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芥川龍之介《礦車》
閱讀版本:中譯本。大牌文化。林皎碧譯。
心得:
對我來說,芥川龍之介的作品是「只可共鳴,不可表意」的。
芥川的許多短篇,都傳達一種共鳴感。這種感覺好像不能言說,如果仔細拆解,
便會失去它的本質。
然而我因為想保留讀完這些短篇,當下感到靈魂共鳴的激動,
因此我還是想試著嘗試以拙劣的文字來記錄芥川小說的心得。
在小說對人物的刻劃上,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外在描寫」也就是環境、互動、表情、語氣、
聲音等各種能以感官接收的場景描寫,就像電影的中景和近景。
第二個層次,是「內在描寫」,也可以說是「表意識描寫」,
著重於描述人當下的情緒反應和內心感受,就像電影的特寫、內心戲等。
第三個層次,是「感悟描寫」或「潛意識描寫」。這個層次是小說中很常見,
但電影手法無法做到的。然而也有部分電影以象徵或暗喻的場景描寫潛意識,
如我心目中的神作《穆荷蘭大道》。
托爾斯泰的小說大部分是「外在描寫弱化」、「內在描寫掠過或點到為止」、
「直達深層的感悟描寫」這種層次。這讓他的小說有很強烈的表達色彩,
處處分明可見他想表達的思想。同樣有著相類風格的還有鹿橋的《未央歌》。
相對之下,芥川的人物描寫便比較像是「鉅細靡遺的場景描繪」、
「文筆精湛的內心描述」,然而隻字不提最深層的感悟或潛意識世界。
不得不承認,因為我對這種電影式的描寫手法情有獨鍾,所以芥川的作品特別得我偏愛。
不過芥川不同短篇之間的風格差異頗大,所以人物描寫的手法不可一概而論,
這邊僅就「礦車」這個短篇的評論。
《礦車》
八歲的小男孩因為渴望和好奇心,和礦工搭著礦車來到隔壁村,因為天色已晚,
不得不獨自跑回家的故事。
這篇的令我最深刻的是小孩子內心無助恐懼的描寫。童年時最害怕的,
大概就是「孤立遺棄感」了,好像全世界只剩我一個人,惶惑而無所適從。
故事的描寫得很巧妙漂亮:良平先是和礦工乘著礦車來到遠方
(其實只是隔壁的村子而已),但在八歲的孩子心中,他似乎在不知不覺中
「走得太遠了」。在過程中,興奮的情緒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想回頭的心情。
在隔壁村下車時,良平覺得自己就像來到一個全然陌生的世界。
礦工告訴他,他們今天要在這裡住下,時間有點晚了,要趕快回去。
聽到這個消息,良平差點哭出來。在大人眼中稀鬆平常的事:
從隔壁村步行回家,在小孩心中,卻是無比艱恐懼的事。
良平到最後越跑越快,一邊哭著,心想:「只要能保住一條命……」
相較於小孩,大人擁有許多「經驗」。我們曾無數次到過陌生的地方,離家很遠的地方,只要經歷過,大約就能推測是什麼情況。
小孩沒有這些經驗,所有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未知不可測的。大人如果遇到自己的困境,
有足夠的組織語言能力,可以依經驗挑選求助的對象。
然而小孩子不知道,他們不知道世間的運作規則,
不知道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環境其實也許沒那麼可怕。
我贊成小孩必要磨練堅強,但我們仍不應輕視小孩的恐懼。
或許置之不理,小孩仍可以長大成人,但有人因此長成溫暖強大的性格,
有人卻尖銳遲疑不決或畏縮,我想這終究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的。
--
#_#
謝謝推薦,芥川也是我最喜歡的日本作家
推,我也喜歡芥川龍之介!
推 很喜歡芥川 看短篇"橘子"還看到哭...
推
推
X
[閒聊] 全國停學安置學齡小孩我同事大部分30-40歲左右,有孩子的大約都幼稚園~國小這個年紀。今天下午宣布全國停課,辦公室就開始一片嘩然,不是擔憂疫情加劇,而是覺得小孩在家會很吵很煩人。有同事說「唉!爸媽的惡夢開始了!」有人說「幹嘛要停課啦!」也有人說「用膠帶把小孩貼在牆上!」 說真的每次聽到這種嫌自己小孩煩的抱怨(就算只是打趣?)都覺得煩死了,當初是有人逼你生小孩喔!?人本就生來有各種不同個性,生小孩前難道沒有這種覺悟,不論小孩生下來個性是溫順是活潑、都要耐心以對嗎?何況除了嬰兒以外,幼兒其實是可以溝通和教導的;如果你的小孩牛到讓你疲於奔命,不就是你不會教或沒在教嗎?整天一直在辦公室喊小孩子讓自己多累多累,真的煩死了,根本製作噪音而已,誰有興趣知道你當爸媽有多累。還是一句話,生小孩是自己的決定,有人逼你嗎? --20
[寶寶] 2Y語言治療經驗分享「語言治療心歷程」(這是一篇站在媽媽視角的分享文) 粉專好讀版: (習慣用粉專閱讀的爸爸媽媽可以移駕到粉專喔) 約莫在小兒一歲兩個月時,我跟爸爸就注意到他還不會叫爸爸媽媽,雖然跟人有互動也有 反應,不至於到評估是亞斯光譜的寶寶,但心中一直懸著「我們家小孩好像不太會說話的6
[心得] 卡夫卡《變形記》閱讀版本:中譯本。麥田出版。姬健梅譯。 一、抽象的卻鮮明的故事 我第一次讀大約是在三年前,那時就想寫一篇心得,只是一直無從著手, 好像心中的想法難以化成實際的文字。 對於變形記的理解,有人解讀為人性的涼薄,有人則認為工作能力便是男人的一切,5
[心得] 芥川的自厭與憂鬱──讀《羅生門》書名:《羅生門:闇黑人性的極致書寫》 作者:芥川龍之介 譯者:林皎碧 出版:大牌 出版時間:2015/12/305
Re: [討論] 108課綱,我們真的要讓孩子這樣學程式?Scratch是MIT專門為小孩子學習程式開發出來的,最開始是在Squeak(Smalltalk)上發展的。大概因為Squeak有Etoy一個類似Scratch的環境。 發展Etoy的是CS大神Alan Kay,這30年來他也是專注在小孩學習程式上。剛好有人問為什麼不用Smalltak而要用Etoy來教小孩程式。 Google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