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國防軍三部曲》讀後感。
※ 引述《wl00669773 (Jerry shou)》之銘言:
: 1.瓜島的地形決定日軍不會在此採取major action只能採取minor action 美軍亦同,使得
: 戰鬥一直處於小規模及夜間交火中。
: 2.就算日本無視戰場寬度真的啟動major action,瓜島不是珍珠港或聖地牙哥,美軍不會在
: 這裡賭國運,局勢不對連日本都知道要轉進
: 3.瓜島時期美軍很難湊出一隻完整的艦隊,遑論艦隊決戰。
: 推 fw190a: 瓜島狹窄到無法投入主力戰艦有更多依據嗎? 02/11 01:54: → fw190a: 我以為這邊的核心問題是空優始終在美軍這邊 02/11 01:54: 不是無法投入主力戰艦
: 對日本人來說他們的思考順序是:
: 收到美軍進攻瓜島的訊息-判斷瓜島海域無法進行Major Action跟美軍決戰且海域狹窄航速不夠且高價值的戰列艦投入開區域危險度太高
: 所以才無法投入大和/長門
: 當然,從後世的觀點會覺得大和的航速應該勉強可以跟金剛級一起行動,所以會痛罵日本人死腦袋把大和綁死在Major Action上
: 之後才是瓜島美軍成功藉由機場的空優控制該地區白天的制海權,使得日本小艦隊只能在夜間如老鼠般行動。
感謝回應,還是說點我的看法,
我的思路還是反過來的,瓜島戰役的重心始終都還是在制空權的爭奪上,
用艦隊決戰的概念來分析從一開始就會走入誤區,
尤其是把地形這個次要因素當作主要框架就會更怪。
投入戰艦不划算的主要原因是夜戰,而不是海域狹窄,
而導致夜戰限定的是制空權的有無。
從第一次薩沃島之戰因為顧忌對方已經撤走的空母而草草收場開始,
到後來的夜間運補與砲擊,都是圍繞在制空權的空窗而進行行動。
日軍的戰略是要先搶奪空優,才敢把艦隊在白天擺出來,
問題是兩次空母艦隊對決的行動都失敗了,變成兩敗俱傷的結局。
最後韓德森的機場航空隊仍然控制週邊的空優,
所以日軍行動始終停留在夜間砲擊和運補,寄望於登陸部隊自己逆轉勝。
以假想來說,這邊有兩條支線,
一個是日軍不惜成本,把更多戰艦投入夜戰,
但除了更耗油,給美軍陸戰隊壓力更大,真的足以逆轉嗎?
運氣好的話能靠戰力差距打出更漂亮的交換比,
運氣不好也可能損失戰艦,甚至美軍看對方數量太多就不打了,
畢竟後來的夜戰大多數是日軍有運補或掩護任務,然後美軍主動開戰。
(而且美軍還有雷達..)
另一個更大膽的做法,則是直接一波大的,集結主力艦隊直接持續壓制,
承擔戰艦白天被空母攻擊的風險,
美軍的空母和陸基(如果沒在夜間被成功壓制)當然是會很開心的發動打擊,
問題是真的能有效殺傷到這樣一支主力艦隊失去戰鬥力嗎?
然後在具備空優打擊支援下,美軍敢不敢派出主力艦隊跟日軍艦隊決戰,
就變成美軍要進行的判斷。
這些可能性裡面,日軍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機率很低,需要很多重條件的配合,
也就是空襲效果不佳,美軍又判斷可以打,最後決戰又要打得漂亮。
如果付出主力艦隊損傷,卻只換到消滅島上美軍,日軍在戰略面上還是輸。
在這方面來說,我們這些具備後見之明的人,
真的難免覺得日軍戰略方面傻,
明明知道越往後各方面條件也只會惡化,賭贏機率只會越渺茫,
卻仍然會挑剔眼前的勝機不夠穩機率不夠大,
但你要他當下這樣出擊,又好像頗對不起基本的戰略素養和常識。
說到底開戰本身才是最不理性的決定,集結了大量的美好想定,
偏偏戰鬥過程又要保持理性,搭配起來看就很矛盾。
--
5
同一本書,這段我覺得講比較清楚 The term narrow seas became extensively used during World War II in reference to the numerous clashes between small surface combatants in the waters surrounding the European landmass, especially the English Channel and the North Sea.5
應該說制空權導致夜戰限定,而地形則是導致只能使用狹窄海域的戰法 結果就是必須遭受夜戰+狹窄海域雙重限制 1943年日本海軍教則戰列艦教則狹窄海域部分(其實他同時也指出夜戰的情境類似於狹窄海域) 英軍的Minor Action夜戰章節就寫巡洋和驅逐是該類型(近岸)作戰的優先選擇5
