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槓桿指數化-簡單快速財務自由
大家好,之前有發過一篇文章如下:
裡面提到許多投資分享,有許多板友回信詢問,所以想說趁新年分享過去幾年的指數化、被動投資的心得
我從大學開始指數化投資,現在才不到30。這樣的年紀跟本金,在很多板友眼中或許貽笑大方。不過如果我有一點點的優勢,也是在此處,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動輒數千萬進入航海股吧? 我分享的方法我認為是適用在2X歲畢業生,是一種可複製、可再現、穩定的方法
我最推崇的是Coast Fired+ Life cycle+ 指數化投資
其中 Coast fired 的概念是,年輕時存夠一筆錢,之後那筆錢投入投資開始複利,過程中完全不去動這筆資產,等到退休時時這筆收入完全購cover你的退休生活,也就是說,你這輩子剩下時間賺多少花多少就好。
會來上ptt 股板的人多數收入一定大於支出,會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往往只是因為為了退休生活而努力、或是不滿現在的工作而已。 Coast Fired是很好的方法
提供一個計算機 https://walletburst.com/tools/coast-fire-calc/
這個計算機可以算的很好。舉例而言,如果現在2025,目前退休時花費你認為一個月4萬很夠,目前30歲,60歲打算退休的人,年化報酬7%通膨3%,那只需要400萬即可coast fired。也就是,400萬放在投資,接下來這輩子都賺督少花多少,退休也能過上月領4萬的生活
注意喔,這計算機已經考慮通膨,退休領的4萬和現在領的4萬意義完全相同,他自動幫你換算了。
再來是life cycle investment。也就是盡早all in 的概念。最近也很紅。假設我一輩子工作可創造的財富是5000萬,那最理想的規避風險的定期定額指數投資應該是從我0歲時投資5000/70 的錢,一路到我70歲退休。事實上不可能如此。因為我們知道人的薪水並非定值,他會隨著你年齡的上升而呈正向相關。剛畢業可能領個50k,但退休前很可能成長到幾十萬所以如果你永遠收入-支出=定期定額,那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你人生大量的投資會發生在
你"退休前"。這是非常危險的事。如果你退休前正好碰上泡沫化或經濟蕭條,那可能會對你
的退休計畫產生致命性的打擊。
另外,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的all in報酬大於定期定額,越早投入市場,獲得的報酬越高。
一個穩定的工作,本質上就是個30年期的債券了。因此,20幾歲的年輕人,最不該做的就是投資債券或持有現金。這是最愚蠢的做法。你的人力資本就是一個超長期的債券
最後指數化投資,最基礎人人都懂,但也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投資個股!
綜合coast fired + life cycle,我分享一下我認為剛畢業年輕人,可複製的成功投資是什麼方法。
這方法不需要風口、不需要研讀財報、不用運氣,單純是科學化的成果超級簡單
首先,確保生活費跟基礎保險這先不多談,這是理所當然。
除此之外,先確定自己coast fired 目標為何? 如上所述,如果想要60歲退休後月領4萬(2025價值4萬)等值的退休金,要在30歲存到400萬(這是抓7%年化,事實上近20年滾動報酬,VT有高達10%,400萬已經高估了)
那你要做的就是,在30歲以前,用一切辦法,取得400萬的曝險。之後,你就進入財富的良性循環,壓力減輕。
抓住幾個大原則:
1.在滿足我們60歲的股票目標資產前,別投資任何債券,ex如果你退休想要2000萬股票2000萬債券,那在湊滿2000萬股票前,決不要投資債券
2. 不投資任何個股,只投資長期向上指數化投資
3. 槓桿
我分享我的幾步驟 ,我認為這些步驟完全是一般人可複製的,也是我堅信獲得財務自由最正確的方法
1. 信貸。
信貸是最簡單、最無風險的槓桿方式。如果你是理工科系、醫療產業、公務人員,貸款到2.5%以下250萬的貸款,幾乎是沒有難度的。去Loan 板發文,仔細篩選業務,貸款至少200萬2.5 % 以下資金。這樣你已經滿足250/400的目標了。像我運氣好貸到260萬2.1%,不過現在比較不好貸是事實
2. 不空手。
千萬不要管匯率、不要管股價,有錢就全丟指數型ETF。我看過太多人等匯率、等大選、等川普、等巴菲特談話,等到報酬都錯失了。
3. 盡可能不要有現金。我知道這點爭議很大,我也知道"存滿半年生活預備金" 幾乎是鐵則。因此姑妄聽之就好。
我認為,如果你很幸運有財務健全的父母/另一半,在真正緊急能稍微借取金錢,而你還留30-50萬現金"以備不時之需",是非常荒謬的。怎樣的情況會臨時有大筆的開銷,且在賣股票的T+2內還湊不到錢的?我是想不到。
台灣醫療健保非常保障,出院才收錢,在累積資產的前期留30-50萬現金,我是極力反對。
4. 0050正2。我知道這對正統的指數投資派是矛盾的。首先投資了非全球指數的etf,還買了摩擦損耗的正2。但我認為0050正2絕對是必備的資產,因為世界不是教科書,我當然也想要投入所謂的VT正二。但現實沒有那麼好的產品。
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了維持台灣銀行莫名其妙所謂的信用,你必須投入一定資產在台股,信貸房貸才能通過審核。利用0050正二能更快達到400萬曝險,我是推薦的
5. 複委託券商找無低消的。無低消如富邦國泰,才會讓你更沒藉口而達到每月投入的效果。去投資板徵業務談一下。
細節部分,還有更多可以討論的。例如要買房怎麼辦、因子投資、加密貨幣、槓桿要幾倍,這些有機會後續再分享,但大原則依然是上述所講的那樣。
我們來實際操作一遍一個24歲,偏高薪畢業的研究生,如何最快Coasted fired。
假設他出社會信貸200萬。薪水月入6-7萬,扣掉生活費抓2萬5,還款2萬8,每個月還能存7000,貸入coast fired計算機,60歲退休,年化抓8%,通膨3%。
成功在27歲即可coast fired!!!
從此,他的人生不用在職場上被霸凌還不敢離職、不用為了顧及經濟而自由選擇另一半、可以在職場上選擇自己的興趣
因為他深深明白,即使他這輩子都當月光族,退休時,他還是能因為他年輕時正確的決定獲得月4萬的收入(已考慮通膨)
很多人說我樂觀。假如月收入不到6萬/假如通膨不只3%/假如出了車禍….
但我認為我忽略的正面因素肯定比忽略的負面因素更多。
我完全沒考慮勞保勞退。勞保勞退再爛,也能給予幾千的退休收入,這換算成coast fired金額可以少幾十萬了
其次通膨3%老實講抓很寬了,我也沒計算到所謂0050正二帶來的槓桿
此外,退休後多半有父母繼承財產,如果有另一半,因為生活成本重疊,兩人退休金往往也不會合計8萬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真的擔心,老實講進入30-50歲職場向上期,要當月光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XD
400萬,約1000股VT。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重點是你要對指數化投資有信心,相信不管如何,世界經濟永遠向上長
重點是你要相信實證,知道個股長期不能打敗指數
永遠相信指數;永遠不買個股;40歲前別買債;永不賣出
我很幸運在年輕時建立這樣的投資邏輯。我第一次發文推崇這種方法是在貿易戰,後來經歷疫情、QT升息。但我從未質疑自己的選擇。
指數投資就像生病要吃藥、太陽從東邊升起、水是兩個氫加一個氧這樣的事實。背後是科學,那一切就不必擔心。
It takes time, but time it’s all it take
很幸運我在28歲前就完成了我對自己coast fired 的目標。讓我在30歲前敢於離職半年,目前已經看過極光、去過非洲、求婚。不敢說帝牛極,但我能真正選我想走的專業、過我想過的生活。這背後的底氣不是什麼年輕人世風日下、及時行樂的價值觀,而是來自數學和科學
之後再分享如何兼顧買房,以及我對加密貨幣、因子投資的看法。希望這篇文對大家有幫助!~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有料,推
喔
可是我是做10年的醫事人員,10年薪資都在3萬,也不
可能成長,還適用?
