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 Pietro B model 手搖磨豆機使用心得(上
文章開始前大家可以先看一下小雨評測消消火:https://youtu.be/7Fs_kZI2UqE?si=lEealw
若您看完以上評測,仍對此手磨感興趣以下是我個人心路歷程、使用測試與感想
前言:由於手上目前擁有Molar X2電磨和Kinu M47simplicity手磨皆為錐形刀盤,使用一陣子後自認還是不能輕易克服錐形刀盤用於Espresso 萃取率較難拉高的問題(此處我所謂高萃
取率是指淺焙能超過20%,中深焙以上能超過22%),同時又想擁有平刀、錐刀各一的吧台設定,因此開啟搜尋之路。由於家用環境吧台大小受限,而且資源已經過多投放在錐刀電磨(先前一台是Kafatek monolith flat 配 SSP speed Red刀盤,所以改換錐刀時希望做工以及精度是一樣的水準),因此鎖定為「平刀手磨」,沒想到如此功課做下去才發覺Pietro這個新產品竟是唯一的選擇。看了國內外許多評測,其實結論倒是蠻一致的:磨豆機作工精量、出品咖啡飲料味道好、清潔方便但是人機介面令使用者實在難受和出粉效率不佳。對於以上結論我也是糾結很久,在考慮Pietro只會是我備案磨豆機,以及通常自己也就一天兩杯Espresso 的量,然後現在台灣售價相比產品剛問世時已有下降(應該感謝眾多KOL修理?!),因此牙一咬就迎來今日主角:Pietro grinder B model。
https://i.imgur.com/3kRzx5R.jpeg
使用測試:有鑑於YouTube 已經有不少頻道做過評測,以下我在外觀介紹之外,出液品質部分,我會以TDS和yield rate為主要分享,最後才搭配主觀品嚐感受。
下圖可見Pietro豆艙進豆口與部分出粉口都增加內襯塑料,我個人推論為減少靜電(monolith flat在出粉口處也是一樣設計)此圖另一重點可見掃粉片與豆艙壁間隙之窄,可見原廠對
於降低殘粉所做的用心。
https://i.imgur.com/fa4pMad.jpeg
下圖為將刀盤完全取出的豆艙樣貌,一來顯示車削作工精良,二來此豆艙樣貌是我在出杯將近10杯後打開清潔所得,簡單三個步驟就能拆卸所有刀盤並能將豆艙清理如此乾淨,應該能夠滿足強迫症用戶,此一優勢是Kinu m47所不及。
https://i.imgur.com/xPiOzWL.jpeg
配置刀盤為58mm DLC鍍層的鋼刀,由於我都喝Espresso類飲品,所以選擇B model刀盤,按照
原廠說明B應該是bimodal 的意思。目前Espresso 喝起來感受:Body確實不若之前monolith flat配上ssp red speed乾淨,反而是我較喜愛的厚實黏滑感。此處有另一看點:刀盤為無螺孔設計,有一說這樣降低細粉產生,但是好像也沒看到真有實驗比較,因此對我來說,無螺孔吸引點是看見廠商為了這個創新產品重新設計刀盤、開模,而非只是隨波逐流仿效市面上其它手磨。
https://i.imgur.com/zLWmNm5.jpeg
機身部分還有一處看點:轉軸配置為雙培林(照片角度為了特寫培林品牌,沒照到另一顆培林),培林為日本第一大牌NSK,我認為這樣又是再次顯現Fiorenzato為打造Pietro品質所下
的苦心
https://i.imgur.com/HbBTzDl.jpeg
最後,無法確定是每一把Pietro 都一樣還是我運氣好,但的確我手上這把刻度0就是刀盤互相接觸的開始,如此生產品質還是值得我讚嘆。
https://youtube.com/shorts/7OfxOLLFF3M?si=JX09CfH1J1RavgPc
接著分享出液品質,首先我的機器為Expobar dual e61 加裝 flow control套件,我將WD值設定在40-110之間,萃取手法:1. Kakalove 淺培紫風鈴,鍋爐溫度設定在95度,ratio目標
為3,流量閥開最大,開啟萃取pump,萃取計時為pump啟動到關上。2. Kakalove 中深焙雙魚
特調,鍋爐溫度設定在93度,ratio目標為2,流量閥關最小,開啟萃取pump後待第一滴出液再將流量閥開至最大,萃取計時為pump啟動到關上。有採用RDT、WDT手法,粉餅上有墊二次分水網。數次沖煮數據如下:
紫風鈴
粉重18.8g 液重55.8g 萃取時間38s TDS 7.87 Yield 23.36%
粉重19.0g 液重47.2g 萃取時間30s TDS 8.68 Yield 21.56%
粉重18.9g 液重56.4g 萃取時間39s TDS 7.32 Yield 21.84%
雙魚特調配方
粉重17.7g 液重37.6g 萃取時間33s TDS 10.55 Yield 22.41%
粉重17.7g 液重36.2g 萃取時間36s TDS 10.47 Yield 21.41%
對我而言,固定的手法能獲得穩定的Yield rate多少在數據上反映出粉品質的一致,也就是磨豆機作工精良的證明。Espresso味道方面由於自認舌頭不甚敏銳,簡單的敘述就是Body厚度有,淺培豆的酸值清爽,中深焙的尾韻能夠延伸,但是不會苦澀。值得一提的是出粉時乾粉香氣豐滿也是令人享受的樂趣之一。
最後補充說明使用心得,有鑑於太多人反應Pietro磨豆時會晃動、轉動把手時手指節容易敲擊桌面、粉杯形狀奇異倒粉時容易撒出和進豆艙蓋難以開啟等缺點,為了回應這些反饋原廠除了改良進豆艙蓋密合問題,另外也出了套件包含磨豆機底座與粉杯漏斗解決上述難堪,不過套件需要另外花費的確還是使人有些無法滿意。
儘管Pietro 已經降價至1萬初,此價位市場上仍有平刀電磨可以選擇,在我無法驗證Pietro出粉品質與同價位電磨孰優孰劣前提下,我將會再分享一篇心得,呈現Pietro另外的可能性:可攜。
--
Home barista上有個討論串在聊這隻,不是每隻都是0點刀
盤才會互磨,我自己的M model轉到底停在0.1不是0,刀盤
在0.2開始互磨
如此聽來有機會扶奶奶過馬路還是要把握(笑)另請問樓上
同好M model的出粉品質有符合您的期待嗎?
