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致富的特權》低匯低率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致富的特權》讀後心得:房價飆漲薪資停滯的原因是什麼?
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privilege-of-rich/
為什麼房價一直漲,薪水卻沒什麼改變?為什麼在國內生活很便宜,出國旅遊卻覺得外國都貴得要死?如果你覺得台灣經濟看起來好像很好,自己卻完全感覺不到的話,這次要分享的這本書,會一次解答你心中很多的疑惑。
這本書在說什麼?
《致富的特權》由四位具備經濟學專業的作者共同撰寫,其中包括中央銀行的前任與現任理事。他們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央行政策的真實影響,以及這些政策如何影響臺灣經濟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書中揭露了央行在看似神祕操作的背後,採取的政策可能帶來的長期風險和社會成本。
這本書深入解析了臺灣央行二十年來的政策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它詳細探討了低利率政策如何推高房價,導致年輕世代難以負擔房屋,甚至讓競爭力不足的企業得以苟延殘喘。以及,央行的壓低匯率政策如何促進台灣對外的出口,卻也延遲了內部的產業升級,甚至導致低薪的環境。
此外,書中還介紹了央行如何透過發行貨幣來累積財富的「致富特權」,並對這種「無本生意」的經濟操作進行了批判性的分析。作者們闡述了這種政策的利弊,還提出了許多改革建議,希望能夠引發社會對央行政策更廣泛的討論和反思。
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用白話文的方式,將複雜的經濟和貨幣政策解釋得淺顯易懂,特別適合像我一樣對經濟議題有興趣,卻又缺乏專業背景的讀者。書中除了基本的經濟理論之外,還會搭配很多具體案例講解,讓我們能夠將所學與現實情境結合,讀起來十分有意思。
接下來,我會跟你分享我的讀書筆記,我把自己最想弄懂的概念整理成四個重點。
一、央行的職責與功能
台灣央行是對台灣經濟影響力最大的機構,它能決定利率、匯率等貨幣政策,而這需要高度的專業性,近 20 年來,台灣的行政與立法機關都很少干預這些決策。
對很多人來說,央行一直是很神秘的存在,它對台灣經濟有極大的影響力,但是大部分的人往往不清楚它在做甚麼,或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事實上,央行的政策會影響金融體系,金融體系的興衰又跟整體經濟活動有著緊密的相連。
央行是台灣境內唯一能合法發行貨幣的機構,它可以決定有多少貨幣要流入經濟體中,或從經濟體中回收部分鈔票,直接影響整體經濟資金的多寡。書中也整理了歷史上世界各國的重大金融事件,顯示央行在經濟蕭條和景氣過熱的時候的作用。
我們可以用一句話理解央行對經濟的影響:「許多經濟學家將央行比喻為消防隊員,經濟情況良好的時候,我們或許感受不到央行的存在,但在危急時刻,央行的決策能決定我們將持續痛苦或早日脫離苦海;而央行在景氣良好時期的錯誤決策,也會導致不良後果,變成經濟轉壞的原因之一。」
世界各國的央行被賦予的任務不完全一樣,但是都不超出以下四類:(1) 維持低而穩定的通貨膨脹、(2) 維持穩定的經濟成長或充分就業、(3) 維持金融體系的安定、(4) 維持利率和匯率的穩定。為了達成這些任務,央行最常使用的兩個重要手段:利率、匯率。
二、低利率的影響
央行可以透過「調整利率」來影響經濟狀況。
利率就是一個經濟體資金借貸的價格。當利率高的時候,貸款人要支付的利息比較高,存款人得到的利息也比較高,會讓人們減少借款、增加存款。相反的,當利率低的時候,會讓貸款變得更便宜,存款的好處變少,會讓人們增加借款、減少存款。
當經濟蕭條的時候,央行一般會「降低」利率,讓人們更「願意」借錢投資和消費;當景氣過熱的時候,央行一般會「提高」利率,讓人們「減少」借錢投資和消費。
而台灣央行在過去 20 年來,採取的一直是「低利率」的貨幣寬鬆策略。這會導致兩個問題:房地產價格問題、殭屍企業問題。
首先,台灣社會在近年來對「房地產價格過高」的呼聲從來沒有停止過。
書中引用近期的文獻,加上跨國長期的資料來看,低利率確實會造成房價上漲。因為借錢的利率低,要負擔的貸款利息就少,會增加人們買房的意願。部分投資者儘管沒有真正的住屋需求,但是預期到房價之後上漲,就會把資金投入房市。而原本沒有買房需求的人,也會擔心之後房價上漲,決定提早買房,結果也推升了房價。央行近 20 年的低利率政策,間接造成房價不斷上漲。
