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請益] 長期持久現金流配置

看板Foreign_Inv標題Re: [請益] 長期持久現金流配置作者
kurtdh
(Kurt)
時間推噓12 推:12 噓:0 →:34

個人認為,以高殖利率美國上市股票為目標比較適合

1. 用複委託下單:
買賣手續費低消高不利資金取用,且退稅上手會處理,股利直接到台灣帳戶,
方便待業/退休的生活,或是買不起房想靠他租房。xD

2. 對財報有基礎,對產業有了解:
以一個會計念了1X年的人來說,
常常看報告看到半夜3、4點還是只看了皮毛,也常常誤判。
直接買大盤ETF真的省事很多。(沒有家產的人還是把時間專注在本業上賺比較多啦)

3. 邊際稅率40%的高階經理人、專業人士:
這是強者我朋友的困擾,他們之前台股股利被課稅和二代健保很痛,
所以就被我推進免稅美股坑了。XD

※ 引述《orphen750226 ()》之銘言:
: 各位前輩好
: 目前是已完成資產配置,預估明年股息正常發放為ㄧ個月29K的被動收入
: 但總覺得風險不夠分散
: 想請教是否在未來,能有更好的調整
: 以下為各股佔總持股的比率
: RDS.B 27%(殖利率原本該為10%-11%,但...)
: BP 12.5% (殖利率為10%)

兩支個股占總持股40%,風險十分集中,建議考慮降低。

部分可以移轉至之前蔡醫師在退稅清單中分享過的MLP類別的CEF,
屬於美國能源中下游,可稍微分散風險,且殖利率和退稅比例均高。
例如AMLP(交易量大)或MLPA(費用率低)。

也可以考慮同屬邪惡勢力的BTI和PM,
同屬穩定高殖利率、低扣繳稅率,且看不到未來(咦)

如果複委託是永豐,可以考慮分配一點到股利不課稅的市政債。殖利率大概5%~6%。

如果複委託是富邦,股利不課稅的特別股可以考慮分散一些過去,
風險低的公司要注意可招回時間,這種通常長期處於溢價,被
招回損失的溢價可能就占利息的一半。(如TBB)

風險高的公司要特別留意公司的長期現金流,如果營運現金流入不能穩定支付利息,
或是無法舉新長期債來支付即將到期的短期負債時(金融海嘯時風險特別高)
可能拿了高利(高收益)失了本金(垃圾)。
(如CTBB、SBLKZ...沒事兆豐海外市場大全可以慢慢看)

: VTI 20.8%
: OHI 15.6%(殖利率為10%,扣完30%,約為7%)
: SPG 15.6%(殖利率為14%,扣完30%,約為9.8%,但不確定今年配息會砍多少)

REITs買單一信託基金沒有稅上優勢,建議買VNQ等ETF比較省事,看一堆報告真的很累...另外,REITs占總投入30%也是偏高,可以考慮分散。
畢竟疫情後的世界,或許在家上班、線上購物會變成主流。
商用不動產是否還能和現在一樣的報酬率,誰也不敢確定。

: PK 8.3%(今年不發放,希望明年會恢復)
: 其實是打算把這些股票放長期領息,VTI很確定會抱二十年以上
: 想請問各位前輩的看法
: 謝謝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19.60 (臺灣)
PTT 網址

ffaarr05/23 00:16mlp那兩支算是ETF吧?

awss197105/23 07:50推一個

chinakid05/23 08:04

james19897805/23 08:51推一個 但40%以上+海外大於670萬 還是要課2X%就是了.

kitune05/23 09:09高殖利率美股先扣30% 券商退稅不可靠啦 你認真嗎

Ithinkthink05/23 10:03

chichenchu05/23 11:16REITs 可以買醫療類的,比較穩健,只是跌的不深

yamiyodare05/23 13:54可惜老巴老了 不然 BRK 不配息會是最好的標的

s14823505/23 18:25回樓上,以我在portfoliovisualizer上看到的過去十年來

s14823505/23 18:25的數據,持續buy and hold VTI 績效會贏 BRK

willism05/23 20:29回樓上,如果你說的是10-19年,那答案是BRK.B贏,因為VT

willism05/23 20:29I配息1.88%得扣30%稅,每年少了近0.5%收益。

willism05/23 20:31每年加碼一次,兩者年化差距還不到0.5%。

Gyin05/23 20:33BRK是19年跟20年到目前太慘烈 不然之前還不差

s14823505/23 21:32回樓樓上,每個人的適用的withholding tax rate不見得相

s14823505/23 21:33同,僅是指出「巴菲特不是持續超越大盤的保證」這件事實

s14823505/23 21:33

willism05/24 01:21台灣人就30%,我想沒啥好爭論的。至於巴菲特已經好幾年

willism05/24 01:21跟不上S&P500,這點他也講過很多次了

willism05/24 01:26最後巴老的比較對象一直是S&P500指數基金,而非VTI

s14823505/24 14:45首先nationality 跟 residency 是不同的,稅率自然不同,

s14823505/24 14:45再者,如果巴老連VTI都不能保證贏過,那為何不直接投VTI

s14823505/24 14:45就好?

kevinpowei05/24 15:20台灣國外工作的這麼多 這些人應該都是當地的稅務居民

kevinpowei05/24 15:20誰說台灣人只能30% 而且為什麼只能指定對象比較 還有

kevinpowei05/24 15:20先劃定對象 萬一其他人贏了就不算的喔

willism05/24 15:36有身份當然另當別論,討論問題是要用常例還是特例?

willism05/24 15:39至於kevin在股票回購議題,講輸就惱羞中離,我就不奉陪

willism05/24 15:39

willism05/24 15:44BRK.B在大多數常例會贏,在少部分特例會輸,結果你下了

willism05/24 15:44一個結論說-BRK.B贏不了,顯然失之武斷。數據分析會這樣

willism05/24 15:44搞嗎,應該不會吧

willism05/24 15:46有在關心老巴的都知道BRK近幾年輸S&P 500,但有些人依然

willism05/24 15:46選擇買入,你何不想一下為什麼。

s14823505/24 19:24有身分是不是特例很難講,會在此板研究投資的也不乏海外

s14823505/24 19:24工作台人。您提到這些人僅管BRK輸VOO還是會買進,最直接

s14823505/24 19:24的解釋就是不是所有人都是指數化投資者,很多人還是想追

s14823505/24 19:24求alpha超額報酬。

willism05/25 11:47是啊,你說的沒錯

kevinpowei05/25 14:00??? 我都說你要開始亂扯我就不回了就說惱羞喔 哈哈哈

kevinpowei05/25 14:01阿反過來買老巴常例會贏那些繼續買VOO的人為啥不想一

kevinpowei05/25 14:01下為什麼 反過來講還不是都通 像是是不是30%就直接說

kevinpowei05/25 14:02特例了 先說沒好爭論 人家跟你說不一定就說特例不就

kevinpowei05/25 14:03你都好棒棒 反正我就回到此 這次不是惱羞中離喔 呵呵

kevinpowei05/25 14:05*反過來老巴常例會贏但那些還是繼續買VOO (打錯

vio8058805/27 11:59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