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烏軍開箱T-90M
https://youtu.be/AtE1P3t6pOUsi=Wzof71O7lCPkiNb8
熱騰騰的新影片,這輛戰車是被烏軍ATGM擊穿炮塔右側並殺死車長後,被乘組員遺棄,後被烏軍擄獲。
同我上一篇一般,以下也簡單分享幾個有趣的點:
1、戰駕仍然使用如T-72般的操縱桿操控戰車,不同於外銷版T-90ms 般有液壓方向盤,俄國在自用的型號上有很明顯的cost down ,與舊型號唯一的區別是多了一個顯示幕,可以顯示車長賦予戰駕的畫面,多了一些SA能力。
2、砲手有了全新的kalina 火控系統,像西方主戰般可以自動追瞄,並由螢幕來顯示熱影像,不再像T-72b3般需要自目鏡進行瞄準。
3、砲手及車長瞄具欠缺認為西方主戰般的電子元件散熱系統,耐用性要打個問號。
4、車長多了以螢幕顯示的導航及數據鏈,似乎有跟上西方主戰的腳步,但諷刺的是,烏軍在戰場上多次目擊俄軍使用傳統無線電進行溝通,顯然數據鏈在戰前還沒有準備好而淪為擺設。
5、車長有360度的獨立觀瞄,整合了日間光學通道及熱影像,俄國量產型戰車第一次具備全天候獵殲能力。
6、車長指揮塔佈局明顯不同於舊款俄國主戰,多了很多觀察窗來提升SA能力,跟西方主戰靠齊腳步。
7、橫風感測器上有一個可360度旋轉的鏡頭,畫面可傳至車長席,也是為了提升SA所做的努力。
8、裝彈機上緣如T-90a般多了一層裝甲板,可避免彈片擊中引燃。
9、這輛戰車是2020年生產的,主砲卻是舊版的2a46m ,而非T-90m 該有的2a46m-5,不知是磨耗過大換成老貨,或是俄軍又進行了cost down 。裝彈機也是老式的,這將導致這台T-90m 不能打俄軍的新銳穿甲彈3bm60。
10、如前所述,本車是被atgm 擊中而部分毀損,但自內部可以看出heat 彈頭的後效不如想像中大,遠不及apfsds 。
11、炮塔內部空間看起來有比老式俄國主戰要寬敞許多。
12、T-90 m 標幟性的炮塔外部儲彈艙被乘組員拿來放雜物,很符合烏俄雙方主戰為避免殉爆只帶裝彈機上彈藥的慣例。
13、T-90m是俄國主戰第一款配備apu 的戰車,這其實對烏軍帶來巨大的危險性,因為它可以在維持戰鬥狀態下減少大量的噪音和熱特徵。
14、最後烏軍為了宣傳亂吹西方主戰,表示西方主戰的所有彈藥都存放在炮塔後部彈艙,但事實是即便是佈局最安全的M1也有6發儲放在車體彈艙內,更不用說挑戰者和豹2巨大的車體彈艙了。
以上簡短分享。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所以其實改良很多欸
不知道實際成本如何
哦說到成本,補一個有趣的,車長觀瞄系統佔了整車成
本的百分之二十,超貴。
俄國軍火上了點數位系統還有好養的優勢嗎?
還是沒有倒車檔
這車怎麼沒有傳統ERA
它是用化石ERA,不是T-72/T-90A的接觸5
有現代感的era
不是因為冬天太冷乾脆把散熱COST DOWN掉了嗎
欸T-14快點上場打球我好期待呀 XD
化為烏有
越打裝備越好 俄爹做人真的不錯
L
Cost down也有可能是要加速量產?
感謝分享
笑死 通常人家都是外銷版比國內版陽春 俄狗竟然反
過來
T90滿帥的耶
73
[情報] 土耳其的M60A3換炮塔方案土耳其Roketsan公司公佈他們的MZK炮塔設計,設計目的就是讓該國的M60A3換全新炮塔提 升戰力62
[討論] 俄軍T-90 v.s 烏軍標槍飛彈最近常在新聞畫面看到俄國的T-90M 主戰坦克,身為一位前M60A3 戰射士, 不免好奇去wiki 了一下,才發現T-90 很強很猛呀,諸多防護跟射控系統 規格看似不輸給M1A2,但是,怎麼一下子就被標槍飛彈給爆頭了? 是標槍飛彈太強大,還是不論哪台坦克遇到它都會GG呢? --54
[討論] 主戰無用論又抬頭了嗎?主戰無用論又抬頭了嗎? 我在三十年前就看過此論調了 背景是以埃戰爭 以色列的坦克大隊中埋伏被泥火箱飛彈屠殺 而主戰不死論的支持者 論點不外是 有主戰總比沒有好 士兵能安心 能當活動掩體及砲塔 能跟敵人主戰pk49
[情報] 烏軍哈爾科夫攻勢繳獲裝備軍事記者分析了烏克蘭在九月前三個禮拜的戰利品 主要參考Oryx的公開情報整理 根據Oryx整理,烏軍在九月一日到23日間,擄獲超過100輛坦克,17
[討論] 關於蘇聯T系列的的設計和有關殉爆問題?根據著名對岸移民義大利的業餘軍事愛好油管人徐某人的講解 蘇系T系列戰車最近三五十年的科技脈絡大概是這樣(我如果沒理解錯的話) 先出現T-64結果T-64押了太多當時的高科技,生產、維護成本都不低 所以為了維持裝甲洪流的數量,蘇聯又搞了T-72就是一個低端經濟性的搭檔9
[提問] 二戰坦克雙人炮塔的分工不知道應該發戰史版還是這裡,不過算是戰車設計的討論所以應該有在軍事的射程範圍之內 基本上在雷諾FT17奠定近代坦克傳統佈局(駕駛艙-戰鬥—動力艙)之後,在沒有自動裝彈機的前提下三人炮塔能夠顯著增加作戰效率這一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 但戰間期-二戰早期的坦克基本上仍然是採取雙人炮塔的設計,而大致分工可以分成車長兼任射手/裝填手以及車長兼任裝填手/射手兩種組合 而雙人炮塔被棄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車長身兼數職導致負擔過大+讓戰車作戰效率低落,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何雙人炮塔的設計不是分工讓車長專心觀察周圍敵情,讓射手身兼裝填手的任務呢? 當然犧牲射速這點是一定會有的,但相較讓擁有最好視野的車長分身乏術而言,讓炮手就乖乖待在炮塔內專職負責瞄準-射擊-裝彈,這樣的接戰效率應該會比前面提到的分工情形好上許多吧9
[分享] 反應裝甲救了T64BM的組員們先上片再說,這是一輛烏軍的T64BM 戰駕頭上似乎夾著運動攝影機或手機在錄影。 大約0:35有碰的一聲+火光。3
[情報] CM-34 雲豹30mm鏈炮車的觀瞄裝置以模型的照片加註釋來形容一下 右邊的是射手瞄準儀沒甚麼意外的地方 左邊的那個明顯是車長的主要觀察儀,剛好佔了潛望鏡中正前方的位置 公開資料應該沒有實際型號的資料,不過不是熱成象儀的機會較大(單純的日間跟星光夜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