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新聞] 古林睿煬手又出狀況確定來不及開季 餅總無奈:要嚴厲了

看板Baseball標題Re: [新聞] 古林睿煬手又出狀況確定來不及開季 餅總無奈:要嚴厲了作者
Tribute
(Tribute)
時間推噓43 推:49 噓:6 →:96

讓大家久等了,我來回應訓練師不爽的點。


https://www.instagram.com/p/CCd6R4HHteO/?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節錄訓練師IG的文章內文

--------------------------------------------------------------------------------

老一輩的前輩們可能認為選手一整年都只要進行專項訓練,


肌力訓練則應該以肌耐力及有氧體能為主,


藉此來應付每天動輒3小時且維持六至七個月的漫長賽季。


但很顯然的這樣的邏輯有很大的問題,從運動的特性來看,


棒球選手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的爆發力運動員,


因此對他們來說最大肌力、速度、爆發力及「有氧恢復能力」才是他們比較需要的身體素質

在賽季中如果想維持住選手的最大肌力及應付高強度的比賽,


那就得進行「高強度」的肌力及體能訓練,肌力訓練必需進行85%以上強度的訓練,


反覆次數通常不會超過五下,以我們的訓練系統來說,

在賽季快結束時反覆次數甚至只做1~2下,但「強度」很高。

--------------------------------------------------------------------------------

https://www.instagram.com/p/B_ptnXAHgpn/


古林說。去年他先是在春訓發生髖關節問題,後來復出後,又出現腹斜肌拉傷。


古林表示,拉到基本上就是宣布今年沒救了,「我那時候是連走路都會痛,我要翻身或踢被子都沒辦法,就連唱歌都會痛,剝奪我一個樂趣。」


https://tsna.com/article/37072


堅持單腳練大重量的意義為了強化弱側肌群?


我相信選手應該會誠實跟訓練師陳述當下身體的傷勢?弱點或不足處,但經過賽季的使用與調整,


怎麼還是這麼巧合又傷了?選手真的玻璃,還是訓練上有些問題?


再者,時下古林做為球團重要的資產,球團不會花錢讓他做檢查嗎?


脊椎結構乘載的重量和髖關節壓力這是兩件事情,但是不對的時間點或不當的操作下,


可能會誘發或埋下肩夾擠產生的因素。


在轉成單側動作時髖關節的受力才是可以承受的。


問題在於他時下的情況可以負荷那個訓練項目嗎?


如果是身體狀況已經有緊繃前例因傷停休一陣子情況。


看起來後腳抬高蹲減少了脊椎載重,但可能增加髖關節的壓力(不管是單腿或是類單腿,兩者在重量拮抗下,還是會影響髖的不適)。


而當髖關節的壓力增加,在整體動力鏈上可能就會產生出不符合該選手技術的力量傳遞,

因為在一條動力鏈上面,一旦肌群的神經反應/射(訊號)增加,反而是會抑制整條動力鏈的力量傳遞。


假設選手同意訓練,是否可以選擇更穩健安全的雙側訓練動作呢?(請參考下圖)


https://i.imgur.com/z8tm2qx.jpg



另外,考量個案的身體情況,大重量的環節,所謂的強度高到底是甚麼樣的強度高?


絕對重量大? 還是? 應該是要基於時間與身體健康狀況特殊性下的強度提升?


特別是前幾年都有傷的情況做通盤考量?


肥宅我的理解是本身已經緊繃了,你應該先針對該部位做治療,


或是醫療檢測後找出主因或是可能的情況?


或是透過儀器做3D中軸的檢測(沒記錯Driveline有類似的生物力學的檢測工具與數據,


台體大黃教授與張立帆好像也有測身體或出手角度的設備),再來做康復後的加強訓練。

肩胸夾擠不是單純是肩夾擠的問題,有可能是指肩膀和胸部之間並沒有做出足夠的分離,

所以在後續的投擲出去會過於擠壓,不過這個很難用一個病症來解釋,


有可能是動力鏈本身存在的問題,亦或是因為傷勢影響到動力鏈,再者,以職業的思維,

成績就是薪水,有些訓練師會用兼容的方式(考慮傷勢下做代償,


讓選手能夠維持狀況上場比賽,但是優缺點就看選手當下怎麼決擇,沒有不受


傷的選手,也沒有不代償的完美狀況),但是進行訓練之前,


選手與訓練師應該會做仔細的評估與溝通吧?


