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逐夢大海 True Spirit (Netflix 澳洲片)
寒假跟著升了高年紀的孩子找各種少年影劇看,等到 2/3上架的 Netflix澳洲片《逐夢大海》True Spirit (2023)!和 Netflix上如過江之鯽的多彩歡快少年影劇大不同,此片優點就是不說廢話不耍中二一切王道呈現!屬於少年的王道,就是少年勇於造夢不畏艱難捲起袖管腳踏實地,什麼學校規訓同儕壓力網路認同朋友猜心都免了,少年的正向人生就是勾勒夢想立定志向、渾身解術聚焦學習、迎接考驗解決問題、操磨砥礪動心忍性、等破浪而出苦盡甘來已脫胎換骨。
這部澳洲片《逐夢大海》拍的是澳洲之光 Jessica Watson 的故事,十幾年前 2010 她創下「最年輕獨航世界一周」紀錄時我記得還有讀過她新聞!話說這個獨航世界一周是什麼概念?電影開頭很簡單地找了個場合開宗明義:連續不斷從不靠港 (non-stop) 、獨自航行沒人輔助 (unassisted) ,首先向北碰觸赤道後要向南航越南美合恩角 (Cape Horn)、非洲好望角 (Cape of Good Hope)、澳洲露紋角 (Cape Leeuwin) 與東南角 (South East Cape)、最後光榮回到雪梨!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23/01/11/09/55/4676715.jpg
當然這已是十幾年前歷史了,不相信一個小女生可以做到這些的人也都相信了,只是電影首先還是回到那 2009-2010的當下時空帶我們複習那些主流社會的疑慮:這樣的航海險象環生許多大人都曾遇難過、怎麼可以讓一個 16 歲孩子一個人出航?難道為了創世界紀錄的功名執念值得拿生命冒險嗎?父母們可以縱容女兒置身險境不盡保護之責嗎?抑或根本就是父母拿女兒安危來當賭注去追名逐利?發出疑慮之聲的有義正嚴辭的兒福團體、有民間的酸言酸語、也有喜歡看失敗故事的嗜血媒體,總令主角 Watson 一家氣憤搖頭努力平心靜氣。
當然這些疑慮聲音亦非空穴來風,誰叫片頭第一場預演「試航」就與大船擦撞遍體鱗傷灰頭土臉地回來?試航已然如此環球一周怎能撐得過?在本片中當然 Jessica還有許多值得成長改進之處:(1) 她小時候有「閱讀障礙」常把文字順序讀得顛倒零散,航行起來要讀座標時必須加倍聚精會神絕不能讀錯;(2) 她上了船多少還有少女心性,雖然各種警報器都有但她未必每次都記得開甚至有時打瞌睡,真出去航海必須兢業自課絕不能再得過且過;(3) 面對外界人言與體制打退堂鼓、回頭看自己沒錢沒資源真是喪氣,倒還是安娜派昆演的媽媽拍拍肩膀默默說出成長關鍵句: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22/12/14/12/22/4606640.jpg
"When things go wrong your true characters are revealed"「遇上逆境才是考驗你真正品格的時刻」!於是本片分海上前線與家庭後方兩線進行,航程順風順水時是前線乘風破浪後方分享喜悅、遇到挑戰時卻是前線嚴陣以待後方考驗士氣。當代的航行雖仍是「獨航」但每天衛星電話可回報,甚至網路時代航海日誌化作少年Vlog,背後家人陪伴是精神支柱、媒體追逐是負擔亦是挑戰、全國為她開心緊張把她當澳洲女兒、更有地球各角落不同膚色孩子們也引頸企盼!一個人的成功圓夢將激勵無數年輕心靈。