推讚
很棒,感謝分享!
帥哥,你的論點我大致同意。不過不要持有現金這件
事情,可能你還年輕,其實在我的生命中,不一定緊
急支出是來自於醫藥費。T+2還會受限於國訂假日等等
因素可能會拉長。你可能沒遇過放連假時急需用大筆
現金的狀況,無論是來自於自己或是家人甚至是公司
。
推 但是人性的貪念超乎想像 大家都不要慢慢變富有
自身經歷去年突然送急診開刀,我只能說你要再想想
第3點完全與現實背離,你只是標準倖存者偏誤
這麼年輕懂這些不錯捏 有花時間學理財給推
沒有現金準備,就要看你的命夠不夠好夠不夠硬
以前年輕時跟你一樣在算的時候只會想到醫藥費,後
來遇過幾次之後還是乖乖配置了一定比例的現金在身
邊。最後勉勵你如果持之以恆,資產上升的速度最後
會超乎想像的
清流啊
過於理想化 不要拿特例當通則 會死很多人嘻嘻
一堆少年股神每天10%一年都賺幾千萬誰要指數化投資
4說我還蠻想知道加密貨幣怎麼選?看了一下上千種 又
不像股票有財報能分析
原op能分享想下嗎
風險在於壽命
再來23/24年都還是大熊年,最好不要依此推論每年都漲
台灣健保體系,基本上並沒有所謂緊急要付錢才開刀
的原則。緊急預備金的意義我確實是不認同。我認為
至多抓到10-20萬。動輒半年年收太誇張了
期待分享,對加密貨幣開始有點興趣
退休領的4萬跟現在的4萬意義相同 你確定?呵 至少我7
,80歲應該硬不起來惹
大致上認同,不過連幾十萬現金都不留,太樂觀啦
推一個 但不是所有人的父母都有留財產下來
我就在醫療體系上班。基本上沒看過當下沒錢所以沒
辦法治療的患者。如果牽扯到大額醫療費遇到股市低
點時怎麼辦?這種問題我還是回答就賣股啊。期望值
是正的策略就該執行,設想最糟狀況並不實際
30歲離職半年還可以看極光bala,可想見家庭基礎條件
很不錯
推 工作第二年,這兩週在辦增轉信貸,今年錢真的不
好借,也借不到那麼好的條件QQ
誰能忍受連續以儲蓄方式放20年以上而且在年輕時候
不敢用錢無法享受人生也許老了後有點錢但什麼事都
做不了況且這幾年敢壓敢衝對賺十倍以上了指數化投
資看得到吃不到
人生黑天鵝不限於疾病好嗎?倖存者看世界總是美好
唯一不同意槓桿投資 在沒有親朋好友資助 將手邊大
部分現金都投入股市時 借貸是股市大跌時唯一救命錢
且你又說不要配置債券 遇到長熊高機率被迫砍倉 這
個方案走不遠的
完全不認同 市場5到10年就會大幅回撤一次 那個時
候再買就好
有考慮用3.x利率的質押當作緊急預備金嗎
出院才繳錢 那是你沒遇過需要預繳的狀況
請問適用22k背60萬學貸的人嗎?這樣貸款利息付的出
來嗎
作者260信貸推估20x月收全固定薪評估,至少13萬月
薪,本金高是重點,指數投資錦上添花而已。30萬5%
複利第1個300萬就是要8年,翻到2400萬,本金也佔了
40%。薪資資本不夠的就得更省更久達標,不然就上槓
更拼。
我的執行方法都給你看了啊,家庭條件就不用幫忙家
裡這樣。主要是我運氣好是遇到這十年牛市,不過我
第二筆信貸投入的時間點是QT開始後2個月,那時候板
上也是不看好 可以a我id
加密貨幣就直接定期丟BTC定存 利息再投入BTC最簡單
除了BTC其他都是投機 早晚都要跑
全部all in TQQQ
你幾歲開始第一份工作/年薪?
L大 我剛進社會前兩年月薪7萬而已。我真的建議去l
oan板問問看,老實說20倍什麼都說說而已。當然啦那
是那個年代…
窮人指數投資=老了才會有錢
如果薪資是勞工中位數或以下,這套方法還適用嗎
今年快滿30,第一份差不多100/year而已。找好業務
很重要…而且我是28-29Fired的,如果貸不到200,頂
但方法論正確,正二就得留意不如指數報酬預期能不
多推遲到31-32
能接受
因為你還沒老 所以你根本不懂老了有多痛苦
老了才有錢 對人生根本沒意義
指數投資 我只建議有錢人 本錢大的人
你一兩億丟指數
2000萬買個股
感謝分享
指數投資就是信仰,信仰心不夠的就別看這篇了
我的方法就是即時行樂啊xd
我很確定我的財務狀況照我的規劃很安全,所以我敢
中間考試的時候烙跑一年去玩
其實正二哥50 50就好了 有現金又能保持曝險
200萬丟指數 還不如丟特斯拉
老了變5000萬
台股正二台積佔地過高,我覺得QLD/QQQ再平衡不錯
下跌把QQQ換成QLD
推大部分分享,只覺得自己也要當那個「財務健全」
的人,而不是預設急需時找身旁財務健全的那個人借
就好,大家都這樣想,最後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借到錢
,既然是一輩子的財務獨立自立計畫,裡面就包括預
備金,可以少一點,但不宜完全沒有,6個月生活費通
常是指真沒工作了要有吃飯錢,備個15-20萬,真的也
沒差那麼多。
你的方法就是放棄年輕就富裕的可能性
指數投資=「投降贏一半」
如果你先天就不是幸運精子
你還指數投資
那你這輩子已經跟富裕無緣了
所以工作3年多 恩
富裕是什麼?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富裕?
如果那麼簡單都富裕,股版早就人均富翁了
我認為信貸條件應該以通則而非特例較妥
投降贏一半 最強就是贏一半而已
年輕就有錢才是人生4大樂事之1
再來是洞房花燭夜
我也不懂台灣到底有什麼情況t+2日再拿現金會來不及
的
富裕從來不簡單
但你放棄你就沒了
就像考上醫科錄取率很低
但你連考試都不參加 注定你不會上榜
loan版有更好的通則條件?我再找時間問
更何況股市要贏過大盤 比考上醫科容易太多
還有已婚,雙方父母要考量進入長照狀態怎麼辦
其實能穩定長期投資指數就贏過大部分人了
不如全買台積電
他本身就是幸運精子,因此起步條件與抗風險能力很優
好慘 只有5000萬
不過如果你長輩都很有剩不用擔心的話就當沒說
看吧 就說一堆人會嘴老了才有錢我不要 但能穩定從
股市提款變有錢人的又有多少
運氣也不錯沒碰到黑天鵝,就完成他要的循環了
觀望
帳戶現金几乎長期不超過5萬,真男人歐印曝險就對啦
你堅信能贏過大盤很好。老實說我有投資加密貨幣,
不過那都是在我已經coast fired之後的事了。不管Q
QQ個股加密貨幣炒房,我仍然建議這些都是建立在30
歲1000股VT之後的事。
推推 期待兼顧買房分享!
30歲有2億 遠比 50歲有10億
還快樂太多了
年輕有錢 並且富裕的經濟上的自主權
是人生四大幸福之一
本案估算都是「他」個人
苦命到60歲存一大筆錢要幹嘛?
