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有家族靠房地產不斷壯大嗎?
※ 引述《lasoon (拉孫)》之銘言:
: 真的有欸!
: 出生在重劃區,人過中年轉換到房地產行業
: 從小到大認識一堆地主家族的小孩
: 然後以為台地上這些土地大概就是這幾個家族持有
: 確實也是!
: 每次在查詢出售土地或是空地
: 看來看去都是那幾個大姓人家
: 戶籍地在老街不起眼的透天
: 但是後來發現
: 更多更完整的大型土地
: 很多不是本地那幾個大家族的
: 戶籍地常常在陽明山上或是台北市區的獨戶
: 深入調查才發現是五六十年代就發跡的實業家
: 持續的買入台灣各處土地
: 從農地一坪幾百元一路買到商業區建地兩百多萬元
這邊寫錯了..從頭到尾都是買幾百塊的土地
只是後來價值幾百萬/坪
例如:
1963年,許金德當選第三屆省議會副議長。
1967年7月1日升格為直轄市,次年將原屬臺北縣
(景美鎮、木柵鄉、南港鎮、內湖鄉)與
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北投鎮)的六個鄉鎮劃歸本市管轄。
1969年4月,2歲的連惠心以自耕農身分取得士林區三角埔段土地
(現為天母東路四五、四五之一號)
士林 前幾大地主就新光、仰德集團,剛好這兩家都是新竹人。
: 而且光是這個小地方就累積幾十億的不動產
: 很難想像在其他地方還有多少土地
: 但是這樣富有的家族在財經雜誌上卻是少有報導
: 啊至於靠高薪買了幾間房幾間店收租的中產階級在這邊就實在不值一提了……
: 不就是一些我這輩子都賺不到的小錢罷了T_T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4.77.206 (臺灣)
※ PTT 網址
推
三重幫啊
推
高雄陳家算嗎
推
板橋劉家阿 爸爸炒地皮一路炒到兒子當省議長 夠頂了吧
推
QQ 你爬文好久....60年代第一批致富的企業家屯起地來還真
→
的不是現在的投資客可以想像的...
噓
當時誰有幾百塊
→
各種家族 台灣權貴化
→
只能檢討外省人啦
→
廟公顏清標不就是最近的例子XD。
→
對了還有酒家女林姿妙。
32
我以前曾經覺得 房地產是最賺錢的行業 所以畢業後沒幾年的時間 就快速的進入房地產業打拼 但是在房地產搞了一點小投資後18
首Po以前想過一個問題 當有包租公、包租婆, 用收到的租金購買更多房地產, 然後又創造更多租金收入 這樣循環下來也相當可怕. 歐美似乎就有這種累積龐大資產的家族 台灣有嗎? 雖然以戰後80年來看, 這樣的時間還不夠長, 但我覺得, 不少家族正在這樣做, 房地產只租不賣, 然後越買越多, 一代接著一代12
富過五代 辜辜蔡蔡吳吳林 辜 特許實業(茶米油鹽醬醋茶),囤地然後 金融保險建設7
參考網頁整理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書摘III」 1.現在勞務所得和資本所得都不均,特別是資本所得。 2.美國最富10%,擁有美國72%財富,最後50%全體總和只擁有美國2%財富。 3.最富有的前10%,內部資產落差,依然非常龐大,這群中的10%(等於全國
34
Re: [閒聊] 為什麼北投房價會比南港貴?原po的北投不是北投區吧 北投區是台北最大的行政區 北士科那段基本上和大家說的溫泉鄉北投是有一段距離的 北士科段的北投區就是和士林天母商圈靠的很近 所以一堆住石牌的很愛號稱住天母,然後天母範圍又很愛內戰哪裡是正天母21
Re: [閒聊] 我好像太小看士林北投了士林本來就不便宜, 很多區域甚至比大同區貴, 先不論陽明山上別墅型產品, 天母芝山站雨農路外雙溪附近以前就貴了 後來基河路那邊蓋起來也是不便宜14
Re: [問卦] 為什麼天母很多有錢人這是有歷史因緣的 話說當年二十世紀中葉,國府撤退來台,不久美援到達,許多美軍開始駐台。 國府選定台北為臨時首都,為了軍事安全又設立陽明山管理局。 (原本最早叫草山管理局,後來老蔣將草山改名為陽明山) 將原屬台北縣的士林、北投納入陽明山管理局。9
Re: [新聞] 民眾黨批政府放任台積電效應炒房 綠台北市與新北市第一環及部分第二環以外 基本上建造成本很多都到跟土地比一的成本,甚至很多都高過土地成本 過去這些都是出現在低於20萬房價區 而這波造價急漲 營造費用狂漲5
[閒聊] 當年內湖鄉 南港鄉 景美鎮憑什麼併入台北市?如題 以前台北市的核心就是都不過河 直到1960年代併入了內湖 南港 景美還有士林 陽明山等區域 才變成現在的台北市 以前都是台北縣的台北縣內湖鄉 台北縣南港鄉 台北縣景美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