有,單論出粉品質的話無可挑剔,現在淺焙豆子已經不會回
去用那些小錐刀手磨了;只有中焙以後才會回去用C40
而且我還是用了好一陣子看其他人的照片才發現我的刻度盤
歪掉哈哈哈
34
[器材] 手磨升級電磨選擇翻一下板上文章發現我在2014時還在搶Virus磨豆機 後續購入匿名一代 二代 到現在使用C40 手沖 M47 classic 搭配 flair 中間還玩過現在熱門的pico的前前前代 minipresso 跟1Z Y1 找一下文章還可以看到我的mi nipresso壓出的crema 前陣子剛將Flair pro換成58 感受到粉杯變大 對於 填壓 粉粗細的容許度更嚴格28
[器材] 家用義式是否添購手搖磨豆機?各位板友好 目前家中使用的設備為 Breville 840 半自動咖啡機與820電動磨豆機 最近從朋友手上拿到兩支國外買的豆子 但雖然號稱是中深焙23
[器材] 錐刀電動磨豆機請益我目前使用的手搖磨豆機是1Zpresso的K-Pro, 使用上很滿意, 就算手沖技術不太好也能沖出自己喜歡喝的咖啡; 不過人是懶惰的生物, 自從看某支youtube電磨介紹影片後,就被電磨燒到了,21
[器材] 濃縮機器跟磨豆機的一點心得看到板上越來越多大大分享器材跟心得 自己也來拋磚引玉一下 文內提到的機器都是自己遇到的情況 希望可以讓大家少走一點冤枉路 有什麼意見都可以一起討論20
Re: [情報] Pietro 平刀手搖磨豆機預購前幾天拿到意式版本,幾天下來也試得差不多 剛好能寫一些簡易的器材開箱文 外觀 相對其他手搖算非常重且相當大,頭輕腳輕外觀設計真得頗差20
[器材] 閒聊、比較對岸的2萬內磨豆機主要討論家用單次研磨的磨豆機 有些廠牌也是2萬內但都是75mm刀盤偏商用的 原本打算2萬元左右升級83mm平刀所以開始做了功課 本來考慮二手f83e或是major14
[器材] 義式磨豆機請益各位咖啡版友大家好 關於義式磨豆機的相關問題已經爬文爬了很久 感覺還是上來請益一下心裡比較有個底 小弟喝了大概有10年的咖啡,從即溶咖啡 Philips全自動 一路升級到Rocket evo2 手沖 syphon espresso 拿鐵 濾掛 目前雜食中13
[情報] Pietro 平刀手搖磨豆機預購Pietro 平刀手搖磨豆機預購 今天看到 Lance Hedrick 介紹一台預購中的削鉛筆機(X)平刀手搖磨豆機(O) 叫 Pietro Manual Coffe Grinder ,預售370歐元,對她很有興趣。 依稀記得遠古的01論壇有網友說平刀盤如果水平擺放,需要高轉的離心力去把磨好的豆子甩 出去;如果刀盤垂直擺放,也是需要一定轉速才能在粉掉下去的過程中被充分研磨到。7
Re: [情報] Pietro 平刀手搖磨豆機預購有手沖 義式2種刀盤 預購定價 NT$ 14,800 ※ 引述《Ageoffeizai (肥宅時代)》之銘言: : 今天看到 Lance Hedrick 介紹一台預購中的削鉛筆機(X)平刀手搖磨豆機(O)2
[器材] 請問手磨錐刀跟電磨大刀盤錐刀的風味差異各位好: 從接觸精品咖啡以來, 磨豆機從電磨小飛馬到Kalita Nice Cut G, 到目前常駐的手磨C40, 對於淺烘培的豆子來說口感香氣用C40比前兩台電磨有著很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