再來才是洞房花燭夜 天天幹正妹
可是我沒打算領薪水到60歲耶
我知道信貸非通則,不過老實講會上ptt、尤其是股板
的人,也本就非隨機抽樣了。
ptt股板20接近30歲,我自己體感本業比我厲害的太多
了xdd 光是走科技業一定可以信貸到我的程度
最穩定的「道」,卻總是那麼多人質疑
現在有新的槓桿報酬堆疊etf:RSSB可以研究看看
H大 coast fired後剩的錢都能拿去享樂了啊xd
信仰如果不能應許,那持有指數是最痛苦的
原PO已經獲得應許了,他只是分享他的「道」
這就是信仰…..信不信在你,但是「道」就在那裡
不確定VT是否有過度多元化的風險
HAPPY大 重點是大部份的人都無法打敗大盤
既然都是放長期,放tqqq不會比放vt還要好嗎?
原po年輕可能樂觀了些 但大致上概念是可以的
完了高點又到了嗎
現實生活身邊 根本沒人敢把所有資產歐印大盤
重點是你連考試都不去考 就說自己考不上醫學系
你父母聽了會不會把你揍一頓
你至少去參加考試
這些人離財富自由又是更遠
個例拿來當通例,呵呵
人總是要摸索嘗試並撞破頭才能知曉真理
連考都不去考 直接去領最低工資是怎樣lol
對於平庸大眾來說 歐印身家買大盤 大概贏七成人
此乃傲慢
我每次都刻意挑低點發文欸 就怕被說高點才發。之前
貿易戰 QT各一篇了,現在想說DS+關稅再來打打雞血
不用現金沒錯啊,急用可以質押
買大盤= 放棄人生直接去領最低工資
所以資產全部allin 就不可能是多數人做得到的
人有心理生理因素 就不可能全部allin 在股市
又是紙上談兵的廢文
戰勝大盤就有如自認超越一切的傲慢
明明10%的人可以打敗大盤 在那邊假裝沒看到
10%叫做很低?
我就是歐印大盤啊,怎麼了嗎?
H大,我倒覺得指數化投資就是考醫學系,穩穩領pr9
0的薪水。個股投資比較像去賣雞排然後想拼夜市第一
名那種感覺
戰勝大盤 何等惡魔的囁語呀
考上醫學系只有1%
你10%可以打敗大盤 還說很低
要知道華爾街的專業投資人主動選股90%打不贏大盤
為什麼不能做到all in ?只要相信科學跟回測就敢了
醫學系考上就不會還給老師,但個股收益卻會
醫學系要pr99 打敗大盤只要pr90
基測pr90 想想看是什麼破爛高中
pr90叫做很難? xddd
買房就沒什麼錢了哭啊
買房更贏好不好XDD
裡面還一堆 只聽明牌的散戶 來陪考
那麼pr90有什麼難
推人有人講一堆歪理 要年輕變有錢就是信貸貸滿飛一
趟澳門 一翻兩瞪眼 就算有人這樣發財 你敢嗎?
要勝過大盤先問問自己能不能比得上華爾街那些名校畢
業的金融科系菁英,況且就連那些菁英都沒辦法打敗大
盤了,一般人又怎麼能辦到
華爾街是靠傭金過活的…還真以為靠價差喔
我想問一下你28歲財富自由是多少錢?
如果投資世界努力一定有用就太好了
華爾街就是利用你們的傲慢與貪婪,來成就他們
我的財務自由是coast fired。是指賺多少花多少,不
是真正的fired。
說自己allin 資產的 你是不是沒有流動現金在身上
人有七情六慾 你能做到資產全部allin
那你是不是無基生物不需要依靠這個社會
就能自我產生能量 存活於這個社會
這個地步相當於悟道了 那你沒有煩惱
留個半年生活費就現金比例太多 是有多窮
是否也不需要錢了 因為你不需要啊
容我標題黨XD coast fired達到是心態上的自由
我近年也都勝過大盤阿 資產增加不少但離發財還遠的
很 你要短時間發財不只要勝過大盤還要近乎年年翻倍
的報酬才行 這有幾人做的到
華爾街靠佣金過活跟大部分基金績效都遜於大盤不衝突
哈哈 剛出社會年輕人,半年年收很多了~
真正的富裕本來就不是靠投資 有錢人絕大多數靠創業
但投資是讓一般人最有機會接近富裕的工具了
半年年收啦 不是生活費。留半年生活費很ok,但我看
到不少 人說要留50萬,那太扯了
指數投資重點在心態跟規劃 會有多少報酬其實都大致
需要用錢質押就好了,維持率控制好
紅燈槓桿又不留現金 你很棒
能夠計算出來 能接受慢慢變富堅定投入是最重要的
什麼方法都好,個股指數都沒差,為自己行為負責就
好,有自己的想法最好
但我還是建議要留緊急備用金 因為你沒辦法保證不失
沒錯,紅燈綠燈黃燈都是人為定義的。沒有指標能夠
預測未來,永遠all in 不留現金不賣出
業 這幾年剛好沒有真正的蕭條很多人都缺乏風險意識
當然家裡有靠山給你靠 你想怎玩其實都沒差
真的意外出事了也有人可以幫你
跟靠山沒有關係吧xd 你先舉個T+2來不及處理的例子
樓主是對的 簡單說時間拉長能打敗大盤少之又少
首先 要有400萬
不用現金啊 質押一天撥款
如果出事了,長熊市被迫賣股那又如何?那就只是一
個機率。長熊賣股跟低點不投入本質上是一樣的。在
每個當下,股價都是絕對合理的,如果你在熊市必須
賣股,說明那時候的股票價格就是那樣,完全不構成
留現金的理由
近五年10趴覺得打敗大盤很簡單,30年呢?
本來就不用浪費額度給現金 留一兩萬就好
那我先問你 要結婚的時候花費你是賣股嗎
文章和論理都有水準
質押沒槓滿很保守了 拿來當備用金剛好
期待後文
@原po 計算機藍綠交叉之後就不用定期定額了嗎
幣圈大佬上沖下洗根本不屑生命週期投資法
W大。理論上是的,但考慮到人性我還是有啦…畢竟老
實說退休後還是想過的比月領四萬再好一點的生活xd
,而且其實要每個月月光也不容易。但那完全是個人
選擇,事實上可以不用沒錯。或是拿來存房子頭期款
囉
錢拿去投資大盤 時間拿來投資自己 人生就是這樣
我就是0現金,但我有跟銀行申請一筆270萬的房貸,有
我覺得聽聽就好,世上無鐵則。每個人的狀況、環境都
不同
你的成功也無法被複製,你是抱著多大的覺悟說出這種
話?
你難道能夠為別人的人生負責嗎?
