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分享] 不符作戰需求?微型飛彈突擊艇的身後辯證

看板Military標題[分享] 不符作戰需求?微型飛彈突擊艇的身後辯證作者
evansliu
(evansliu)
時間推噓43 推:43 噓:0 →:195

微型飛彈突擊艇取消後,梅大月初有寫一篇,板上沒看到有人提過

不符作戰需求?「微型飛彈突擊艇」的身後辯證 | 梅復興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595/5072926

海軍11月18日在立院表示,「微型飛彈突擊艇」經評估「不符合作戰需求」後,外交國防委員會決議將2021年度編列的全案預算減列,等於宣告該案無疾而終。

筆者長久以來對此案的爭議有一定看法,但因癥結源自提倡者與政策高層衝突,而非軍事專業,最終結果早有定數,多言亦無益。如今此案正式取消,或許該是為「微突艇」辯證的適切時機了,旨不在平反也足壯行色。

「微突艇」的構想

「微型飛彈突擊艇」(以下簡稱「微突艇」)源自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整體防衛構想」下的「濱海決勝」指導,望藉構建數量多、成本廉、風險低、人力需求小、具匿蹤能力、打擊火力可涵蓋新一代共軍兩棲突擊兵力可能換乘海域(約距離台灣本島約20-40海浬/37-76公里)、可廣泛疏散部署的海上機動發射載台,做為反制中共進犯的非對稱作戰能力之部分。

全案規劃籌建60艘約50噸級的小型飛彈快艇,預算總額316億餘元,自2019年起分11年編列。原定計劃在2022年前建造第一批4艘原型艇測試驗證,並於2023年編成「微型飛彈突擊大隊」服役。其構想係與岸置機動發射車搭配,在海軍「聯成」系統指揮管制下,形成多元化、可多方位發動攻擊的反艦打擊火力。

美方涉台國防官員日前得知此案取消後表示,據他們瞭解,微突艇滿載排水量約50噸,燃氣渦輪主機,速度超過35節,作戰半徑逾50海浬。同時,該艇採先進的三胴船體(trimaran)設計,中線甲板面積與酬載量比傳統船型要大,可穩定攜載發射兩枚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一名官員還説,微突艇不僅具雷達匿蹤效果,而且外形前衛,儼然出自科幻電影,非常「酷」!

作戰需求辯證

根據曾參與此案的專業技術人士透露,微突艇的耐海性能不遜於曾在海軍海服役長達30年的海鷗飛彈快艇(47噸)。而既然海鷗艇當年經常在台灣海峽執行任務,故微突艇(季節相同)之戰術活動範圍應不至較差。

據實際經驗,離岸10海浬(18公里)以內的風浪通常顯著低於外海,故即使微型突擊艇的耐海性能僅與海鷗艇相當,海象高時只能在沿岸10浬內活動,但由於雄二飛彈射程長達140公里,將仍可攻擊半渡中之敵軍船團。倘若風浪大到微突艇無法出港,那即便共軍大型兩棲輸具尚可航行,其突擊載具(登陸舟車等)也會無法換乘執行艦岸運動。且就算真的被限港內,微突艇還是可以飛彈威脅100多公里外的敵軍艦艇。

海軍雖現有30艘光六級飛彈快艇,然因排水量近170噸,且吃水約2.5公尺,故除了海軍正式基地外,頂多只能出入台灣本島9處第一類漁港(基隆市正濱、八斗子;宜蘭縣烏石、南方澳;新竹市新竹;臺中市梧棲;台南市安平;高雄市前鎮;屏東縣東港鹽埔)。也就是說,海軍現有最小的作戰艦艇,只能運用全台224個第一第二類漁港中的不到二十分之一。事實上,海軍光六艇經常進駐的漁港全國才僅8處,對戰時疏散與存活力之影響甚大。

微突艇由於採三胴船體設計,吃水僅1.5公尺左右,跟一般50噸級漁船差不多,故可在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第二類漁港(全台共有第二類漁港215處)停泊作業。這意味著戰時兵力疏散的裕度可增加一個數量級,對保存戰力與提高存活力極有助益。即便在衛星與無人機環伺監控的時代,增多至少10倍的地方躲藏,就表示敵人需要多花數倍的時間、精力與資源來蒐尋這些兵力,困難度大增。

既生魚叉、何生微突艇?

