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題] 請推薦大臺北區全熱交換機空間規劃

看板E-appliance標題Re: [問題] 請推薦大臺北區全熱交換機空間規劃作者
simon513
(小柴)
時間推噓27 推:27 噓:0 →:77

全熱會導入大量水氣這句話有點瑕疵,是通風導入大量水氣,這點deltaz也知道,所以才會說直接開窗>全熱>不開窗。

所以爭執的點就是,deltaz可能是全天候固定風量開全熱,另一位可能是偵測CO2濃度過高才會啟動。全天開就算有焓交換,還是會引進大量濕氣這也很好理解。但是有需要全天換嗎?這要看每個人對通風的需求。

兩個人其實在講同一件事,不用吵啊

至於說換進來的空氣遇到冷氣相對濕度又提高之類的,又不是always 夏天在開空調,也有可能是春秋天室內外溫度差不多啊。看絕對濕度比較單純好理解,不用把問題愈弄愈複雜。





※ 引述《deltaz (我還懂不懂飛翔)》之銘言:
: : 推 Maori: 我補充一下,就算沒開吊隱除濕機,單開全熱,說真的我也感 06/06 12:08
: : → Maori: 受不到濕度有什麼大幅上升的感覺(室內通常會開冷氣或暖氣) 06/06 12:08
: 降溫才會析出水氣,暖氣會降低絕對溼度,所以外部氣體進來濕度會進一步降低
: 與冷氣的狀況是相反的
: : → Maori: 我無意介入你倆的紛爭,我只是以一個半年的使用者分享心得 06/06 12:09
: : 推 Maori: 真實使用狀況是...我全熱大概有人就會開,除濕機則是感覺 06/06 12:16
: : → Maori: 濕度明顯高(如下雨天)的時候才會開,開啟時間比例約5:1吧 06/06 12:17
: : → Maori: 因為我太太對濕度很敏感,我們也有裝設不少監測溫溼度的儀 06/06 12:19
: : → Maori: 器,但目前並未出現開全熱反而覺得濕度上升的情況,但我會 06/06 12:19
: : → Maori: 多注意看看是不是我觀察有誤,有心得再上來回報 06/06 12:20
: 冷氣剛開啟時,壓縮機運轉,出風口溫度很低,這時候會大量除溼
: ,等到室內溫度降低,壓縮機停止運轉或是低速運轉,出風口的溫度也相對提高,
: 出風口與室內溫差小,冷氣的除溼能力就會大幅降低,如果有濕氣持續輸入
: ,濕度就會開始上升,你把吊隱除溼機關掉一天就知道答案了
: : → Maori: 不過,有裝全熱的話,順便裝台吊隱除濕(空間允許的話)是不 06/06 12:21
: : → Maori: 錯的選擇,這些裝的人少,多分享經驗討論一下 06/06 12:22
: 水量可以用物理公式推導的
: 夏天台灣常見室外30度左右,濕度80~90%,室內開冷氣26度,濕度除溼保持60%
: ,對照空氣線圖,兩種空氣的含水量差距大概 1kg的空氣會有 10g左右,外部
: 空氣進入室內降溫之後,就會在室內析出。 如果以通風量100CMH, 1CMH空氣
: 重1.2Kg來說(1.2*100)*10g*24小時/1000 = 28.8公斤的水
: 全熱可以減少50%或以上的水量,但還是有15Kg的水量,這些除溼量都不包含
: 人體散發,廁所,廚房等等會額外的水蒸氣,算入這些除溼量還會更多
: 全熱或是新風系統,滿常會聽到說除溼量不多,你從物理原理回推就可以知道
: ,如果外部與室內的條件都滿足以上所說(至少夏天常見),變因在通風量
: 全熱機器因為管路的關係,特別是塞大台機器又不想影響房屋挑高等等
: 常會安裝的很奇怪,導致管損量很大或是嚴重短循環,實際交換的風量少了,
: 自然除溼量就少了,但二氧化碳濃度就會比預期的高很多()
: 如果全天候都不開門開窗,室內會覺得悶的話,二氧化碳濃度通常在1500ppm或以上
: 有興趣可以加入二氧化碳監測,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概念的
: 最後是如果要大量通風,保持室內CO2 600ppm以下,最好配上吊隱式除溼或是設計
: 可以讓除濕機擺放連續除溼的管路與排水,才不會倒水倒的很累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156.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E-appliance/M.1591429608.A.C6C

