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閒聊] 布袋戲要怎麼救啊?

看板C_Chat標題Re: [閒聊] 布袋戲要怎麼救啊?作者
Luvsic
(FLCL)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0

我覺得這命題就錯了,

布袋戲/掌中戲作為傳統技藝要怎麼救說實在不是霹靂的事,
真要納入討論的話,也不能只討論霹靂,

當然霹靂在小螢幕布袋戲多年耕耘所發展的拍攝手法是有其價值,
也絕對是布袋戲藝術的一部分,
但也不是唯一,

而如果是要討論霹靂的話,
我則覺得不能過度的被布袋戲包袱,
應該要更加多媒體的討論,

不過霹靂我不懂就不再多言了,
回到標題的布袋戲要怎麼救,

現實的說,
還是多少需要靠補助,
像13, 14, 15三年國藝會就有布袋戲製作及發表的專案補助,
常態補助也不時會看到掌中劇團,

至於劇團的發展方向的話,
有像台北木偶劇團這種以中生代為主要團員,

以傳統再改進為目標,
會有傳統戲跟新編戲的劇團,

https://bit.ly/32U9JSU

也有像金鷹閣一樣持續加強舞台特效,
現場演出機關的團,
做大戲進劇場賣票,

https://youtu.be/EdG3Id3YpfE

https://youtu.be/Hv9h1i2ZRY4

https://youtu.be/2IR4C9s6Tgo

真快樂掌中劇團則是致力於與不同偶戲藝術交流,
也常請客座導演注入新養分,

https://youtu.be/UAPJ50qTY2o

https://youtu.be/CMtW9TrI26E

https://youtu.be/vRwuom47D-8

像一丈青我覺得就是掌中戲進入劇場空間的一次精彩嘗試,
也將偶戲與台灣過去的賣藥團表演做了結合

https://bit.ly/3eX2pbR

https://bit.ly/3G6trcu

長義閣的掌中家書也是類似一丈青的手法,
將舞台劇與偶戲揉合,

讓民間故事與個人/劇團生命史並行敘說,
相互映照,

https://bit.ly/3n436EK

https://youtu.be/koNDoLd6Uic

這樣的舞台劇/偶戲形制或許之後會在台灣掌中劇團的演出中越來越常見,

這幾年的做法比較常見的是將真人與偶兩條戲做對照,
有些後設的辯證掌中戲對演師們的價值,

也期待未來會有偶被處理得更為中性的嘗試,
或許也能解放文本的不同可能性,

不過不管什麼走方向都要靠觀眾支持,

有興趣的話,
去表演藝術評論台搜尋「掌中戲」或「布袋戲」,
便能找到不少對於近年劇團新嘗試的演出評論,
相信也能拓寬你對掌中戲/布袋戲敘事的想像

https://bit.ly/3t4SDMN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10.222.216 (臺灣)
PTT 網址

Sunming01/07 17:18

szdxc1701/07 17:20推這篇中肯

Keney9901/07 17:25

johnkry01/07 17:29!!!!!

sarevork01/07 17:30

moru01/07 20:30優質好文 布袋戲不是只有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