接下來談既然已有了岸防飛彈系統,何必再籌建微突艇的問題。

機動飛彈發射車可藉隱藏、偽裝、掩體強固化等措施保存戰力,並可利用機動移換戰術位置提升存活性,自然是優秀的防衛手段。但鑒於國軍岸防飛彈系統均使用拖車型載具,發射車顯然高度仰賴公路機動。這就將我們的岸置反艦飛彈的戰術展開,基本上侷限在符合一定規格的公路網之內,對越野或山區的疏散運用造成相當程度的壓縮。

就算只要有公路的地方發射車都能去好了,台灣全島平原與山坡地區面積總和也只有約
19,200平方公里。而這般面積,僅相當於離海岸線還不到10海浬(18公里)的海域範圍。也就是說,如果妥善利用台灣的地理優勢,國軍是可以大幅擴張我方接戰場域(
battlespace)並倍增共軍必須蒐尋範圍。

岸置反艦飛彈固然有效,然因地理限制,其對共軍的威脅軸向基本上均來自同一方位(東面)。而微型突擊艇因能海上機動則可(視共軍來犯方向)從東、南、甚至北等不同面向發動攻擊,增加共軍防禦飽和攻擊之困難度。

人員需求

經常也有人質疑微突艇的員額要從哪裡來? 我們且做個簡單計算來比較。

與微突艇噸位等級相當的海鷗快艇人員當年編制8人(上尉艇長、中尉副艇長、飛彈士官長、油機士官長、飛彈士、電子士、雷達士、機電士),主要因雄風一型飛彈的導引程序較複雜,需較多人員操作。而微突艇因毋須自行獲取目標或以雷達照射目標導引飛彈,又無其他武裝,故可減省若干員額,每艘只需3-4名官兵。

60艘微突艇可攜載120枚雄二飛彈,相當於30輛發射車的載彈量。單是操作這30輛發射車就需120人,還不包括一個車隊所需要的雷達/射控車、電源車、後勤補給車、戒護兵力等。 據公開資料,海鋒大隊目前編制共9個中隊700人,約每中隊80人。而每個中隊配置8輛發射車(32枚飛彈),等於每枚飛彈需官兵2.5人。相形之下,微型突擊艇每枚飛彈只需1.5至2人(每艇3-4人)。可見微突艇也未見得會比機動飛彈車更耗人力。

美方支持「非對稱戰力」

從前述分析可見,微突艇其實不僅符合國軍作戰需求,也符合創新、非對稱的原則。事實上,非但美軍多年來不斷鼓勵台灣擴大購置飛彈快艇及岸置攻船飛彈等所謂的「非對稱戰力」,就連美國國會友我議員也曾透過法案建議我們擴建這些具體能力。

例如,美國參議院在「2016年度國防授權法案」附帶決議中就曾要求,「美國應繼續支持台灣整合創新與不對稱戰力的努力,以因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日增的軍事能力,這些項目包括『快速攻擊艇』、岸防巡航飛彈,快速跑道修補系統,攻擊性水雷以及防禦性潛艦。」

不僅如此,美方也高度認同微突艇的整體概念。美國防部官員月前在華府跟筆者見面時就舉了幾個例子說明,為什麼他們認為這個案子符合他們所主張的「創新、非對稱」建軍原則。其一是,微突艇本身雖然沒有雷達等目標獲取能力,而是仰賴台灣海軍「聯成系統」提供的數位指揮管制,但這正是美軍強力建議台灣走向「網狀化」(network-enabled)作戰的實踐。

此外,美方並指出,台灣其實有規劃分批籌建載人型及無人型微突艇混合編組作戰,而在離岸10浬範圍內,指管通訊尚可以民間電信服務備援。美官員還興奮的激賞,依台灣規劃,未來連結5G頻段(3.5GHz/28GHz)後,將更難干擾!而這種有整體構想與配套的量多、單價低、分散、機動、整體(載臺+指管系統)存活韌性佳、致命性強(lethal)的兵力構建,正是美國所最希望台灣更努力投注的建軍方向,如今被取消,實在可惜。

一如「岸防巡航飛彈」或「智慧水雷」等目前正在推動的軍售案般,存活性佳的飛彈快艇是美方長期以來高度肯定與指明支持的建軍項目。如今海軍因採購魚叉岸防飛彈系統,導致預算吃緊而無法執行突擊艇案,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個美方多年來也一直建議支持的「不對稱戰力」建軍構想、又早已通過嚴謹建案審查程序的案子,突然被宣稱「不符合作戰需求」,軍方恐怕就難以自圓其說了。

國防施政應重視延續性。尤不宜恣意推翻已完成建案、奉核編列預算執行了兩年的案子。否則不僅凸顯軍方前後邏輯矛盾,且此案當初係經國防部暨國安會正式核准,如今卻公然否定二者所核定之作戰需求,豈不狠抽了上級長官耳光?