動用才算2.65%利率,按日計算,不動用就完全無息,
要留多少錢跟退休一個月要花多少錢看個人吧~自己開
可以做為緊急預備金用,個人的現金就全部All in股市
心就好 說實在年輕時一個月只賺3萬 花的錢就在那邊
一個月只賺3萬可能生活費只花1萬 她設想退休只花2萬
這篇沒提到怎麼買房 可惜了
有沒有自己實際的資產成長表當例 一個大概分年就好
也就符合本人標準 阿你說老了沒錢花很痛苦 阿幹你年
留言的7成超過40歲惹啦 哈哈哈 必須推優文
事實上還是想追求更高的資產,選擇較高薪的工作
輕是不會努力賺錢? 討論到多少錢可以退休股版都張
菲打費玉清
我的資產的確是all in vwra +0050,但我有20%配投等
債
高點推槓桿指數 很勇哦
貿易戰就推了啦 那時候人微言輕
完全沒人可以幫還是要留點錢的 我就有留
當然要留 我是指不必50萬。我個人體感30以內就覺得
很OK。當然要有保險。保險是另一個議題了
詳細給推
請問有all in報酬大於持續買進的實證研究嗎
畢竟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是最低點
那你存到之後會離職或是直美嗎XD
很多耶,你google一下。綠角 清流君 持續買進 投資
金律 都有提到。我記得跑回測就很明顯,好像70幾%
是all in 贏吧
看內容我以為清流君來發文
歐印指數看綠角文章 很多證明了
雖然我沒在買指數但還是推個,覺得你的方法蠻適合
大部分的年輕人的,人生最慶幸的是上大學開始投資
it takes time, but time "is" all it "takes"
反過來欸,就是因為coast fired了,才能做自己想做
的事啊,不用為了錢去直美。直美往往是為了錢才做
的。話又說回來,直美其實是很符合想要coast fire
d的做法,但這又是生涯規劃的問題
又來了一個樂觀的蜈蚣教主
上一個推類似觀念的現在已經消失了
很好的一篇,但很難預期未來的支出,慾望是很可怕的
股債平衡才是真的,不是不能債券,債券才是每年都會
有成長的東西
原來是持續all in
債券推薦40歲以後買
跟你同時間歐印房地產的地球繞三圈了
那確實。之後會再討論買房vs指數的優劣,但有點偏
離股板
不到30在這是年輕 我也可以自稱年輕人了 雖然時日
不多了XD
提供另一條道路分享給大家給推,也是有人不願意殺
進殺出的,這種套利方式至少晚上能睡的安穩
文章感覺被吃字很多
推
推
原po有計劃結婚嗎?我和你一樣流派的,只是開始計
畫要結婚後整個風險承受的心理都變了,畢竟不能只
有自己爽,還有老婆小孩要考慮。女方收入和自己差
不多就還好,但我女方收入比我低很多,真的就不敢
像以前一樣大手大腳的all in
推一下 慢慢讓財富增長也是一個選項
請教樓主,如果有剛需買房您會把這筆400萬元換成房
子,再重新存?
你還很年輕,現在就說這個金額能財富自由,是太早下
定論了。買房、組成家庭、支援父母、醫療負擔等,足
以把這數字往上推升好幾倍
你來這裡勸一個你的報酬就少一點,何必呢。
很多書有寫all in 勝率比較高餒
吉米確實
放下助人情節 尊重他人命運~
推
隨意買 有錢就買
紅明顯 原po這篇文被吃很多字 很多句話都只打一半
請問月薪不高又租房無後援辦的到嗎
還沒看內文 但簡單快速放在標題真的 unethical
我差不多做法,現在43歲,淨資產大概快2000萬了。
我是用TQQQ跟現金調整部位,2022也硬幹過去。去年
收入快500萬,今年應該會超過500了。心臟不強,對
指數跟美股沒有堅定信仰,不建議這樣做,會被洗掉
33歲有2000的指數資產 還在上班的我 其實每天都想
離職 ><
哇靠 好像因為編輯的關係吃文了 我改改
一堆在強推股債配的 馬的年輕窮逼是要買什麼債券啦
你最大的風險是窮 不是資產波動
剛出社會月薪7萬應該很多人沒辦法照做
好文推推~
推文裡超多槓精,喜歡舉一堆特例抬槓,也沒人家報
酬率高也在那愛給意見,整個老人臭都出來了
月薪不高租房無後援,要找到深耕賺更好待遇的專業
收到,禮拜一信貸跟他拼了
你設定要一路工作到60歲 就不要唬爛27歲是FIRE 一旦
沒工作 contribution 直接變負的 目標60歲退休直接
泡湯 還敢吹什麼財富自由
這時代有很多不用錢就能取得的資源與知識可改造自己
但我不太支持歐印派的~ 有些時候睡不著的精神壓力
,很難具體用獲利率表達,但本質上推推
原po策略沒有問題 但問題在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
什麼 所以很多資產是原po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人 一樣
整天被金錢不夠的恐懼纏身 不斷在追逐虛無的目標
3 看起來是家裡有礦只是不給花的人呢(⊙ω⊙)
信貸質押正二財富自由
回樓上 跟你家人拚誰活得久
※ 編輯: cookiesweets (180.217.64.127 臺灣), 02/07/2025 19:18:39
請問工作不優或工作種類銀行不愛的話要怎麼靠股票庫
存信貸出利率好的1、200萬?
回樓上 換工作或是考公務員
TL;DR,月薪六七萬無法貸200的除非有股利
樓上突破盲腸 年薪輕輕的沒百萬以上別學了 因為我
就是這樣玩
他是醫療業,待的應該是不錯的醫院,可能可以貸
如果一出生就財富自由的人該怎麼辦?
回樓上 把財富分出來給大家花
簡單說 最難的部分是知足而不是策略 知足違反人性
很多文字被排版吃掉了
我是認真發問
這種幹文怎麼這麼多推?
我去年24000左右槓桿投資指數,分批花了兩個月買正
二,後來又去質押+增貸買債,體驗到什麼叫複利和錢
滾錢的威力,不後悔開槓只後悔借太少www
每個人的人生課題不同 ,一樣的是勞苦愁煩
等大空頭再發一次文我就補推
財富自由只是餓不死而已 未必就快樂了
ai勸貸文越寫越好了
你去正2哥的社群發這篇比較好,這邊有打嘴砲跟期望
別人失敗的功能
兩三年勝過大盤很常見,30 年平均勝過大盤就封神了
2020一月我工作兩年,年薪不到130,身上不到200,
那時候COVID剛開始借了190萬,開始滾,現在年薪300
左右,資產已經站上2000多了
但2022我賠了三百多萬
債券也不一定是40歲以後買,也不一定資產要多少才
有資格開始買。
像是之前台股創高24000時,就逐步把指數轉移一部份
去債etf,當回測時可能2萬1起再逐步出脫債etf轉回
指數。
不管那邊熊,你都避免了一部份的時期跌價,萬一急
需錢 也保留了好的一部份可以變現,而不是在熊期間
,被迫賣出自己正在熊的部位。
那時候幾乎-40%
你是心心嗎
字吃掉太多看了有點痛苦 很多觀念正二哥都有提過
清流君是你?XD
前幾年有確實執行的現在資產都會比同溫層多
如果買房算進去該怎麼看?
文章內容斷斷續續的 沒順過嗎?
以上指的債是債etf。
直債因為較缺乏靈活性,跟銀行買惑是匯錢去國外券
商都不是很理想,倒是真的需要資產數量及年紀再來
配置
真的有料
7年就能財富自由??
你的自由是多少錢?
市場真的過熱了 槓桿指數就算了還信貸
整篇重點只有去借錢打底而已,先用時間價值去套利
真的缺太多字了,讀了很痛苦
一般人連指數都不敢歐印了
市場真的爽太久 沒看到崩盤膩
*過
複利算起來很簡單,但長期使用槓桿且待在市場其實不
容易。
這種算法就是把風險都排除,底很厚是吧?
長投推正二?來個00 08年的那種海嘯直接吃屎
信貸的概念也不是這篇文才提 之前很多人都提過了
文章缺太多字,建議你重新編輯
上次不是400股VT,怎麼變1000了 Q
缺字缺一堆 麻煩修一下 謝謝
考慮心理層面個人是比較建議等崩盤再貸
然後那計算機是美金你看成台幣了吧 這薪資怎麼可能
工作不到十年就財富自由
樓上真可憐
3不同意,如果我沒現金存款,我30歲前的家庭情況只
會讓我當時轉不過來出事
我前兩三年也貸過 其實只要相信長期向上就算信貸全
丟進股市也不會有什麼壓力 說穿了還是信仰問題
各位真抱歉 好了
冷知識 只有mo ptt能順利編輯過長的文章= =
這篇很棒啊 最重要的是可複製 我也想成為打敗大盤
那10%的人阿 但是那10%的人那麼容易複製嗎
我很努力排版了 還請海涵
這幾年應該只有10%的人賠錢
信貸方面不太正確 銀行最多只會給你月收22倍 除非你
有儲蓄險等等才能再加上去 一般人要貸到250其實不容
易
樓主可以回答我的問題嗎
拍謝 m大你剛剛說什麼 我剛剛在努力編輯吃字
賭神流傳的調整槓桿最高心法:
贏要衝,輸要縮。
能上股板的貸個250沒很難吧,現在月入十萬PR不知道
有沒有70==
推一個~生命週期投資法
那用期貨開槓桿呢 總資產70%大盤股票 其他就100%大
盤期貨部位呢
貸200就好了啊,不一定要貸250。
另外,信貸部分要找好的業務員
然後正二我不推長期,他是個「過渡期」產物
在你年輕時,因為現實因素「銀行不貸款、需要台股
部位來信貸」,才必須購入
我現在也在減持正二。理論上如果你槓桿能開到2倍,
就都買VT,不用買正二
假定有個完美世界能讓你輕鬆貸250,那我當然貸了a
ll in vt啊。問題是現實沒有,只好用正二。
台灣銀行財產認領不計複委託確實很低能。但人家的
錢不借就是不借。有啥辦法
剛剛編輯吃字很痛苦XD
很多推文沒看到
如果一出生就財富自由的人該怎麼辦?
