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好奇問一下可能屬於總經的科技泡沫問題
安安
這兩年AI出來,很多科技公司估值都上升
假設本益比不變,或是不要變高太多的情況下
科技公司估值大幅上升,代表營收大幅上升
但營收大幅上升,勢必消費力也要大幅上升
例如NV賣顯卡給Meta,Meta賣服務給消費者
但消費者的消費力並沒有增加那麼多
Meta卻花那麼多錢跟NV買顯卡(算力)
這時候如果Meta股價被推升
那算不算是泡沫?
主要我想問的是,消費者身上的錢就那麼多
再怎麼榨也不會更多了
那上升那麼多的營收(估值、股價)是哪來的?
--
掠奪其它國家資源而來
打不過就加入啊
樂觀的情緒來的啊
看AI有沒有帶來更多的生產力阿
AI有,但再增加生產力 消費者也不會用更多錢買啊 這是我好奇的點 例如Netflix用AI增加了生產力 但消費者要訂閱的早訂了 沒訂的可能也不會訂 這樣營收不會增加,相對股價也不會吧?
科技股估值提升 生產力未達 就是其他產業估值下降
meta很多可能是靠廣告收入 那就是廠商給的錢
所以Meta用了AI以後 讓廠商更願意投錢嗎? 但廠商投了更多錢 還是要基於投了這些錢 消費者會增加消費吧?
netflix你用正常邏輯也是訂閱的都訂了不該更賺 但他
用提升訂閱價格/抓共享帳號 還有節省拍片開銷等還是
不對 現在科技業裡訂閱AI服務的越來越多 AI的確有
帶來生產力的提升
繼續推升他的營收 所以有時候不是那麼直觀的事情
我只是推測 比如說用AI更能精準投放廣告給消費者 讓
消費者更願意去點這些廣告 那就提升了廣告的點擊率
那對廣告商來說 可能就覺得這個有用 但有點廣告是否
等同於消費者有花錢我覺得或許不一定
假設這些都成真 消費者確實更願意消費 但,消費者的薪水是固定的,或是沒有提升太多 付給NF、YT等…可能就沒了 今天廣告讓消費者消費 那另一方面就會減少其他地方的消費 等於說是科技業把其他地方的錢吸走了 這樣對嗎?
增加生產力另一個面向是節省成本 不一定是增加消費
生產力是有提升的 營收也是有增加的 你該懷疑的是
營收增加的幅度跟股價增加的幅度是否合理
這也是一點 不過我也好奇的是 消費者的支出其實一直在沒有變 然後薪水也沒有提升太多 等於全世界的人支出是固定的 假設NV股價成長了兩倍 那NV可能把這些支出吸走了不少 或是科技業整體吸走了很多 那其他產業應該要下滑才對?
消費者錢有變多啊 大家都買了一堆VOO資產不就一起上
去了
跟樓上一樣 我覺得你關注的重點應該是股價/估值增速
你沒加薪嗎?消費者的錢怎麼會沒變多
NV股價變兩倍 我薪水有變兩倍嗎==
是不是和營收/利潤增速有匹配 另外 消費者的錢不一
科技公司估值大幅上升,代表營收大幅上升 <-誰說一
定是這樣 一開始的推論邏輯如果是錯的話後面都有問
題了
定是光靠死薪水 很多消費是有錢人創造出來的 不然像
降息,QE
是愛馬仕那類型的股票怎麼能一直漲
升息拉爆中國房產泡沫,吸乾日本國債,在烏克蘭
打仗把歐洲資金嚇得逃到美國就行了
估值過高就是本益比膨脹,如果不變就不叫估值過高
政策寬鬆跟通膨這些也是會推升股價 很多因素
你知道消費力其實是借出來的嗎?
買個顯卡還要排隊,你說呢...