蠻想問一件事情的,很多人都在說冬訓可以力竭,


對一名肩髖緊繃又有傷勢疑慮的選手合適嗎?(季中或季末),還是剛好季末傷就好了?


我可以理解這樣的思維,是為了累積容量以及抵抗疲勞,但換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快速收縮時,


慢縮肌纖維本身會去拖慢快縮肌纖維的速度,而力竭會放大這個影響,


這個影響要退階(退適應)需要休息才有可能適應。


那若你真要用這種方式,其實不建議力竭,反而要教會選手何謂力竭前的感覺,


特別是前幾季大小傷不斷的個案。


先前古林睿煬受到肩夾擠傷勢影響,下半季還沒出賽過,等於明星賽先發是他傷後首戰,

他說:「我上去全部都丟直球,因為是第一次比賽,所以沒多想,下周應該能先發,


看教練怎麼安排。」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03645


然後


https://tinyurl.com/tkcnkb6b



也許是傷勢疲勞累積,然後季末經過休養又好了?


(不緊繃不等於康復,餅總表示(報載):我們都讓他去徹底檢查過了,不用懷疑,沒事!」

「該有的訓練、檢查、節奏都給了,但他呈現出來就這樣的結果)


「每年開季都有把他列在先發輪值,但他幾乎每年都在春訓不順」


請問季末到春訓這段,肥宅我是否可以大膽懷疑假設一下,季末到季初的訓練,



然後趕不上開季都是選手的問題?


如果成績或身體強度沒拉上來,扣除選手的部分,訓練師是不是可以讓我們質疑一下。


容我回應一下,年年選手都趕不上開季,扣除選手真的玻璃外?



完全不能質疑季末到春訓前的這段訓練?


選手的健康與成績是最好的工商,


付錢的選手是不是該換位思考:該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去尋求解決方案了。

-----------------------------------------------------------------------------------------------

針對王維中的部分,我引用葉總的話:


https://tinyurl.com/nxy967aw


至於王維中容易受傷的問題有解決的辦法嗎?


葉君璋說:「他球速快,身體又沒有像潘威倫那樣,在身體方面應該要


比別人更加倍去訓練,才會更強,這是他接下來要做的事,


他也要去思考自己的訓練課表有沒有問題,重點在他的身體,


他不是很有肌肉那種,重量訓練方面要修正,要跟體能教練溝通,


你可以看到他這2年受傷位子都差不多,表示某些地方他閃過去,


都不是一般人會受傷的地方。」



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4042428


葉君璋指出,王維中的傷並不嚴重,基於保險還是下二軍,


「只能說,他的傷很妙、很有特色,像之前肩膀拉到,但不是關節唇,


還有這次的鼠蹊部,投手這些部位很少會受傷。」


只針對選手連續幾年都DL的部分,也不用幫我引戰,


王維中因疫情的關係,原本也想去經紀公司安排的訓練中心訓練(報載),


我還是相信選手與訓練師都有想讓自己變強,但成績與實際情況就在上面,


或許環境頻道不對,就找各自祝福找新的環境與選手就好。


至於質疑我黑他或是否同業操作?肥宅的工作就是務農與貨銷農產品,


我沒有利益上的需求,倘若因為工作的關係沒有資格討論


(回應上篇推文的u9912114大,沒有人的環境都是等同的好,


工作選擇上我只能配合原生家庭,但我尊重自己的工作,也不輕視它),


論政而不誅心,辯之大道也,歡迎批評指正。



^_^


Tribute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ad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5.66.192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Tribute (112.105.66.192 臺灣), 03/20/2023 19:07:08

mavescott03/20 19:05運動科學真是大學問

s652548003/20 19:08置板凳

bingripplw03/20 19:09有趣了 到底誰專業

sky355303/20 19:10請教去年子豪也有肩夾擠的問題怎麼看?

