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器材] Autocomb形式的佈粉器

看板Coffee標題[器材] Autocomb形式的佈粉器作者
davidcty
(davidcty)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34

幾天前咖友分享了行星佈粉器的試用文,雖然很可惜後面爆炸了,但文中提到可解決行星佈粉器深度問題的 Autocomb最近正好在社交媒體上流行了起來;這個勢頭跟半年前各式行星佈粉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根本如出一轍… 只能說咖啡器材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然後許多人(譬如我)偏偏就很不爭氣地照單全收…

抱著不能只有我把持不住的精神,這邊整理一下最近看過以Autocomb的概念發想出來的各種商品,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購買:

1.中國網友3D列印致敬版
https://i.imgur.com/Rjc2jbq.jpg


看這個相似程度九成五的外型就知道是「致敬」產物,但作者加入了一些整合式接粉環或是磁吸的改動,勉強不算是完全山寨。根據對岸網友實測,佈粉效率還有狀態都很接近原版,如果對「致敬」沒有心結的話可以很平價的入手。

2.北半球佈粉針改造版
https://i.imgur.com/5Ini9yl.jpg


中國的咖友用常見的北半球佈粉針改裝,換上自行3D列印的針座。好處是原本北半球佈粉針就可以很輕鬆的調節粉針深度,所以只需要換幾個小零件就可以;缺點就是那個針座很明顯還是山寨Autocomb的設計,有精神潔癖的朋友可能會不太自在。

3.Muvna π象佈粉器
https://i.imgur.com/L21l8RP.jpg


磁吸加上金屬軸承,主打一個絲滑旋轉。針座還是有Autocomb的影子,但起碼不是一比一還原了。照片看起來很有份量,質感也不錯,感覺有點像當初孚光出的行星佈粉器之於Moonraker吧!

4.Muvna 螳螂佈粉器
https://i.imgur.com/0zoVDii.jpg


這個廠商蠻好玩的,上面那個 π象發表沒幾天,官網又出現一個概念接近,附帶一體式磁吸接粉環,價錢還便宜¥100的產品… 不過我覺得這兩副(顆、組、把…?)最起碼的一點好處就是Autocomb的影子已經很淡了,買起來不會覺得有什麼道德瑕疵…

5.Squeaky 拉繩式佈粉器
https://i.imgur.com/jSOcwF2.jpg

之前在某群組有看過群友分享,沒想到今天在台北咖啡展有一個小小的攤位。目前在 Kickstarter 上集資,特點是動力來自於迴力拉繩,佈粉看起來像在發動某種引擎一樣。我個人看了參展人員示範覺得略嫌煩瑣,少了原版佈粉時那種俐落感,但佈粉效果的確很優秀,拉個兩三次就很平整了。


由於Moonraker借鑒/抄襲/優化並且普及了行星式佈粉器的概念,導致前一陣子在國外論壇上,以為Weber是原創好棒棒和覺得Weber又在抄作業的兩派網友爭執不休,好像在爭奪什麼劃時代科技的正統一樣;沒想到Autocomb橫空出世,不但很好的解決了行星式佈粉針不易調節深度跟容易造成咖啡粉分佈外高內低的缺點,佈粉效率也高了一些。悲觀一點來說,接下來各個廠商應該會推出更多類似概念的佈粉器,而行星式佈粉器可能已經變成一個過渡性產品了。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86.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Coffee/E.s3ymX0i-lihU