認真問嗎?你認真問我的答案就是把你目前財富自由
的財產通通慢慢轉成VT啊xd。
不過通常有這種困擾的人,爸媽也不會允許你這樣做
vt賺太慢了
月薪7萬絕對能貸到22倍。我不知道為什麼能超過,但
去loan板可以問問
比較推薦前人講更深一點的文啦 這篇幾乎都是取板上
一堆講過的觀念了 只是講得更簡單更樂觀而且又沒有
實際數字計算
自己不留現金 風險轉嫁家人另一半?
感謝重新排版
你月光享樂30年,跟我說退休後只花4萬財富自由
好喔,你開心就好
出社會前兩年月薪就七萬這已經前5%的人了吧
有料,大推
複委託的資產少數有認列
主要不是所謂月光,你我都知道不可能月光。重點是
心態。這比較偏人生哲學,當你認知到你30歲就確定
退休有固定的退休金時,你對人生會比較鬆弛。你不
會整天為了功利的找另一半;被霸凌的時候敢勇敢離
職;不用做自己不喜愛的工作;敢於花整年積蓄去環
遊世界。這才是coast fired的目的。確實,方法上就
是槓桿+指數化投資,所以我努力說服的都是實際信貸
方法跟心態問題
孩子才是最大的意外
實際計算牽涉個人隱私就不透露了QQ
不過VT年化報酬很好抓,回去算一下即可
是啊,怕孩子才更該槓桿指數。我現在跟老婆完全隨
緣,如果有懷孕當然可以生,因為我知道我的薪水全
部拿來家用就好,不必多留存款。當然這要衡量每個
人薪水不同
大部分人連歐印股市都做不到了怕得要死 你在這邊講
的口沫橫飛其實也沒用XD
反觀不投資不槓桿,很可能30歲還沒存到2、300萬,
這樣怎麼可能敢生?
緊急預備也不用 很幸運也很有勇氣 加油!
願你是幸運值點滿一輩子的天選之人
極端一點剛好空頭年,外加急需錢的時候。看看會出
什麼事
版主理念很正確啊 長期投資指數 但這裡分享理念
只會被酸我一天10% 還是金融風暴之類的智障話
等等看
觀念非常恐怖
投資不是只有股市 有錢人歐印的反而很少
不就台指期
50%買個股跟200%買指數的人比起來,我倒認為前者恐
怖很多
但你我都不是有錢人,對吧?
如果你有數億資產,當然避險的情緒價值遠遠超過你
賺錢帶來的快樂囉
很多人30%鴻海、50%特斯拉,甚至1000% all in 一個
其實照你敘述你的身家應該不用投資也是財富自由吧XD
房子,然後轉頭說200-300%VT的人觀念恐怖或激進,
我才真不懂
S大 不可能 差太多了xd
推 不過coast fire 你啥時要佈建債券以防股市低迷好
幾年?
一佈建的話你的報酬率就不能用7%估了
C大 有很多計算機可以幫忙計算 我找找。我自己是抓
40歲啦…而且應該不會動我目前coast fired的錢,就
閒錢再買債而已。當然這違反coast firedXD 只是對
自己未來薪水成長有預期
多頭可以,空頭一般人扛得住嗎?
我借500萬 2.04% 明顯感受到生命週期投資法的好處
但還是覺得要有緊急備用金至少50萬 爭取股市崩
盤時的時間又急用錢避免賣在低點
所以其實你這套70%以上是因為你有不錯的收入在扛
對吧 很多把指數化投資講得很簡單就能財富自由的
都是本業從一開始就是pr90以上的人了
你要不要把收入變成中位數年薪52萬再重算一次要多久
能fire
不是 不用很好收入 敢開槓桿+節流+風險管理 就能快
速退休
G大 確實。這只是概念,薪水低的就貸100萬,晚2-3
年coast,如此而已
感覺很多是以前FIRE族的概念延伸?!
推
中位數52萬很夠了
我沒有反對你的觀念 只是覺得講得太簡單計算又太過
樂觀
晚點用52萬實操一次 XD
靠杯啊 那一堆人早就coast fire
樓上 確實
所以只在於你願不願意相信並享受自己的人生
摃桿vt確實沒問題
感謝分享 身為四十歲的魯叔覺得厲害(自己老了才學會
讚讚 我買正二賺的好爽
但原PO這退休金是不用買房,不符某些人現況
嗯嗯 買房的眉角確實要再分享。但那比較偏實務方面
。
笑死 真的是家裡狀況不錯的…
30-40萬現金( ・ ・ )
過去五年的績效其實不能當通例,這是疫情時代大起大
落的特性,投資指數是正確的,但永遠不要相信短期就
能xxx,永遠得有持有10年以上的覺悟,不要一時腦熱
覺得槓桿開爛一兩年就財富自由,這得天時地利人和缺
一不可
事實啊 所以你如果沒財產真的別生 小孩很可憐
標題看似聳動,但內容其實觀念都滿正確的,推推。
其實剛畢業還有揹學貸的也很難貸到22倍滿 真的是家
裡無後顧之憂才有時間去想投資的事情
怎麼會有人覺得自己能贏大盤…XD
嗯嗯 原本討論的時候有想到學貸。每個人狀況不同。
不過開槓桿到滿+指數投資的內核不會變。
首先是剛好你借錢all in加上這幾年都是往上,所以你
才來發這篇。如果你借錢all in然後股市向下40%,你
還發這篇我絕對推你觀念正確。
因為能跌爛還抱住的才是真功夫
槓桿文出來了 照慣例要崩了
我在股板第一篇文就是信貸完QT賠了100萬
我那篇照推槓桿vt
可能家裡環境不錯吧 工作應該也蠻好的 真正的小資
族不大適合這樣
推 好文
想聽加密貨幣和因子投資XD
指數化投資堅持不易 年輕時根本過得困苦 老了才有
錢但也只剩尿尿功能有何用 不如年輕時拼一把 贏了財
富自由 輸了重新來過 也比指數化好
房貸信貸開下去後 人生更有餘裕 房子跟指數資產在你
睡覺的時候無腦放大 可惜這不能說破 社會需要人礦
過太爽的都講得很簡單
其實低薪小資更應該早點開槓桿...家境不錯高薪的在
金錢遊戲中容錯率高 就算錯過幾波也不會有什麼傷害
低薪又不投資的這輩子不用想結婚生子
真的不要去想臨時需要多少錢,真的出事了你自然會去
生出這些錢
確實阿 年輕時拚一把,輸了重來就好 老了才有一點
HAPPY大......
