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記憶決定你是誰》三個加深記憶的方法

看板book標題[心得] 《記憶決定你是誰》三個加深記憶的方法作者
wackynoteis
(Waki瓦基)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14

《記憶決定你是誰》讀後心得:重點摘錄與三個加深記憶方法
探索心智基礎,學習如何記憶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why-we-remember/

「為什麼我總是記不住?我的記憶力有問題嗎?」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這次我要介紹的這本書,會打破你很多的迷思,讓你對「記憶」產生一種全新的理解。我會跟你分享讓我很有收穫的科學觀察,以及我歸納了書中的研究,整理出三種加深記憶的方法與範例。

這本書在說什麼?

《記憶決定你是誰》的作者是心理學與神經科學教授蘭迦納特(Charan Ranganath),他專門研究大腦記憶的機制,以及記憶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認知。他希望透過這本科普書,讓我們更深入了解記憶的運作方式,並探討如何運用這些知識來改善我們的生活。

這本書的特色在於,它將最新的科學研究與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結合在一起,讓我們既能理解記憶的科學基礎,又能學會如何更有效地運用記憶來提升生活品質。我們還會學到,原來記憶並不是一種「固定不變」的東西,而是會受到自己或他人的影響,隨時改變和持續更新的東西。

這本書讓我最有啟發的地方,就是「記憶不只是『過去事件』的記錄,而是一種能夠塑造我們『當下感知』和『未來決策』的強大力量。瞭解記憶的機制,就能透過記憶來理解自己、規劃未來,以及治癒過去的創傷。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並做出更自由、更明智的選擇。

多工對記憶有害,健康對記憶有益

現代社會的快速節奏讓「多工」(multitasking)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多工指的就是在同一個時段裡,做很多種不同類型的工作任務。

讀這本書之前,我就已經知道多工會導致效率低落,因為多工會導致你一直分心,而無法專心做好一件事。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更驚訝的發現,這種工作方式對記憶力的影響是有害的。

為什麼這麼說?背後的科學現象是什麼?大腦有一個區域做「前額葉皮質」,就像是一台電腦的中央處理器,負責協調和管理大腦的各種任務,尤其是記憶。

加州大學有一項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在不同媒體之間頻繁切換,特別是習慣了重度多工的時候,大腦前額葉皮質的某些區域會變得比較薄。久而久之,大腦在多工環境中,就無法有效率地運作,進而對記憶力造成損害。

那麼,有哪些事情可以保持前額葉皮質的健康呢?

答案很簡單。任何對身體有幫助的活動,無論是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還是健康的飲食,都有助於維護前額葉皮質的功能,因此也會促進大腦記憶的運作。

根據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追蹤了近三萬人的記憶表現,發現那些生活方式中包含有益健康活動的人,記憶能力在十年期間的維持狀況明顯比較好。

像是「運動」會促進腦部化學物質的釋放,增強神經的可塑性,並改善腦部血管系統的健康。此外,改善「睡眠品質」和「減少壓力」也對大腦健康有幫助,因為而睡眠不足和壓力過高正是耗損前額葉資源的兩大元兇。

因此,與其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不如專注於單一任務,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護記憶功能,讓我們的大腦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依然保持活力。

記憶和想像之間的關係

我們常常以為記憶就像是一張照片,精確地記錄下我們經歷過的每一個片段。然而,研究顯示了記憶其實更像是一幅畫,其中混合了「真實」與「想像」的元素。

當我們在回憶過去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播放」那些事件,而是透過想像力去「重新建構」這些記憶。科學研究還發現,人類在進行「想像」和「回憶」的時候,會使用到很多「相同」的大腦區域。

正如同作者所說的:「回想過去並不是重新激起無數固定、毫無生氣且碎片般的痕跡,而是依靠想像力加以重建。」簡單來說,回想記憶的同時,我們就是在「腦補」。

這種腦補的過程,會仰賴我們的個人經驗與文化背景。當我們試圖回憶一個事件時,往往會取回少量的細節和脈絡,然後用這些資訊為基礎,運用想像力來「填補」其中的空白。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更加豐富的故事,我們填補進去的東西,也反映了我們現在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經驗。

因此,當我們判斷記憶的真實性時,應該意識到記憶的運作本質是有很多層次的,而不是單純的「真」或「假」。就像一幅畫,繪畫者畫的可能是某一個主題,但同時也包含了經過修飾和美化的細節,反映出繪畫者本身的觀點。

這讓我想起,我常常跟女友針對同一段回憶,會產生不同的解讀,我們在意的細節也不一樣。同一段回憶,各自表述,是很正常的。書中舉非常多的案例說明,當人們重新造訪記憶的時候,這些記憶有多麼容易被改變。

另外,大腦有內建一種監測機制,會去區分哪些是憑空想像出來的事情,哪些又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只是當一個人的想像力對記憶的影響太深的時候,大腦也有可能會相信想像的東西。某些心理治療方法,會藉由這種特性來引導對方,讓對方透過新的觀點來解釋或理解過去的記憶。

記憶力和想像力是密不可分的。

加深記憶的三種方法

記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基礎,而如何有效地加深記憶,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我簡單從書中歸納出三種方法,透過情緒的影響、好奇心的驅動,以及間隔重複的方法,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強化記憶。以下我介紹這三種加深記憶的方法,並舉例說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

1. 利用情緒的力量加深記憶

「情緒」是大腦優先處理的訊息之一,尤其是那些能引發「強烈情緒反應」的事情。這種機制來自於我們的遠古祖先,他們必須記住跟生存有關的事情。例如,有哪些東西吃下去會拉肚子?有哪些動物會有致命的危險?這些經歷會被深深烙印在記憶中,因為它們有助於未來的生存。