mc330832111/18 07:45針都好細,不知道硬度如何

不細效果不夠好,像孚光行星用0.4mm的針,只要速度稍快粉層就很容易外高內低

CJhang11/18 09:06Autocomb要五千 真的對大部分的人都有點超出預算

kikolo11/18 09:46最後一個募資的感覺像是同心圓排列設計,這像只是傳統的

kikolo11/18 09:47針式佈粉器掛個溜溜球拉環,傳統針式佈粉器缺點我在佈粉

kikolo11/18 09:47針篇章有提到過,就不重複了。而且轉動速度太快也會造成

kikolo11/18 09:47不好的結果。這在我前面心得文也提到過了

kikolo11/18 09:49Autocomb的佈局經過推算過的,同時間針是不同點位繞,避

kikolo11/18 09:49免傳統針式佈粉器的缺點。同時使用時也不應太快需放慢即

kikolo11/18 09:50

kikolo11/18 09:51行星佈粉器即是解決傳統同心圓擺設的針式佈粉器缺點,才

kikolo11/18 09:51有行星佈粉器的出現。但可能是Autocomb給的靈感。

國外目前討論區的結論好像是原始行星概念>Autocomb>>>>>>Moonraker

kikolo11/18 09:52所以本篇的佈粉器,不管螳螂還是象,都脫離不了固定排列

kikolo11/18 09:53的傳統針式佈粉的缺點

kikolo11/18 09:58如果不想跑電腦模擬軌道,3D列印就直接照autocomp佈局

kikolo11/18 09:59https://i.imgur.com/kJuHP3C.png

kikolo11/18 10:17其實我內心有理想的佈粉針型態,但就不展開來講了

前陣子小紅書有位咖友自己列印了一堆針腳排列。基本上一字型十字型效果都很差,但到了 六腳以至於放射型的時候,只要針夠細+同心圓上相鄰軌道的針離得夠遠,佈粉效率/效果都 跟原版十分接近。實際上不論是π象或是螳螂,雖然針座設計不同,針腳的位置還是複製原 版的,理論上差距應該不會太大

mitchness11/18 10:21因為18g中焙左右的豆子,就算是直通式58.5粉碗,

mitchness11/18 10:22整粉後,還是會略高於粉碗,所以沒內建粉環的產品

mitchness11/18 10:25基本上都可以略過。再者就是粉針旋轉速度(6~8根1.2-1.5

mitchness11/18 10:27直徑1.2-1.5cm圓形排列),高速旋轉時,可能會將粉噴到

mitchness11/18 10:29粉環上,但是大小結塊都會被打散,整體不用特別調整,

mitchness11/18 10:30就可以直接壓粉。

mitchness11/18 10:32後來買了一個很爛很便宜的電動起子(空載轉速:220r/min

mitchness11/18 10:34海鮮售價19X元,對岸35-40R左右,可以打散結塊又不會噴

mitchness11/18 10:38所以轉速如果不夠快,可能會影響使用體驗

我也覺得Autocomb系列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快速攪粉,效率比行星系快出不少,在商用 環境會更容易推廣

※ 編輯: davidcty (223.136.86.218 臺灣), 11/18/2023 16:41:26

kikolo11/18 18:17autocomb轉太快會外拋跟凹陷面

kikolo11/18 18:24可能速度上也需力道掌控下

kikolo11/18 19:42https://i.imgur.com/CMUBsQA.jpg

kikolo11/18 19:43https://i.imgur.com/1rXPI5F.jpg

kikolo11/18 19:43官方說明有提到,所以不是轉越快越好

kikolo11/18 19:47正確方法是快速打散後正常的均勻轉動

kikolo11/18 20:34中國分享心得有說到,autocomb轉太快會有離心力,然後一

kikolo11/18 20:34樣會有中央通道的機率 XD

kikolo11/18 20:35看來我還是好好的用行星佈粉吧 XD

行星佈粉器會造成外高內低的速度比Autocomb式更低耶。我自己用行星最均勻的方法是和緩 定速的旋轉效果最佳,但效率跟Autocomb型完全沒得比~我想家用情況慢那三五秒可能沒差 ,主要是商用環境吧?

kikolo11/18 20:37如果注意到細節,中國那邊是說會發現萃取均勻後,風味變

kikolo11/18 20:37得清晰乾淨,自然舒服

kikolo11/18 20:38好好的佈粉/整粉/壓粉才是義式王道啊 (茶)

※ 編輯: davidcty (223.136.86.218 臺灣), 11/18/2023 20:47:43

kikolo11/18 21:14https://i.imgur.com/Sd6FEeV.jpg

kikolo11/18 21:15https://i.imgur.com/E7TO1GY.jpg

kikolo11/18 21:16https://i.imgur.com/SKc8wtl.jpg

kikolo11/18 21:18我的看法是,致敬版跟針整圈排列整齊的,買之前請三思

lane3411/20 06:35一開始看到行星佈粉器這名字就想到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