10%指的是十年
拉長到二十年三十年可能就不一定了
況且
人生只有一次
慢慢存保證可以致富為何要拼然後一無所有
錢,剛好能過日子而已,有什麼意思
這東西失敗一次的代價是很龐大的
不像考試可以重考
況且你再厲害頂多指數的兩倍
那我信貸房貸出兩三倍的本金買大盤我就穩穩的超過主
動投資了
這就是指數投資最大的優勢
就是可以極限槓桿
那我推你長期投資指數觀念沒錯,但也羨慕你家境不
錯。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開槓桿風險。
推
大叔我07年出來工作,08年大家都知道發生啥事。無薪
假來的時候可不是每個人都還的了all in 的貸款
推 羨慕你年輕就觀念正確 我只希望我早十年領悟這些
, 不過看到一堆人到現在還自以為能贏大盤 我就覺得
我還可以了
贏大盤有些是倖存者偏差,贏一年不代表都會贏
無薪假來 不是睡覺就可以扛到下一波創高嗎
2007年的指數最高9800點可是要到2015年才突破喔,
睡8年嗎?日暮也才睡4年
信貸一筆all in有個附帶的問題就是點位影響不少收益
極端的例子就是上面的2007,擺到現在會賺但少很多
大致認同 但開槓桿還是要看情況
基本上指數投資沒問題,但開槓桿是審視自己的能力
而且留一點子彈可以跌下來補上,不是很好嗎
神人崇拜推
神人啊! 無腦多實現財富自由
女友結婚養車小孩 是不是沒寫
不到30歲就有這樣的認知並且堅持執行就已經很強了
,剩下的就是等以後遇到再視狀況微調。
越多人推 我越想高歌離席了
羨慕原po年輕時就了解這個道理
蝦米 指數化投資是科學喔www
大致同意 但第三點你是買遇過人生慘劇
例如車禍或者被素棍告
你永遠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來
只有我覺得在扯蛋嗎?
還在看指數的請搜尋報酬指數
看了留言,台灣人都好悲觀...那怎麼沒想到如果為了
退休生活拼命工作,結果還沒享樂到就意外走了,對這
未知狀況的機率是一樣的
現代投資理論不是拿過諾貝爾奬嗎還不夠科學嗎
拿過諾貝爾獎的照樣破產哦
推 現在資訊多 大家觀念都越來越好了
如果經歷過2008應該過程很痛苦
推 觀念相近
大S:
07年高點,10年底就回來了,如果有DCA更快
指數投資文的留言最後都在詛咒別人出意外 反過來買
個股發大財的人也可能隔天就出事啊
整天在08年的真的有夠好笑
觀念一致,但借錢投資再槓桿指數,很多人抱不住的
即使知道會贏,但人性過不去XD
卡一個買房部分
要買房的話扣掉房貸後一個月也沒剩多少錢可以投資
買房五倍槓一堆人在搶
信貸不是有22倍上限嗎?出社會月薪九萬?
原po是醫師啊,九萬不奇怪吧
哈欠 本業很厚才能這樣玩啦
房子5倍槓桿敢扛 VT 開到3倍就嚇死XD
原來是醫生喔 抗風險能力pr99吧
A了帳號 真的是醫生 難怪一種下凡拯救凡人的感覺
少年股神持有一小時=長期投資
什麼信貸超過22倍 找好業務就行 乾 因為是醫生阿
醫師根本沒差吧,紅一點的科當主治後出來自己開
跟印鈔機差不多了,診所開門就在賺錢。
如果是天選之人皮膚科or醫美,年收破千也不少見
信貸可以超過22倍 但你要有儲蓄險之類的可以認列才
行 沒那麼容易
少年骨神
有規模之後當股東,診所聘請年輕醫師進來接棒。偶
爾接個商單+代言,根本天上掉錢下來。
不用給家裡生活費加上收入還可以
但方向觀點不錯,重點在空頭時的人性
會認為財富自由可以簡單快速,基本上都是韭菜
天哪 這個算法太樂觀了吧@@" 我五年前就已經FIRED了
Coast Fired離財富自由還很遠耶....
看推文才知道是醫生, 那財富自由了沒錯, 恭喜
醫生也需要這樣出來發一篇?
我根本沒說fired啊 我一直說是coast fired
簡單是方法簡單,難的是心態。這串不就一堆人不能
接受all in ,更別提槓桿。另外老實講醫師對coast
fired已經夠不利了。現在年輕住院醫師薪水7-8萬,
科技業動輒200萬,科技業投資更快coast。但要注意
本業跟電子股重疊不宜太大
哭哭已經太老沒辦法Coast FIRE惹
覺得信貸22倍很死的真的有去問過嗎?我朋友金融業
,也是超過22倍哦。不過醫師利率低不否認。
一堆看不懂的人在嘴原 po 挺有趣ㄉ呵呵
推
嘻嘻,有簡單快速又能夠財富自由的方法,你信。
漏掉最重要的一點,運氣..............
投胎 結婚 創業 看對重壓都可以啊,不過都需要運氣
現金真的要保留,不要鐵齒..
優文已存
不太同意,這是生活沒壓力人的玩法
壓力都是來自內心,要念心經
沒看不懂啊,多的是背著學貸出來的年輕人。我只有
說開槓桿要量力而為。我當時畢業也是背著學貸,哪
有辦法再借錢又all in。這舉例本來就不適合大多數
的人。中位數才4萬,哪來人人7萬月薪。這開局PR90以
上才有了。等努力到有7-8萬月薪,事實就是已經背著
房貸,養1-2小孩,10幾年舊車想換新車也是要思考半
天。年收入200也只是剛好夠用。這就是我大部分同事
寫照。還好我小孩出生就每個月2萬定期定額006208,
這麼說他出社會就coast fired,不是更容易。他也不
會看app,沒心態問題。
好文,價值觀雷同。但想問作者心態的部分,如果有
貸款(信貸、房貸、車貸)的話怎麼做到工作選擇自
由,畢盡有每月固定現金流的壓力
推
推前半部分,可以去搜尋查理·蒙格的第一個十萬美金
,我認為就算達到目標也應該持續買入,直到真正退休
才停下來XD
看到信貸就噓 股市新人別看這種文
有人以為自己在看一個方法,但其實你們是在聽一個故
事,因為你們連檢驗一個方法是否有效的方法都不知道
。iykyk 嘻嘻
推優文
生活不錯喔,還可以看極光
我nv只買的起靈骨塔
補推回來 其實原Po講的都是實證科學 各種期刊論文的
精華 只是台灣人大多沒耐心+賭鬼+見不得人好的性格
所以雖然你的life cycle是諾貝爾獎理論 還是一堆87
跑來噓文 原Po不用難過 許多台灣人把股市當樂透 當
賭場 沒耐心長期投資 妄想一夜致富 韭菜們當如是XDD
順帶一提 我是看了你的文 十分認同後 開始指數化投
資的保守投資人 我不開槓桿 VWRA6債3.5現金0.5 預計
irr=6~7% 但波動低 能安心長期持有 目標45歲前退休
股版真的壞人多==
真有料。。。讚起來
醫生的話 可以
推~感謝分享
推基本概念
沒單,寫作文
我是不太信一個薪水三萬的人。敢去借200萬出來投資
股票。過於理想化了。實務上壓身家就很容易有壓力
想了解指數化再+上未來如果買房的話應該怎麼調整
我也覺得不太需要留太多現金 身邊只留一個月內會用
到的 真的有需要再賣就好
我算完發現我現在就可以直接退休了,但心理上還是不
敢離職
精彩內容,感謝分享
你講的這些太繁雜了,我用更簡單暴力的方式操作可以
月入幾十萬以上
剛畢業就月薪7萬,馬上可以待而信貸200萬。先過濾掉
95%的普通人了。退休每月4萬夠用?這又把剩下5%的人
,再過濾掉90%了。大概100人裡面,只有1人能這樣執
行啦。恭喜你是個幸運的人而言。
計算機大戰又來了
最重要的不結婚生小孩
有薪水來反推,在醫療業 你應該80%是醫師 20%的可
能是藥師,反正你有那張醫師牌/藥師牌,
這輩子當然是穩了,自然也是貸款好下來
就算coast失敗 還是後路穩穩,
講白點 其實你有沒有coast都沒差,開心就好 cc
剛畢業就月薪7萬,馬上可以待而信貸200萬。又再醫
療業上班
-這個條件就擺明醫師啊 cc
講幸運也太過,至少是個很會讀書 又努力的人,
這個社會本來就是聰明又努力的人可以爽爽過,開心
就好cc
醫師升主治後 一個月至少二三萬起跳,當然貸款個兩