會反問(只)在瓜達卡納爾沉了多少, 不知道是不是人被英文版維基傷亡簡表給牽走了就是 薩拉托加: 被雷後退場, 喪失戰力至42年11月底 企業: 被命運鎖血撐在場上, 就算中途離線幾天過就當她持續具備戰力 大黃蜂: 戰沒 胡蜂: 戰沒6
多處恕刪. ※ 引述《fatisuya (伊達楓)》之銘言: : : goodread : 這是我閱讀本作者的第二部作品了。不過事實上,羅伯特‧M.奇蒂諾(Robert M.7
嗯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文筆不好讓你有啥誤會 奇蒂諾對於做為戰爭機器的國防軍是盛讚的,他批判的是明明是共犯結構卻裝作自己也是 納粹受害者的那群將官高層,還有「德式兵法」打不贏東線卻還死硬著不改方法的頑固。 至於怎麼打贏蘇聯,奇蒂諾第一冊開篇就說那不是他要討論的範圍,也不是我讀後想說的13
: 精彩的分享 雖然陸軍是我最少接觸的題材,看完伊達大老的分享也感覺被深深吸引了 幾個看法想要分享一下 原文過長恕刪部分內容26
首Po goodread 這是我閱讀本作者的第二部作品了。不過事實上,羅伯特‧M.奇蒂諾(Robert M. Citino) 目前被引進的也不多,《從閃電戰到沙漠風暴》跟這《國防軍》三部曲 ,全部買下來還 真是價格不斐。不過由於我很喜歡他另外一本書,所以這錢倒是花的很「阿莎力」。
35
Re: [戰史] 南雲忠一是否要為中途島海戰負最大責任?這是某老外做的中途島戰役說明跟分析 有興趣自己看 基本上 中途島戰役要怪南雲的成分 也只是他是當時的前線指揮官31
[問題] 中途島戰役的一個小疑問電影很精彩,值得去看 但之前讀史料時就萌生一個疑問 遍尋不到解釋 那就是 美軍已提前知道AF是中途島24
[無用] 20夏活E6~E7史實分析20夏活E6、E7地圖,從海域與作戰名稱就直接對應了二戰歷史的兩次所羅門群島戰鬥: E6:所羅門群島海域-鐵底海峽的死鬥 → 第三次所羅門海戰 E7:聖克魯斯群島海域-南太平洋決戰 → 聖克魯斯海戰 回到1942年5月,位於所羅門海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俗稱瓜島),日軍派遣工兵部隊在此 建設機場,僅完成第一條飛行跑道後,美軍在8月派兵登陸瓜島,輕易取下這座機場,18
Re: [閒聊] 日本的二戰有勝利的可能嗎?先不說各種資源上的差距,首先日本海軍的建軍方向從事後來看就有很多錯誤 驅逐艦全部都是以高速魚雷戰為目標,就是為了在艦隊決戰時在外圍由巡洋艦帶領發動第 一波攻勢 再由戰艦砲擊贏下海戰 這種模式雖然的確讓日軍在瓜島海戰中贏了幾次,但終究對戰爭大局沒什麼影響17
[無用] 2020迷你活動史實分析2020年3月3號,艦收首次出現期間限定迷你活動海域地圖,1圖3段血條,包含綠血輸送、 對陸基作戰、對聯合艦隊決戰,融合了過去一般活動的各種屬性,姑且不論搭配詭異的 限定任務與不見起色的戰鬥機制,這次的海域地圖在歷史上也是有留下一筆紀錄, 而且還為一場關鍵戰役埋下了失敗的伏筆。 本次迷你活動海域地圖的名稱是馬尼拉,將地圖與Google衛星地圖對照後,14
Re: [問題] 多段戰線的成敗原文恕刪 : 問題是,實戰上這種防守方規畫多層防線的方式,總是失敗 : 嗎? 有成功的例子嗎? 海戰以外的狀況是否也適用? 先說多層防線成功的案例: 第一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14
Re: [問題] 艦娘如果主角是美軍的話會怎樣?大概是這樣 美國人不愛什麼一開始碾壓到底的三流爽片,那看起來根本不帥氣 美國人看戰爭英雄片都喜歡那種類似拳擊比賽一開始被壓到牆角,但在第四回合反擊拳KO強 敵的味道 所以大概是這樣8
[22秋] 《艦隊收藏 いつ海》#02 純動畫黨感想最上真的好可愛 而且又超cover2
[閒聊] 肉眼與射控雷達艦隊海戰中的砲戰對決,初始仰賴觀測員的犀利肉眼。 對此,二戰時期日本帝國艦隊在戰艦設計上很強調觀測 塔的設計與觀測員素質的選拔。它們尤其強調艦隊的夜戰 能力。畢竟夜間海戰,開啟探照燈搜尋敵艦的同時,本艦 就成為敵艦集火的標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