joe5140803/20 19:12統一之前傷兵頻傳的時候就有人疑問過是不是體能訓練

joe5140803/20 19:12環節出了問題了

speeddd03/20 19:12我覺得你跟訓練師講的是不同東西耶

jocabyu03/20 19:12我倒是知道現在很多教練一直要人慢跑=練體能,這款運動

jocabyu03/20 19:12邏輯真的堪憂

sky355303/20 19:13*更正 查了一下新聞應該是前年

speeddd03/20 19:14而且你推文說人家做1RM*20但好像沒有這樣才是古林訓練師

speeddd03/20 19:14爆氣的點之一吧

WasJohnWall03/20 19:15看熱鬧

zyic03/20 19:16幫翻譯,一直同樣的方式受傷,要考慮不是只有訓練方式,還要

zyic03/20 19:16考慮運動機制,簡單講投球姿勢,跟重訓時的姿勢,都要去檢討

zyic03/20 19:16,而且是全面的運動科學,以及配合醫療體系復健去做,不是

zyic03/20 19:16說高強度低密度一定沒問題,而是說這樣的強度跟姿勢是否超越

zyic03/20 19:16選手本身的極限了,人會受傷就是該部位承受了與之授予的外力

zyic03/20 19:16,負荷不了,就算是自身體重也是要考慮的一環

starfuck03/20 19:18說真的啦 大家同樣是在打比賽 為什麼就你統一傷兵特別多

starfuck03/20 19:18 一次兩次還能説倒霉 但是哪有這樣年年都倒霉得。統一得

starfuck03/20 19:18體能訓練是不是真的該好好檢查一下有沒有問題

zyic03/20 19:18慢跑算是相對低強度,不會那麼容易受傷,又能儲備體能的方

zyic03/20 19:18式之一,體能訓練想達成高強度,必然有受傷風險,就跟投超過

zyic03/20 19:18120球一樣,運動之極限,往往是受傷風險的起始

zyic03/20 19:19統一這幾年越大咖倒越多次,除了國慶爺,幾乎都是年年有傷病

zyic03/20 19:19困擾

BigHurt03/20 19:21休這麼久了結果開季趕不上真的神奇

jocabyu03/20 19:23去年季中一堆傷兵,我倒是很好奇統一你們的體能訓練是不

jocabyu03/20 19:23是出了什麼問題勒

zyic03/20 19:25休這麼久還能傷表示沒完全好,又傷,復健或所謂的恢復期,是

zyic03/20 19:25醫學本身上都知道還是有其物理上的極限,也就是說即便選手

zyic03/20 19:25自身認為沒問題,復健進度超前,這也是為何太陽隊醫跟拓荒

zyic03/20 19:25者隊醫的區別所在,同樣醫學教科書,太陽隊醫就很堅持幾週就

zyic03/20 19:25是幾週,沒在跟你偷的,拓荒者則是能吃止痛不會痛能上場就

zyic03/20 19:25算好了

seimo03/20 19:27我在想古林姿勢微調後就開始炸。前一年還投剛好一

seimo03/20 19:27百局。儘管只有

seimo03/20 19:27兩個球種夠看。好像是不是跟姿勢也有關係。但真的

seimo03/20 19:27不是專業也真的

seimo03/20 19:27不知道 就像nba一樣 以前傳說拓荒者隊醫很可怕。可

seimo03/20 19:27是太陽隊醫就

seimo03/20 19:27很能醫XD

ksutme03/20 19:28我是外行啦,不過古林的訓練員被懷疑訓練方式有問題其實

ksutme03/20 19:28正常吧,每年都趕不上開季,除了選手玻璃,那就是訓練問

ksutme03/20 19:28題了

Hyman03/20 19:30你之前的推文嘴臉像是親眼目睹一樣,無這方面的專業能力也

Hyman03/20 19:30能腦補亂批一通,滿滿的臆測

WasJohnWall03/20 19:30古林這種配球簡單暴力還能殺的真的很難得

vt100903/20 19:30忘記那隻球隊賽季中老闆就把操出一堆傷兵的體能教練開除

TClover03/20 19:31好了啦,玻璃就玻璃講一堆屁話

zyic03/20 19:31基本上訓練師有沒有醫學訓練的背景還是有差,畢竟復健科跟運

zyic03/20 19:31醫以及所謂的物理治療師乃至體能訓練師,專業邏輯與思考問題

zyic03/20 19:31的方式不同,但選手已經受傷,那基本上除了運動以外,醫療專

zyic03/20 19:31業介入去檢討訓練過程才能治本

seimo03/20 19:32我還看過比古林更簡單的。拿AA練變化球 最後壘包搞

seimo03/20 19:32出一堆人。只

seimo03/20 19:32能call直球。還是安全下莊..

