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討論] 水野和敏最大的失敗是納智捷嗎

看板car標題Re: [討論] 水野和敏最大的失敗是納智捷嗎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時間推噓20 推:21 噓:1 →:24

※ 引述《jason0330 (レクサス大将軍)》之銘言:
: 其實我覺得問題在於當初的宣傳方法以及公司從上到下普遍的想法,把整個品牌的希望都: 冀望在一個人身上,其實台灣社會經常有這種壞習慣,以為一個「救世主」出來了之後,: 王子與公主就能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 水野強不強?當然算是強,絕對是世界級水準。但是,再怎麼厲害的將軍,沒有糧草、彈: 藥、健壯的部隊,又有什麼用?水野的強,只有辦法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才能表現出來,: 資源給了但是有限,終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再來就是方向,水野因為在日產內部有些路線之爭的問題所以離開,來到納智捷之後老闆: 幾乎能給的都給了(夠不夠又是另外一個問題),所以讓他盡情揮灑。但是,把一個國民品: 牌ㄧ直往性能靠攏的意義何在?像MBU,馬力300以上,售價150萬以上,但是這種車真的: 搞出來誰會買?普通品牌的性能SUV,看來看去也只有Tiguan R真的有做起來,但人家好: 歹是歐洲進口車耶。
: 以現在的情況,說什麼都是馬後炮。但是也許,當初把水野請來,然後裕隆方面給的是一: 套很明確而且符合實際的目標,請水野運用本身的經驗與能力,帶領團隊去完成,也許現: 在雙方還是合作愉快,納智捷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答對一半



一台車的開發週期大致可分為幾個階段

1. 目標設定
2. 設計階段
3. 製造階段



[目標設定]

簡單講就是你想開發怎樣的車

根據競爭車型benchmark,主客觀評價、hoist review

以及目標車定位(哪些客群)

訂出來"合理"的整車目標性能規格



[設計階段]

概念設計(concept design) -> 1st round -> 2nd round

舉凡整車結構強度、碰撞、NVH、散熱都是靠CAE模擬(沒有實車能測)

design review模擬的input數據可能沒那麼準確,但可設計變更的幅度大

經歷幾個版次的設計,透過CAE逐步解決一些設計可能的缺陷

到設計開發後期部分新零件樣品已經出來,因此有了mule car(騾車)

意思是這台車有一部分是新車零件,還沒有的部分就沿用上一代或類似車型的

mule car執行路試可取得一些量測數據(但離真正的目標車一定多少差異)

最後會產出一個設計凍結的版本



[製造階段]

雛型車(Prototype) -> 試量產(Pilot Run) -> 量產

這階段最傷腦筋的是如何取得車規認證

從零件、模組、次系統到整車,有非常多繁複的認證流程要跑

這階段會有比較可靠的實車做試驗發現問題

再針對問題點做trouble shooting

但因為模具都開了、零件也過認證了(認證耗時且投入成本)

頂多只能微調,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更動



回過頭來看華創自身的問題



1.目標規格設定不切實際

競品或標竿車常常是拿雙B甚至保時捷

喊出來的數據規格也極為誇張

話說鴻華現在出的電動車數據就照抄以前華創時期提案的規格.....

但難道底下工程師會不知道這規格無法達成嗎?



2. 需要的是一套正確的車輛正向開發流程方法

前面提過的結構強度、碰撞、NVH、散熱,這些項目都可獨立成為一個專案

中國合資車廠的做法是,針對各項目用專案形式委託給技術顧問團隊

等有了雛型車或試量產時,執行試驗評估執行效果好不好

有些錢多的車廠甚至同個項目就交給A/B兩個團隊,比較A和B哪個表現好

最後內化為自己車廠的技術,一步一步把車輛開發的能力建起來

車輛開發重要的是流程、方法以及工具

不是只單單看重一個人的自身能力

上面提到的各項目水野不可能完全精通,但實質上又得都聽他的

華創在水野之後資源傾斜在他身上

前面設計階段得聽他一個,加上經費拿去日本賽道調校(嫌台灣試車場地太爛)

連帶影響到前面設計階段的資源



我不認為華創沒請水野就有救

畢竟內部文化就是揣摩上意,老是端出一些不合理的目標規格

但請水野來大把花費在賽道調校上,原本該有的開發資源相對被壓縮

算是飲鴆止渴吧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46.42 (臺灣)
PTT 網址

roseritter 03/30 10:13push

※ 編輯: chandler0227 (42.72.146.42 臺灣), 03/30/2022 10:15:16

realbout 03/30 10:29爛引擎怎麼調教都沒用.....