取消除了李喜明人去政息
應該跟預算就那麼多,所以想說有了岸置魚叉就不用微突艇了
看梅大所提到美方的想法好像很希望台灣岸置魚叉+微突艇,插塔插好插滿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3.4.29.77 (馬來西亞)
PTT 網址

NKN 12/19 20:43關鍵在於如果飛彈快艇根本出不了海多遠那跟陸基

NKN 12/19 20:43反艦飛彈卡車相比有什麼優勢? 特別在這反艦飛彈射程

NKN 12/19 20:43根本涵蓋整個海峽還有剩的時代條件下

peterlee97 12/19 20:43有得戰了 只是我還是覺得這案呵呵

NKN 12/19 20:44而且船體太小的問題除了耐海性能差還有電戰設備少

NKN 12/19 20:44跟防空能力不足的問題

NKN 12/19 20:44之前海軍一直抗拒反艦飛彈卡車的原因一直被懷疑是

NKN 12/19 20:45作為海軍不想上岸而想要更多的船

rommel1 12/19 20:45造更多的沱江級算了...

NKN 12/19 20:45但能替海軍辯護的事情是如果不打本土防衛戰則船比較

NKN 12/19 20:46多用途 撈人撈飛機救難遠征都能用

NKN 12/19 20:47現在我國形勢比人強要專注在本土防衛戰才需要岸置

NKN 12/19 20:48否則船對海軍來說比較好用是真的

NKN 12/19 20:49不過這也是岸防砲兵時代以來的爭議了

rommel1 12/19 20:49但是台灣還是在搞大型水面艦跟潛艦...

NKN 12/19 20:49岸防要塞砲台PK最強是海軍界公認事實 只是不靈活

NKN 12/19 20:50我國四面環海又還沒放棄太平島是需要一些船去跑外務

NKN 12/19 20:50潛艇主要是游擊戰力可給敵軍更多威脅讓他們必須分兵

NKN 12/19 20:51但小到沒辦法跑南海的船就有些微妙

NKN 12/19 20:52防區大的日本海自不太喜歡小船的原因就是跑不遠

homer00 12/19 21:04如果造船能量有限的話,先用岸置墊檔可能也是折衷

diechan 12/19 21:05純粹圈錢的計畫被取消還有人要抹粉洗白啊

emptie 12/19 21:06陸基的飛彈卡車比起小船在海面的生存性好很多吧

rommel1 12/19 21:09概念不錯 把載台換成噸位更大的沱江繼續搞更好

rommel1 12/19 21:10路基魚叉的版本似乎不是最新的 射程一百多公里~

rommel1 12/19 21:11比雄二短~~~

kdjf 12/19 21:18陸地目標搜索複雜度是海上的多少倍... 居然用面積說

kdjf 12/19 21:18路上的沒地方放orz

diechan 12/19 21:19沱江級要接錦江級的位子,50噸快艇後來被180噸的光六

diechan 12/19 21:19取代掉就知道事出必有因,再回去搞50噸就是人謀不臧

kuma660224 12/19 21:36海鷗只帶2枚且更小的HF1 不能這樣比

JosephChen 12/19 21:36可用的漁港增加沒錯 但是性能也大受影響 不見得划算

kuma660224 12/19 21:37而且早期雄二其實有效射程沒破百

JosephChen 12/19 21:37要迷你化 反正都網路化了 何不精簡成遙控無人船

km850105 12/19 21:37我記得ewing有回過一篇蚊子艇的文

kuma660224 12/19 21:39光六處在出海夠遠才打上百公里的過渡期

JosephChen 12/19 21:39漁港擴大也是一個方法阿 順便擴大內需和水上觀光

rommel1 12/19 21:43微型飛彈突擊艇跟路基魚叉其實都是突然冒出來的案子

rommel1 12/19 21:44,以前的建軍計畫裡沒有的東西....

rommel1 12/19 21:55現在的路基魚叉只能防禦本島外面的100公里多區域~~

kuma660224 12/19 22:02漁港擴大弄深是不實際幻想

kuma660224 12/19 22:02上百漁港會浪費太多資源

kuma660224 12/19 22:03弄軍港都嫌預算不夠用了

kuma660224 12/19 22:07能做就是小船雙體三體化 自己降吃水

rommel1 12/19 22:18感覺漁船蠻厲害的 單體船.吃水淺.噸位小.開的遠~~

Su22 12/19 22:24記得魚叉可以設導航點?陸基發射也可有多方向威脅軸?