三百萬也不算什麼啦 cc
更正 是醫生升主治後一個月隨便二三十萬起跳 ,要
貸200自然沒問題
推 內容真的很棒 這是篇很棒的分享
有想法就去勇敢執行是好事
藥師基本就六七萬了吧 只是後續上升空間不大
但沒什麼責任 反正就照時間上下班
更正 爬了一下推文 原po有講他是醫師,不是藥師
藥師去診所上班 接兩班就 約九到十萬,但藥師天花
板差不多就這,月入十萬左右,ps 我爺爺跟爸都是藥
師 cc
主治醫師隨便都有三四十萬的月薪 沒問題,ps 我有
親戚是長庚前耳鼻喉主治醫師,
以前的同學現在在台大當外科主治 ,
醫療業這行業都很穩 算好過啦cc
ps 綠角大也是醫師 cc
ps 我爸的藥師學弟 他自己開藥局跟診所合作開處方
藥,生意很好 一個也有二三十萬 cc
感謝分享
道理我都知道,但是 錢呢
推推
給你個建議啊,拜託你是醫師啊,你與其搞這些投資
花招 過這麼拮据 精打細算 不是很辛苦嗎
你是醫師啊,以你的收入 拼一點在40歲前把本金收入
存到兩三千萬 絕對沒問題,然後之後你就可以在40歲
左右過上Fat Fire的生活 這樣不是好很多嗎
不管你之後要結婚生子或 買車買房都沒問題 這樣不
是很好嗎
不要浪費你的職業天賦,過得這麼拮据好嗎
這裡有個衝突的觀點是:槓桿指數型投資標的,資產
價格會一直累積,值得達到退休目標前不要買債券類
型商品。
直到達到退休目標才買債券型商品。如果指數型市值
產品可以一直讓財富累積,且速度快於債券型商品,
那何必買債券型商品?
推
我有錢之後,對什麼環遊世界 看極光 非洲safari這
種一般人的夢想 我也覺得還好了,也不能證明什麼
反正就只是 錢要不要花下去的事而已
過程中完全不去動 這麼有自信你的人生不會出任何意
外喔
樓上 因為他是醫師 有那張醫師牌 這輩子已經穩了非
常穩 懂? cc
不論對錯 願意分享就是推
我自己是覺得還是可以買少部分的債券,作為一點點
現金流,然後再大跌時候可以轉換,增加操作彈性
債卷就是穩可以套利啊,
樓上 我也 願意分享 不管是否可以複製的話,那簡單
啊,
那我分享去借款一億台幣 貸款利率2.1% 買30年美債
直債,直接套利30年長債4.7% 賺價差2.5%*1億 =250
萬被動收入 套利30年,
恭喜你可以直接退休了 夠簡單暴力了吧 cc
簡單講就是當你錢多到一定 你去跟風all in賭身家
讓自己增加破產的機會幹嘛 又不是瘋了 就這樣 cc
39歲月薪5萬無房無車存款80萬投資150萬也可以複製你
的辦法嗎?
看來股市又要再有大波動了…….
我其實也是用這個方法執行 只是我30歲才開始 前面
先爽過了 比較甘願
謝謝分享,真的頗無腦,不過我覺得有小孩父母要養
的人不適合不留現金部位。
誰說不能all in 我就是all in那個人啊XD
根本沒什麼好吵的 信仰問題
有料 我只想過要全部歐印趕快退休享受 這篇是另一
種想法
因為32歲前還是低收入戶,33開始賺錢還要繳納家人
房貸,39歲只有存款80萬,外加投資150萬
賺通膨財 這操作問題只有抗風險能力而已 說白了 股
市來個肩斬還能不能堅持下去不受影響 因為0債 所以
股市崩盤期 基本上所有資金會全套在那 任何多餘地
操作都是加據風險 所以這操作法只有一個問題 就是
操作者的心理能不能「相信」最終必勝 同時不能受高
低波段仔的「獲利」影響改變策略
這一切都對 但你如果不小心生小孩就全打掉重來
主要想分享的是coast fired+ life cycle的概念。老
實講就算不貸款也不會怎麼樣。講更核心一點,我的理
念是「重壓指數遠比輕拿個股安全跟好」
重點只在這個。至於要幾倍槓桿每個人狀況不同
我總不可能月收3萬到10萬各寫一份攻略吧。
全世界的人都跟你一樣還得了
對啊,每個人狀況不同,攻略不同。但是大部分一般人
的家庭收入,至少要持續投資到到50歲,才有機會像你
所說的自由。過度強調30歲退休太假。
其實正常工作5萬up ,貸150萬真的不難
當然你們要說有人要學貸 有人只有3萬,那也是正確
的。不過我們都清楚疫情通膨後,台灣薪資其實畢業
生要5萬,並不是什麼pr99的事情
推。精力用在跟有相同想法的人分享就好,不用試圖
說服想法不同的人
中位在4萬左右 6萬要贏70%了
推這篇...但有了家庭之後 沒有緊急備用金是很難的
具體案例:23退伍上普考公職月收5萬,學貸46萬,信
貸只能借到70萬,還借不到無擔保上限80萬。建議分
享要有憑有據比較不會讓人嘴
你有學貸啊靠
積極分享補推一下
高考才有五萬吧 普考有嗎?
差不多啦 理想論本來就不可能適應用每個人,這本來
就是理想的狀態 不用太苛責
你真的想分享coast fired+ life cycle的概念,可以
比照之前蜈蚣長老麥當勞大夜炸薯條那篇,大多數人還
比較有共鳴
我覺得會跟隨你的都是弱者
正常工作5萬你上限110萬 貸到150萬是很難的好嗎
在大多頭連廢文都能洋洋灑灑
推冰律大。現實就是畢業就5萬已經是top20以上的人了
大叔比較魯,30歲以前月薪也不到5萬
但我現在40幾,兒子15年後出社會就coast fired。我
會叫他也發一篇投資指數ETF的好處。
事實就是25歲的我,根本無法執行這個策略。但我兒子
15年後卻簡單達成。差異在哪很明顯啊
我有空再發一篇年薪60萬的,我其實也蠻好奇60萬多
久能coast
剛剛拉了一下計算機。年收60萬,月支出2.5萬畢業新
先說明我沒否認原po的努力,只是想強調非所有人都適
鮮人,畢業第一年存60-2.5*12=30,第二年貸22倍上
用這個策略。如果家境條件差不多又偏保守的很適用。
限110萬,年化報酬8%通膨3%安全提領率4%,月還款1
.5萬,每個月能存5-1.5-2.5=1萬。60歲退休,這樣c
oast fired年紀=32歲
確實比較晚 但不是沒可能
這是薪水完全沒漲跟沒學貸情況下
一堆不懂指數化投資、生命周期投資法理論的在推廢文
,支持原po
推推 雖然年齡超過但感覺很多值得思考轉化成自己接
下來的方式 樓主分享有人說不到不是環境條件下的
比較像人性上的XD 那就不會是問題了
最喜歡看這種看似不可能的大綱但實際論述後卻很有可
能的文章
*有人說做不到
有想法能分享都是好事 認不認同都是各人選擇
這樣一算Coast FIRE很簡單耶
難的是要交女友買車買房,收入很容易被這些花掉/綁
死
工作前五年即便在GG,頭期車子女友去掉之後,最多只
剩500能投資
你還年輕,還沒承擔責任,原生家庭正常。結果論成
敗。你這篇沒有全錯全對。版友還是要自己思考自己
的條件。唯一認同的是及早投資以及年輕時承受風險
的能力。
Coast Fired是到60歲才可以不工作, 不算財務自由吧
知金融玩金融 知法律玩法律
Coast Fired是達到存股目標後,工作可以月光不用再
特別存錢也能退休後月領4萬的意思,原po 28歲已經存
滿退休金,但前提是股市裡的股票不能賣要持續放到60
歲
原po的設定是存滿400萬價值的ETF指數。400萬裡面的
部分可以是現在信貸借來的,讓股市提早達到400萬目
標。然後信貸通常是7年,7年內還完220萬後就可以當
月光族了,享受人生。
正確一點來說,達到目標後加還貸款月光也行。
7年後沒貸款,可拿來花的更多加上如果薪資成長就每
月可以花更多
完全認同這篇,悔恨的是2x歲時沒人跟我這樣講,直
到3x才懂並開始實踐
參考參考
這概念不錯 推個
這篇很讚,幾點建議。1.要用錢不要賣股,用質押。
2.VT可以考慮換QQQ+0050正二改QLD =
QQQ+QLD+現金
3.因子投資改週期投資
推冰律的推文XD
底層人民是無啊法信貸200萬的,運氣真的重要
推
到底有什麼急事是t+2拿不出來的?可以請大家舉例嗎
?