這航行,本片拍起來算是比較偏向輕盈歡快的光明面,除了一些簡單的航海路線說明為觀眾建立概念、一些日常操船演給觀眾看些片段紀實外,並沒有要把整個帆船動力工作細節與後勤考量給寫實拍出、沒要把航海這事拍得現實炎涼凡人勿近,反而拍更多努力沈潛成功出航後的大海獎賞、一幕幕鯨魚海豚夕陽晨曦無風如鏡滿天星空令人覺得再多辛苦都值得!史實 Jessica在她傳記中提到挨過七次暴風雨,本片排僅拍頭尾兩次給觀眾過過天搖地動的刺激癮,第一次還只是少年心性準備不足靠好運撐過,最後一次則是大膽面對逆向操作「順應自然」相信妳的船!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22/12/14/12/22/4564520.jpg
不過電影中真正給 Jessica留下銘刻改變一生的事件,應該還是中段低調的「無風帶」考驗:一天無風是海面如鏡萬籟俱寂的極致美感,但三天無風甚至一週無風可是慎獨的考驗,考驗妳身為 21 世紀航海人是否每天都仍要打衛星電話?是否恆常需要連結陸地一日不可少?是否仍要每天乘風破浪擁有成就感?是否歡快熱鬧嘻嘻哈哈才有存在感?能夠開始學習靜心沉潛蓄勢待發把握人生契機嗎?能體察自然找到一丁點微風的痕跡重新啟航嗎?其他狂風暴雨的高調挑戰,那都是充足準備與精準執行的專業挑戰不在話下,倒是這場「慎獨」考驗令她一夜長大脫胎換骨。
這脫胎換骨不但孕育了未來壓軸挑戰「東南角」的另類出擊、更學會放下武裝坦承脆弱再世故的人心都為她融化、這才促成片末整個澳洲團結一心千帆齊發喜迎她回歸!當然現實的 Jessica能完成航程自有她的五味雜陳,但比對電影畫面與片尾的本尊紀實,觀眾都看得出來本片自有少年勵志片的浪漫化處理:航海需技能體術萬全準備兢業執行、但大海之愛與自然之心還是冒險成長的核心,你從不是一人背後還有無數支持、甚至世故懷疑也都是砥礪值得傾聽,一趟航程既是圓個個人夢想學習築夢踏實、也代表一個濱海社區的航海文化、甚至整個澳洲乃至全球少兒都引頸企盼!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22/12/14/12/22/4592600.jpg
不知多少觀眾有在航海?多少觀眾又記得 Jessica Watson 這趟環球事蹟?我是只記得當年看到她新聞暗暗敬佩,卻到今日看完片上網查查才知後續還有諸般爭議。這些爭議本片大概都在初段的行前戲份集中摘要了,只是整片並沒要認真處理解決爭議、只要專心看女主角與家人們努力圓夢,正如片中的家人們面對世故媒體也從沒要派專業教練正面回應、還是派小蘿莉出來童聲賣萌轉移焦點大家都樂了 XD 整個航海界與兒福界如何評價 Jessica Watson 這趟冒險?那對本片來說都是次要了,能脫胎換骨也能激勵人心才是重點。推薦欣賞,別強求深度,看完必有好心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YD9dw6jmA
--
昨天看完~~也覺得是個不錯的勵志小品
優質
16
[好雷] 贖罪 Atonement (2007 英國片)多年前我跟著上個十年當紅的 James McAvoy & Keira Knightley 選片,卻驚喜認識羅南小妹 Saoirse Ronan 的《贖罪》Atonement,現在在 Netflix上架了,於是下載下來用幾天通勤看完。一來十幾年來對英國多了解不少、二來十幾年來認識了好多英國明星、三來自己年紀離少年主角們越來越遠、四來已經先知道了本片的結局大雷,這次事隔 13 年「二刷」的觀影經驗倒是相當不一樣。 