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阿拉斯加之死是真蠢還是真啟發?
想問一下板友們,
單就這部電影所描繪的主角歷程乃至到最後離開人世,
主角的經歷是真的如電影中的如此具有所謂的“人生啟發”性?
還是這些所謂的啟發只是導演根據真實事件經過,
自己過度詮釋或額外加諸上去的意念?
現實只不過是一個過分理想化野外生活的年輕人遇難的事件?
主角遺留下來的日記遺書跟主角旅程上相處過的人,
(這些路人真實存在嗎?)
有可以印證電影裡的想法嗎?
--
蠢 只是拍得很文藝
蠢 很久前看過一篇分析(好像就是電影板)他的行為
啟發的點不是主角旅行成長,而是背後失和家庭的動機
旅行成長不是點的話怎麼8成都在鋪成他旅行過程, 乃至於路上那些人的對話產出的“名言”, 如果重點在家庭失和的動機, 那應該要更多的著墨在他與家庭間的部分?
現代神農氏
然後就死了
西恩潘處理的觀點像是希望每一位曾經離家出走的孩子
終將能回家與父母和好,也是適合給父母看的片。
蠢
蠢
就是蠢 這種毫無野外求生經驗就獨居於荒野 只是換
個文藝的方式自殺
現實面就是蠢 感性面就是浪漫 其實人就是這樣 仔細
想想所謂的運動 不管足球 籃球什麼的 不都是毫無意
義的行為嗎 所以重要的不是行為本身 而是我們賦予
它的意義吧
不贊同樓上 球類運動是讓體育變得更有趣的必要手段
不要自己不打球就覺得沒意義
喜歡這部片 但男主角真的蠢.....
只有假文藝才覺得文藝吧 真文藝光看到標題字體就吐
出來了
也沒什麼蠢吧 就個人選擇而已
對大自然沒有保持著敬畏的心,類似新手拿把刀就要去
爬百岳
蠢的可以
就白癡
蠢
試了3次都看不完
看到大家的評論覺得欣慰
兼而有之~因為主角那副蠢到再次突破人類理智下限的
肏樣,是真;而這副肏樣所帶給我們的啟發,也同樣
為真XD
【助憶】其實去年在電影板上,就有一串同樣主題的
討論~只能說,某些人的言論,非~常值得一看:
就是蠢而已
很蠢 自以為是的超脫 其實都是利用其他人的辛勞成就
跟很多垃圾左膠一樣 一手念經一手摸奶
看成阿斯拉
最後死於植物圖鑑記載不足,冤了
蠢 死於無能
錢燒掉 結果還不是去打工賺錢
達爾文獎.
蠢
看完只覺得生活太舒適 無病呻吟
這種哲學討論 本來就是吃得飽的人在玩的
台灣人一輩子追求小確幸是真蠢還是真啟發?
蠢
這部要搭上帝也瘋狂一起看
想再現代文明生存就必須遵循上班賺錢
的體制規範才能活下去(有錢人例外)
但不管有錢沒錢,你都是在錢的社會生存
這是因為我們早已喪失在野外生存
的技能了,而上帝也瘋狂就是告訴你
即使在現代中還是有人能不靠錢
而能在野外生存繁殖的反文明社會諷刺
而阿斯拉加就有點類似那樣的反社會諷刺
主角蠢個人觀點是因為他除了能力不足外
背後還有被文明社會從小到大綁死失去
野外生存能力的無奈
很多在現代文明社會生存習慣的人
對於這部片和上帝也瘋狂看的觀點
大部分都是無法接受自己幹嘛活那麼累
但其實我們每天上班就是也會累啊
隨著社會體制的影響發展的價值觀
因人而異
在說什麼==
野外求生技能本來就是要學的,有看過穿牛仔褲穿拖鞋
去爬聖母峰的嗎
對大自然沒有一點敬畏之心…
…
怎樣算蠢? 是野外生活還是沒有充分準備跟學習技能?