Su22 12/19 22:25(不過射程會受到影響...)

kuma660224 12/19 22:40挈謅]常在避風的 吃水跟航速慢有關

kuma660224 12/19 22:40低速為主能做較肥而高速阻力大

kuma660224 12/19 22:41漁船常在避風

kuma660224 12/19 22:41胖胖船體浮力有優勢

sperkood 12/19 23:40漁港擴大不切實際 不是擴大就好 後續還要定期維護

sperkood 12/19 23:40有這筆錢不如直接投資在國防上還比較實際

mmmimi11tw 12/19 23:44魚港擴大的話結果最後變成不是漁民的船跟著變大不然

mmmimi11tw 12/19 23:44就是漁船數量變多了

whitefox 12/19 23:54議員會整天吵軍艦讓位子出來

nanozako 12/20 00:02當年沒做評估亂蓋政績漁港,後果就是一堆漁港淤積

nanozako 12/20 00:02每年花大錢清淤清到地方政府受不了,乾脆直接廢港

nanozako 12/20 00:02還有漁港直接蓋在海裡,浪一大整個外堤都不見

nanozako 12/20 00:02台灣紙面上的漁港數字無法反映真實情況

kll95 12/20 00:13陸基化飛彈車只是把戰火引向本島而已 不如海面作戰

nanozako 12/20 00:20三小 戰火本來就在本島上 不然人家SRBM佈辛酸的?

kll95 12/20 00:21海軍應該把戰火帶去海上 不是把引到島上

kll95 12/20 00:24台灣的交通系統都跟民生息息相關 經不起打的

kll95 12/20 00:24除非這個飛彈車打算拿全部人的民生系統一起賠下去

mmmimi11tw 12/20 00:25到底在講什麼阿

mmmimi11tw 12/20 00:25拿全部人的民生系統一起賠下去?你真的知道你在講什

mmmimi11tw 12/20 00:25麼嗎

smena 12/20 00:36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船開得出10浬的天候下佈署

smena 12/20 00:36在漁港至10浬之間丟完飛彈準備自殺的小目標

smena 12/20 00:38而天氣ok之下沿岸調度比較不受路網影響因此比飛彈

smena 12/20 00:38車方便且省人力,全文意思大概就是這樣

smena 12/20 00:39如果共軍要先翻出這些便宜的船就會喪失先機,大概

smena 12/20 00:39賭的就是這一小段爭取來的時間數位聯控飽和攻擊

smena 12/20 00:47大港附近的CT3在雷達上長得很像,一起出港讓共軍找

smena 12/20 00:47不到的意思吧

NKN 12/20 00:54現在海軍都在缺人手我國又是民主國搞那種神風小船

NKN 12/20 00:54小船不合時宜啊 而且它們自己都需要空中掩護

NKN 12/20 00:55如果是所羅門群島那種狀況還有些用 但台灣海峽沒那

NKN 12/20 00:55麼窄可以到處藏船 一出海兩岸雷達甚至全世界衛星都

NKN 12/20 00:56看得見

NKN 12/20 00:56海軍會吞下反艦飛彈卡車大概也是形勢比人強

NKN 12/20 00:57何況現在又有神風無人機了 可以飛的還是比較實在

NKN 12/20 00:58二戰時各國海軍常用小船去做沿岸游擊任務

NKN 12/20 00:58但這些小船對空中攻擊很弱 游擊效率後來也比不過

NKN 12/20 00:59岸置飛機 這年頭要同樣任務搞無人機會更好用

NKN 12/20 00:59^進化過的

NKN 12/20 01:00另外一個問題是小船也需要好幾個人操作 船一沉死傷

NKN 12/20 01:00都比飛機還多很多的

smena 12/20 01:13所以重點是匿蹤,能夠長得多像漁船。

smena 12/20 01:14反正60艘也就死個200人左右,一艘巡防艦罷了

smena 12/20 01:14這300億可以換對岸多貴的船才是討論的立基點

immmy 12/20 02:08射完之後自殺的立論很奇怪,解放軍要如何朔源反擊?