首先,認識了很多英國演員,如今才發現巧克力貴公子竟由「捲福」BC飾演,帥痞樣令人討厭;家裡小門房由「席恩」Alfie Allan 飾演,又是個被女生欺負的天兵;媽媽由莊園劇越演越多的 Harriet Walter 飾演,那事不關己的貴氣栩栩如生;跟男主流浪的小兵由《白線》Daniel Mays 飾演,一臉魯蛇樣其實是暖男;機車護士長由《新娘百分百》Gina McKee飾演,美豔而冷峻;腦袋有洞的法國兵由《雙面愛人》Jeremy Renier 飾演,迴光返照的美好人生也許是女主創作靈感;接替羅南的大女主是《馬克思小姐》Romola Garai、以及仍然現役的老戲骨 Vanessa Redgrave。 其次關於英國風情,二刷更注意 Stokesay Court 大宅田園,尤其曾經某位版友詳盡分析的「水」之意象,在此五花八門好多層!有哥哥姊姊們日光浴戲水的長河畔、有妹妹也學著跳水的小池塘、有大哥哥急著救我的台階瀑布、有草原正中深如小世界的圓形噴泉;當然更別說不列顛空戰著名的 Balham Tube Station中彈淹水、以及 Seven Sisters旁河口石灘 Hope Gap 的潮起潮落。話說這南英格蘭白堊岩斷崖 Seven Sisters近十年越來越多人去逛、越來越多片去拍,甚至那間男女主角的夢幻小屋都拍成了今年的《戀夏時光》、Hope Gap也拍成了今年的《海邊走走》。 三來年紀長了,不像當年都在著迷男女主角跨階級青春愛情、都在品味小女主角少女懷春倔強執拗,這次二刷倒是較多注意以前不太注意的配角與群戲。譬如這間主角家大宅,就充滿優雅冷酷的貴族傲慢與眉角:這哥哥是無拘無束貴公子來嫁妹妹結盟的、這巧克力貴公子率性獵食滿心想著發國難財、這媽媽面上溫雅其實控制欲強掌控全局... 這寄居表姐雖是受害者但她心有空缺懂看臉色攀緣存活、搞不好性侵惡狼還是被她玩弄掌心不得不婚的富貴飯票(我腦補的)?總之這家有人率性有人心機、都能冷酷犧牲粉飾太平,雖然男主號稱有老爺罩、但他沒登場誰也不知道。12
[好雷] 失去的女兒 The Lost Daughter (Netflix)Netflix 去年底上架的獨立片《失落的女兒》,是演員 Maggie Gyllenhaal改編自義大利小說的自編自導處女作,請了《王冠》與《真寵》的中年女星 Olivia Colman擔綱女主角交出獎季熱門演出!此片我覺得應算是種「城市存在主義」走路片型:鏡頭緊跟一位主角描繪他的一天或一段時間,透過他的對外互動與感受、以及對內自省與聯想,慢慢為觀眾勾勒出他自己也仍在捉摸的角色心境、也為他探索自己在這片中社會裡的定位與自處。這類電影拍孤獨老人很多、拍受迫女性很多、拍底層勞工很多、拍迷惘少年很多,這次則拍個 48 歲看似光鮮成功的中年婦女。 開場我們就看女主角 Leda 帶著笑容滿懷期待開車來希臘海濱度假、她在這又曬日光浴又吃冰淇淋一面寫筆記、她來自「波士頓附近的劍橋」又寫書又教學生我們都知是某領域菁英中菁英、她胖胖身軀漂浮水上正是一人獨享海灘的悠然自得... 只是好景不常:海灘來了校外旅行小屁孩、還有操美語的少年暑假遊學團、甚至還有紐約皇后區希臘裔移民成群結黨來這裡度假、是當地地主四通八達橫著走路人人畏懼三分簡直是黑道?只是希臘裔美國黑道中也有淤泥中的一朵花、是 Dakota Johnson 演的風姿綽約小媽咪強顏歡笑帶著小女兒、不由得令她回想自己年輕小媽的過去... 不過重點是,片名 The Lost Daughter那「失落的女兒」又是在指誰?一度這位憂鬱小媽咪的小女兒 Elena在家人吵成一團時不小心走丟了,令人以為這是一齣誘拐驚悚片要來尋找誘拐犯?