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食記] 台北 ULV Restaurant and Bar

看板Food標題[食記] 台北 ULV Restaurant and Bar作者
NouTsan
(Meteor)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消費時間:110/01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160巷18號
電話:02 8771 0828
營業時間:12:00 - 15:00,18:00 - 00:00
每人平均價位:$2500


完整圖文:https://reurl.cc/5oqeKV


眼饞了好久,終於趁著生日吃了ULV Restaurant And Bar
當晚點了一份套餐,另外單點了四樣前菜、一樣主菜
基本上跟點兩份套餐沒什麼差別了,當晚的胃口相當好
餐點用畢準備上甜點時,甚至想要加點一份主菜的鴨胸

但因為背對廚房所以不知道內場已經要休息了
當下讓內外場一陣忙亂,當時真是窘得無地自容
還好侍者沒過多久就來桌邊告知已經不方便再做加點
我也就連聲說著不好意思的下了台階,真是捏了一把冷汗


https://i.imgur.com/ETwRVno.jpeg

首先上桌的是偽裝成蘿蔔的開胃小點,可以直接用手拔出
是自製的風乾鴨肉火腿,包裹水田芥和辣根醬
鴨肉火腿的風味很好,鹹鮮肥腴
在鹹味的尾端再銜接上辣根和水田芥的一抹嗆澀
是一款不論在視覺還是食用過程上都有樂趣的開胃小點

對麵包的印象就比較一般了,對ANiMA的麵包更有印象
但畢竟佐料就幾乎完全不同,並列比較好像也不太公平


https://i.imgur.com/KuAn9yT.jpg

冷龍蝦佐太妃糖龍蝦醬,上面感覺是淺漬過的蘿蔔絲
整體味覺偏甜,跟龍蝦丁擺在一塊兒的麵包丁感覺有燻過
把蘿蔔絲、醃漬青蘋果、麵包丁和龍蝦沾醬一起入口嚼食
一股煙燻火燎的味道奔湧而出
頓時覺得自己吃的是某種經過炭烤的畜肉而不是龍蝦肉
相當神秘,但因為是最後一口所以也無從再次確認


https://i.imgur.com/TEGA2m6.jpg

備受讚譽的和牛塔塔則意外的沒有那麼讓我喜歡
美乃滋使得整體口味偏酸甜,沒有太多牛肉本身的味道
再搭配上方的炸酸豆,整個味覺體驗與其說是和牛塔塔
閉著眼睛餵我吃一口,我可能有機會錯認為是燻鮭魚
搭配食用的薯片也稍微有些偏油,但整體份量很夠

接著是單點的發酵馬鈴薯餅
口感上像是黏性沒有那麼高的麻糬
口味帶點酸,總共有兩塊,是很紮實的澱粉食物
搭配一旁的鱒魚卵和酸奶,可說是酸上加酸了
魚卵提供鹹鮮,酸奶濃郁酸爽帶著奶香,是蠻有趣的搭配


https://i.imgur.com/NR8ACEE.jpeg

酥炸雞肉球則是單純的爽菜,一份要價$180並不貴
一共有三顆,外層酥脆而內裡濃郁綿軟
口感口味都讓我想到奶油蟹肉可樂餅
但比起奶油蟹肉可樂餅的甜郁
酥炸雞肉球更帶點奶油起司的酸爽


https://i.imgur.com/SEkCMgv.jpg

炭燒小捲的香氣相當逼人,一旁搭配鹽昆布和風乾甜菜
一時之間還有點無法分辨雙雙切成細絲的昆布和甜菜
小捲的火候亦是極好,堪堪夾生,食材和手藝俱佳
但因為店內整體環境氣味的緣故
對那股子有些過於逼人的煙燻火燎味其實已經有些感冒

這裡剛好講到炭燒,就難免想提一嘴
店內因為是開放式廚房,和用餐區就在同一個空間
所以油煙味其實比我想像中的還要重上很多
是覺得周遭空氣甚至已經有一點凝滯感的程度
這點可能是開放式廚房無可避免的缺點
我自己是不太喜歡這樣

對接下來的慢燉牛舌的印象同樣不深
牛舌好吃,雖說是燉,但又有點像是煎烤過的口感
搭配熟甜的栗子,是整體很有秋冬感的一品

接下來是小牛胸腺搭配孢子甘藍/優格/香料油
再搭上碗邊的香料脆餅,整體呈現相當印度
這也可能是我第一次吃小牛胸腺
和我想像中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太一樣

原本以為可能是偏精囊或腦子的那種綿軟濃郁
但其實是更有彈性的口感,不禁讓人想起雞豬下水
味覺很明確的指向了內臟,像肝,像心,也像胃

接著是在進入主餐之前最後的一道前菜:
台梗九號脆米餅|嫩煎雞翅與發酵竹筍
旁邊的白色泡沫則是蛤蠣泡沫

這道菜讓我留下了蠻深的印象
因為儘管其組成結構都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但在看到這個排列組合的時候,你可能還是不會想到
這道菜吃起來給人的感覺會是梅干扣肉

其成分也並沒有寫到梅干菜
所以我當時以為就是梅干菜的東西
可能其實是材料中的發酵竹筍也說不一定
整體呈現除了雞翅並不若五花扣肉一般肥腴之外
這道菜整體的味覺印象真的太梅干扣肉了,十分有趣


https://i.imgur.com/QbKX3E3.jpg


https://i.imgur.com/AgEJg0A.jpg
終於來到主餐,伊比利老饕和M9澳和側腹各點了一份
已然切分開來的老饕肉上頭蓋著非常吸睛的黑色餅乾
就是菜單上寫著的海藻脆片,視覺效果很好
口味則是鹹中帶甘甜,頗有日本零食的感覺

但脆片不論是單吃或者搭配豬排,我都覺得僅只一般
反倒是切成小塊的甜豆筴更得我青睞
那股豆莢特有的豆生味,那個很"青"的味道
和豬排之間形成一個很好的搭配

M9澳洲和牛使用了側腹的部位,接近內外橫膈膜
照理說應該要是一個相對精瘦的部位
但可能因為使用的等級是M9,所以仍然十足肥腴

一旁搭配了千層馬鈴薯、焦化洋蔥泥和一朵羊肚菌
牛肉的火候相當好,搭配起洋蔥泥和羊肚菌也很不錯
但整道菜令我印象最深的卻是肉汁

肉汁的質地極其濃郁,幾乎像是保衛爾(Bovril)牛肉醬
甚至有幾絲黏性,感覺是經過濃縮再濃縮的產物
風味相當醇厚,搭配牛肉簡直絕配,好吃到想買一瓶回家

套餐的甜點則像是解構重組的蒙布朗
淡褐色的末狀物是栗子慕斯,感覺像是手削出來的
但菜單上是寫慕斯,跟這個呈現有些連不起來,覺得神秘
不知道是不是做成慕斯之後先進行冷凍
等夠硬了之後再進行加工磨削呢?

總的來說是物有所值的一餐,主菜的價格也並不太貴
兩道都落在千元上下,表現也都算不錯
只是冷熱前菜的表現要來得更加亮眼,主菜就矮了一截
有機會的話會想要再來吃吃看其他的品項


--
【到底吃不吃】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ewegonnaeatornot/

Blog:https://dontweallare.blogspot.com/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01.174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