brotherfat03/20 19:32你這樣聽起來,感覺比較像是技術端出問題餒,古林原則

brotherfat03/20 19:32上很少在練力竭的。20×1也是相對強度較低。

zyic03/20 19:34能不能殺,跟配球球種個數無關,即便只有直球,你能精準控

zyic03/20 19:34制好球帶四個角落,或是邊緣那條四個邊上,就是能殺

zyic03/20 19:37至於單雙側選擇就強度拉不拉得起來,單側要拉比較快,例如慣

zyic03/20 19:37用側有關,雙側則時間會拉長,但相對比較穩定,至於適合與否

zyic03/20 19:37,會不會不容易受傷,個案差別很大

brotherfat03/20 19:38zyic,原則上有氧儲備確實重要,但目前國外已經提暢用

brotherfat03/20 19:38循環式肌力訓練、活動度循環、節奏跑。這些來提高有氧

brotherfat03/20 19:38恢復能力,畢竟一直長跑會產生不必要的傷害(長跑選手

brotherfat03/20 19:38才會出現的)

WasJohnWall03/20 19:38兩球種夠了,有配速後看起來體力也沒大礙,真的就健

WasJohnWall03/20 19:38康問題

seimo03/20 19:40可是那一個人只有盡量往紅中砸。他控球當時不太好

seimo03/20 19:40。但他能95mph

seimo03/20 19:40實戰連發 最快99mph 幾個月後就上mlb了。後來就被B

seimo03/20 19:40arry bonds擊

seimo03/20 19:40出no.705 哈說多了 反正希望古林能健康啦。

cityman999903/20 19:41釋出換個隊看看?不然喵喵真的當金孫在養,一年沒多

cityman999903/20 19:41少貢獻根本不划算

sinny03/20 19:44我想知道龍王跟古林 誰傷得比較奇杷

zyic03/20 19:47其實棒球員也不用跑很多,每次每天跑個5000就差不多了,我記

zyic03/20 19:47得老王以前在MLB 也是會自己加練3000的跑步

zyic03/20 19:4995mile以上只要不要砸到人,理論上那個壓制力,就是人眼反

zyic03/20 19:49應的極限值,更多以上的球速,就是大聯盟等級野手來才有辦法

zyic03/20 19:49處理

seimo03/20 19:50棒球員以前台灣基層都超能跑。都是半馬感覺

danielgogogo03/20 19:53推推 專業文

brotherfat03/20 19:53強度跟量都很重要,什麼3000跟5000已棒球員賽場來說,

brotherfat03/20 19:53是不必要的完全

brotherfat03/20 19:54老王會加練,完全是習慣。

DarkKnight03/20 19:57統一換了兩個體能教練 結果傷兵還是一堆==

DarkKnight03/20 19:58上 上次是江教練 上次是一色

amos3062703/20 20:01基層都很會跑的啊 可是我們投手體能就輸別人 美國人很

amos3062703/20 20:01少跑 日本人跑更多 兩種練法都贏你 古林也是體力條短的

amos3062703/20 20:01選手

GoldKiller03/20 20:09統一年年都有傷兵問題 你跟我說都是倒霉我是不太相信

GoldKiller03/20 20:09

hidexjapan03/20 20:09棒球基本上是無氧運動,更重要的是有氧恢復能力

hidexjapan03/20 20:12一直多跑長跑只是在提早耗損膝蓋,反而爆發力的短跑

hidexjapan03/20 20:12和折返才是球類競技要練的項目。足球跑動距離長但是

hidexjapan03/20 20:12練長跑的距離和次數也遠低於一般人想像

brotherfat03/20 20:13日本死多少人不知道,美國練不上去多少人不知道。

brotherfat03/20 20:13重點還是有科學依據的練,並且有足夠經驗知道什麼時候

brotherfat03/20 20:13該增量、減量

zyic03/20 20:16慢跑不就是有氧拿來舒緩的啊,就跑20~30分鐘而已,每天這樣