當我們看主角 Leda 對小媽咪 Nina 另眼相看吞口口水而她自己又獨身旅遊時、也不由得好奇會不會主角自己就是心理扭曲的綁票犯?而主角自己獨身一人沒有家人卻一路看見別人有兒女、是否她自己就曾經「失去女兒」?只是當有位年輕女子打電話來跟她談髮型時尚天南地北、看來她兩個女兒好端端地都二十幾歲了還會聯絡媽媽呀... 那片名這「失去的女兒」到底又是哪一位? 本片真要說有什麼「失去」的,也許還是憂鬱小媽的幼小女兒 Elena鍾愛的小洋娃娃吧?那天 Elena走丟大家急成一團時、主角 Leda 剛好找到 Elena把她帶回了家人身邊,怎知大家謝天謝地舉杯慶祝交個朋友時、Elena 的小洋娃娃放在地上不知不覺消失了?難道是海灘上其他遊客家庭的小孩們拿走了?這 Elena和她父親這系「希臘裔美國黑幫」可沒那麼輕易「放下」的,他們寵愛小女兒宛如皇后般無微不至、他們對待「失蹤洋娃娃」的規格晚如尋找「失蹤的女兒」!的確,本片不論在這家人還是在主角回憶都常出現「娃娃」,而且處處充滿「女兒」與「母親」的指涉...9
[好雷] 逐夢拍檔 Isi & Ossi (Netflix 德國片)Netflix 情人節上架的德國 YA 浪漫喜劇片,由同在情人節上檔的德國片《尋愛夢工廠》男主角 Dennis Mojen 主演,搭檔的年輕女星是 Netflix德劇《闇》的班底 Lisa Vicari。男女主角都不是經典俊男美女,但男的有點粗暴壞、彷彿青春版 Til Schweiger,女的則有點天兵宅、彷彿德國暮光《時空戀人三部曲》的 Gwendolyn Shepherd ,應該也是有對到某種德國少男少女觀眾的胃口?對不對台灣胃口我就不敢說,但也曾有一陣子愛看德國 YA 片的我倒是看得挺樂地。 此片的題材很老套、形式其實也沒多創新,也許一種 2010s已經流行很久的德國青春劇口味對我們台灣觀眾還會有種新鮮感?反正若要說它有什麼特色或創新,那恐怕說不上來,它就只是老調重談拍個 2020 情人節賀歲新版本;只是 2020 年的當下值不值得為這年頭的少年觀眾拍部符合當代設定而可以認同的新片?好像也值得,畢竟老片都在留電話不留社群、看報紙不滑手機,老梗題材直接套用個 2020 青少年最新狀況與文化,雖然絕沒什麼在影史上留名珍藏的價值,但給少年觀眾串流一天開心一下的價值還算是不錯。 這題材,就是個富家公主遇上底層小廝,賣的就是下層觀眾向上渴望的美夢成真、以及中上觀眾向下擁抱民間的感覺良好,跨時代經典名片《羅馬假期》《麻雀變鳳凰》《新娘百分百》等數以百計的老片都是這套路,此片只不過是個德國一時一地的傻氣男女歡喜冤家版。此片這「公主配小廝」的德國版,就在大學城海德堡以及下游隔鄰工商城市曼海姆之階級對比:住在海德堡山頂別墅的 Isabel 是貴中之貴的德國前五十名富家女、但她受夠上流社會的自我複製而想出走;住在曼海姆國宅的 Oskar則是底層單親家庭母親欠債外公坐牢樣樣來、但他不忘唯一擅長的拳擊手夢想。 公主渴望下凡闖蕩人間、小廝渴望翻身大放異彩,於是兩人在公主出走海德堡來到龍蛇混雜曼海姆的叛逆旅程中,有緣相遇了。公主 Isabel 開心學著小廝 Oskar行走常民年輕人社會、還跟著取了個市井的小名,就成為了片名的 "Isi & Ossi" 、中文譯作「小伊與東仔」(我另外還覺得法文諧音很像 "Ici et aussi" ,好像也有某種啟示?)。一直很想叛逃豪門親土親人的 Isi,逃到了曼海姆一家窮困潦倒的魯蛇漢堡店,不但負氣地在這爛地方應徵了工作當上了店員,還把在這相遇的 Ossi 找來當男友狠狠氣一氣爸媽,當然日後必定假戲真做自不在話下。9