就像台積電,2022本益比可以低到10倍,現在的本益
比可以多到20倍
通膨的本質是美金的價值的下降
對未來的樂觀情緒帶來的,認為AI機器人擴大市場
詐騙集團運用AI騙更多 廣告下更多 META也能賺錢啊
所以這半年多來其它類股都崩爛了 只有ai股一直漲
消費者怎麼增加消費力?就是印鈔機打開增加流動性
你這種邏輯就好像是叫館長固定在十字架上 然後你再
拿東西射他 但實際上這種狀況發生的機率微乎其微
因為我們處在降息循環不是升息循環
一個是預期 一個是現金流
不對喔 股價上升消費者有投資股票都變成少年股神,
有錢就開始消費了,一旦消費公司就有錢了,然後又
推升股價,股市永動機
而且現在有一半以上的資金都在追高殺低,叫做指數
還有對美國公司而言只是少賺並沒有虧損
消費者是現在沒錢 不代表未來沒錢
等科技股爆掉你這篇文會變先知
借錢不就有錢了嗎 大家都這樣做 以後錢就不值錢啦
或是說沒現在這麼值錢
搶市場,騙投資人再投資金,產品定時淘汰逼人買
這次AI炒股行情,很大一部份是靠巨頭的資本支出在
撐,而不是靠一般消費者
全面樂觀就會崩崩惹,歷史總是重演
fu糗也要問?
巨頭能不能把這些資本支出轉化成終端消費收益,目
前看來是還不行,也就是目前AI開放給消費者使用是
用越多虧越多
META已經在靠AI賺錢了......對啦有詐騙啦
美股的本益可以拉非常高 股價基本靠資金炒
印鈔印鈔印鈔 支出變高 薪水變高 消費變高 營收變高
upup
增加生產力不就成本下降了嗎 怎麼會沒賺錢?
別忘了世界各國每年都會偷印鈔票
雖然你看csp對ai投入這麼多 可是他們現金流可是可
怕的多 相比下來資本支出的金額其實沒有很誇張
財政紀律都維持蠻好的吧 你看前兩年像台積資本支出
佔營收50%那樣才需要讓人擔心一下會不會有擴張過
頭的情況
是 所以美股本益比本來就高估 再推高就是泡沫 遲早
戳破重來循環
公司會買 裁員後用AI省人力 winwin
至於你說泡沫 你要有預期股市就是一杯啤酒 只要有
想像空間就終究會有泡沫 多跟少而已 你要看你指的
泡沫破滅是跟哪一年相比 不然每次估值回調都說是泡
沫破滅也不是不行
股市是在交易預期 有預期就會有泡沫
除了Tesla以外,那幾間csp巨頭營收都明顯在成長,
當然這裡面不全是AI的功勞,很大程度就是吃到美國
經濟高原期給的福利。也正是因為現況夠好他們才有
錢去投資AI,哪怕不投資AI他們也是要去投其他東西
沒錯 不投資就是原地踏步就是等其他人追上來 不投a
i也勢必要找新的領域去建護城河
文章有個邏輯問題,「科技公司估值大幅上升,不代
表營收大幅上升」;換成「預估營收大幅上升」應該
就可以理解了。
那,為何營收大幅上升了,估值仍持續推高呢?因為
大家又給個更高成長期待所導致。
這個循環會持續到公司實際營收成長追不上估值成長
,此時股價才會到平衡價。
而當大家在這個背離狀態下,「不惜代價地」去追價
才會成為泡沫。
什麼消費者沒錢買…錢只是一個沒價值的東西 你生產
力提高就代表能印更多錢也不算高估..生產力一高流
通的錢自然會增加
你想一想你炒股票賺的錢是不是比你生活所需要的多很
多?這就是來源
當作在增進常識可以聽聽,真要賺錢,說實話,聽這
沒用
總經是總經 單一類股是單一類股 分開來談
消費力哪裡沒有增加 活在雲端嗎
全球詐騙業營收年增月增驚人,科技不用升級嗎?