連單人騎車環島都覺得算冒險的台灣人 當然會覺得蠢
我看連很大部分的美國人自己看他都覺得蠢吧... 蠢的不是他的初衷與動機, 而是他的準備不周
※ 編輯: joyca (223.139.126.134 臺灣), 07/30/2021 16:30:57回打球那樓 世界上幾乎所有我們做興趣的事情都是因
為做的人賦予它意義 跟打不打球完全無關 玩電腦遊
戲 喜歡的人就會覺得有意義 不喜歡的人就會覺得沒意
義 這應該才是他想表達的
9
能夠在荒野裡存活的角色很多,尤其是末日主題,但在阿拉斯加的酷寒中可能連生存專家都不見得能安然度過,最低溫度可達-62.2度C,主角也算很不簡單了,光是想每天要去撿東西來燒、獵東西來吃、抵禦掠奪者,對於轉角就有便利商店、遇到野狗咬你打電話處理、還可以一邊洗澡一邊上網發廢文的文明人是很難想像的。 人類究竟是群體生物,還是本質上是獨居生物? 主角拒絕了服從父親權威和管控,同時也拒絕優渥的生活,他想在大自然中一個人生活,不依靠任何人,不被文明社會的框架所束縛,做出了一個對於明知不可而為知的舉動,不依靠任何人,不被文明社會的框架所束縛,做出了一個明知不可而為知的舉動,通常在經典悲劇裡面這樣的角色缺陷正是推動劇情的主要動力,主角投身荒野自尋死路,正常人如我一看不禁皺眉搖頭,但這樣的意念,某種程度上,屬於人類共通情感,為什麼這麼說呢? 投身大自然、離群索居 一般人工作到很煩的時候,放假重返大自然帶來的愉悅;被家人管束到毫無自由,想要逃離家的那份衝動;或遭受重大挫折,誰也不想見,不想面對任何人的想法的自我放逐,放大此意念到極限並當成信仰執行,不就是這位少年最後的人生?19
補充一下這段, 原著的作者Jon Krakauer其實一直有追查這件事, 法醫在事後的鑑定Chris McCandless死因是餓死, Jon Krakauer一開始是以為Chris McCandless誤食, 把兩種Hedysarum屬的植物搞混,59
原文恕刪。 這部電影每過一陣子就會有人拿出來問類似的問題。 我想要分享一些從西方文化切入的看法與觀點,讓更多有興趣的人去理解、 甚至看懂絕大多數美國電影背後的文化脈絡。 一、基督教文化34
做足什麼功課? 他算運氣很好找到巴士當定居地 不然以他的能力有辦法自己建臨時小屋? 他在那裏差不多待了6個月 沒那巴士他大概不到一個月就掛掉了 不,其實反而不會掛掉 因為如果他一個月就放棄 他還回的去 他回不去是因為他4月進去 7月打算離開時因為夏天融雪導致河水大漲 回去的路被阻斷
22
[片單] 離家或為愛走天涯1. 請簡述自身需求片單理由 或 欲尋找電影的類型或特徵(請盡量描述清楚) 得到一個滿有挑戰的工作機會 即將搬到遠距男友隔壁的城市 是生命歷程第一次要正式離開家鄉生活 很多背景設定在大都市的西洋電影,主角來自全國各地18
Re: [普雷] 處理方式氣死元配的孤味我認為孤味劇本入圍而沒得獎的關鍵就是不完整 (最佳劇情長片更是連入圍都沒) 其實這部電影就是看A咖秀一波演技 在秀演技的層面上,這部電影是很值得一看的。 有雷16
[ 好雷] 《游牧人生》我們路上見心得有雷 圖文好讀版(無營利): 也許公路電影早已不稀奇,甚至近期《阿拉斯加之死》因為巴士事件又引起討論,但今天 看了《游牧人生》啟發了我對公路電影的另一種想像。先不說Frances McDormand的演技 有多出色,整部電影的調性及節奏平穩,但不會讓人疲乏,我們就像跟著一位游牧族穿梭12
Re: [討論] 天能的敗點在那?原文恕刪 我覺得這部電影之所以不好看的原因並不是科幻部分到底真不真實、嚴不嚴謹。科幻的英 文 Science Fiction,把這兩個字拆開看,作者能夠改寫的並不是描述真實為底的 Science,而是在後面能夠讓作者發揮創意的Fiction,怎麼在科學無法解釋的部分用文本 、藝術的方式去闡述,我認為諾蘭在這部分從來沒有讓他自己以及觀眾失望。《星際效應8