Re: [新聞] 海報遭批性慾化小孩!Netflix公開致歉故 : 事。乍聽之下很是勵志,但主視覺海報一公開卻飽受外界批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從Netflix公開的海報中,可以看到四位主要演員穿上閃亮服裝,在舞台上扭腰擺臀的 動 : 作。有人跪著挺臀、有人則大開雙腳,與時下偶像在舞台上的性感表演頗有幾分相像。9
[好雷] 厄運假期 Beckett (Netflix 義大利片)本週 Netflix片《厄運假期》Beckett 由《天能》黑人男星 John David Washington搭配《地震鳥》瑞典黑美人 Alicia Vikander主演,是一部希臘觀光片、而且是 Netflix第一部全在希臘拍攝的製作、在希臘媒體口中是宣示希臘脫離歐豬歡迎外資的希臘之光!當然以觀光片來說,主角若要當個觀光客好好認識這異國,除了帶著相機遠距拍古蹟之外,也值得敞開自己做出多一點「深度旅遊」,也許從偷偷跨越紅線深入古蹟核心開始、可以多嘗試叫不出名字的希臘酒食、可以多學些希臘單字和人們對話、可以開始打量人們好奇他們的生活、也許不久就能聽懂些希臘新聞呢... 以上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觀光小靈感,都是本片開場角色介紹:主角這對美國情侶中,男生 Beckett是比較內向沒那麼放得開的資訊工程師、看來不像是自己想來而更像是陪女友來的,但他女友 April就很能敞開心胸入境隨俗嘗試各種新事物、不但為行程計畫很多而且一直隨性改變計畫!這真有種背包旅行男女大不同的典型印象,每次很循規蹈矩的 B都為 A的隨性衝動而氣結、但看 A彷彿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愛他敞開他心房、B 也一次次微笑嘆氣珍惜這愛的小麻煩... 而這回,女友滿懷愛意的眼光突然凝結宛若女神般、在這趟旅程的「阿波羅神廟」也要來個「德爾菲神諭」(!) 難道這觀光電影終極的「深度旅遊」、就是本走馬看花的神廟竟天降女神與神諭、引領內向保守的觀光客好好參與這異國的土地與人?想想兩人開場的起床戲,April 拿筆畫個愛心作為永誌的印記,難道她是愛之女神 Aprilis/Aphrodite的化身?再看筆旁的筆記本,很愛深度旅遊的 April還寫了請求神諭的希臘文台詞,難道她這天遊覽德爾菲神廟跨了紅線正是要來當女祭司 Pythia 請教阿波羅?而這天回來看著電視新聞、看著他倆避開集會遊行的雅典「憲法廣場」、April 談了一堆「入境隨俗」「敞開心胸」的旅遊哲學後、出神看著男友的一眼是否在召喚他回去?7
[普雷] 龍騎士 Eragon (2006)昨晚看 Netflix的「近期下架」片單中有我一直沒看的 2006 年舊片《龍騎士》,就趕快趁捷運公車與家事的零碎時間把它加減看完了。記得當年聖誕假期前夕我看一堆外國少年期末考完紛紛搶著要去看、可惜我還在趕報告竟然錯過了;後來到 2013-14英劇《唐頓莊園》四五季期間,我才認識了主演這部片的俊美小生 Ed Speleers,而對我曾錯過的這部片更充滿期待... 