薪資這幾年都翻一倍多了
沒錢買是消費者個體的問題
這還是檯面收入 私底下的收入更多 消費 公關費 疏
通費一堆費用
所以你有加薪 怎麼還會說消費者的錢沒變多 你就說
錯了嘛 至於為什麼股價升的更多 不就是我上面推文
講的可以去質疑營收上漲的幅度追不上股價是不是合
理
這幾年薪資顯著上漲
就講小費早期10%看個人 到現在強制50%都有
真的是活在雲裡找人幫忙做功課 你的問題直接問AI好
嗎 這裡不是你的作業版
蘋果 谷歌 臉書 這種跨國科技公司
提供滿滿的大平台服務 會吃掉很多原本內需的產值
像是原本國內廣告商 影音媒體 軟體產業 都會被吃掉
就像好萊屋海外拓展會吃掉很多國家的電影產業
你現在商品廣告 詐騙通路 都走FB/IG 或app給他抽
所以等到營收上不去會大崩就是這樣
即使營收維持很好,但只維持卻上不去就是崩,因為成
長型股價還有太多期待成分
性愛機器人減少人口,營收上不去
我覺得是未來生產力的投資欸
當年福特,大量買生產流水線機器
會不會也被質疑是估值過高?
你的前提假設就錯了 去年美國家庭財富增長是雙位數
標普五百盈利增長也是雙位數 大家財富都暴增
其他產業的確在下滑,你沒有推論錯
哪來你說的消費力沒有提升 科技革新帶來消費力增長
很可觀好嗎?這幾年買房買股買幣分紅哪個沒有賺翻
meta從廣告商撈錢不是消費者
跟總經殺小關係?
要看美國消費市場才準
想想蝦皮/拼多多把零售商搞死的案例
第一層思考是廣告/平台商+消費者得利
第二層思考其實是廣告/平台商榨乾所有底層的利潤
AI是巨獸們的戰爭, 你我都是地上的螞蟻, 買股票是
至少可以當巨獸寄生蟲苟活
根本不用加薪兩倍 假設多數人不是月光族
在樂觀的情緒下 儲蓄變少 就能購買更多東西了
估值上昇不完全是營收或獲利上昇,你未來成長性夠
強市場就願意給你較高估值
現代人的所聞所見都是透過巨頭平台接收的
自由意志不存在
泡沫是事後驗證的,沒破就不算
總經只能拿來聊天,要拿來賺錢的話嗯
顯卡如果可以拿來創造其他產品營收,就不算是泡沫
這些科技巨頭未來幾年拿顯卡做了其他產業做不到的事
甚至於搶了其他產業的利潤,就不會有泡沫出現
資金鏈有乘數效應,槓桿擴張還是收縮差很多。
錢堆出來的 金流被吸往科技業 但會均值回歸
有相關 但是不是"等於"
已反應
你的意思是一百年前就有26k了嗎
55
安安 您好 我很喜歡看到有人問總經的問題 因為這個沒看懂 投資就很容易做錯 我都建議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看懂@@ 我不跟你說科技公司榮景是不是泡沫(其實多少有~程度問題而已!!!) 我只想回應"消費者身上的錢就是那麼多"6
估計股市泡沫是個有趣的研究 近10來年 最有名資產泡沫研究的專家 是席勒教授(Robert J. Shiller) 有興趣的可以跟AI聊聊他的研究。 他認為: 1.集體狂熱驅使,推動資產價格遠超其內在價值
爆
[心得] 總經與大盤大家好 這一波有沒有撐住阿 剛好稱這一次殺盤 跟大家分享一下現在的看法 還有身為版主 希望藉由自己拋磚引玉一下 期盼更多高手分享股市心得與資訊 我分幾個點來分析目前狀況爆
Re: [請益] 升息對科技產業的影響是什麼不是尼想的那樣 升息對科技業的直接影響4估值修正 簡單來講94 pe下跌 簡單的估算是pe*升息=估值修正 pe20的股票 升息1%的話大概跌20%78
[心得] DeepSeek將是刺破本輪泡沫的那根釘子從DeepSeek騰空出世,在到今天Nvidia (以下簡稱NV) 等一票AI概念股的下殺,這輪的科技 股估值修正才正剛開始,誰能引爆華爾街炒作了整整一年的AI神話泡泡?或許DeepSeek就會 是刺破本輪AI泡沫的那根釘子。 記得2021 Nvidia顯卡被炒作的神話嗎?那時候以太幣漲到一顆4500,NV的RTX3060顯卡從24 99美元被炒作到6000美元以上,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隨著2022那輪幣圈的泡沫暴跌跟91