zyic03/20 20:16跑一次,還會很多喔

zyic03/20 20:20每天每次3000到5000,一週也才20k到35k,還好吧

hans719203/20 20:20有點看不懂訓練師跟你回的

brotherfat03/20 20:29慢跑舒緩說認真的成效應該沒有比瑜伽或伸展循環好其實

kira92503/20 20:32這個真的開戰了

catsondbs03/20 20:33大都會也很多人受傷難道大都會訓練員也不懂?

kira92503/20 20:34大都會是意外受傷居多吧 統一這兩年都是傷都不會好

brotherfat03/20 20:47回zyic大,我認為把大多下肢衝擊相關的是否量

brotherfat03/20 20:47都放在專項訓練、速度訓練、增強式上,會比用長時間(

brotherfat03/20 20:47>5分)的慢跑來做恢復和有氧體能來的好。

f1410803/20 20:49沒要戰,訓練成效不彰確實可以討論,但訓練師爆氣

f1410803/20 20:49的點應該是你所

f1410803/20 20:49說的訓練內容與事實不符吧?

sppray03/20 20:49其實運動學現在疑慮,熱身也伸展,收操也伸展,伸展不是萬

sppray03/20 20:49能丹,泡熱水澡或20min慢跑結束不會比伸展差這是一位轉練

sppray03/20 20:49標槍選手告訴我的,他後來轉作運動傷害領域......

Godofthebutt03/20 21:13所以1RM*20是哪來的資訊?

sweety52545403/20 21:23所以你還是沒解釋到在之前貼文你誤解別人的部分啊

civil31840203/20 21:30

civil31840203/20 21:56訓練的強度也很重要 喵喵體能教練該給力一點了

brabra03/20 22:18推一下運動科學

stanleydodo03/20 22:34我本人也是算體能教練

stanleydodo03/20 22:34用我的觀點發表一下好了

stanleydodo03/20 22:34基本上也不能完全說是單雙側訓練的關係 投球這種高

stanleydodo03/20 22:34精密動作能影響的因素太多了

stanleydodo03/20 22:34可能還是要看一下完整的訓練規劃比較好

stanleydodo03/20 22:36至於慢跑 現在的高階選手訓練已經幾乎沒有在做了 除

stanleydodo03/20 22:36非選手個人習慣比較有可能會自主跑一下

stanleydodo03/20 22:36不管是運動學專項性或是能量系統而言 慢跑都不是一

stanleydodo03/20 22:36個最適合棒球選手的訓練

shortoneal03/20 22:36沒有感覺到你們有在對話

clarkyoona03/20 23:28給推,拜託不要再殺豬公了。臺灣只會把懂運科的人掐走

clarkyoona03/20 23:28還會什麼?

s652548003/21 06:18幫專家們牡蠣

s652548003/21 06:21我們家那群嚊 都嘛春風化雨的專家

s652548003/21 06:21文組理組都有

s652548003/21 06:21有一個共同特點 學生成材都是老師會教

s652548003/21 06:21學生左邊都是他自己壞

s652548003/21 06:21*走偏

s652548003/21 06:21我還沒有看過專家出來承認說自己教壞的

s652548003/21 06:23好月繼續調吧

zyic03/21 09:29所以說古林小燕子傷,已經要醫療介入了,單純的靠訓練師已經

zyic03/21 09:29miss太多了

Hyman03/21 15:53https://i.imgur.com/VHOb5kB.png 鍵盤訓練師

Hyman03/21 16:17訓練師針對你質疑的地方都有完整回應,訓練師對你提出的

Hyman03/21 16:18專業疑問你卻避而不談。你對古林的傷勢好像球團人員

Hyman03/21 16:18親眼目睹一樣,這篇東扯西扯偏離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