有人可能會反駁,低利率也會增加廠商借錢投資的意願,難道對產業升級沒有幫助嗎?根據研究指出,當利率已經低於 2.6% 的時候,持續降低利率也不會提高廠商投資的意願。而且在過去 20 年來,台灣廠商的機械設備投資逐年降低,從 45% 下降到接近 30%;房地產的投資卻從 20% 成長到 30%,顯示過去 20 年來有大量資金持續流向房地產。
其次,低利率政策也會造成「殭屍企業」的問題。
當一間企業產生的利潤,只能勉強償還「利息」,而無力償還「本金」的時候,就會被稱為殭屍企業。由於利率很低,這些企業可以透過不斷借錢來償還利息,苟延殘喘下去。這等於是,讓這些競爭力低落的企業借錢度日子,原本該倒閉的企業卻依然繼續營運,繼續消耗調大量的人才和資源,導只經濟停滯不前。
在國際之間,日本長期接近零利率的貨幣政策,導致殭屍企業的現象非常嚴重,而近年來在台灣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近年來已經有接近一成的企業屬於殭屍企業。這些殭屍企業會佔據台灣一部份的人力、資金和生產資源,拖累台灣的競爭力,無法將資源發揮到最高效用。
三、低匯率的影響
央行可以透過「干預匯率」來影響國家產業的進、出口狀況。
以台灣和美國的貿易為例,如果央行讓台幣兌換美元貶值,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價格在美國市場上相對便宜,這會刺激美國消費者購買更多台灣的商品,進而提升台灣的出口量。
同時,由於台幣貶值,進口到台灣的美國商品在台灣市場上變得相對昂貴,這可能會抑制台灣的進口量。因此,台幣貶值會影響台灣的貿易平衡,促進出口,並減少進口。
這種匯率干預的策略,通常是為了支持本國的出口產業,提升經濟增長。但也需要注意,長期的貨幣貶值可能會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升,進而引發通貨膨脹的壓力。
而台灣央行在過去 20 年來,採取的一直是「低匯率」的貨幣策略。這會導致兩個問題:產業升級不力、人才外流。
首先,由於製造業的全球分工現象,很多半成品和機械設備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因此,當新台幣持續貶值的時候,廠商獲取新設備的成本也會提升,部分廠商可能決定暫緩或乾脆不買新設備。而這些新的高科技設備,又正好是促進產業升級的關鍵,如果不快點跟上最新技術,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技術與製造能力落後,利潤也比不上其他國家的廠商。
許多研究指出,貨幣貶值嚴重的國家,研究發展的支出也會越少。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德里克 Dani Rodrik)的研究更是指出,貨幣貶值政策雖然有助於開發中國家刺激經濟成長,但對所得已經達到特定水準的先進國家,貶值政策對經濟成長沒有幫助。在這篇研究論文中,就特別指出「台灣就是屬於貶值已經對經濟成長沒有幫助的高所得國家」。
其次,低匯率間接造成的勞工普遍低薪資情形,導致更多的人才外流。
人才外流的原因是什麼?當台灣產業的競爭力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的技術差距愈來愈小的時候,利潤就會下降,能分給員工的薪資也會被壓縮。根據數據顯示,近二十年來,台灣勞工的薪資成長呈現停滯,為了獲得更好的薪資,很多人才會選擇遠走他鄉,到薪資待遇更好的國家工作。
在過去 20 年的低匯率政策影響之下,台灣演變成一種「外窮內富」的現象。
舉台灣跟南韓為例子,南韓的「人均 GDP」比台灣還高,代表他們賺的錢比台灣人還多。但是,換算之後台灣人的「購買力」比南韓還高,也就是兩國人都不出國的情況之下,台灣人的生活水準勝過南韓人。跟其他國家相比,形成了一種很奇特的現象。台灣人如果都「不出國」,在國內享受的生活水準其實相當好,在全球排名前 20,贏過日本跟南韓。
但是,如果要拿著工作存下來的錢「出國」旅遊或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書中舉例,同樣是去夏威夷度假,日本人平均存 2 個月的薪水,南韓人平均存 2.6 個月的薪水,台灣人卻要存到 3.2 個月的薪水,才能享有相同的度假水準。
總結來說,壓低新台幣的匯率有「所得重新分配」的效果:低匯率對出口商有利,他們等於得到了國家的補貼;但是低匯率對進口商不利,對於一般出國旅遊的人、購買進口商品的人也不利,他們就像被課了額外的稅。
四、央行高獲利背後的隱憂
這本書對過去 20 年來掌權央行的彭淮南提出諸多批評。作者指出,彭淮南在任內被媒體譽為「14A 總裁」,對於穩定物價和匯率有功勞,但是他阻止新台幣升值的低匯率政策,以及對貨幣寬鬆的低利率政策,卻對台灣造成許多負面影響。
由於要控制匯率、保持台幣貶值,央行必須買入大量的美元來干預匯率,這些美元資產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外匯存底」。過去 20 多年來,台灣的外匯存底逐年成長。截至 2024年,台灣的外匯存底排名全球第 7 名。央行通常會把外匯存底投入低風險又穩定配息的資產,這些利息就成了央行的主要收入來源。