理論邏輯正確,可惜留言的人一堆為酸而酸,摳連,
就算有小錯也是瑕不掩瑜。
年化報酬率確定能穩定八趴嗎?
大方向正確
優文推。99%贊成
26
生命週期+指數的威力很可怕 要搞第一間房子+基本退休金不難 沒有說一定要收入多高或家裡支持 有個中位數4萬收入就很簡單了 條件:25
其實想趁這篇文問一下股票漲跌的原理 (有看精華了但有很多地方有疑問小弟才疏對不起Orz) 以5-10年以上看且撇開情緒面跟投機 企業營運跟股價背後的硬性聯繫是不是資本跟董事會票數? 會有這個疑問是因為外行來看,4
100萬貸款80萬買正二 等效360/100=3.6倍槓桿 這個時候要是不幸碰上股災 不就直接斷頭了? 為什麼要說成至少賺3倍變成54022
這基本只限於年薪100-200甚至更高的年輕人 大概幾個原因 1. 心理壓力 生活成本一般人都差不多,假設一年30萬好了 一般年收50萬去借100萬的人,如果賠光等於要他5年還完42
很多人說沒遇過金融海嘯,才能把槓桿說的這麼簡單 但覺得槓桿指數很危險,卻不覺得把錢壓在個股危險,我倒覺得更諷刺 其實我總覺得,把50%壓在鴻海的人,遠遠比壓300%在指數型ETF的人危險多了 我們來試想一個最糟最糟的案例 假設小明在2007年時畢業,存了50萬,並在2008年初借貸100萬(三倍槓桿)all in VT14
其實講那麼多沒用啦 槓桿開那麼大 年前歐印的,2/3開盤有多少人捏的住不跑的? 如果2/4繼續跌,你年前都歐印了到底還要不要加碼? 如果你是2/3砍在阿呆谷的,還是不要沒事開槓桿比較好……36
感謝您打那麼多字,以下各人看法 求穩與爆發 1.買美股龍頭行業龍頭,ㄧ定要那行第一名! 2.ㄧ定不能開幹桿,ㄧ定要買正股! 3.正股請勿亂止損!32
謝謝原文作者, 非常熱心, 不過你的200萬貸款隨隨便便 可能只適合月薪7萬以上的人, 像我當保全,借十萬元信貸都要14%利息了!34
欸,各位高手、股神是不是爽太久 幾十年前的股災往事就不提了 光2021年底到2022你知道大盤指數跌了多少嗎 開槓桿投資指數也會被殺出場一點都不讓人驚訝 就先不講什麼擦鞋童、什麼別人恐懼我貪婪這種22
我們都知道長期來看vt那樣的標的是上漲的,而我們想去借錢投資無外乎兩個目的。1.增 加本金多賺錢 2 利用借錢成本低的狀況去套利 確實只要在人生的前期湊到一定的金額理論上退休年齡後就不用擔心,那會去借錢的人多 數都是因為本金不足,如果不用槓桿去彌補可能無法達到。
48
Re: [心得] 不想工作了問題前面已經有人點出來了 指數化投資假設年化報酬率7.2% 大約估算投入的資產每10年能翻倍 假設一開始在35歲投入1000萬 10年後 2000萬15
[請益] 指數化投資上上下下一場空?指數化投資長期看漲 但短期會有上上下下 但問題是會不會你要退休前的那10年都是跌? 其他個股還可以拼短期進出 有賺到 入袋為安17
Re: [請益] 24歲男 - 剛踏入社會理財規劃最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的投資,意外的發現自己10年前韭菜般的文章 想想也光陰似箭,距離第一次投資開始踏入投資也過10年了 回顧一下當年的目標 1.30~35歲左右買房 2.45歲達成半退休9
Re: [請益] 有指數化投資會失靈的情況嗎樓下留言都是說指數化投資的優點,或是護航指數化投資 先確立『指數化投資就是投資大盤』 1.成本 目前大多大盤投資方式有很多種 但無論是期貨、或是ETF都存在一些所謂管理費、換倉費之類的費用11
R: [心得] 什麼是預期報酬前文恕刪 我自己也是看了很多網路上介紹指數化投資的影片、粉絲專頁分享,還有一兩本基本書籍 後,在第一次買美股就選擇投入全球指數化投資ETF 指數化投資就是希望取得跟大盤類似的報酬,過去年化報酬率大約是7~10%? 只要時間累積夠久,我相信指數化投資終究能為一個人帶來豐厚的獲利8
[討論] coast fire最近閒來無事在yt看到有人分享coast fire 的觀念 突然覺得fire也變太簡單了吧 網上隨便搜一下定義 A person who is on the slow path to 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still needs a job to one day live the FIRE lifestyle. The job tends to be a low-stress job that p9
[討論] 50歲之前存到3000萬難易度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 如果你的目標是3000萬現值以內,那指數化投資+本業收入我認為可以輕鬆達到, 但需要給予資產成長的時間,excel公式拉一拉就知道。 至於3000萬以上到一億的現值,指數化投資+本業收入還是可以, 但80%跟你的本業收入有關了3
[討論] 雨果:想靠指數化投資賺錢有2個關鍵指數化投資有兩個關鍵因子,一個是本金,另一個是時間,指數化投資要獲得不錯的獲利 ,第一最好本金要多,而且可以源源不絕的持續投入,第二是投資時間要夠長,10年都還 算短的,最好是從20年起跳來看投資績效。所以指數化投資最常被用來舉例的就是準備退 休金,因為對於45歲以下的人來說,距離退休還有好一段時間,但如果是現在已經60歲的 人,他也同樣適合用指數化投資來規劃退休金跟退休後的資金需求嗎?2
[心得] 《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嗎》【讀書筆記】《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嗎》 ꀊ網誌完整版: ꀊ 今天想要來分享田臨斌(老黑)所寫的《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嗎?》(十周年全新增訂 版),作為十年前就開始提早退休的概念,當時還沒有什麼財富自由的概念,卻依照自身X
[閒聊] 50歲前不輕易辭職與提早退休難不難?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 如果你的目標是3000萬現值以內,那指數化投資+本業收入我認為可以輕鬆達到, 但需要給予資產成長的時間,excel公式拉一拉就知道。 至於3000萬以上到一億的現值,指數化投資+本業收入還是可以, 但80%跟你的本業收入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