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 給身為後備預官及預士的義務役們

看板Military標題[討論] 給身為後備預官及預士的義務役們作者
Pegasus170
(魯蛇肥宅台勞+前義務役)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43

好了,未來國軍要恢復成為一年役期,有很大得機率會恢復預官預士制度。不論在基礎訓及兵科學校校訓多精實,退伍後幾年基本上都會忘得差不多,就算兩週後備教召,也不可能把指揮班排的能力恢復。

而過去已經成為預官及預士的40歲以上人力,特別是某些師幹訓班出身的,可能除了體能訓練跟進階輕兵器操作以外,怎樣規劃班排攻擊及防禦都沒被認真教授。

在綜合我個人兩年義務役經驗及跟加拿大退伍軍人交流溝通之下,根據他們指導第三世界國家警備隊的綱要,大概簡化出一個在戰場壓力下,腦袋接近放空時的快速套版。這個套版只適合給被召集的後備預官預士、以及沒有受過完整班排指揮訓練的部份師幹訓班出身下士。

而要說清楚的是,這套版本身就是西方的速食文化之下的產物。就算再專精,也只是速成用法;就跟再好吃的大麥克仍舊是大麥克一樣的意思。

當你要帶一群跟你一樣是被召集的後備義務役,請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英雄主義,因為你我都一樣是狗熊。戰場上的狗熊,除了執行任務之外,怕死是很正常的。

所以在規劃推進前,所有預官預士請確定你手邊有一本筆記本跟一隻能書寫的筆。

當帶領一個班時,請以50公尺或三個電線桿(如果是鄉下可能兩個就接近50公尺了)之間的距離為一個推進單位,跟據眼前看得到的150公尺範圍,在筆記本上用一頁畫出可以推進的據點當做目標,並傳達給班兵在眼前的50公尺內,他們該去哪一個。在達成現下的50公尺目標後,統合班兵們繼續進行下一個50公尺目標,以此重複共三次,直到完成150公尺的預計目標。完成之後請跟正副排長聯絡,取得下一個150公尺目標。

當帶領一個排時,請以150公尺或者兩條普通道路之間為一個推進單位,用望遠鏡確認前面到450公尺或者兩個主要馬路的紅綠燈之範圍。在每次450公尺行動發起前,在筆記本上畫下兩頁全開的推進目標圖,並且確實讓各班班長看到這張全開圖,傳達這450公尺的目標,每150公尺目標達成後,統合各班執行下一個150公尺目標。當完成450公尺目標之後,請記得清點彈藥裝備以及人員,然後回報給連長,並做必要的陣地鞏固與整頓。

如果是守備的一方,請以守住敵軍每三波攻擊當作一次目標。而超過4小時以後,不論怎樣,都請執行人員及裝備清點,並報告連長。如果出現陣地爭奪戰時,請回到前兩段執行推進作戰。

如果要規劃夜戰,動員兵不可能人人都有夜視裝備,所以真正需要的是排級以上幹部,步兵班長、副班長/資深上兵伍長、機槍射手。當排長確認目標地以後,班長確認班的射擊範圍,副班長用非曳光彈三發點放,讓班長用夜視設備確認目標。當班長確認以後,副班長改用曳光彈三發點放給其他班兵指引,接著副班長離開原來位置避免被標定。然後全班配合機槍射手開火射擊敵方陣地。曲射武器跟重機槍則用在後方用作徹底殲滅敵陣,所以除了排長以外,並不需要夜視設備。

武器簡易心法:
步槍:牽制
輕機槍:壓迫
曲射武器、重機槍、火箭彈:殲滅

守土有責後活著回家是最重要的目標。

補充:
好吧!看起來預官還有機會當到連級幹部,除了補保之外,順便簡單補充連的調度。

因為步兵連是一個部隊的戰術最基本單位,所以一定會有連級的曲射武器跟重機槍。身為一個連長,當從營部接到指令之後,就必須根據指令,讓各排長了解指令全貌,他們才能規劃多少個「450公尺」跟「4小時」。在他們規劃之後,當然會提出火力支援需求。這時候沒有套版可用,只能靠連長的天賦異稟來解決,連級以上幹部之所以珍貴,就是他們要有能力做火力協調跟估算是否需要營級以上的支援。而基本上,最基本的思維是「對自己單位的危險度 >= 戰術目標 > 投資報酬 > 對敵最大殺傷」。

在每次指令完成後或結束之後,必須記得戰場清點及回報,讓營級以上能夠計算戰損及補充,甚至變更下一個指令。

--
幸福的等待

https://i.imgur.com/uzRvqct.jpeg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9.195.85.165 (加拿大)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Military/M.1671224456.A.444