央行特別會賺錢,成了「國庫金雞母」。台灣政府每年的整體歲收當中,央行就是最大的貢獻者。我去查資料1,2024 年台灣企業的繳稅冠軍台積電還繳不到 1000 億新台幣,但是近十年來,央行平均每年可以繳交 1800 億新台幣的盈餘。這種賺錢能力,也是海放世界各國的央行。
根據統計,過去 20 多年來,台灣央行每年為台灣的財政貢獻了 6% 以上的歲收,而其他已開發國家(日本、南韓、新加坡)的央行貢獻大多是在 1~2% 左右。這種奇怪的歲收比例,會導致政府過度「仰賴」央行的賺錢能力,進而造成更多長遠的負面影響。
更令人擔憂的是,央行為了能夠持續賺大錢,必須繼續採取低利率、低匯率的「雙低」策略。
首先,央行降低利率的方式,是發行「定期存單」給銀行,吸收多餘的資金。但是這些定期存單也要支付利息給銀行,這就屬於央行的「成本」,為了降低成本,就必須繼續維持低利率。
其次,每年透過外匯存底賺到的大量「外幣利息」,如果要在低匯率的狀態下,可以兌換成更多的台幣。這會促使央行繼續維持低匯率,否則賺錢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這種雙低策略,乍看之下替台灣政府帶來的巨大的稅收,但是長遠來看,這還是好事嗎?作者批評,如果央行的「賺錢能力」也被當成了它的職責,就很像是「被綁住一隻手的武術高手」,原本應該用來調節經濟的利率和匯率先被綁死了,就難以對當前的經濟狀態做出最佳回應。
後記:複雜經濟白話講
總結《致富的特權》討論台灣近 20 年來的低利率與低匯率政策。低利率造成高房價和殭屍企業…等問題,對年輕人產生一股「相對剝奪感」,世代之間的財富分配愈來愈不平等。而低匯率則造成產業升級不力,也導致低薪資與人才外流的情形,產生一種整體社會內富外窮的奇特現象。
書中也很仔細描述了央行各種「實際操作」的手法,包含利率的調節、匯率的干預,對有興趣深入研究的人會很有幫助。書本的後半段,則提出了對央行過去淪為「一言堂」的批評和改革聲音,包含更透明的議會制度與決策過程,以及更清楚的政策架構。
我認為,這本書很成功地把央行政策的影響,用白話文的方式帶進大眾的視野。這本書也讓我們理解到,過去這些年來的央行政策,讓我們享受了哪些台灣發展的甜美果實,在未來又可能要讓我們承擔哪些負面效果。無論你是想參與經濟決策和討論的人,或是單純關心自己經濟福祉的人,這本書都非常值得一讀。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整理的很清楚的心得,推!
這本當時很受討論,央行內鬥的產物
在podcast聽完,看文字又複習了一次,推瓦基!
這本書需要有專業背景知識來讀比較有機會辨思,當時副行長
對決現任及前任行長的書
就政策而言,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多是二面刃
謝謝分享
10
Re: [心得] 《致富的特權》致富的特權這本書並不是特地寫來罵低利率帶來高房價的, 書裡批評的是,低利率帶來很多問題, 包括投資減少、人才外流、央行意外變成追求營利的機構等, 房價只是其中之一(當然也是最容易吸引大家買書來看的點) 這本書也批評日本的低利率造成殭屍企業氾濫,6
[心得] 致富的特權真是一本我會希望自己能早點看到 也想推薦給親朋好友的書籍 內容大意的部分 kniteness版友這篇已經整理得很詳實 讀完這篇就差不多等於讀完該書3
[心得] 《致富的特權》書名: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作者:陳虹宇、吳聰敏、李怡庭、陳旭昇 後3位作者是台大經濟系教授,並且都是前任或現任中央銀行理事。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為本書寫序。 長期以來都有在關注中央銀行的一些操作,我個人最痛恨的是壓低匯率。4
Re: [新聞] 年輕人不婚、不生 買不起房成最主要原因建議對這個央行話題有興趣的鄉民,利用年假期間, 可以去閱讀一本書:「致富的特權」, 作者群都是台大經濟系出身的學生或教授, 現任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更是專文推薦~ 此書作者中,吳聰敏為前央行理事,李怡庭和陳旭昇是現任理事,- 房價高物價高(以及薪資低)主要就是台灣央行被彭淮南以及其接班人楊金龍把持的結果 根據今年新書《致富的特權》,央行為了賺錢並上繳國庫,有誘因壓低台灣的利率以及匯率 。 因為央行持有的資產大多是美元,負債大多是台幣,所以台幣利率低、台幣對美元匯率低, 央行賺的錢就會比較多。事實上這也很符合這23年來央行的操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