Re: [請益] 退休前要存幾張0050? 希望年收百萬的話你這種算法有點奇怪 首先股息的來源,也就是上市公司的盈餘 只要上市公司的盈餘增加,發出來的股息就會增加 而盈餘增加,又會進一步推動估值增加,讓股價上漲 因此你用一個「固定的股價」去算一個「固定的股息」會有很大的誤差59
[請益] 為什麼NV跌,Meta還能漲NV跌很合理 但Meta這波漲到飛起,本魯就看不董了 同領域出現強力競爭者 用5%的成本號稱能達到差不多的效能 消費者的口碑也不錯,看起來牛皮還沒吹破19
Re: [新聞] 輝達暗示 Blackwell晶片Q4出貨感覺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NV昨晚財報要怎麼解讀 NV第二季營收數字創新高 年增季增 散戶會以為是符合預期的表現 只是之前考150 但是這次只考99分2
[問卦] 為什麼AI起飛 升天的是NV?那AMD呢?安安 太嘎豪 如題 肥宅懶得截圖了 genius 如下2
Re: [問卦] 質疑AI在吹牛需要多大勇氣AI 存在蠻長一段時間了 甚或說以前是別人的AI,現在 NV+tsmc的才是正統 AI 那也不是這一兩年才有的 都是蹲一段時間了 那為什麼搞得好像 AI最近是個大發明或是大躍進- 商家預期消費者手中的錢增加,於是可能就會進行漲價。 消費者如果也預期商家知道自己手中的錢增加,商品可能漲價的話,那麼就應該在薪水提 升之後,自我加大力道去緊縮消費,讓商家銷售額沒增加,甚至必須降價促銷。 不過台灣大多數民眾是不會有共識去共同緊縮消費。 --
1
Re: [問卦] 金拱門的三寶是不是變多了??現在的自動點餐機 還處於So-so technology 的階段 拿點餐機來說 消費者點餐速度沒有顯著變快 有些問題點餐機也不能回答
53
Re: [新聞] 「海湖莊園協議」?華爾街謠傳川普恐直31
Re: [新聞] 「海湖莊園協議」?華爾街謠傳川普恐直92
[心得] 中國將輸掉與美國的“貿易戰”(以美國人角度)29
Re: [新聞] 暴跌64%! 美國進口突發! 美國貿易傳來危險信號13
Re: [新聞] 輝達:H20產品估衍生55億美元費用33
[標的] 0050清流君多24
Re: [心得] 中國將輸掉與美國的“貿易戰”(以美國人角度)55
[情報] 114年04月15日信用交易統計5
Re: [新聞] 「海湖莊園協議」?華爾街謠傳川普恐直6
Re: [新聞] 「海湖莊園協議」?華爾街謠傳川普恐直5
Re: [新聞] 「海湖莊園協議」?華爾街謠傳川普恐直21
[情報] 2323 中環 處分順達科 普通股41
[請益] 現在是不是在慶祝川普沒招了的行情?52
[情報] 川普: 輝達 將建造純美國製造AI超級電腦6
[情報] 114/04/15 八大公股銀行買賣超排行11
[請益] 4/16 美國商務部要公布半導體調查?2
Re: [新聞] 歐盟預計美國關稅將保持不變 因為談判進展甚微2
Re: [心得] 拋售美債 不要借錢給搶劫你的人X
Re: [心得] 中國將輸掉與美國的“貿易戰”(以美國人角度)23
Re: [新聞] 「海湖莊園協議」?華爾街謠傳川普恐直16
Re: [新聞] 新聞幕後/消息人士估台灣最終關稅約20%1
[情報] 0415 上市櫃外資投信買超金額排行X
Re: [新聞] 「海湖莊園協議」?華爾街謠傳川普恐直3
[情報] 2923 鼎固-KY 子公司取得輝達(NVDA)股票22
Re: [新聞] 歐盟預計美國關稅將保持不變 因為談判進展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