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閒聊] 該怎麼清晰說明文筆的定義?

看板C_Chat標題Re: [閒聊] 該怎麼清晰說明文筆的定義?作者
u6vmp1756
(馭心)
時間推噓 9 推:9 噓:0 →:11

※ 引述《secretfly (乂o賈霸死鬼o乂(Jquery))》之銘言:
: 我感覺文筆這個詞 有一百種定義
: 或者說很難去形容
: 對國文老師來說 文筆好像就是生澀詞彙
: 多一點修辭以及引用名句
: 對九把刀來說 他覺得好看就是一切
: 對文學作品來說 文筆又是另一種結構
: 很多人在討論文筆 可是好像沒有一個清晰完整 大家公認的定義

先說結論:沒有。

文筆寫的好或是不好,從來沒有一個「客觀標準」或一個可以衡量的「度量衡」,在東方文學理論中,還沒有出現一個如同「1+1=2」絕對客觀的批評方式。

那麼,人們是怎麼判斷一部作品寫的「好不好」呢?
答案是菁英,知識菁英,至少在後現代以前,是每個時代的知識菁英。

新文化運動的知識菁英(魯迅、胡適等)認為,中國文學開始有「文章美不美、優不優雅、好不好看」的這種批評意識,始於曹丕(就是那個老爸是人妻控、要他兄弟七步成詩的曹丕)的《典論·論文》,他們說這是「文學自覺」──意指在曹丕之前,沒有人會在乎文章
寫得好不好看,只要能傳達意思就好;但在曹丕之後,你的文章使用的詞彙、修辭、文字的排列方法開始受到重視,人們(這裡的人們還是指菁英階級)開始研究「文字的風格與使用」,而不僅僅認為「深刻的道理勝過膚淺的文字」。

而後續的《文心雕龍》把文學的批評觀點推上巔峰。但是,就算知識菁英想把一種主觀的評判標準用客觀的推理寫出來,他們自己的這種「客觀推理」也是受到別人主觀的評價,例如上述的《文心雕龍》,它本身的評價都隨著時代起起伏伏,這就代表根本就沒有一種「絕對客觀」的對文筆的測量方法,不同的朝代會對同一本書有不同的見解,以下舉兩例:

唐朝的時候最廣為人知的詩根本就不是李白,唐朝當代收錄的詩也沒有大量收入李白的詩,當時最受歡迎的詩人叫羅隱,可在唐朝以後,李白家喻戶曉,現在羅隱連高中國文課本都沒看過。

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在剛出版時根本沒人要買,甚至在出版第四部時,因為前三部銷量不佳,出版商都決定要「腰斬」了,最後尼采只好自掏腰包出了少數幾本。直到後來哲學家與文學家的翻案,《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才成為經典。
順帶一提,《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在中國的第一本翻譯,就是魯迅翻譯的。

因此,直到現在,「文筆好不好」這個評斷不是依據一個「道理」或「方法」,它是依據人,文化界的菁英,他們說好,並且給出了他們的理由,那就是好──對,聽起來十分不
公正也不客觀。但是菁英的意見能夠受到他人的敬重,其中一大原因是人們相信他們多年在文化圈中對美感的磨練和誠實。

以上我所說的,都是基於「東方的文學批評」所作的結論,因為西方有一顆超級大腦袋,寫出了一篇名為《詩學》的鬼玩意。而據我所知,這本書的內容,到現代的電影編劇和
劇場劇本都還在用他那經典的「三幕劇理論」做為他們創作的依據,所以我只能說至少在東方,我們是沒有一個貫穿從古至今都可以拿來當作標竿的文學批評理論。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214.177 (臺灣)
PTT 網址

Owada09/14 18:09典論論文是最早的文學批評 但自覺一定早於批評就出現了吧

是有可能的,所以我說的是「新文化運動的菁英」的「認為」,教授是說現在的文學家( 顏崑陽老師等)反對這種「魏晉是文學自覺的啟蒙」的論點。

aiiueo09/14 18:15說沒有你還不是引經據典,請問這叫沒有嗎?