deltaz06/06 16:03只要人在室內CO2濃度要維持1000ppm以下,大概就需要不少

deltaz06/06 16:03通風量了,小家庭約75~120CMH左右,這樣引進的濕氣就不少

deltaz06/06 16:03

deltaz06/06 16:06如果使用空調的比例不高,其實裝全熱是不恰當的選擇,因

deltaz06/06 16:06為多了全熱濾芯的消耗與阻力提高進而增多的電費,窗型或

deltaz06/06 16:06是帶管路的新風才是正確選擇

haydou06/06 16:13其實也沒有要吵,大家都成年人了XD,不過我只能說D大的推

haydou06/06 16:13導少考慮一些東西,不過怕戰線拉長,所以就此打住,最簡

haydou06/06 16:13單的方法就是實際量測,畢竟再完美的理論還是要透過現實

haydou06/06 16:13生活當中的驗證,很多人的實測結果就是沒有

deltaz06/06 16:14為啥會違反物理原理,沒有濕度增加也給你常見的答案啦,

deltaz06/06 16:14管損或是短循環導致通風量不足

deltaz06/06 16:15物理原理是不會憑空失效的

deltaz06/06 16:16通風量從二氧化碳濃度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deltaz06/06 16:17只是家裡有二氧化碳監測的人很少,對於通風整體的樣貌理

deltaz06/06 16:17解自然相對變少

haydou06/06 16:19我沒有說違反物理原理,我說您的推導少考慮一些東西,不過

haydou06/06 16:19我相信不少網友也不想看我們在這邊討論,再者我剛剛實測

haydou06/06 16:19的結果,再沒有開除濕機的情況下濕度沒有明顯上升,我自己

haydou06/06 16:19也用得很爽,然後我也不是沒有概念在那邊黑白講,所以就

haydou06/06 16:19此打住

deltaz06/06 16:21冷氣降溫前段除濕力跟後續達到穩定溫度時是不一樣的

deltaz06/06 16:21公式固定就是那樣,還能多什麼東西?

deltaz06/06 16:26全熱在民眾相關知識提高前,就是得忍受廠商亂亂裝,裝了

deltaz06/06 16:26會跑就好,不管實際通風效果

haydou06/06 16:37我想我們意見的不同點是在於全熱會不會造成’大量水份‘(

haydou06/06 16:37我不用析出這個字眼,畢竟那個條件太極端了),再者我剛

haydou06/06 16:37剛算了一下氣溫濕度圖,您用的相對濕度應該是90%,不過既

haydou06/06 16:37然您用24小時計算,用平均濕度來計算也許會比較客觀而非峰

haydou06/06 16:37值,並且您的環境假設應該是室內完全密閉空間,室內跟外

haydou06/06 16:37界只透過全熱來交換室內氣體,畢竟正常來說分離式冷氣的

haydou06/06 16:37風是室內密閉循環,所以您說貴府一天全室除濕5-10公升,

haydou06/06 16:37未必是因為全熱造成多處來的量,也許有多出一些水份,不過

haydou06/06 16:37是不是會造成大量水份上升,不好意思我可能真的不認同,

haydou06/06 16:37畢竟剛剛實測還有其他人回饋這個現象真的觀察不到,而且

haydou06/06 16:37全熱我真心覺得是好東西,換濾網的時候真的很療癒,不過透

haydou06/06 16:38過跟您的討論我確實有複習以前一些知識以及多查了很多資

haydou06/06 16:38料,感謝^^

deltaz06/06 16:39上面計算用的是80%

as11153106/06 17:25看你們怎麼定義大量水氣是多大量 ,各自標準不一 討論沒

as11153106/06 17:25有交集,可以肯定的是開全熱時間越長,室內的濕度絕對是

as11153106/06 17:25相對高的。這點不會有錯至於你體感能不能感受出來那又是

as11153106/06 17:25另一回事

yen506006/06 17:42上上一篇H大有給他們家的全熱和冷氣相對位置 看起來應該

yen506006/06 17:42是全熱出風口離冷氣較近 所以濕度、熱風在進室內時 就被

yen506006/06 17:42冷氣壓縮機拿去除濕了 也因為這樣 冷氣持續吸進較高的風

yen506006/06 17:42溫 電費應該會比較高一點 因為冷氣難以維持在低頻

yen506006/06 17:45D大的算法原則上沒錯 但因為H大的濕度問題應該都被冷氣

yen506006/06 17:45解決了 所以感受不到 但如果H大願意的話 可以再做個實驗

yen506006/06 17:45是冷氣關掉 全熱續開 看看相對濕度會上升多快 因為冷氣

yen506006/06 17:45關掉 或是進入低頻(以H大的安裝方式 我猜冷氣不太常進入

yen506006/06 17:45低頻)就會遇到D大說的 冷熱風相遇 水氣析出 且沒有壓縮

yen506006/06 17:45機即時處理

yen506006/06 17:54簡單說 H大的安裝方式 應該是用較高頻的冷氣運轉(較高

yen506006/06 17:54的電費)換不用常倒除濕機的水 但哪個比較省電?可以省多

yen506006/06 17:54少錢?就真的是只能去研究室實際比較了 但每個人的家就是

yen506006/06 17:54住起來習慣 爽就好 也不太可能去拆掉 把冷熱風相遇的點

yen506006/06 17:54改在除濕機上面...

