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 陶瓷刀盤溫度低...嗎?
看到板上推文有人講到這件事情
就來轉一下一篇十幾年前的文章
https://www.espressoplanet.com/Steel-vs-Ceramic-burrs-and-heat-generation.html
裡面有關陶瓷刀盤的分析
是由Kyle Anderson寫的
工程背景的Kyle Anderson是Baratza的創辦人跟首席工程師
在專業咖啡設備產業有二三十年的經驗
Baratza也是一家長期擁有鋼刀跟陶瓷刀機種的磨豆機公司
多年來皆使用ditting的鋼刀與陶瓷刀來製造產品
簡單說一下Kyle在這篇文章當中對於陶瓷刀盤與研磨溫度的想法
1. 研磨當中的溫度上升絕大多數來自於破碎咖啡顆粒的彼此摩擦,
再來則是刀盤切碎時產生的熱量
2. 由於金屬的導熱效果遠比陶瓷更好
金屬刀盤研磨的溫度通常較低
因為金屬能將這些顆粒摩擦產生的溫度快速傳導離開
3. 轉速跟研磨的發熱沒有絕對關係,
只要刀紋銳利、研磨路徑的設計良好,
他看過3400rpm的商用設計仍能不讓咖啡顆粒發熱
4. 銳利刀紋與有效率的排粉設計非常關鍵
鈍刀導致的額外破碎、顆粒在刀盤間重複研磨、
或是研磨室的排粉效率不足,
都會因為額外的摩擦而讓溫度持續累積/上升
=============================================
日式的陶瓷刀盤,無論是塑膠手磨或是next g
都跟銳利扯不上關係
加上都沒有做什麼表面處理
導致摩擦力很大
有人會說可是next g細粉很少
那是因為他的刀盤外緣設計缺口非常大
才能讓研磨顆粒不至於被這些鈍刀拖累太多
但在同樣平均粒徑下相比
next g的細粉比例其實跟常見的義式刀差不多
遠遠比不上新世代的各種手沖刀盤跟手磨
但這不代表陶瓷刀盤就是一定是鈍刀
鈍刀只是日本自己的獨特偏好而已
ditting做出來的陶瓷刀盤可是長這樣
https://imgur.com/BQMmsXk
那這是不是代表next g的研磨溫度高呢
事實上
我覺得在家用single dosing的情況下
討論升溫不升溫根本沒意義
升溫不升溫是在商用情境下
連續出杯或是幾磅幾磅再磨的情況下
才會出現明顯差異
很多商用機頻繁使用時是真的可以摸到顆粒溫度上升
在家裡面只磨個20g時,刀盤什麼材質都造成不了明顯溫差
很明顯next g那個脆弱的設計根本不可能大量研磨
所以一開始就不需要討論溫度的問題
另外講一下一個誤解
有些人以為磨豆機的散熱風扇可以降低研磨溫度
實際上那些散熱風扇只是怕商用長時間高負荷運作下馬達燒毀
根本沒有在幫刀盤或研磨顆粒散熱
總之
下次再看到商品介紹說什麼陶瓷刀溫度低什麼的
大家也許會有不同想法吧
--
我倒是覺得表面瞬間升溫特性對於前段香氣的影響很大
這部分跟轉速,刀紋,材料應該都會需要綜合考量或測試
目前我自己用過覺得前香表現最佳的2w以內磨豆機
如果對升溫很在意的,更要避開表面粗糙的模具陶瓷刀
覺得nextg香氣表現好是一回事,但那絕對不是因為他溫度低
電磨是NextG,手磨是Rosco(大量的銅材設計有助瞬間散熱)
因為開放平置大刀盤對散熱更有優勢
應該是"慢磨"使得溫度低,陶瓷材料比較適合慢磨吧?
我也懷疑rosco的機身材質有影響,小量研磨讓刀盤本身升溫
都很難
NextG也沒辦法磨到很細,更像是"輾"的感覺
還要傳到機身外,而外刀盤跟機身又不是完全緊配,傳導不易
正因為用輾的,nextg細粉才那麼多呀
溫度也必然較高
要是同樣用鍍膜鋼刀開那麼大的外緣口,大概幾乎沒細粉了
也許這部分也有個趨勢在,瞬間低但平均較高
或者瞬間高,但平均較低,也許效果不一樣,只能結果看
我還以為是因為慢磨所以溫度低
陶瓷刀磨淺焙會懷疑人生......
推一個。就在想到底是什麼情況可以讓一般家用刀盤升溫到可
以討論差異的地步。
洗刀盤的情況下吧.....不過先熱的應該是馬達
請問手磨的話,是不是陶瓷跟不鏽鋼就差別沒那麼大呢?