※ 編輯: Pegasus170 (209.195.85.165 加拿大), 12/17/2022 05:02:59

mudmud 12/17 05:33推天馬

fck1769 12/17 05:56現在預官教召都要當副連,參24通工都歸你管,真的

fck1769 12/17 05:56打起來不知道會不會還沒接敵就想自裁。

※ 編輯: Pegasus170 (209.195.85.165 加拿大), 12/17/2022 06:11:26

tnssh211448 12/17 07:27

ricky8978 12/17 07:55推,我才不信現在這種動員制度能打個像樣的防禦戰,

ricky8978 12/17 07:55可能真實目標就是像J大說的那樣成為傷亡數字們。

PTTHappy 12/17 08:06難得天馬寫了相關內容~昨天在sana文章內reich3還在

PTTHappy 12/17 08:07那邊跟我辯 說啥共軍要嘛渡海過程已近死絕 要嘛上岸

PTTHappy 12/17 08:08後在我方這個那個武器下也死絕(守方輕鬆大優勢似的)

PTTHappy 12/17 08:08被我看出他毫無連排戰鬥教練經驗-他還不服氣拗一堆~

PTTHappy 12/17 08:09有相關團體戰鬥教練經驗者知道 實際作戰是很艱辛的

PTTHappy 12/17 08:10甚至也不排除灘頭某線被部份敵軍突破缺口突進至城鎮

Pegasus170 12/17 08:22解放軍渡海之後是會在台灣海峽跟海岸死傷大半,但

Pegasus170 12/17 08:22是再怎樣還是有機會遇到解放軍小部隊滲透穿越,這

Pegasus170 12/17 08:22時候的台灣動員部隊軍士官就會需要最基本的班排連

Pegasus170 12/17 08:22戰鬥指揮能力來應付。

Pegasus170 12/17 08:23就算台灣動員部隊有數量碾壓優勢,但是還是需要能

Pegasus170 12/17 08:23夠指揮的人來完成碾壓。

Pegasus170 12/17 08:27這篇的閱讀對象,就是在戰場上腦袋一片空白的動員

Pegasus170 12/17 08:27軍隊,讓他們有最基本的運作能力。

PTTHappy 12/17 08:28我對戰鬥教練"指揮脈絡"已忘了 大概要花個10分鐘 迅

PTTHappy 12/17 08:29速把印象中也蠻薄的大概數十頁教範翻一遍來恢復記憶

PTTHappy 12/17 08:30(如果屆時有發放的話)

PTTHappy 12/17 08:39ps.其實還有個棘手處你沒寫到-依照人性 我預估排內

PTTHappy 12/17 08:40可能有1/4膽怯者寧可縮著自保不配合指令 導致你的排

PTTHappy 12/17 08:41無法以上級預想的能量扛住敵方攻擊-後果可能全排...

Pegasus170 12/17 08:41當在前線時,腦袋會因為火砲聲而自動退化,連退卻

Pegasus170 12/17 08:41的想法都會消失。

Pegasus170 12/17 08:42這時候領導統御的價值才會出來。

PTTHappy 12/17 08:42要怎麼鼓勵/督促/若其堅持龜著甚至當場制裁那些自私

Pegasus170 12/17 08:43西方陣營在這方面的研究其實不少

PTTHappy 12/17 08:43害群之馬(我是不知屆時是否重啟戰時軍律-就地正法)?

tryit0902 12/17 10:09

Pegasus170 12/17 12:05基本上台灣已經沒有督戰隊這個編制了。

jobli 12/17 12:24步兵連防禦就是這樣編,不用戰術和思考連長會指定射

jobli 12/17 12:24擊方向和射搫指揮方式(信號彈或哨音),接令就開始向

jobli 12/17 12:24那個方向射擊就好

jobli 12/17 12:25很多人只是電影看多了,國軍戰法沒那麼複雜,趴著開槍

jobli 12/17 12:25打完不是敵人死,就是陣地死

jobli 12/17 12:26防禦計畫火力區分哪四個階段 ?

jobli 12/17 12:26遠距離射擊/近距離射擊/防護射擊/陣地內射擊

jobli 12/17 12:27什麼單兵訓練和戰術運用,那是現代化軍隊的要思考的,

jobli 12/17 12:27台灣的話機步和特戰會教,步兵?都當步兵了就不要帶腦

jobli 12/17 12:27比較不會痛苦

Brusolo 12/17 14:08謝謝分享,不好好教召預官預士補充相關知識的話,

Brusolo 12/17 14:08到時候動員起來也只是害人去送死

hedgehogs 12/17 14:24推謝謝分享,會好好記下來的

weimr 12/17 15:34

skyhawkptt 12/17 16:05感謝專業分享

roseritter 12/17 22:34戰時步兵基層軍士官的傷亡率 商當高的呢T_T

Pegasus170 12/18 05:29全世界的步兵基層軍士官都是非常容易犧牲,但也因

Pegasus170 12/18 05:29此,能夠活下來指揮部隊的心理素質都非常高,也是

Pegasus170 12/18 05:29往後高階指揮官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