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好奇問一下可能屬於總經的科技泡沫問題
※ 引述《Deltak (藍田五十弦)》之銘言:
: 安安
: 這兩年AI出來,很多科技公司估值都上升
: 假設本益比不變,或是不要變高太多的情況下
: 科技公司估值大幅上升,代表營收大幅上升
: 但營收大幅上升,勢必消費力也要大幅上升
: 例如NV賣顯卡給Meta,Meta賣服務給消費者
: 但消費者的消費力並沒有增加那麼多
: Meta卻花那麼多錢跟NV買顯卡(算力)
: 這時候如果Meta股價被推升
: 那算不算是泡沫?
: 主要我想問的是,消費者身上的錢就那麼多
: 再怎麼榨也不會更多了
: 那上升那麼多的營收(估值、股價)是哪來的?
估計股市泡沫是個有趣的研究
近10來年 最有名資產泡沫研究的專家 是席勒教授(Robert J. Shiller)
有興趣的可以跟AI聊聊他的研究。
他認為:
1.集體狂熱驅使,推動資產價格遠超其內在價值
2.經濟泡沫的生成與傳播與「故事」或「敘事」密切相關。
3.當某個引人注目的故事(如新技術革命或房地產永遠上漲)
在社會中廣泛流傳時,會影響投資者的決策,進一步推高價格。
他認為這些敘事放大市場情緒,是泡沫形成的重要催化劑
在近30年前提出 CAPE ratio,分析了長期市盈率與未來股市回報的關係。
目前這個數值為38.58
https://imgur.com/QWouvJp
稱得上是高點,或者說是泡沫。
簡單說股價,基本理性上 公司要獲利股價才會高
所以 E/P 要大於 機會成本(如定存) 才有投資價值,實際上 E/P 還要加上
風險貼水才划算。
但事情沒那簡單,回到席勒說的市場情緒與敘事
在1997/3 跟1999/12 SP500 指數EPS 與價格比較
DATE SPX SPEPS 盈利率E/P
97/03 757.12 40.24 5.3%
99/05 1,301.84 40.12 3.1%
同樣的EPS 40,但股價在1999/5卻上漲72%,
1997年 投資人買5.3%,1997投資人願意買3.1%盈利率
沒有為什麼!! 因為投資人願意。
回到前面說的"公司要獲利股價才會高", 所以投資人在當時
願意相信未來EPS更高,至於理不理性 大多數人不知道。
席勒因為是研究泡沫的,所以其實不太受市場與媒體歡迎。
席勒的CAPE ratio 算一種無參數化的指標,它不依賴複雜的假設或參數調整,而是直接從
數據中提取信號,類似於一種簡單的經驗指標。
如果沒有其他更好的想法,其實單純參考也比到處聽說好多了。
如果用時間序列模型去估計市場的實質收益率 就是 E/P-CPI
模型公式:
https://imgur.com/X9bLHDT
1.D10Y3M 是10年美債-3個月債殖利率,當倒掛時,實質收益率越低
代表股價愈高。
2.US3M 美債3個月 月變動值,當市場利率走低,實質收益率愈低
代表股價愈高。
3.CPI(-1)+CPI(-2) 係數為正,代表CPI愈低實質收益率愈低
代表股價愈高。
4.M1 係數是負的,代表 M1增加 實質收益率愈低,股價愈高
5.D(VIX(-1)) 為市場波動 GARCH月變動值,波動走低,實質收益率愈低
代表股價愈高。
1~4 算是總經面,第5是市場情緒。
股價的變動是個相依過程,雖然每天都變動一些 但是回頭看
怎麼變高那麼多,看看1999年的例子。
"上升那麼多的營收(估值、股價)是哪來的"
我的想法是 "用印鈔機與夢想加速器達成的"
末祝
賺大錢
--
總在半信半疑創高 接著回檔 再創高
他的原文邏輯只有單純本益比計算 講這個略深了
等下班 一時就順手了
※ 編輯: tompi (114.37.127.99 臺灣), 02/21/2025 16:12:45 ※ 編輯: tompi (114.37.127.99 臺灣), 02/21/2025 16:13:33謝謝
另外還有一點,"價格"跟流動性有很密切的關連。
推 t大
專業好文
很有意思的想法
39
首Po安安 這兩年AI出來,很多科技公司估值都上升 假設本益比不變,或是不要變高太多的情況下 科技公司估值大幅上升,代表營收大幅上升 但營收大幅上升,勢必消費力也要大幅上升55
安安 您好 我很喜歡看到有人問總經的問題 因為這個沒看懂 投資就很容易做錯 我都建議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看懂@@ 我不跟你說科技公司榮景是不是泡沫(其實多少有~程度問題而已!!!) 我只想回應"消費者身上的錢就是那麼多"
34
Re: [心得] 最後的 1500 點回一下自己的文章 經過了 40 個交易日, 指數期貨周五盤後又回到當初發文的點數上下 只是沒想到隔了1個月會遇到肺炎 當然, 我覺得肺炎疫情應該不至於是引發股市大崩盤的主要黑天鵝 頂多只能稱作是導火線罷了21
[請益] 為什麼除息要扣股價啊?如題 我知道類似的問題被問爛了 但小弟股市菜雞還是對這個問題感到很困惑 如果股價單純是市場給予該公司的價格的話 那為什麼公司把錢給股東是要扣股價呢? 這樣講可能大家看不太懂51
[心得] Howard Marks備忘錄 - On Bubble WatchHoward Marks在上周發布最新一期的備忘錄 原文請到橡樹資本官網查詢 以下是AI(NotebookLM)整理後的摘要 泡沫的心理與風險:探討當前市場的過熱跡象 ----------------------------------------24
Re: [請益] 股票真的終究會回歸基本面嗎?為什麼?晚上才有飯局,剛好下午沒事,來聊聊什麼叫股票的基本面 對於每個人來說,可能基本面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對於基本面的定義是:該商品真正的「價值」 市場上交易出來的都只是「價格」 問題是交易出來的價格,真的符合該商品的價值嗎?17
[心得] 股價、棉花與尼羅河密碼讀書心得#股價、棉花與尼羅河密碼 #本書屬於非主流的金融理論, 但觀念蠻新穎的,但有待驗證。 我用我理解的想法來分享此書觀念。 ps此書相關知識背景難度蠻高,12
Re: [請益] 很難的題目,如何判斷市場的高底點?「戴維斯雙擊」理論是指股票的股價上升通常有兩次重要的因素, 第一次上升是由於公司的基本面改善,尤其是企業盈利(EPS)的增長。 而第二次上升是由於市場對於公司未來發展的預期改善,導致投資人對其價值評估上升。 反之,就是戴維斯雙殺。 股價=EPSx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