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討論] 中國將成為全球人工智慧新龍頭?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Re: [討論] 中國將成為全球人工智慧新龍頭?作者
chliu6686
(chliu)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9

※ 引述《hoanbeh (昔年朱弓壁上空懸)》之銘言:
: 中國將成為全球人工智慧新龍頭?
: Is China Emerging as the Global Leader in AI?
: 哈佛商業評論 2021/7/15 Daitian Li , Tony W. Tong , Yangao Xiao
: https://www.hbrtaiwan.com/images/articles_images/AR0010553.jpg

: IvancoVlad / Getty Images
: 中國早就甩開生產廉價產品的「山寨國」名聲,逐漸走向科技大國的地位,尤其在人工: 智慧研究的領域,發展速度正在急速逼近目前仍處於領先地位的美國。但作者分析,雖: 然這樣的「中國速度」令人吃驚,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推動中國高速發展人工智慧: 的種種因素,其實也是一把雙面刃,可能會在某種層面上,變成阻礙發展的高牆。
: 十年前,中國與美國在人工智慧(AI)研究上,存在巨大的落差。美國的公共機構與私: 部門對相關研究的投入持續成長之時,中國仍在進行全球製造方面的低附加價值活動。: 但這段期間以來,中國已急起直追。從研究的觀點來看,中國已成為人工智慧文獻發表: 和專利的全球領導者。這股趨勢顯示,中國也已蓄勢待發,可望成為AI賦能事業的領導: 者,例如語音與影像辨識應用等事業。
: 中國的AI發展成績斐然。根據早期的研究〔也就是本文作者之一(李代田)協助開創的: 《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China AI Development Report 2018)專案〕,以及: 一項針對AI技術對經濟和社會所造成影響的持續研究顯示,中國有驚人的進步。中國在: AI領域發表的研究報告在全球的占比,從1997年的4.26%(1,086篇),增加到2017年

: 27.68%(37,343篇),超越全球任何其他國家,包括原本一直獨占鰲頭的美國。中國
: AI專利申請數,也一樣超越其他各國。截至2019年3月,中國AI企業的家數已達到1,189: 家,僅次於美國,美國的AI企業活躍家數超過兩千家。相較於海外的同儕企業,中國的: AI企業更多聚焦在語音(例如,語音辨識、語音合成),以及影像(圖片辨識、影片辨: 識)。
: 人工智慧新研究的來源
: https://www.hbrtaiwan.com/images/articles_images/AR0010553_1.jpg
: 這些成績儘管看起來輝煌,卻不一定能轉化為AI創新的強勁優勢,也無法保證未來一定: 會成為全球領導者。矛盾的是,協助中國迎頭趕上的那些條件,在中國抵達創新的最前: 線之際,可能反而構成它未來在AI發展的挑戰。為解釋原因何在,並做為早前研究的延: 續,我們實地訪談了15家AI相關、不同類型的組織(包括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和政府: 單位),並運用「追趕週期」(catch-up cycle)的概念;追趕週期是一種理論架構,: 用來解釋國家在產業領導地位的更迭。
: 中國如何迎頭趕上
: 中國如何能以「跳級超越」(leapfrog)的方式,越過那些已投入AI科技的時間更久得: 多的國家,並在區區二十年內,建立領先世界的AI研究基礎設施?
: 在這裡,「追趕週期」這個概念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問題。基本上,追趕週期架構是: 指,在某些環境下,科技、市場狀況和政策環境的變動,可以讓後進者和先行者或多或: 少站在同等的立足點。根據這個架構,這些變動可以迅速削弱既有業者的優勢,藉此為: 後進者開啟機會之窗;例如,Android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就屬於這類科技變動,它的出

