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情報] 2023 WBrC 冠軍 Carlos Medina 手沖食譜

看板Coffee標題[情報] 2023 WBrC 冠軍 Carlos Medina 手沖食譜作者
Ageoffeizai
(肥宅時代)
時間推噓15 推:15 噓:0 →:32

如題

我看好像還沒人發,就
大概整理網路上的資訊

簡短版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XQd8ddPKbXU

文字版

日本 Origami Air 摺紙濾杯
+錐形濾紙

磨豆機:1Zpresso ZP6 刻度 5.2 中粗粒度

Recipe :
哥倫比亞 potosi 莊園
日曬 sidra 咖啡:15.5 g
水: 91 度
粉水比:1:16
水質:65 ppm,鈣鎂比 1:1

每 30 秒注水 50g x 5,共 250 g
萃取時間共 2 分 40 秒

喜歡這次的智利冠軍 Carlos Medina 的理念

沒有特別昂貴的豆種跟特殊處理
使用一般的器具來研磨並沖煮。

純粹將咖啡的天然風土
從農場傳遞到人們手中的杯子裡


分享給咖啡版的鄉民。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31.77 (臺灣)
PTT 網址

kaneggyy07/06 23:49感覺超樸實…!

Ilovepasta07/06 23:51

lin8971007/07 02:28sidra也不算超樸實了吧

lightmei07/07 07:05C40的大賽靈壓漸漸變弱了

Jasperrr07/07 07:23C40刀盤終究是兩用刀

cola110507/07 07:51他這個recipe 自選分數低到不行,不如看他的指定沖煮還

cola110507/07 07:51比較有意義

Aerials07/07 09:09不知為啥WBrC選手沖的時候都不拍個特寫鏡頭照濾杯裡面

jaysuzuki07/07 09:12重點會放在選手的肢體語言吧

jaysuzuki07/07 09:13他決賽分數最高啊,6樓是不是看錯了

jaysuzuki07/07 09:14不過確實應該說,大家會最注意冠軍的手法,但那不一定

jaysuzuki07/07 09:14最適合運用到居家沖煮,至少今年的冠軍手法算是實用

jaysuzuki07/07 09:16台灣王詩如預賽(自選)是第一名,蠻可惜

jaysuzuki07/07 09:16中國選手複賽(指定)不只第一而且還顯著高於其他選手

jaysuzuki07/07 09:17所以比起冠軍的參數我更好奇中國指定沖煮的參數就是了

Aerials07/07 09:34至少可以放個字母畫面吧 不然都不知道中粗是多粗@@

Aerials07/07 09:35手法感覺跟46差不多 多一個壺

w8r07/07 09:54其實賽豆沒有便宜的,即便不是微批次處理也可能是從上百千公斤

w8r07/07 09:54中所精挑細選出來的極少量豆子, 成本算下去仍是非常高

Ageoffeizai07/07 09:55我也好奇多粗,1Z也是低調到官方貼文我才知道是ZP6

w8r07/07 09:57不過今年冠軍真的是手法和器材都平易近人多了,包括烘豆機

jaysuzuki07/07 10:10研磨度就只為了這場展演設計,不同情況用的就不一樣了

jaysuzuki07/07 10:11KRUVE的中粗是1100-1300 microns

sunlinsg07/07 11:29中粗我猜可能特仕版的5.5吧,還是大家有其他想法

補上了蒐集到的資訊,5.2

tubahorn07/07 11:375次250C.C.想到Hoffman...

jaysuzuki07/07 12:49Matt Winton也是五注法

cccict07/07 12:54第一次看到比賽的獎盃,根本餘料建造

chan1507/07 14:26這算是有點變形的 46 沖法?

Icta07/07 21:14其實用什麼手法不太是重點,味道是所有因素的結合

Icta07/07 21:15生豆+烘焙+研磨+溫度+水質+手法參數 -> 最後結果

Icta07/07 21:16網路上說什麼悶蒸幾秒最好幾秒過萃,前面怎麼擾動最好怎樣差

Icta07/07 21:17都是假的,因為那只是整個方程式當中的一小部分

Icta07/07 21:18同理 哪一個磨豆機 哪一個粗細度最好也是假的

Icta07/07 21:19把方程式其中一部分固定下來,讓其他部份去配合才是正道

Icta07/07 21:21這就是那麼多選手直接選擇好執行的五段注水

Icta07/07 21:22就是把手法當成固定的存在靠其他部份去調整配合

Icta07/07 21:23對比賽來說,好執行、一致度高的手法就是好手法

確實

chiugenius07/07 22:20比賽手法設定的太複雜,容易失誤,影響到展演

chiugenius07/07 22:22沖幾段,加多少水,看的是這隻豆子如何烘焙、研磨、

chiugenius07/07 22:23水質如何,想萃出什麼風味

chiugenius07/07 22:25Icta大說的對,沒喝到的參數都是假的,看看就好

lin8971007/07 23:39看很多年比賽 通常冠軍都沒太神奇的手法

lin8971007/07 23:39可複製性比較重要 上場就是把變數降到最低

※ 編輯: Ageoffeizai (223.140.216.223 臺灣), 07/08/2023 00:22:36

windfolg07/08 07:04

YCL1307/08 16:48除了可以歸納出來的沖煮架構外,參數真的看看就好

jaysuzuki07/08 21:05所以我才說更好奇指定沖煮怎麼設計呈現,選手使用的工

jaysuzuki07/08 21:05具跟自選不同,有Hario Switch也有愛樂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