如今回頭看起他年方 18 一出道就演主角的這部《龍騎士》,只覺得青春真好、無憂無慮,少年只要在草地上作一場美麗的白日夢、就能盡其在我心想事成 XD 光看這部片的格局,顯然它有本原著小說、而且顯然原著小說還有續集甚至系列、而本片當年顯然只是要為系列電影打開個引子、只可惜鎩羽而歸一集就結束 XD 不然的話,光看製作規格與卡司等級,是頗有種下一個世代《哈利波特》的雄心壯志:請了約翰馬可維奇、傑瑞米艾朗、勞勃卡萊爾、吉蒙洪蘇、瑞秋懷茲、還有在蘇格蘭也是一哥的蓋瑞路易斯、眾星雲集一齊幫第一次演戲的少年新星抬轎來著!甚至其他幫少男主角敲邊鼓的青年男星也都是一時之選... 但首集電影就拍得普普通通,這一切後來都成了泡影。 故事概要:這世界過去是「龍騎士」們維繫正義與和平的光榮國度、但出了個壞騎士 Galbatorix 殺死所有龍與龍騎士自己稱王搞恐怖統治,於是這塊大地農民都已認命噤聲、只剩少數的人類部落 Varden 和精靈部落 Ellesmera堅持反抗著;而在這已沒有龍的絕望世界裡、精靈公主 Arya 找到一顆珍稀的龍蛋緊緊守護作為反抗的希望,結果公主運送龍蛋而被壞蛋追殺時、陰錯陽差這龍蛋落入了我們「農場男孩」主角 Eragon 手上... 他將成為這個黑暗世界引領人們奮起的新生龍騎士! 聽說原著作者是個 15 歲少年、也讓原著小說充滿少年嚮往大人冒險的童心?我沒看小說、純從電影看這故事,覺得處處可見《星際大戰》的影子:少年 Eragon 像路克一樣是個小農夫、也像路克一樣生父母身世不明,這世界也像星戰系列般舊日超凡武士全體殞落了、反叛的那一位武士殺死了全體建立了專制帝國,反抗軍很絕望地節節敗退、有個公主帶了關鍵的反攻寶物被追殺逃亡,然後這公主是個美人令少年從遠方一見傾心、在一位老邁憤世的前任武士引領下踏上了搶救公主的不凡旅程,這前任武士因見證少年而重新奮起、並在少年大喊 "No" 之下犧牲生命完成傳承...7
[好雷] 被遺忘的戰役 De Slag om de Schelde (Netflix 荷蘭片)今天上架 Netflix的最新荷蘭二戰片《被遺忘的戰役》The Forgotten Battle,這英語片名有點酸酸的,因為它在如今世人(尤其全球電影觀眾)的二戰心智地圖中還真是邊緣:二戰歐戰電影不是拍後期美軍英雄、就是拍前期英軍苦撐,或是拍法國反抗軍日常周旋、亦有拍德國軍民反省檢討;至於其他邊緣國家呢,丹麥挪威捷克波蘭乃至波海三小國,都紛紛拍他們慘遭納粹入侵的「第一戰」,荷蘭也拍過他們第一戰「鹿特丹大轟炸」;而部分忍辱負重和德軍和平共處苟且保命者,則多半只敢拍拍他們搶救猶太人或吃吃納粹豆腐的故事... (軸心盟國輕輕放下就毋須多提) 這次《被遺忘的戰役》談 1944/11/08落幕的「斯海爾德河戰役」Battle of the Scheldt,荷語片名就直接用這戰荷文名稱 "De Slag om de Schelde",這戰主力是在二戰與在今日影界都相較邊緣的加拿大軍、混以一點也有大空降但不及美國 101師出名的英軍滑翔機空降兵,加上已忍辱負重和德軍相處多年仍偷送情報的荷蘭反抗軍、以及歷史怎麼看都該死但死前也要得到救贖的德軍... 就這樣以一部地主國荷蘭片、將戰爭中多國少年主角連結在一起!少年們面對戰爭,不管是哪個陣營都有其青春激進的熱血、也一定有世故大人苦苦拖著他、但還要他們親自上陣才得到成長。 話說這 Battle of the Scheldt,又不是英美兩大國的英雄戰役,除了戰史迷之外幾人知曉呢?沒關係本片片頭地圖動畫從「諾曼第大登陸」開始細細說明:盟軍長驅直入打到九月直入比利時、1944/09/04解放布魯塞爾重建比利時政府、同一天更解放了 Scheldt河口大港安特衛普可供盟軍補給!因此片頭 09/05這天德軍向北經由荷蘭撤退、荷蘭人人也都歡欣鼓舞聽說「加拿大軍就在對岸」解放之日不遠了... 