodgd11/23 16:58吃了

kuma66022411/23 17:38我記得洋人商人來華困擾的不是收多少

kuma66022411/23 17:38而是連官僚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稅目

kuma66022411/23 17:39沒有統計數學管理效率的體制

kuma66022411/23 17:40王朝體制內各種攤派送禮也是一種稅捐

kuma66022411/23 17:46官民之間是缺乏制度透明性與制衡能力

kuma66022411/23 17:4718世紀末法國財政大臣雅克楔漣J也感嘆於

kuma66022411/23 17:47英國國土面積人口數量遠不及法國

kuma66022411/23 17:47認為英國成功在於其政策的“公開性”

kuma66022411/23 17:48法國國力優勢,但危機時無法財政動員

kuma66022411/23 17:48無法合理條件貸款,無法徵新稅以擔保債務

※ 編輯: Reewalker (117.56.71.99 臺灣), 11/23/2021 17:59:28

kuma66022411/23 17:51其實西方不是都有效率 但它們多種制度

kuma66022411/23 17:51互相碰撞對抗,等於在練蠱找王者

overno11/23 17:55明朝末年就割不動了

jetzake11/23 17:59這個恐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不要說對上工業革命後的歐洲

jetzake11/23 18:00從唐代開始和伊斯蘭世界比較 財稅制度和動員制度都弱勢

mikamikan11/23 18:03樓上 你這推論的依據在哪裡呢 或者有甚麼學術論著這樣

mikamikan11/23 18:03主張嗎? 還是又是聽劉仲敬講的呢.....

gary7611/23 18:34如果是說後勤能力,讓英國法國這些歐洲國家不使用海運,

gary7611/23 18:34純用陸路運輸組織10萬正規軍從君士坦丁堡一路打穿整個波

gary7611/23 18:34斯殺到印度河,看他們後勤會不會徹底爆炸

gary7611/23 18:35這個距離我記得跟清朝打葛爾丹時,從關中組織後勤運進新

gary7611/23 18:35疆的距離差不多

gary7611/23 18:44所以我認為,到乾隆朝後期或者嘉靖時,清朝的行政系統就開

gary7611/23 18:44始腐化到不堪用的地步

asdf9511/23 19:14宋代後勤強得很,元代之後自己搞爛才開始拉開

asdf9511/23 19:15明代那套問題一向很大,不過也撐很久,清代初期有針對性

asdf9511/23 19:16改過,到嘉慶年間隨著乾隆後期的腐化才出大問題

asdf9511/23 19:17明清這套超吃吏治水平,只要吏治沒敗壞到不堪聞問,就能

asdf9511/23 19:17有效運轉

asdf9511/23 19:19宋代的財政跟動員制度,在當時應該是世界頂尖級

asdf9511/23 19:19是將領跟文官集團的問題很大www

mikamikan11/23 20:10中國在明清以前 朝代末年也是煉蠱的修羅場阿 從戰國到

mikamikan11/23 20:13秦末 三國 南北朝 五代十國 脫穎而出的也都是制度上領

mikamikan11/23 20:13先的佼佼者 直到元末出了個大農莊主(雖然滿能打的就是)

mikamikan11/23 20:14至於三國末那個篡位的晉不算就是了

FMANT11/23 20:30沒領先過吧 西方人懂得從穆斯林身上學習阿拉伯數字 數學

FMANT11/23 20:31中國人有辦法從其他文明身上學習自己不足的?? 我看是難

asdf9511/23 20:56中國學的可多了,不要用明清看整個中國史,明清之前的中國

asdf9511/23 20:57一向很擅於學習,只是很常嘴硬,學得可多了

ja2307200811/23 21:00以現代路程來算,西安至伊犁約3200公里,跟伊斯坦堡

ja2307200811/23 21:00至麥加距離差不多。如果要到印度河,路程約4900公里

zeumax11/23 21:43曆法這種大事都肯學了,精準實用且關乎己身日常的學了不少

zeumax11/23 21:45鹽引就是宋代開創的,利用商業需求目的是要達成後勤成果

zeumax11/23 21:47宋代許多制度都因為自己量體不足,卻有豐富商業能量開創

zeumax11/23 21:47換時空到現代,古老方法對許多國家都依然有效

zeumax11/23 21:50但蒙古那種後勤,可說家底隨身帶,打下半個地球,對宋的制

zeumax11/23 21:50度就沒有學習的興趣

zeumax11/23 21:52若硬要分時間,元代就是斷層

Houei11/23 22:06譬如唐-孫思邈《千金要方》就很多印度傳來 醫藥知識的影子

Houei11/23 22:173國末制度3個都有問題 誇張講叫比爛 能統一是相對稍好罷了

Morisato11/24 10:25時憲曆是“德國人”主編,不過現在都被稱作中國農曆年

l81311i11/24 16:40宋的後勤好? 那雍熙北伐東路軍的慘況是怎麼回事?

mikamikan11/24 17:04拿補給線被截斷來講宋代後勤不好 就好比拿突出部來酸

mikamikan11/24 17:04美國的後勤很爛一樣 有的人邏輯真的不行

zeumax11/24 17:10宋的後勤其實是類似現在由商人轉包,邊軍在地足以買買買,

zeumax11/24 17:10把物資採購齊,但到敵境自然就很可能補給失效

zeumax11/24 17:11宋代特點就是商業能量足夠,誘引商人轉運物資的概念也發展

zeumax11/24 17:12雖然宋代漕運也發達,但自己官方自己運作損耗還是極高

saltlake11/24 17:45後勤由商人轉包? 怎麼有種現在國軍的既視感?