t72312 12/20 02:10就多一個手段 如果資源夠可以搞 何必噴成這樣

immmy 12/20 02:13當然就是美國提供岸基魚叉,只好放棄還不成熟的計畫

T50 12/20 02:46解放軍會有電戰機啊,登陸又不會偷偷來,你敢射空

T50 12/20 02:47襲就來,不是自殺船是啥,卡車可能還有藏起來的防

T50 12/20 02:47空保護,海中小船棄船比較安全吧

t72312 12/20 03:14怎麼躲 內文有說

IECSWCF 12/20 05:31如果有去常去南方四島,我覺得微艇有用處,常駐東吉

IECSWCF 12/20 05:31,西吉,東嶼坪,西嶼坪..等

immmy 12/20 07:32射完之後的空艇浪 冒險浪費寶貴作戰能量去追殺

immmy 12/20 07:33況且辨識起來就很困難了 找到還沒發射的才重要吧!

rommel1 12/20 07:40到了登陸階段才動用飛彈快艇?

immmy 12/20 07:45微艇跟陸基魚叉看來應該都是登陸階段才動用 打泊地

immmy 12/20 07:47都是已經沒有空中保護傘的狀況

ayaneru 12/20 07:55打泊地時會把所有殘存的戰力一次押上爭取局部空優的

ayaneru 12/20 07:56那是最關鍵時刻 沒打垮船團就沒然後了

rommel1 12/20 08:04沒打垮就登陸戰.陸戰.城鎮戰,國軍一直在加強這一塊~

homer00 12/20 08:24遙控船跟飛機的疑慮應該是在這種高強度電磁干擾戰場

homer00 12/20 08:24還能否正常運作(?

immmy 12/20 08:34真被登陸之後的然後還很多階段 離完蛋還早得很

leoahui 12/20 08:44對岸第一擊就是飛彈狂砸本島重點設施了,戰火一開

leoahui 12/20 08:44始就在本島。海峰本來就有機動型雄風飛彈發射車,

leoahui 12/20 08:44只是敵情威脅緊急上升,國造飛彈產能拉不上,才採

leoahui 12/20 08:44購魚叉補充火力。

immmy 12/20 08:49一開始就飛彈狂砸是小紅粉喜歡吹的戰法

immmy 12/20 08:51更可能的逐步升高威嚇、揚言封鎖、真的派軍艦封鎖

immmy 12/20 08:51派出登陸船團出海"演習"

immmy 12/20 08:53當然還有一堆外國政客飛來"調停" 想拿諾貝爾獎

immmy 12/20 08:55甚至白宮在推特上"開綠燈" 都比中共飛彈還先來

leoahui 12/20 08:59那就趕緊請對岸照上面計畫打,好讓台灣三軍安心戰

leoahui 12/20 08:59力保存。

immmy 12/20 09:04又不是中二屁孩打群架! 打仗目的是解決政治問題

leoahui 12/20 09:05派登陸船團直接出海演習的想定,我也是服了。

immmy 12/20 09:07不先出海你彈海都洗地了,船團還要多久才會到?