只可惜,希特勒鐵了心要重兵武裝 Scheldt河另一岸的荷蘭南疆錫蘭省 Walcheren島、誓言由此徹底阻止盟軍推進:這地方一天在德軍手中,大港安特衛普就無法補給。 只是這時候,同在對岸的英軍都專注在哪裡呢?就在觀眾可能看《諾曼第大空降》已耳熟能詳的「市場花園作戰」,蒙哥馬利的攻擊重心都放在這裡,當然我們看《諾》劇也都知道這仗有多硬,何況是希特勒誓言斷絕盟軍補給的 Walcheren這河口重鎮了。因此,本片在英軍線這邊,請了《哈利波特》系列中小時反派長大變帥的「跩哥馬份」Tom Felton壓陣固英美票房、但讓他帶真男主角大吃英國豆腐:他們滑翔機空降兵浩浩蕩蕩要前進「市場花園作戰」的後方打 Battle of Arnhem ,但途經 Walcheren一下就被擊落了,沒英國大仗可打就來 Scheldt河口打加軍小仗吧。6
[心得] 明日歐洲爭霸戰 Tribes of Europa (雷) Netflix 德國末世劇幾週前看到《明日歐洲爭霸戰》預告,光看劇名我還以為會是在演歌唱才藝選秀大賽,很多版友好像也聯想到了同為 Netflix的《歐洲歌唱大賽:火焰傳說》還「呀呀叮咚」了起來... 結果呢,不得了,看完這劇尤其看到第四集時,還真有那麼點電音派對明星出場「動滋動滋」的感覺 XD 嗯,說認真的,這應該是如《瘋狂麥斯》那種末世劇、或《飢餓遊戲》那種少年反烏托邦劇、或《移動城市:致命引擎》那種玩歷史梗的蒸氣龐克劇?本劇好像都有那麼點味道,只是很喜歡未來式電音派對,雖然音樂都 2029 年前的我們當代觀眾都很熟... 2029 年,是本劇設定的歐洲末日:傳說那年某天突然大停電、而且是歐洲暖氣用最重開燈開最久的「黑色十二月」、然後瞬間一切網路電訊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全沒了,說戲謔點就是宛如跳電「啪」地一聲進入了中世紀「黑暗時代」;然後本劇時間已到了 2074 年,也就是 45 歲以上的人可能還對舊歐洲與舊世界仍有記憶、但下世代已在全新世界生長了,也許照著我們 2020 當下歐洲已甚囂塵上的分離主義與自掃門前雪的「部落主義」,不再對話的歐洲人們分成了越來越多不同陣營各自為政,根據各自不同的理念價值發展出了新時代「部落」。 本劇當然賣「部落」風情為主,而且這些半世紀後部落或多或少投射半世紀前歷史,暗示人類歷史總是同樣錯誤一再重來 XD 少年主角群是三姐弟 Liv, Kiano & Elja,他們由保守的部落族長爸爸領導、但真正有領導智慧建立部落傳統的是過世的母親。這母親顯然在半世紀前的我們當代是學習生態教育環保愛地球長大的(八成有參加 Greta Thunberg 氣候罷課 XD ),於是把族人領導成「原始部落」(den Origines)回歸日耳曼森林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第一集還展現不少當代德國風行的野外求生自力造屋等低科技,孩子長大獵到動物的成年禮則拿 2020 唱片開電音派對 XD 不過正如歷代歐洲小民們,你不犯人自有人犯你 XD 這天一艘空降的高科技飛行器在森林上空被打下來掉到身邊、三姐弟又是好奇又是關心爭辯該怎麼辦:大姐 Liv堅守部落價值「眾生一體」(Alles Leben ist eins),見到飛行員受傷冒著引狼入室的風險也要帶回救治,結果真引狼入室讓部落被滅;二哥 Kiano部落待久了很想出去看世界,看到高科技飛行器更躍躍欲試想出走,結果部落被滅時他被抓為奴隸去了「更大的世界」竟還步步上爬;三弟 Elja 心思單純講義氣,被飛行員託孤一個神秘「魔方」號稱文明最後的希望,在團滅時忍痛拋下族人帶著這魔方踏上邊緣之旅。6
