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心理師的療癒之旅

看板book標題[心得]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心理師的療癒之旅作者
wackynoteis
(Waki瓦基)
時間推噓13 推:13 噓:0 →:2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讀後心得:詼諧幽默筆吻下的心靈療癒
一位心理師,她的心理師,與我們的生活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maybe-you-should-talk-to-someone/

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年找心理師晤談的美國人將近三千萬人,其中有些病人本身也是心理師!這次要分享的書籍很特別,作者以心理師和病人的雙重身份,帶我們看見心理治療背後的真實故事。無論你正經歷困境,還是渴望了解自己的內心,這本書都能給你新的洞見與力量。

這本書在說什麼?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的作者是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她是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師,但是最讓她能真正理解病人的原因,是因為她自己也是一個普通人。當她遇到人生的重大危機時,她找上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師聊聊,開始了她自己的療癒之旅。

除了作者自身的故事之外,書中充滿了許多耐人尋味且難忘的生命故事:有自戀的好萊塢製片人,有剛結婚就被診斷出末期癌症的新婚妻子,有威脅要在生日當天結束自己生命的七十多歲老婦,還有愛上不對的人、甚至在診間也會試圖搭訕他人的年輕人。

書中探討了很多生命裡的元素,愛與渴望、意義與死亡、罪惡與救贖、恐懼與勇氣,希望與改變。透過這本書,作者透過智慧和幽默的筆觸,幫助我們看清自己的盲點,並重新審視我們在面對掙扎時對自己和他人所說的那些真相和謊言。

這本書也是「走在閱讀路上」讀書會的選書之一,歡迎前往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EP.400」收聽完整讀書會內容。
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24gkn2m07uo01v8fs9rbrio/platforms

治療師也是人

很多人可能會把心理治療師視為一個無所不知的心靈導師,能解開我們心中的一切困惑,甚至覺得對方要表現得像個「聖人」。但在這本書中,作者說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真相:「治療師也是普通人,也會有自己的痛苦、掙扎和需要療癒的地方。」

作者書中描述了她與她的治療師溫迪(Wendell)的互動。當她第一次作為病人坐在治療室裡時,感受到的是與她平時當治療師時完全不同的壓力和脆弱感。她開始察覺到自己在某些生活方面有很多盲點和不想面對的部分。這個經歷讓她反思,原來她和她的病人們一樣,都在尋求理解和療癒。

她的心理師常常點出一些她不願面對的事實。例如,當她陷入分手的痛苦中時,溫德爾讓她思考:「這讓你難過的,會不會不只是分手?」這段對話讓她意識到,比分手更讓她痛苦的,是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她也因此寫下:「人最不想面對的事,往往就是他們最需要面對的事。」

這些經歷讓我們了解到,治療師的共鳴並不是來自於他 們的專業知識,而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理解與同理心。當病人感受到治療師的真誠同理時,他們更願意去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這種真誠的共鳴使得治療更加有效,也讓病人在面對自己時感到被理解和接納。

改變的力量

「改變」是這本書的核心主題之一。很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感到被困住,似乎無法改變現狀。但作者透過與病人的互動,讓我們看到改變是可能的,而改變往往來自於我們「最不願面對」的地方。這需要勇氣和對自我的真實認識。

其中一位病人約翰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約翰是一位成功的電視編劇,但在治療初期,他對情感世界充滿防禦,拒絕深入談論。然而,隨著治療的進行,他開始揭露自己失去兒子的深層悲傷。這段經歷成為他重新定義自己生命的契機,讓我們看到面對痛苦的勇氣如何能成為改變的動力。

作者提到:「心理師一開始就知道每個病人只是快照,你看見的只是他們某段時間的面貌。」接下來,她講的這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你也許被拍過角度差表情怪的爛照片,但你應該也有拍得很好的照片,也許是拆禮物時興高彩烈的樣子,也許是和情人一起笑得很開。這兩種照片都是你在某個片刻的樣貌,但也都不能反映你的全部。」

這些快照代表我們在某一時刻的狀態,但並不代表我們的全部。儘管再怎麼沮喪,也別忘了自己也曾有過愉悅的日子。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看待這些快照,是被它們困住,還是打破它們,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

改變的過程雖然艱難,但它提供了一個擺脫過去束縛、成為更真實自我的機會。

自我揭露與自我好奇

自我揭露是心理治療中的一個關鍵要素,無論是病人還是治療師都需要有意識地掌握這個過程。蘿蕊透過她自己的經歷,說明了自我揭露不只是坦白自己的內心世界,更是一種自我理解和自我接納的過程。

作者說:「自我揭露是一把雙刃劍,它需要勇氣,也會讓人感到暴露和脆弱。但正是在這種脆弱中,我們才有機會真正理解自己,並從中找到力量去改變。」這個觀念讓她與病人之間的聯結更加深刻和真實。只有當我們坦白自己的內心世界時,才能真正理解自己,並找到改變的力量。

書中還提到:「對自己要有好奇心。」因為很多人剛開始做心理諮商時,好奇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所以很想怪罪別人,或苦惱著別人到底在想什麼)。但隨著治療的進行,這種好奇心會逐漸被喚醒,讓我們開始探索那些隱藏在情感深處的感受,並逐步揭露那些阻礙我們成長的盲點。

自我揭露與自我好奇是很重要的兩個元素,因為心理諮商幫不了對自己不好奇的人。

應對無法掌控的情緒

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讓人無法掌控的情緒和突然的變化。這些情緒和變化可能讓我們感到麻木、痛苦,甚至迷失方向。在書中,作者幫助我們理解:「大家常常誤以為麻木是空虛,但麻木其實不是沒有感受,而是被太多感受吞沒的反應。」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如果一個人在短時間內經歷失業、感情破裂、家庭衝突等壓力,他可能會感到極度的悲傷、焦慮和憤怒,這些情緒混雜在一起,讓他無法正常處理,最終變得麻木,對任何事情都不再有反應。這種麻木感是情緒過於強烈且無法處理的反應。