leoahui 12/20 09:10至於要派軍艦封鎖,請問日韓商船運輸,歐美船艦通

leoahui 12/20 09:10過台海這要不要一起封。

mmmimi11tw 12/20 09:11但很抱歉,公海是無權封鎖的

immmy 12/20 09:12外交戰上先獲得各國默許開綠燈了 那封鎖有什麼問題

leoahui 12/20 09:14有空去翻一下世界地圖好好想想,台灣東面是太平洋

leoahui 12/20 09:14要如何封,只封台灣海峽影響誰最大,看那個國家會

leoahui 12/20 09:14先翻臉。

immmy 12/20 09:16封鎖港口航道啦 誰跟你封鎖大洋的

immmy 12/20 09:17台灣要反封鎖這邊海上就先打起來了

leoahui 12/20 09:18請問派登陸船團出海,攻台人員跟重裝備要不要一起

leoahui 12/20 09:18上船,還是打算空船出海演習。

leoahui 12/20 09:22請問港口航道封鎖是要佈雷嗎,還是打算派軍艦在海

leoahui 12/20 09:22上輪值站崗。

immmy 12/20 09:32不打筆戰了 本意就是雷霆萬鈞的突襲其實達不到了中

immmy 12/20 09:32共想要的政治目標,軍事上也有不可行之處(如不著痕

immmy 12/20 09:32跡的軍事入侵準備)。逐步施壓給了台灣充分準備與動

immmy 12/20 09:32員時間,封鎖又夜長夢多,徒然給各國干預牟利的機會

immmy 12/20 09:32 "壞了中國統一大業"。

l81311i 12/20 12:14開卡車跟開船那個比較好培養?在陸上跟海上 人員舒

l81311i 12/20 12:14適度的差異也沒在考慮? 拜託這些軍人不要什麼都只

l81311i 12/20 12:14看數字好嗎

whitefox 12/20 12:19應該會作成尾車給雲豹拖

darksnow 12/20 16:21梅復興又不是軍人,只是他常常出入國防部給那些高層

darksnow 12/20 16:22一些"科技新知",至於在美台灣人到底對台灣的風土

darksnow 12/20 16:22有多少知識就是另一回事

darksnow 12/20 16:23然後潛艦出生的參謀總長讀的國際法是70年前的版本

darksnow 12/20 16:24不知道後來法律一直修,已經把民間支持戰爭行為的

darksnow 12/20 16:24相關擋箭牌都修掉了,所以水面艦出生的海軍將官看到

darksnow 12/20 16:25作戰構想除了底下罵這總長不讀書之外,就是人走案積

wittmann421312/20 16:36我覺得這本來就是浪費資源,何況是在人力吃緊的現況

wittmann421312/20 16:36下。

darksnow 12/20 16:38關於這個個人有個親身見證的八卦可以分享

darksnow 12/20 16:39一位平日喜於在風傳媒新聞版面下針砭時政的國防部

darksnow 12/20 16:40高級參謀積極擁護神風艇,他的理論是"想想,未來人

darksnow 12/20 16:41工智慧如此發達,這些船有朝一日可以改良成無人艇

darksnow 12/20 16:41為國軍增加數十艘火力載具,不是很有戰略前瞻性嗎"

darksnow 12/20 16:42至於他對於當前美國海軍開發中的無人操艦系統技術

darksnow 12/20 16:42細節,則是腦袋空空完全不知其技術基礎,那種

darksnow 12/20 16:43"科技新知"傳教到底是匡助政府還是在誆政府,就留給

darksnow 12/20 16:44未來的軍迷們評論吧

whitefox 12/20 17:51"誆"倒是有個非軍事的八掛,被誆的也不是台灣人

whitefox 12/20 17:52不過誆人者後來當了台灣的院士

whitefox 12/20 17:53他在三十年就搞過無人車,然後就一直無下文,又去作別

whitefox 12/20 17:54的東西,照例又是無下文...

ARCHER2234 12/20 18:06拿相同的錢全造沱江不好嗎?

rommel1 12/20 18:15沱江後續艦 3艘161億的樣子...

tsitned 12/20 18:18可以回去看看前幾年跟著吹得在想甚麼

rommel1 12/20 18:18316億大概只能買5艘....

fantasyhorse12/20 18:25沱江能幹的事情 微型艇能幹嗎?

darksnow 12/20 18:25建軍有時問題不是好或不好,是編制要怎麼組

darksnow 12/20 18:27沱江級是用來取代錦江級的艦艇,一般軍艦的使用壽命

darksnow 12/20 18:28是設計30年,所以國軍的錦江級賞鮮期要到2027年後

darksnow 12/20 18:28才到期,太早開建沱江級就是提前讓錦江退,審計部

darksnow 12/20 18:29就可以拿這個來刁國防部,超級煩的

darksnow 12/20 18:30如果不是換沱江級,那就要新成立戰隊幫它們找個家

darksnow 12/20 18:31這後面就不是造船預算那麼好打發,戰隊長是上校缺

darksnow 12/20 18:32如果巡邏艦隊要擴編可是一個少將缺,其它軍種會先

darksnow 12/20 18:32場內大亂鬥一把,最近海鋒已經要拿一個少將缺了

darksnow 12/20 18:33要如何讓其他軍種吐一個少將職給海軍,政治可不好搞

rommel1 12/20 18:33小英臉書不是說2023完成6艘?

peterlee97 12/20 18:43話說哪些無人X系列的東西 好像也講了4.50年了 到現

peterlee97 12/20 18:43在也只是皮毛而已 會不會有生之年都看不到真正的無

peterlee97 12/20 18:43人X系列實用化?