[心得] 狂潮 Wir sind die Welle (雷) Netflix 德國少年劇Netflix 上的 2019 德國劇《狂潮》Wir sind die Welle直譯「我們就是這浪潮」,看劇名我們這代觀眾都會回想 2008 德國片《惡魔教室》,那時在台灣上映也造成一片轟動比 2020s的德國電影迴響大得多!當然那個故事之所以吸睛還在於它的「新納粹」警訊:在 2006 德國世界盃再次喚醒多年不敢談的民族榮耀後、很快到 2008 就有人聞到了這民族意識復辟的陰影與危機,於是 2008 年就推出了少年電影《惡魔教室》談一場中學班級的「極權主義」實驗、取材的則是 1981 小說靈感來源則是 1967 美國高中課堂「第三浪潮」實驗... 到 2019 新拍影劇仍然切題嗎? 也許不但是切題、甚至還是過時了:在 2008 年時「新納粹」還只是未來警訊、只在部分經濟不好的東德城市偶有新納粹遊行,但從 2008 歐債風暴德國紓困經濟愈緊貧富愈殊、以及 2012 起阿拉伯之春與敘利亞內戰致 2015 大開難民之門後,整個德國經濟上怕被搶飯碗認同上怕被伊斯蘭化、使得極右意識愈發高漲還崛起了 AfD「另類選擇黨」!本劇還真的在主角群生活背景中虛構了個 NfD「德國民族黨」影射意味超濃厚,E01 開場也有一場造勢大會全場都是金髮碧眼日耳曼白人,可說不論現實的還是劇中的德國都已全面面對極右意識的成長擴散! 那這年代還需要談 2008 談過的「新納粹」嗎?說穿了極右復辟已是完成式,極右的擴張以及左右的衝突激化才是現在進行式,於是此劇大膽跳出從 1967 實驗到 1981 小說乃至 2008 電影都不變的「納粹復辟」之集體主義警語,反而要為這個新時代找到新的年少憤懣與危機:現在德國種族越來越多元、但極右排外的日常歧視與衝突日盛,現在是網路時代資訊越來越通暢國際觀也越來越豐富、但少年看到的世界與社會不公也越來越多而愈發焦慮,現在是社群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可發自己聲、但追求同儕認同的焦慮也愈發嚴重... 針對這些德國與歐美的新時代現象,本劇不像 2008 電影警示少年恐走向極右、反而訴求更多當代少年觀眾嚐嚐左派滋味!至於是正面負面抑或更複雜的描繪就等著慢慢瞧:2008版學生們感嘆德國走向虛無死氣沈沈中、2019版學生們感嘆德國社會諸般不公卻無力改變,2008版天降一個離經叛道的老師丟出個激進實驗、2019版轉來一個離經叛道的新同學引領各種批判控訴搞些小破壞,2008版以右派「集體主義」理念重振學生團結與自信、2019版則以左派「無政府主義」姿態針對壓迫社會失能政府與無良廠商大打游擊!只是 2008 版的悲劇失控 2019 版也將重演嗎?
50
[閒聊] 票房差的好看國片16
[討論] Jonathan Majors前女友撤銷對他所有告訴10
[選片] 恐怖片推薦?4
[情報] 2024 中國 金雞獎 得獎名單3
[選片] 餘燼/魔法壞女巫2
[討論] 電影餘燼免費包場分享11/241
[情報] iTunes多部$90起寒戰.海角七號.本日公休1
[ 雷] 餘燼1
[好雷] 《女兒的女兒》,身份束縛之外,她們都是1
[ 雷] 心葬5
[請益] 有沒有跟紅豬很像的片?1
[問片] 小孩在破解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