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南北戰爭槍械雜談 [5]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南北戰爭槍械雜談 [5]作者
jimmy5680
(喜歡鯊鯊的企鵝)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2

大英帝國的驕傲

南北戰爭中自歐洲進口的武器來源,英國是最大宗,法國、比利時、奧地利與德意志各邦國也都有較大數量。

從英國進口的武器,首推恩菲爾德來福槍,這種武器被譽為北軍的第二號步槍,對邦聯而言則更是最具標誌性的武器。原本口徑是.577,有些被改為美規 .58。恩菲爾德來福槍如春田步槍1855年式,有長、短管步槍與卡賓槍的不同版本;當時歐美各地民營兵工廠多有仿造,部分廠商的規格與英軍官方版本略有差異。

除了前膛的恩菲爾德,也有少量由恩菲爾德改造成的後膛卡賓槍被出口到美國南北雙方;另外還有後面會討論的惠特沃斯步槍──南軍狙擊手的天價神器。英國的滑膛槍也有一定
數量被進口至美國南北雙方,口徑.735。


高盧利器

與英格蘭海峽相隔的法國、比利時也是美國進口武器的重要來源,法國作為當時的強權自不待言,比利時則為當時軍火轉口與代工、仿造的重要樞紐,諸多軍火都自列日或安特衛普輸出。

法軍因為1840年代起的多次步槍汰換與測試,封存軍備的混雜程度甚於英國,許多槍械在1850年代的軍火市場上頻繁轉手。聯邦軍備局視為頭等的是 .58與.577口徑的新銳步槍,設計與品質都能與春田相提並論。法軍當時最新式的步槍被稱為卡賓槍,但實際上是短管步槍;其中一個特色是彎刀式的刺刀。

品質較次的是 .69和 .71口徑的來福槍,多為1840年代由滑膛槍改造的圖弗南式來福槍
; .69或 .70口徑的滑膛槍以及非軍規的運動步槍被歸類為三等。另外還有四等的步槍,是幾乎只能充數的武器,大多為二手且屢次改造過的裝備,南北雙方都盡可能拒絕購入。

南北戰爭時銷售至美國的1840年代以降各式法造步槍,主要特徵之一是槍機設計不會被火藥燃燒時的煙塵所觸,因此不須經常拆解清理──如要拆解,法軍規定由士官保管專用的
螺絲起子,以免士兵不善拆解與結合槍機。

比利時製造或轉運的槍械繁雜,除了英式恩菲爾德與法軍制式步槍之外,還有其他多種,包含比利時軍火廠商為巴西陸軍設計的步槍,兼具法國輕米尼與英國恩菲爾德的部分設計,口徑.577。

同樣由比利時生產或轉口的還有所謂的「加里波底」步槍,得名於義大利愛國志士加里波底,他麾下的紅衫軍曾大量裝備這種口徑 .71的來福槍。北軍只有少量採購,這款武器規格不合主流,設計落伍而沉重,不過既然堪用且機械可靠,仍可充作二線部隊的裝備。皮埃蒙特─薩丁尼亞王國的1845年式卡賓槍,口徑 .69,是另一款落伍但堪用的槍枝。

南北戰爭的雙方在輸入軍火時主要都著眼於英、法、奧三大強權的槍枝系統,所以採購的其他國家與地區生產之裝備多是低價傾銷的落伍裝備,只在戰爭初期供給不足時被迫用於充數。格蘭特將軍就曾抱怨過從列日進口的來福槍幾乎不堪作戰使用,可以想見比利時的軍火商是如何傾銷各種過時的裝備給美國人。


奧地利之洛倫茲

奧地利是出口軍械至南北戰爭時期美國的另一個大國。洛倫茲來福槍雖然被美軍判斷為次等武器,實惠的價格仍吸引南北雙方採購;奧地利也提供不少汰換下來的滑膛槍給南北雙方充作二線武器。