peterlee97 12/20 18:44感覺這類的根本就終生俸研究

ja23072008 12/20 20:36要注意錦江級除了首艘是1994年成軍,其餘11艘都是在

ja23072008 12/20 20:361999-2000這兩年內密集成軍。

ja23072008 12/20 20:37沱江如果還要繼續修改微調,造艦時程就不能太慢。

darksnow 12/20 20:42龍德新廠完工後,和舊廠合力可以同時進行3艘造艦

darksnow 12/20 20:43而沱江與塔江等船體工程時間1年多就夠,武備測試最

rommel1 12/20 20:44中信造過海巡沱江後應該也能造

darksnow 12/20 20:44多是2年一期,所以海軍一開始3艘一批,一批在預算期

darksnow 12/20 20:45是3年,到2030年計畫若是順著至少會有9艘完工

darksnow 12/20 20:47而把下一期造艦才開始參與造艦的新廠納入,12艘穩穩

ja23072008 12/20 20:49船艦大修週期是5-6年,如果最後一次大修評估艦體壽

ja23072008 12/20 20:49命不足或經費過高,退役當實驗艦或備役艦隊也是一

ja23072008 12/20 20:49個方案。

ja23072008 12/20 20:51不至於動到艦隊編制

ja23072008 12/20 20:54順著造的前提是不再修改設計,塔江這一批次還不能

ja23072008 12/20 20:54肯定就此定型。

darksnow 12/20 20:55原本沱江就會分防空和反潛型,塔江把反潛裝備都拔了

darksnow 12/20 20:56只要海劍二不出包,戰測在1年內應該就會結束

kuma660224 12/20 20:56塔江等於原型2.0

ja23072008 12/20 20:56雙體船遇到的問題應該不少,很多不確定性,目前看

ja23072008 12/20 20:56來海軍也沒有一次all in建案全造完。

rommel1 12/20 20:57之前不是有人說反潛型取消了? 合併成後續艦

darksnow 12/20 20:57這批雙體船到現在反潛構型還搞不定,才是未來海軍

darksnow 12/20 20:58近海防禦的大問題,很難想像在共軍潛艦到處逛大街

darksnow 12/20 20:58的當下海軍居然廢了巡邏艦的反潛能力

ja23072008 12/20 20:59如果還要反潛型的話,整體時程會拖更久。

ja23072008 12/20 21:04錦江反潛能力也是聊勝於無。現在沒有拖曳主/被動聲

ja23072008 12/20 21:04納,小船自身反潛偵搜能力趨近於零,而且武裝還是深

ja23072008 12/20 21:04水炸彈…

darksnow 12/20 21:08小船也不是在外海找潛艦用,是在沿海與主要港口外海

darksnow 12/20 21:09航道偵巡避免船還沒出家門就被整鍋踹了

darksnow 12/20 21:10MK-46魚雷在福克蘭群島戰役時證明在淺水區性能很差

darksnow 12/20 21:10所以深水炸彈雖然老,但真的實用

darksnow 12/20 21:11拖曳聲納問題也是同樣,才幾十公尺深的沿海海底垃圾

darksnow 12/20 21:12一堆,等下被甚麼流刺網給纏住在台灣機率應該不低

darksnow 12/20 21:12這時候艦體聲納會是最可靠的偵搜工具

ja23072008 12/20 21:15淺海問題在MK54上有改進,只是具體改進程度未知。

ja23072008 12/20 21:15打淺海的話,RBU系列的做法是比深水炸彈更好的選擇

ja23072008 12/20 21:15

rommel1 12/20 21:15沱江原型艦只能裝拖曳聲納

rommel1 12/20 21:19裝類似刺蝟砲的武器好了

Aries62 12/20 21:26會像272一樣分一些給124嗎,124才六艘

kll95 12/20 21:36話說海鋒為何不分割成南北 兩個上校去管理

kll95 12/20 21:36一個少將會比兩個上校有效嗎

Aries62 12/20 21:37後續艦後甲板那四排有可能是深水炸彈嗎?

Aries62 12/20 21:38還是水雷?

darksnow 12/20 21:40沱江反潛型後續艦應該還沒定稿,所以猜這也猜不准

darksnow 12/20 21:40但水雷是個隨便就300公斤起跳的大傢伙,應該裝不了

darksnow 12/20 21:41四排,之前的CG應該是深水炸彈軌

※ 編輯: evansliu (103.4.29.77 馬來西亞), 04/19/2021 1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