Gwendaline 03/30 10:31很像清末的洋務運動啊 結局就是在甲午戰爭中被打爆

toneyney 03/30 10:40水野很多調教確實是下賽道一直調參數弄出來的

kutkin 03/30 10:42他們行銷就錯了 定位錯誤

kutkin 03/30 10:42新創品牌就好好做入門車

michael8051 03/30 10:43啊就企業文化就那樣啊,請誰來都一樣啦

kutkin 03/30 10:44像郭董/鴻海也搞了一些品牌 就乖乖做cp取向

FAPP 03/30 10:47

ccc101419 03/30 10:48https://i.imgur.com/aBgau0m.jpg

sorkayi 03/30 10:48看到一半就覺得是錢大 上去翻果然是

leo255112 03/30 10:50請水野比較像是還不會走就想飛了

leo255112 03/30 10:52那些德國車廠做車多久了,新品牌就想跟他們的車對

leo255112 03/30 10:52嗆是當他們造車造這麼多年都白做嗎

reallocust 03/30 11:07老實說我看現在鴻華的電動車數據也挺懷疑的,如果真

reallocust 03/30 11:07的量產有這規格還有這價位,如果不是鴻華有黑科技就

reallocust 03/30 11:08是馬斯克太廢,弄電動車那麼久一下子就被鴻華彎道超

reallocust 03/30 11:08車過去還看不到車尾燈

arcross 03/30 11:14不需要什麼黑科技吧 這些東西抄隔壁的作業就有啦

streit 03/30 11:31通常抄的也2266,所以…

lanevo9 03/30 11:34最後一段 政治凌駕於專業之上 才會有現在的果

reallocust 03/30 11:47如果抄隔壁那麼簡單,馬斯克就不會是馬斯克了

applesck 03/30 12:10吹噓文化沒救

segio 03/30 12:34中國一堆電動車.鴻海要抄多的是範本

segio 03/30 12:35再說了.繞開汽油引擎技術.做車還有啥難的?

henrk 03/30 12:35美軍強是因為武器很多而非單兵厲害;水野厲害其實也

henrk 03/30 12:36是日產本身技術就世界級

TheOddOne 03/30 12:36從benchmarking那邊就出錯了 導致後面開發都在亂來

TheOddOne 03/30 12:36 真要我說的話 PM早該換掉 完全不知道市場要甚麼 你

TheOddOne 03/30 12:36說PM沒有決定權全部都是高層指示那活該 若只是揣測

TheOddOne 03/30 12:37上意沒意外就是PM的鍋

ohya111326 03/30 14:57特斯拉強的是軟體 不是造車吧

ohya111326 03/30 14:58其他車廠規格追得上不意外 但軟體就不可能了

KHYMT 03/30 17:24大老闆喜歡聽一個眼睛長在頭頂號稱專業的經理人?

KHYMT 03/30 17:25行銷研發策略完全沒彈性 賣不出去不是檢討內部或是

KHYMT 03/30 17:25降價而是以不變應萬變 研發請誰來都一樣啦

windlll 03/30 17:37底下工程師不是不知道,但上面是老頭思維掌權才是

windlll 03/30 17:37問題

aries5420 03/30 18:36目標提高 才能"申請"更多政府補助啊 懂~

a7137499 03/30 19:20隔壁的其中一家還是鴻海投資的,要抄更方便

blackwoods 03/30 22:30特斯拉強得不是造車 問題是鴻華的合資對象有擅長造

blackwoods 03/30 22:30車的?然後中國車廠到現在就沒有一家的電池水準超過

blackwoods 03/30 22:30特斯拉 要怎麼抄一抄就能超越 用腦想也知道…

segio 03/31 12:46特斯拉不是用寧德時代嗎?幾時變成特斯拉的?

CORSA 03/31 23:40有人還不知道現在特斯拉都在狂用中國電池?!

CORSA 03/31 23:41連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特斯拉也想搶貨 怎說水準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