[好雷]游牧人生Nomadland終於去看了趙婷導演、法蘭西絲麥朵曼主演的《游牧人生》(Nomadland)。 除了各方傳來的好評與金獎加持外,這部電影以大型工廠倒閉後的「車居族」為題材,原 本就十分吸引我。可以說是從去年一路等到今年。 電影非常安靜、美麗,沒有什麼大起大落,卻仍對美國社會作出深刻的描繪,同時展示了 編導對現代人工作、生活、愛、家等概念的思考。一部令人尊敬的作品。4
Re: [新聞] 阿拉斯加之死裡的 廢棄巴士142被吊走這是一部屁孩到荒野給自己蠢死的故事,但他的生長背景、追求的理想、實踐的過程、中 間遇到的人事物、最後的死亡與懊悔,才是這個故事值得了解的地方,電影將這一切展示 出來,不是要我們認同他的行為,而是讓我們機會了解他的思維/人生,只看的到哈哈他 給自己蠢死了顯得太過平面。 況且這是真實故事改編,攻擊設定層級的準備不週、荒野求生知識不足,死在荒野等,這3
[ 雷] 天能:一次倒帶兩種享受雷文防雷資訊頁 諾蘭真的是令人敬佩的導演,時空旅行的電影多不勝數,但像諾導這樣拍的我還真是第一 次看到~ 還沒看過的話建議不要看任何文章直接去看,滋味更佳!!! ~*-*~*-*~*-*~*-*~*-*~*-*~*-*~*-*~*-*~*-*~*-*~*-*~2
[好雷] 《美國女孩》:屬於台灣的共同記憶《美國女孩》:這應該是台灣人都能有共鳴的一部心思細膩的電影,能夠激起台灣小孩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記憶碎片,對於家人與環境的認知變化,透過歸國子女的不適應與歷史病疫的不安心,讓片中四個家庭角色互相擦出他們各自內心的「美國夢」所幻滅的火花,關於美國夢的失落情緒依稀記得在楊德昌電影《青梅竹馬》中顯得不切實際與遙不可及,《美國女孩》則隱約承接這樣的概念,道出逃避的現實。 阮鳳儀根據其親身經歷改編的劇本相當豐富細膩,故事從頭到尾並沒有太過戲劇化的時候,真實的生活感是此片的精髓,角色的肢體言語上都極富細節,主角從無限失落變成無處發洩的怨恨,在演員身上的許多小動作都非常的貼近孩童的樣貌,那些叛逆父母、迷惘犯錯的過程,作為觀眾不斷的感受到自己曾經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另外,主角與母親的和解過程也是相當的具張力,像這樣的家庭肥皂劇少不了的吵架戲碼在此片並不是很多,電影更比重在透過主角自己對環境的掙扎到順從,與對代表美國夢的白馬的期待與破滅,主角經歷痛苦後的超齡成長,換位思考去知曉母親經歷的相似困境,結尾一場主角與母親的家常互動作爲高潮,異常的平凡但真摯誠懇,那一反電影前面壓抑煩躁,溫馨平和的母愛氛圍,有種麥克李1990年電影《生活是甜蜜》的結尾,同為母女和解的母愛爆發,那股闔家感動實在餘韻無窮。 《美國女孩》動人之處就是這些與觀眾有所連結的共同記憶,營造了裡外真實的台灣家庭故事,立體的家庭角色十分有帶入感,對女孩的年少叛逆成長描寫深刻,作為台灣人在這部片的分分秒秒中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共鳴,是一部專屬台灣的溫馨好片。 --2
[普雷] 《超完美狗保姆》與狗狗的公路旅行毛小孩也是家人,踏遍各處尋找愛狗之家 隨著現代社會養育子女的費用越來越高,有許多不婚族和不生主義的伴侶,會選擇養寵物 來陪伴他們的人生,不管是毛小孩,還是爬蟲或鳥、甚至較為偏門的寵物,只要可以好好 愛護陪伴,都是一件讓人感到溫馨的事。其中家中養狗的人在世界又佔大多數,雖然愛狗 人士多,但有時候現實往往考驗著飼主與狗狗之間的情感,和面對難題的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