洛倫茲來福槍開發於1854年,原版口徑 .54,設計與恩菲爾德有相似之處,子彈也是取自英國的槍彈設計之一。奧軍在1861年有開發短管步槍版本。

由於美規子彈是 .58口徑,但是諸多軍火商在鑿大槍管內徑時未能確認口徑的單位與規格,導致售至美國的洛倫茲步槍包含 .54、 .55、 .57、.577、 .58與 .59等多種不同的口徑,品質也參差不齊。洛倫茲被聯邦軍備局評為次等步槍,主要就是基於其口徑與品管混亂所致。

洛倫茲來福槍原本的設計存在藥室隔擋撞針,不過只有獵兵卡賓槍版本有此配件──線列
步兵也有配給卡賓槍但不會給撞針,只有士官、散兵和精準射手有配發撞針,使用撞針時裝上的瞄具也不同。此撞針不是法國圖弗南式設計那樣用於擴大子彈,僅是確保子彈在裝填時不會抵到藥室、穩定子彈發射時的位置。洛倫茲獵兵卡賓槍安上撞針後的精準度比步槍版本優異。聯邦在少量進口後判定為與春田、恩菲爾德同樣屬於頭等的裝備,口徑維持原廠的 .54。

奧地利造的舊式滑膛槍則是 .70口徑,從燧發改造為銅帽擊發時採取了一種比較罕見的結合式設計,這導致本就資源較匱乏的邦聯並未積極購入,畢竟規格特殊的銅帽對於南軍而言實在太過困擾。北軍購入不少奧地利滑膛槍,不過步槍在進口時大部分都刻上膛線而轉為來福槍。


鐵血德意志的先聲

南北戰爭中,美國雙方進口的歐洲武器來源也包含部分德意志邦國。首先可以觀察到的是德意志地區代工製造的外地設計──北軍採購的槍枝之中,包含了一些從中歐進口的恩菲
爾德與春田,源自於當時德意志地區的幾個軍火重鎮──最重要的是蘇爾和烏茲堡,這些
地區的軍火仿造產業也很興盛。

符騰堡兵工廠當年財務狀況不佳,主要在處理舊款的法式滑膛槍──口徑 .72,由燧發改
為雷管,有些上了膛線而成為來福槍,不過仍是落伍的武器。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符騰堡的兵工廠有一個叫做毛瑟的槍匠新星。

巴伐利亞銷售至美國的步槍是口徑 .69或.708的1842年式滑膛槍,在1850年代初刻上實驗性膛線設計的版本。槍機的擊錘中間有眼、不會遮住瞄具,因此有人稱其為巴伐利亞「獨眼」步槍。此步槍的機械簡單且可靠,不過槍身設計已顯落伍而特別沉重,屬於次等的武器。巴伐利亞的新式「波德維爾斯」步槍則沒有在南北戰爭期間出口到美國。

薩克森銷售的步槍之中,多數是圖弗南式設計的舊式 .69口徑來福槍,有步槍與獵兵卡賓槍的版本;少數則是較新穎的米尼步槍,口徑.577。相較於前述巴伐利亞、符騰堡等國傾銷的低劣裝備,薩克森售予美國人的槍枝已屬頗佳。漢諾威、梅克倫堡等邦國也同樣正在汰除圖弗南式的槍枝,可能有少數流入南北戰爭的戰場。

南北戰爭期間,普魯士知名的德萊賽擊針槍沒有被進口到美國。聯邦倒是大量採購了普魯士從1839年開始汰除的前膛槍,原本為口徑 .70或 .69的滑膛步槍,普軍已將其加上膛線、改造為來福槍,用於暫時填補撞針槍產量不足的缺口。南北雙方都採買不少普魯士汰除的前膛槍,當作還算物美價廉的二、三線兵器。

(待續)


--
Ambition must be made to counteract ambition.

~ James Madison, 4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86.255.54 (美國)
PTT 網址

lolitass12/20 17:44

chienjr12/20 19:17想問說,像.577這樣非整數或非簡單英制分數的口徑

chienjr12/20 19:17採用這種口徑有什麼故事嗎

patentshit12/21 01:25不負責任猜測,公制或英制還沒普遍被各國採用,各有自

patentshit12/21 01:25己的度量衡制度,只是為了外銷轉換為公制或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