yen506006/06 17:58之前這篇有在討論為什麼變頻頻冷氣開久了濕度會上升

yen506006/06 18:02其實變頻冷氣 光是單用的情況 無全熱加入新風進來 只要進

yen506006/06 18:02入低頻一段時間 濕度就會上來 不太可能加一台全熱 濕度

yen506006/06 18:02還會更少 所以H大在家 除濕機沒什麼開的情況 濕度還能持

yen506006/06 18:02續降低 唯一能解釋的就是冷氣壓縮機一直用高頻運轉把水

yen506006/06 18:02氣吃掉 再吹出來

yen506006/06 18:12所以 D大提到通風量不夠才會無感於水氣 而H大一直不認為

yen506006/06 18:12是通風量過少 我覺得這兩個人可能都沒講錯 而對話的交集

yen506006/06 18:12應該就是要去看 「冷氣高頻運轉」與否 如果冷氣低頻運轉D

yen506006/06 18:12大講的會發生 一直高頻運轉H大就不會碰到濕度問題

yen506006/06 18:17我家裡是還沒裝 但有在規劃 個人是比較傾向把冷氣和全熱

yen506006/06 18:17的出風口 規劃在除濕機可接水管的位置兩側 這樣冷熱空氣

yen506006/06 18:17交集所析出的水氣 可以交給除濕機處理 冷氣也比較不會因

yen506006/06 18:17為一直遇到全熱出風口的溫度 一直處在高頻運轉... 希望

yen506006/06 18:17省一點電費

yen506006/06 18:33關於什麼是全熱+冷氣 讓冷氣處於高頻運轉 電費暴增 可以

yen506006/06 18:33參考這篇

yen506006/06 18:35如果做個實驗 開全熱+冷氣 vs 純開冷氣 電費爆表 比較合

yen506006/06 18:35理的解釋應該都是出風口位置離冷氣(溫度感應器)太近 冷

yen506006/06 18:35氣下不來低頻運轉

yen506006/06 18:35(先不討論多間房間 全室恆溫的問題)

yen506006/06 18:38單就單一空間來說 熱交換機的效率通常都超過50% 如果安

yen506006/06 18:38裝正確 冷氣不會常常處在高頻 導致電費暴增超過50%

Brian2306/06 23:04裝全熱和吊隱 一個月電費會很貴嗎?

IamBuki06/07 02:58全熱不就不開窗又能維持空氣品質在爽 裝的起全熱的人

IamBuki06/07 02:59負擔的起冷氣 除濕機 那些費用的 說實話真的不貴

IamBuki06/07 03:05正常的設計是房間正壓排出CO2 房子中央吸風就好可以改善

IamBuki06/07 03:08冷房效果

deltaz06/07 07:21樓上,你說的這種設計就是標準管損超大的案例

Maori06/07 08:02冬天電費大約增加1000初,夏天目前還在實測中

Maori06/07 08:31全熱管線最好規劃單一空間一進一出,不過實際效率還是跟每

Maori06/07 08:31個空間大小和人數有關,以我家為例,清晨起來主臥(兩大人)

Maori06/07 08:32大約在600上下(窗戶全關只開空調和全熱),小孩房則500左右

Maori06/07 08:33上述是說二氧化碳的濃度,建議每個空間都要有溫溼度及二氧

Maori06/07 08:33化碳濃度偵測器(或自動連動器) 這樣才會知道全熱的效果

Maori06/07 08:36所以說回來,如果條件允許,不要用正壓方式,當初廠商本來

Maori06/07 08:40也有提到中央正壓集風的效率會比較低,所以建議一進一出

Brian2306/07 09:09M大 請問你們家是全天開還是CO2高時自動開?

Maori06/07 09:45我是設定成只要有人在家就自動開,二氧化碳偵測儀器的部分

Maori06/07 09:45只是用來記錄和觀察

Brian2306/07 09:52了解 感謝

deltaz06/08 07:01to yen5060,冷氣要持續高頻運轉只有熱源量接近冷氣製冷

deltaz06/08 07:01量,白話文的說法就是冷氣裝太小台,不然冷氣製冷能力大

deltaz06/08 07:01於熱源的狀況下,持續運轉室內會持續降溫,這不太可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