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題] 有敗將轉投陣營後復仇成功的戰例嗎?

看板Warfare標題Re: [問題] 有敗將轉投陣營後復仇成功的戰例嗎?作者
jimmy5680
(喜歡鯊鯊的企鵝)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

※ 引述《Bz5566 (只剩協志和仁甫的5566)》之銘言:
: 例如A將軍和B將軍 兩人聲名實力相當
: 但是兩人在戰場上交手時 A將軍因為士兵素質或裝備後勤問題等等被B將軍打敗
: 後來A將軍轉投其他陣營(不是打不贏就加入你)
: 終於靠著完整的軍力打敗B將軍復仇
: 有這樣的戰例嗎?

之前在隔壁板有類似題目剛好寫過一個,
路易十四在位前期的大孔代和蒂雷納。

這兩位在投石黨之亂的第二階段都身為反馬薩林勢力的領袖,
當時大孔代突然被逮捕,蒂雷納於是發動兵諫以拯救戰友並試圖與西班牙結盟,
然而因為協同不足、嫡系兵馬戰力太弱,蒂雷納的孤軍在與西軍分開時,
慘遭馬薩林擊潰,無力再戰。

大孔代則是在監獄裡研讀前輩戰將的回憶錄,成功複製書中的逃獄經驗。

後來,蒂雷納與其代表的議會派投石黨人,與大孔代領導的貴族派投石黨人,
雙方對政局的認知產生裂痕,蒂雷納因此再次效忠王政府,
與堅持舉兵要清君側的大孔代交鋒。

大孔代雖然在作戰前期曾小佔上風,但是雙方的資源差距相當大,
蒂雷納因此成功以優勢兵力和穩健的堅韌將道,遏阻大孔代的突然猛擊。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Bl%C3%A9neau

在最後的關鍵會戰中,蒂雷納並不需要太複雜的用兵,單純全線衝鋒,
就讓大孔代麾下的叛軍直接總崩退進巴黎。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the_Faubourg_St_Antoine

後來巴黎市民和守軍還是被勸降,大孔代只帶著親信逃出去。

大孔代自法國流亡之後,與先前的蒂雷納一樣是轉而與西班牙結盟,
不過他成功利用當時西班牙尚存的餘威,向蒂雷納進行強力回擊。

此次作戰與先前與蒂雷納的第一輪交鋒有點類似,大孔代又是以機動作戰,
試圖捕捉敵軍一部分進行奇襲,但是西班牙軍真的比他之前帶領的叛軍強,
所以作戰比較成功,重創了蒂雷納的兵團。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Valenciennes_(1656)

可惜好景不常,法國從投石黨亂中逐漸回復元氣時,西班牙則漸趨油盡燈枯,
外加此時英國搞事仔克倫威爾跑來幫忙圍毆西班牙,
西班牙的好碰友──英國流亡王室,則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最終大孔代終究是無力回天,沙丘之戰敗給蒂雷納。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the_Dunes_(1658)

蒂雷納在沙丘之戰雖然有精密的戰術計算(善用退潮時的潮間帶進行包抄),
但是這場戰役其實很單純就是西班牙軍全線被壓著打到崩盤。

法西停火之後,大孔代就返回法國向國王求饒了。


簡單來說就是,大孔代和蒂雷納兩人各擅其場,都是一流將帥,
兩人在投石黨亂與亂事餘波中的互有勝負,很大程度是反映了手中的戰力。

====

一時之間想不太到別的案例,以客將或傭兵的知名人物去找,
應該也有其他的例子。


--
我並沒有要求你們去進攻,我是命令你們去死。
直到我們死亡之前的這段時間裡,其他部隊和指揮官將前來並取代我們的位置。
~穆斯塔法˙凱末爾中校,加里波利半島,1915/4/25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95.129.174 (美國)
PTT 網址

Bz556602/23 09:01推,感謝

KYALUCARD02/23 19:16

Wtaa02/23 23:07

PAULDAVID02/24 13:04精彩 以前讀的文以春秋筆法來作結 認為蒂倫那與大孔代

PAULDAVID02/24 13:04都在戰陣中成長 而前者能力發展得比較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