引經據典不代表他們永遠都會是經典,它們是「現在的經典」,但在若干年後,它們可能 就會被到時候的人們唾棄,就像我上文中講的羅隱一樣。經典不能像「1+1=2」,客觀公 正的永遠不隨著時代改變──經典是會隨著人們的意識而產生不同的評價的。 舉個簡單點的例子:新文化運動的「論語」,在「那個時代」就不是經典了,就是人人喊 打的「打倒孔家店」,明明同樣都是一本書,有時候是經典有時候是過街老鼠,請問文筆 的標準是什麼?

ryan4970009/14 18:18

jeeyi34509/14 18:20"就跟極品的A片 或是完美的屎一樣 我說不出來 但我看到

jeeyi34509/14 18:20就知道了"

jeeyi34509/14 18:21我覺得崔佛就說得很好了

tsukirit09/14 18:23那考試考作文不就是屁,改的也不見得是菁英

對一半,因為考作文時扣分有它的審核標準,例如錯字這種是很客觀的標準,依照教育部 辭典;但是,在「寫得好不好」的加分上,就會有很多的「自由心證」,我可以這樣說: 三級分以下的評斷是很客觀的,四級分以上基本上都是老師想怎麼改就怎麼改。 題外話:我們教授都說「上輩子做壞人,下輩子改作文」她說:「到底作文我要怎麼教? 我要怎麼改?」所以妳就知道其實連大學教授都不知道改作文的標準是什麼。

devilkool09/14 18:25所以作文閱卷分數滿吃運氣的

jeeyi34509/14 18:25考試不是為了選最好的出來 只是規格化成本最低而已

DEGON09/14 19:00推這篇 閣下中文系嗎

肄業Q______Q

aiiueo09/14 19:00你沒回答我的問題。引經據典不就是格式嗎,這都內化成你

aiiueo09/14 19:00寫作模式,間接論證你的結論,文筆良莠不就是用這來衡量

aiiueo09/14 19:00嗎?換言之,如果一個論點沒有引經據典,他可以是好文筆

aiiueo09/14 19:00嗎?既然寫作有格式,一定有一個能吸引人注意的方法,這

aiiueo09/14 19:00不就說明文筆本身還是有標準

這邊我想要先處理一個問題,就是你說的「一個論點......」你是在探討論點還是在探討 文筆?如果是在講「論點」,那論點本身當然要透過他人的討論與客觀的分析,那本來就 會引經據典,但是那些經典會不會不因時代的不同而成立?答案是否,既然不永恆成 立,那就代表它沒法「完全客觀」的成為一個標準,它只能是相對客觀,沒有一個絕對標 準,就像論語在中國文學史一直高高在上,但在新文化運動被批鬥成過街老鼠。我引經據 點是為了讓我的「論點」(換言之思想)能夠更客觀的呈現出來,因為論點需要,但是文筆 不需要客觀。 如果你說的是文筆,你需要先告訴我你的P≡Q是怎麼來的。你現在的推論是「若有引經 據點(有格式),那它是好文筆;則它若是好文筆,它一定要引經劇點」這其中不符合P>Q 的邏輯推演(因為~Q>~P才對),你的邏輯只適用P≡Q,但是我不認同你的說法這兩個是等 價關係。

jeeyi34509/14 19:04不是引經據典可以是好文筆啊

我這邊提一部作品可以驗證你的說法,薩德的《索多瑪120天》內容是殺人、性交、尿液 、戀童、同性戀、性暴力、霸凌、食糞等等,跟經典一點關係都沒有。它的手稿是法國國 寶。 *[1;37m推

yuuga: 有啦,問朱宥勳啊,教作文維生的人

09/14 19:13

※ 編輯: u6vmp1756 (111.71.214.177 臺灣), 09/14/2023 19:27:29

aos00543209/15 12:19文筆如果有恆定客觀公式就不會有這麼多毒物了,現代教

aos00543209/15 12:19人寫小說的書一大票,出了幾個JK羅琳、山德森、夏目漱

aos00543209/15 12:19石、西尾維新、魯迅、徐光中?光這幾個人哪個才真的叫

aos00543209/15 12:19文筆好都各有觀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