gary7611/24 18:00封建國家由商人承包裝備採購後勤運輸是常態,公元前有國

gary7611/24 18:00營武器工廠和煉鐵廠的幾乎只有中國才有

gary7611/24 18:07國軍是封建軍隊無誤(

saltlake11/24 20:10封建制度有封建領主,國軍有嗎?

gary7611/24 20:14你想想,學弟的學弟,還是不是你的學弟?哦,還是你的學

gary7611/24 20:14

skytank11/24 20:39封建制度打下來的戰果給各層領主分配,是不能獨吞的

kuma66022411/24 22:49古代有些封建地方連軍隊都可以商業委外

kuma66022411/24 22:51其實行商發達的地方 委商可能更有效率

kuma66022411/24 22:52只要君主你拿得出錢

kuma66022411/24 22:52平時官方後勤人力不可能養太多人

kuma66022411/24 22:53臨時要爆能量 當然利用民力最有效率

mikamikan11/24 23:05傳統上後勤是用徭役來負責阿 但宋代可以用交免夫錢的

mikamikan11/24 23:06方式 讓政府另外再拿這筆收入去招募民伕 而民夫與官府

mikamikan11/24 23:06間的關係也偏向雇傭 而不是傳統的義務勞動

mikamikan11/24 23:07但宋代本身 光是募兵本身就養了一大票了

saltlake11/24 23:45但是把軍隊後勤外包給商人,軍隊到境外作戰怎辦?

kuma66022411/25 00:16十字軍東征的後勤就常包給海貿城邦

kuma66022411/25 00:17歐洲君主國甚至連舉債都跟外國銀行團借

gary7611/25 01:07境外作戰就跟境外的商人接洽啊,而且歐洲大商人是跨國的,

gary7611/25 01:08透過各地商棧維持補給還是可以,除了買補給,還有刮地皮

gary7611/25 01:08啊,這個才是真正的技術活

kuma66022411/25 08:42清軍日軍在甲午也臨時聘僱在地民夫

kuma66022411/25 08:42並戰區在地採購物資,用錢解決問題

kuma66022411/25 08:44雇傭採購不足時 才用軍方自己人力物資去補

saltlake11/25 11:20抗戰期間在華日軍與侵略東南亞的日軍後勤也靠民間?

l81311i11/25 12:31東路軍從雄州出發打到涿州 後勤被遼軍騷擾便後撤至雄州

l81311i11/25 12:31再次出發到涿州 這次糧草還是不濟 又往回撤 回撤途中被

l81311i11/25 12:31遼軍主力抓到 就是岐溝關大敗 其實宋軍當時是能跟遼軍野

l81311i11/25 12:31戰的 但後勤真的太垃圾 雄州到涿州這麼短的距離 也不用

l81311i11/25 12:31沖山跨河 東路軍就被糧草搞得來回跑 這不是僅僅一句後勤

l81311i11/25 12:31被截斷解釋的通 至少第二次往回跑就沒有遼軍的因素 單純

l81311i11/25 12:31就是自己糧沒帶夠

mikamikan11/25 12:54問題是....你還是拿單一案例來證明宋代後勤很爛

mikamikan11/25 12:56你沒法舉出整個宋代有多次的案例可以證明後勤系統爛

mikamikan11/25 12:56就像只想用突出部或者市場花園來證明盟軍後勤很爛一樣

zeumax11/25 13:00趙光義其實本來就弱,還有當時宋朝很多政策也沒出現

l81311i11/25 13:14端平入洛也是阿 從湖北到河南的距離也是糧草不濟 以前都

l81311i11/25 13:15推說因為河南受戰事蹂躪 想想真的說不過去 漢唐遠征大漠

l81311i11/25 13:16西域的環境會比受戰事蹂躪的河南糟嗎?

l81311i11/25 13:17

asdf9511/25 18:30很多都是後面才建立的,宋代初期的後勤有很多問題

asdf9511/25 18:31之後隨著宋的經濟越來越好,越來越有錢才能搞大後勤

asdf9511/25 18:31宋的後勤優勢是每次遇到問題會找方法解決,然後被其他問題

asdf9511/25 18:32搞爆www

asdf9511/25 18:34就像美國建國初期北伐加拿大(咦),結果最後白宮被燒了很像

asdf9511/25 18:35這時期的美國後勤跟後來的美國後勤是不同世界的產物

cobrasgo11/25 18:46這和用王永慶的例子來說學歷無用一樣

kuma66022411/25 20:26的確 王朝只要財政穩建 有錯都能改善

kuma66022411/25 20:27不是突然崛起就什麼都很厲害

kuma66022411/25 20:28重點在體制是否太僵硬 調度能力是否尚在

kuma66022411/25 20:29大英也是不斷自我學習進化

kuma66022411/25 20:30早期英國也是王權到處耍賴倒債

kuma66022411/25 20:30甚至害海外銀行破產連鎖禍及歐洲經濟

kuma66022411/25 20:33但它有逐步修正 尋找新出路

kuma66022411/25 20:33Aka經多次把國王軍隊按在地上摩擦後

kuma66022411/25 20:34有限的失敗 對王朝不見得是壞事

kuma66022411/25 20:34因為錯誤是最好的老師

hazel009311/25 21:48嘉慶

Athchen12/02 07:20拿趙車神舉例是不是搞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