在現代,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性來加深記憶。例如,在學習新知識時,如果能夠將其與個人的情緒經驗連結起來,那麼記憶的效果就會更好。

比如,在學習歷史事件時,你可以想像自己身處於那個時代,體會當時人們的喜怒哀樂,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牢固地記住那些事件。正如同書中所說:「大腦是設計用來記住令人血脈賁張的事件。」因此,將學習內容與情緒掛鉤,就是一種加深記憶的有效方法。

2. 讓好奇心成為記憶的推動力

「好奇心」是另一個強化記憶的關鍵因素。研究顯示,當我們出於純粹的「好奇心」而學習某些事物時,記憶效果通常會比單純為了「外在獎勵」而學習來得好。這是因為好奇心能激發大腦的學習興趣,讓記憶更加深刻且持久。

舉例來說,當你對某個主題充滿好奇時,你會主動尋求更多的資訊,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愉快。這種積極的學習狀態有助於將所學內容深深印在腦海中。

例如,當你對宇宙的奧秘感到好奇時,你會更容易記住天文學的知識,因為這些知識滿足了你的求知慾。就像作者所說:「好奇心有助於記憶事物,不論無趣或有趣。」因此,培養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能夠顯著提升記憶力。

3. 透過間隔重複強化記憶

「間隔重複」是另一種加深記憶的有效方法。「間隔重複」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記住一些東西,不要一次學很多,而是分開來學一點,再過一段時間再學一點。這樣就像你每天都在幫腦袋重新整理那個東西,讓它變得越來越容易記住。

背後的科學原理,是當你第一次學習某個東西時,大腦會記住你在「哪裡」、在什麼「時間」學的。後來當你再次回憶這些資訊時,大腦會試圖找回之前的記憶,但因為每一次學習的情境可能不同(例如你在不同的地方或時間學習),所以這個回憶的過程可能會變得有些困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腦的神經細胞會重新排列和強化這些記憶,讓它們變得不再依賴於「最初的學習情境」。這意味著,每次你間隔一段時間後再去學習相同的內容,你的大腦會逐漸把這些記憶與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脫鉤」,並將它們變得更加穩固和容易回想。

比如說,成績很好的學生可能會在不同的情境下進行複習,比如在通勤時、在家裡的書房裡,或是在圖書館裡。這樣的大腦反覆處理相同的資訊,但在「不同」的環境和時間下進行,讓他們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輕鬆取回這些記憶,因為這些記憶已經不再依賴於特定的情境或地點。這就是所謂的「記憶更新」過程,它讓記憶變得更加穩固。

後記:記憶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未來

最後,如果你對《記憶決定你是誰》這本科普書有興趣、想找來讀,我有兩個提醒。

第一個,這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記住所有事情」的書,而是讓你清楚認識大腦記憶的原理,學會「如何跟記憶相處」和「如何塑造對未來的自己有幫助的記憶」。很多人擔心記憶力不好、害怕遺忘,但作者的研究指出:「遺忘並不是記憶的失敗;大腦為了讓我們了解世界、不致迷失,必須能夠區分訊息的優先程度,而在這個過程中,遺忘是自然的後果。」有遺忘,才有記憶。

第二個,記憶的力量不在於讓我們重溫「過去」,而在於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向「未來」。當我們認識到記憶的深層含意,我們就能在生活中扮演「更主動」的角色。不再只是被過去的經驗給束縛住,而是將過去的經驗作為智慧的源泉,幫助我們在未來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像是一個學生會記住過去考試中的錯誤,在未來的考試中避免重蹈覆轍,獲得更好的成績。一個主管從過去的專案學到教訓,幫助他在未來的專案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提升團隊的效率。一個人在與朋友或家人相處中記住了過去的溝通誤會,在未來更好地表達自己,改善人際關係。

如同書中這段話:「當我們愈認識『記憶的我』,也就愈可以把握先機,在自己的記憶中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從過去的鐐銬中解放,並利用過去,引導自己邁向更好的未來。」學會跟記憶相處、主動塑造記憶,我們就能以更加積極和自信的態度,邁向屬於自己的未來。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68.74 (臺灣)
PTT 網址

brella09/04 20:59很有見地

levs09/04 21:15看過一本精神科醫師寫的書說有ADHD會分心的小朋友如果好奇心

levs09/04 21:16強烈就不用吃聰明藥。他講的意思看起來比較像是說好奇心是天

levs09/04 21:16生的。

levs09/04 21:16好奇心的強烈程度

levs09/04 21:17第一點說的情緒我很常用,例如高中讀到屈原讓我衝去圖書館找

levs09/04 21:17同性戀文學史來看,導致我後來聯考考九十幾。

levs09/04 21:18前陣子在看日本歷史也發現藤原家始祖(被賜名的那位)很可疑

levs09/04 21:18因為他沒事居然會侍寢耶?果然google發現日本有位史學家也是

levs09/04 21:19懷疑一樣的事。

levs09/04 21:22遺忘是一種福 當你記憶力太強記得別人不記得的細節 大多數人

levs09/04 21:22只會覺得你很噁心

levs09/04 21:24謝謝分享 也想找來看

torah09/05 08:06

Sephrenia09/06 15:53我也是一個很常讓自己多工工作的人,這本書讓我有很多

Sephrenia09/06 15:53感觸,專心在一件事上是可以更有意義,也對身心健康更

Sephrenia09/06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