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閒聊] 《刺客教條:暗影者》遊戲總監專訪 透過

看板C_Chat標題Re: [閒聊] 《刺客教條:暗影者》遊戲總監專訪 透過作者
midas82539
(喵)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5

※ 引述《watwmark (水印)》之銘言:
: ※ 引述《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之銘言:
: : 應該說彌助有秀過的武器都滿非主流的.
: : 但是某種程度來說彌助的身形,
: : 使用各種歷史進程上武士有使用過的武器應該都很容易操使,
: : 畢竟金碎棒就是力大無窮的才有本錢拿,
: 理論上這類"鈍器"是用來打鎧甲武士最好用的道具,
: 不管是日本戰國武士還是歐洲騎士, 但戰國好像真的不多見,
幾個原因:
1. 重鎧的前提是要有馬
不論是中世紀歐洲的全身金屬盔甲、到鎌倉時代以後的大鎧,
這些鎧甲的設計前提是「要有馬幫你撐負重幫你跑」。這時像是騎兵突擊
的最大威脅是啥?是箭矢,所以才會發展出以防衛箭矢為主的重盔甲,
像是鐵棒、連枷等鈍器系,大前提也是在馬上攻擊,不然步行行軍你就累死。
但戰國時代的狀況是,作為兵農合一會把農民武裝起來的步兵為主體,
而面對主要的步兵,對策是弓箭/火炮射擊後,針對長槍集團化的攻擊。
以釘頭槌、鐵棒等相較的重武器,長矛則是相較能較輕能應付步兵的選擇。


整體來說,因為騎馬的騎兵並不經常是作戰主體,也不常見騎兵騎馬接戰。
反倒是騎兵經常面臨長槍步兵、弓箭、子彈的威脅,馬被打死後,
重甲加上沉重的鈍器反而會成為缺點,故你看不到原因,大概是朝鈍器
演化的將領最後都戰死了,特別是馬被打死後的徒步接戰狀況。

2. 劍術的對鎧適應
其實日本的劍術,在架式與出招下就已經有針對鎧甲武士下馬,
針對同樣的重鎧武士的攻擊與應對。例如八相的架構,你只有在看到
像是敵人穿鎧甲的情境下,例如:
https://youtu.be/bbHCSqKllSI?feature=shared&t=374

那麼你才會懂,這是利用盔甲製造敵人攻擊的方向,同時降低正面傷害下,
由於你整個人是穿重甲很笨重,所以劍術上都會強調是以「軸心」與步伐
並非僅強調臂力的砍擊,而是利用轉身等概念下,強調整個手到身體閃躲
後將刀「甩」出去,這個時候接招就會有;
a. 技巧派:利用打落把敵人的刀陷於難反擊的「死體」後針對鎧甲弱點,
例如:反手向上砍敵人的大腿內側、手臂內側、刺擊面部。
b. 暴力派:直接硬砍,比如說直接上段正砍逼敵人格檔後,以蠻力繼續砍
頭盔與胸甲空隙的頸部,以及下段以從下到上攻擊敵人腋下、
手臂內側,讓敵人失去揮砍能力後,再以抓盔甲方式來刺盔甲相接觸。


那麼,你可以用相較較輕的武士刀就能處理的話,為何還要特地拿
笨重的鐵棒啦、釘頭槌啦等重武器呢?

其實真的以史實來看刺客暗影,把黑人彌助弄成像武藏坊弁慶那樣,
帶多種鈍器重武還穿重甲到處步行砍人,本身就是很不符合體力與常理的設定。
不過以SJW那種「我們要的酷武士」,這種強調生猛黑人拿鈍器砍黃猴子的設定
大概就是他們想要的吧。

嗯,我想大概會有人想問「那同時代的歐洲劍術是怎樣」?
避免再有廢問我就一併說明好了,西方的雙手大劍跟武士刀不同,
由於歐洲有比較多的鐵礦,能讓它們有揮霍做大鐵塊的大劍本錢,
演化上他們比較強調「能格檔後致命反擊」的雙手劍術。

Youtube有個很有趣的影片是叫一個劍術當家給他一把雙手大劍讓他體驗:
https://youtu.be/bfA90UijSLc?feature=shared&t=101

如果有個宗師被轉生丟到歐洲中世紀的話,大概就會像這樣摸索吧(笑)
至於大劍的通用做法,可參閱這個reaction的介紹影片:
https://youtu.be/ntxwydd2YSg?feature=shared&t=547


當然這並不是說用雙手劍的西方人都是只等對方砍過來。
我的意思是指,比起要擔心劍刃因為多次格檔而出現斷口而必須閃躲的武士刀,
西方雙手劍是利用劍柄與較軟的刀身來增加格檔後反擊的機會。

但最基本的攻擊原則還是一樣:縮短距離,到攻擊距離後直接砍致命傷,
就像這樣:
https://youtu.be/gTCuZlThAGs?feature=shared&t=53

而由於雙手劍增加了劍柄,給了一個可以很穩定架住敵人劍刃的格檔支撐點,
你甚至可以繼續衝過去拚貼身,然後抓住敵人的手臂,做出衍生的摔技或奪刀。
但代價就是雙手劍的攻擊必須留意不能扯到自己衣服,所以雙手劍流派
並不會演化出像是武士刀的拔刀術,而是像巫師3或獵魔士那樣,把雙手劍
背在背後,起手也是避免劍柄打到自己頭的架式。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6.59.34.83 (臺灣)
PTT 網址

twVent06/20 14:07刀劍可以破甲嗎?一直以為鈍器對甲冑的效果比一般刀劍好

最基本原則是可以打無防備的弱點就打,所以你可以看到不論東西方劍術 面部、頸部、鎖骨上大多是攻擊的方向,至於鈍器是靠衝擊力打擊。 如果有馬幫你負重跟跑,那麼馬上的鈍器是不錯的組合沒有錯。 但下馬後在雙方都知道盔甲弱點下,攻擊與應對的速度會決定優劣, 這時沉重的鈍器反而會成為劣勢。要兼顧長度、重量、成本下, 長槍還是比較實用的。這導致你可以看到長槍與西方針對格檔特化的戰戟 是相較常見的兵器。

krosiswang0106/20 14:11ubi搞不好是看了魔物獵人還是三國無雙,以為日本人

krosiswang0106/20 14:11都穿重裝揮舞巨大武器

※ 編輯: midas82539 (156.59.34.83 臺灣), 06/20/2024 14:22:25

livingbear06/20 14:27實際上日本甲冑是越變越輕量化,日本馬瘦弱,武士也沒

livingbear06/20 14:27有馬上作戰能力,所謂騎兵也只是快速移動工具,都還是

livingbear06/20 14:27以下馬作戰

livingbear06/20 14:30鈍器是馬上作戰衝鋒用的,像是雙鞭呼延灼那樣

leamaSTC06/20 14:32實際上看阿金科特戰役就知道 就算馬很精實能穿全套裝甲

leamaSTC06/20 14:32落馬後你連站都站不起來

henry123456206/20 15:08宗師摸索雙手劍用法挺有用的 宗師幾下就想到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