好像日系的比較偏愛陶瓷刀
Single dose 溫度是能多高….一次磨500克才會有這問題
散熱好,不如發熱低
印象中nextg換金屬刀盤是蠻多人推的 陶瓷沒有特別的優
點吧
家用的刀盤溫度直接忽略吧 金屬跟陶瓷 磨豆溫度差應該
連1度c都沒有
陶瓷有優點阿 可以洗(by日系廠家)
24
[器材] C40 刀盤 耗損想請問大家使用C40刀盤的耗損會很快嗎? 我用C40差不多3個月,每天磨個20g到40g的淺焙豆,內刀盤底部已經肉眼看得出來有一點點磨損,雖然目前使用上影響應該不大,但看到原本很完整的圓形刀盤出現一點點缺角,除了心情很阿雜,也擔心之後會不會就這樣影響到研磨品質? 很好奇這麼短的時間磨損就會出現?有人有碰到嗎?還是其實對於磨豆機刀盤來說其實是正常的,只是以前用電動磨豆機的時候,刀盤在裡面平常看不到而已? 謝謝大家 -----18
[器材] 配個3500元左右的全套手沖設備(給新手向)以下器材都有用過或者體驗過,請安心食用(? 前言: 咖啡的過程無外乎-生豆處理、烘焙、研磨、萃取,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在於原材料,也就是咖啡豆的選擇上面。然而我們除了原材料之外,我們同時可以根據研磨以及萃取的手法不同而達到我們想要的風味,這次的菜單主要是提供給喜歡手沖的新手朋友一個參考。 此次我們會分為:磨豆機、濾杯、磅秤、手沖壺、與溫度計來分別 磨豆機:磨豆機的品質決定之後萃取的走向,而且磨豆的切削效率以及刀盤的磨耗也是一個重要考量。為此,我個人推薦一定要使用金屬刀盤的磨豆機。16
[器材] FEMOBOOK A5 開箱介紹前言: 著墨手沖咖啡以來,一直有在辦公室手沖的習慣,為了不佔座位又想取得新鮮的咖啡粉作沖 煮,手搖磨豆機便成了辦公室沖煮器材的首選,然而二~三年來每天一~兩次現磨的沖煮頻率,不免漸漸對現磨咖啡豆這件事感到有些枯燥乏味,隨近年來電動磨豆機技術提升及品牌 不斷推陳出新,市面上也開始出現了小體積但研磨效果不錯的產品出現,看著網路上這些相 關器材的開箱影片介紹,心裡不免埋下想要添購電動磨豆器材的想法。13
[器材] DF64到貨啦先前預購的DF64終於到貨~ 其實這台原本是要給家父的父親節禮物; 但沒辦法在父親節檔期拿到,於是就先買了Eureka給他 磨豆機升級後,他自己也跟著升級器材XD12
[器材] M47 歸零研磨刀盤會損壞嗎?各位板上的前輩們好, 最近剛入手一台Kinu的M47, 朋友在不知情刀盤歸零的狀況下進行研磨大約30秒, 歸零研磨有落粉, 但發現後才趕快調整刀盤至手沖的刻度。9
[器材] Acaia Orbit 磨豆機開箱第一批入手到現在也半個多月了, 前面版友希望有使用者開箱,來吧! 去年八月首批100台 Orbit 試產版並未在台灣販售, 主要投放在歐美市場讓使用者進行測試與回饋,5
[器材] kinu M47手沖刀盤退格疑問前陣子購入simplicity及手沖刀盤,義式刀盤順時針歸零時刻度是在零,換手沖刀盤歸零則 是在6.2。 請問是以6.2為手沖歸零基準 還是再進6.2到指針零為基準? 因為手沖刀盤退四圈二後,kalita155手沖後表面泥狀還是蠻明顯的。這是細粉量比較多的 現象嗎?(中淺焙豆子)2
Mazzer 83mm義式刀請益在美亞有看到151A刀盤,賣的比台灣蝦皮便宜,買了一組回來發現型號是251A,查官網似乎 現在也沒有151A了,請問這刀盤與151A有什麼差異嗎?或者有人很清楚代號間的差異嗎?我 只知道151F、151G刀的末端比較寬,其中151F適合手沖研磨,細粉較少,151G的刀末端有點 圓弧,看網路是說給杯測使用細粉最少 --1
[器材] 關於kinu M47手沖刀盤刻度請益各位咖啡版友好 小弟最近入手kinu手搖 若跟小富士4或4.5比較 正常義式刀盤刻度看過影片及分享後大約落在42上下調整 (實際測試ok)。 換過手沖刀盤後,用42研磨太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