在這種情況下,接受情緒並尋找出口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承認自己的情緒是正常的,不要試圖壓抑或逃避,而是尋找合適的方式來表達和釋放,例如寫日記、與信任的人交談或進行運動等。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變化,逐漸找到重新前進的方向。

作者也指出,心理師能幫助病人找到「平靜」,只不過這種平靜可能跟他們尋求治療時希望得到的不一樣。「平靜不代表沒噪音、沒困擾、沒難題,而是指身處這些干擾之中,心依然安寧。」不要害怕飄忽不定的情緒,而是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如何從痛苦中學到東西

書中探討了「痛與苦的差異」。痛是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我們不一定需要一直苦下去。作者分享了一段溫德爾說過的話:「痛跟苦不一樣,人都有痛的時候,可是你不一定得那麼苦。」

如果我們要從痛苦中學到東西,我們需要改變看待自己的方式,從「為什麼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轉變為「我可以從這件事中學到什麼?」

例如兩位女士,A 和 B,都是在長期穩定的感情中被伴侶劈腿,因而分手。這種被背叛的感覺帶來了極大的「痛」,這是一種自然的情感反應。

A女士在分手後,經歷了一段痛苦的時間,但她決定從這段關係中學到一些東西。她開始反思自己在關係中的行為和選擇,並意識到自己忽略了很多紅旗。她也認識到,這段感情雖然帶來了痛苦,但也讓她更了解自己,更懂得未來如何選擇更合適的伴侶。雖然這段經歷很痛,但她並沒有長期陷入「苦」,反而讓自己變得更堅強和成熟。

B女士則不同。她無法放下這段背叛的感覺,不斷地重複著對方如何傷害她的回憶,心中充滿了憤怒和怨恨。她覺得自己被摧毀了,並開始對未來的感情生活感到絕望,認為自己再也不會相信任何人。這種持續的自責、憤怒和不信任,讓她深陷於「苦」中,無法自拔。

很多時候,我們持續在痛苦中掙扎,是因為我們死抓著受苦的感覺不放。我們不斷重複回憶受傷的過程,或者陷入對未來的恐懼中,這讓我們無法真正從痛苦中解脫。

無條件的正向關懷

在心理治療中,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心理師應該對病人保持尊重和接納,而不是基於個人喜好或判斷。

「無條件正向關懷」並不代表心理師必須「喜歡」當事人,只是說心理師應該和顏悅色、不做批判,最重要的是:真心相信當事人若能受到鼓勵、獲得接納,一定有能力成長。這項原則的目的是尊重並珍惜人的「自主決定權」,即使當事人的選擇與你不同也應如此。

無條件正向關懷是一種「態度」,而不是「感受」。

我認為,這個觀念也可以被我們一般人拿來應用。以下是三種如何將這種觀念應用在生活中的方式:

1.不帶批判地傾聽:在與他人交流時,我們可以學習像心理師一樣,真正用心去聆聽,不急於下結論或批評。這樣可以讓對方感到被理解和被接納,進而更願意敞開心扉。

2.鼓勵他人自主決定:無條件正向關懷強調的是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決定,即使那些決定和我們的想法不同。我們可以在與朋友、家人或同事互動時,給予他們空間和自由,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決定,而不是試圖控制或強加自己的觀點。

3.保持開放的態度:無條件的正向關懷是一種態度,而不是感受。即便我們可能不認同對方的某些行為或選擇,我們仍然可以保持友善和支持的態度,並相信對方有能力在適當的時候成長和改變。

這本書啟發了我: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應用「無條件正向關懷」,學習不帶批判地傾聽他人,並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做決定,這有助於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加真誠和緊密。

結語:尋找自己的力量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透過作者與病人、與自己之間的對話,讓我們看到心理治療的真實樣貌。它告訴我們,治療師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心靈導師,他們也和我們一樣,面對自己的痛苦和掙扎。正是在這些脆弱中,我們找到了共鳴,也找到了理解自己的力量。

這本書啟發我們去思考:在生活中,我們是否也能像作者和她的病人一樣,勇敢面對那些讓我們感到害怕和不安的部分?是否能夠在面對痛苦時,選擇從中學習,而不是陷入無盡的苦?

改變需要勇氣,而這份勇氣來自於對自我的真實理解和接納。讓我們學會在脆弱中找到力量,並在生活的挑戰中找到前進的方向。如果你正在面對人生的困境,也許,你真的該找人聊聊。透過這樣的過程,你可能會發現,一個更真實、更強大的自己,正在那裡等待著你。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20.33 (臺灣)
PTT 網址

skyhawkptt11/03 18:28符合最近發生現實話題的書!賴入待讀書單 謝謝導讀

tan211/03 19:02這本好看,推薦

ginac11/03 20:48推推

habodaha11/03 21:12超推這一本

manman092111/03 21:40剛好這週末看完超級喜歡,全書很厚需要慢慢咀嚼

lesbw11/04 18:39謝謝推薦

neal1911/04 20:28這本看了四次,每次感受不同,有種跟著作者在看心理醫生

neal1911/04 20:28的樣子,推薦

emile122411/04 21:30謝謝分享

itsmn11/04 21:35真的好看,講故事不說教

breezeguy11/04 22:51推推~

descent11/05 08:45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心理師教你大膽修訂自己的人生故事

descent11/05 08:45另外一本, 不知道如何

ilovemiao11/05 21:44感謝分享

lingarden11/06 05:02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