: ,剷平了市場領導者諾基亞(Nokia)的優勢,讓三星、華為等動作迅速的廠商得以取
: 代之。這個架構也幫助我們理解,後進者何時與為何會取代既有業者。
: 在中國如何設法迎頭趕上的故事裡,這個架構點出幾個重要因素:AI研究的本質,意味: 著領導者的科技優勢不會特別穩固;中國廣大的市場,特別有利於AI的改良;中國友善: 的法規環境,特別能促進AI的投資和採用。
: 在AI領域,研究無法提供可長可久的優勢。
: AI與其他科技有幾個重大的差異。儘管研究推動了這個領域前進,但研究通常會公開分: 享,專利研究的收益較不重要,而改良的來源,通常是生成數據的使用者,與根據從那: 些數據所得見解來改良產品的公司之間的良性循環。
: AI是開放的科學,這點不同於電腦硬體或藥物開發。在知識和技術方面,AI領域有許多: 基本的演算法已成為公共知識,可以從已發表的論文和研討會公報裡取得。「當今,每: 個人都對發表AI研究的結果感到自豪,」專精AI演算法和AI晶片的新創公司NISE
: Intelligent Technology一名主管告訴我們:「一般來說,如果你發表一篇論文,在這: 個行業,別人要推論出編碼並執行,並不是太難的事。」
: AI的開放科學本質,是後進者趕上先行者的重要因素,因為它讓後進者能在短時間內,: 弭平與先行者之間的知識差距。
: AI產業與傳統產業的第二個差異,在於創新能創造獲利之處。簡單來說,數據和人才勝: 於AI研究的專利。在傳統產業,像是醫藥或行動通訊,專利在確保公司地位與保護獲利: 流方面,扮演關鍵角色。AI的開放科學本質,則意味著公司的競爭優勢,通常來自公司: 能否比其他公司更快速建置大型資料庫,並開發領域專屬知識或針對資料庫的應用。
: 這表示AI時代的關鍵資產有二:一是數據,二是電腦科學與工程的人才。這兩項資產,: 中國剛好都相當豐富。中國龐大的人口,賦予它在生成、利用大數據方面的優勢,而它: 推動科技與工程的數十年努力,讓它有豐沛供給的高素質電腦科學家和工程師。
: 最後,我們今日發展的「弱AI」,也就是解決定義狹隘的問題所用的AI,需要領域專屬: 知識和使用者生成的數據,才能改善這種AI。例如,AI通常需要針對特定商業情境進行: 客製化。首先,你做出產品(例如聲音辨識)。然後,你吸引許多使用者,而這些使用: 者會生成數據。最後,你運用機器學習,以數據來改善產品。產品就透過這個良性循環: 來改善。
: 中國有活絡的市場,可接納這些以AI為基礎的新產品,而中國企業引進AI產品和服務進: 入市場的速度,也相對快速。中國消費者採用這類產品和服務的速度也快。如此形成的: 環境,能支持AI科技與AI驅動產品快速精進。
: 中國市場有利於AI的採用和改善。
: 大型數據集對AI的創新很重要,因此我們不難明白,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有助於解釋: 它何以能在AI領域快速追趕。這個市場的量,提供中國企業一個建置大型資料庫的獨特: 機會。以中國版優步(Uber)、當今全世界最大的共乘平台公司「滴滴出行」為例:它: 的執行長柳青表示,滴滴出行每天處理超過70 TB的數據,也就是一天要規畫九十億條

: 線、每秒鐘有一千筆叫車單。
: 中國龐大的市場不只提供大數據方面的優勢,也讓企業有強烈的經濟誘因,去解決技術: 挑戰。比方說,雖然晶片組長久以來,一直是中國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弱點,但中國企業近來在拉近AI晶片組的落後缺

: 上,突飛猛進。名列全球前幾大ICT公司的中興通訊,有位高階主管告訴我們:「中國
: AI晶片的發展相對快速……只要有市場,企業就有動力(開發AI晶片)。」中國龐大的
: 市場,為ICT產業帶來很大的規模經濟,這表示推動這項科技的投資,能很快獲得報酬

: 除了龐大的規模,中國市場也展現多樣的種類,而且變動迅速。這為新創公司及老牌企: 業都創造了多采多姿的機會,可以在不同的市場區隔裡,快速地探索不同的AI應用。早: 期的研究顯示,這些類型的市場動態發展,通常有助於後進者追趕,促使產生新產品和: 新事業。
: 中國有強勁的AI促進政策,薄弱的隱私法規。
: 最後一根支柱,與政策環境有關。中國近年來訂定許多政策,以推動AI的發展。這類政: 策包括但不限於「中國製造2025」「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 規畫」等。這些政策對創業者、投資人,甚至研究人員等不同的AI利害關係人,傳達一: 個清楚的訊號,就是AI是有政府支持、值得投資的領域。
: 中國在隱私權之類的領域,缺乏明確的政策和法規,這點可以解釋它怎麼能在某些AI應: 用領域,有如此驚人的追趕速度。例如,在中國無所不在的監視攝影機,為專精於影像: 和臉部辨識的AI公司,創造了龐大的市場。若是在隱私法規更嚴密的其他國家,這個市: 場不會成長得如此快速。NISE Intelligent Technology的一名專案領導人告訴我們,

: 國寬鬆的隱私法規,是部分中國國內AI企業的關鍵優勢。
: 挑戰與未來的展望
: 從許多指標來看,以AI的技術發展和市場應用來說,中國現在正站在全球AI發展的最前: 線。在新興AI產業裡,中國企業面臨技術、市場、政策的獨特環境,為它們打開機會之: 窗,迅速趕上全球領導者。
: 但矛盾的是,儘管中國以破紀錄的時間追趕上,但讓它得以做到這一點的各項條件,可: 能會阻礙它在AI領域進一步發展。
: 例如,由於AI的開放科學本質,以及當個迅速跟進者所享有的優勢,中國企業常缺乏強: 烈誘因,去投資開發核心的AI技術。在西方已開發經濟體裡,AI專利的主要持有人是企: 業,但在中國,AI的專利大多數是由政府或贊助人提出申請的。但在中國,大學與產業: 之間的關係相對薄弱,技術移轉仍然相當有限。整體來說,雖然中國在AI研究的總體產: 出(例如,科學文獻發表、專利)迅速增加,卻缺乏真正原創的構想,以及突破性的技: 術。
: 此外,中國充滿不確定性的企業經營環境,加上AI產品的龐大市場,以及中國消費者對: 採用AI產品的熱中,在在都導致企業與投資人偏好能快速變現的應用型AI研究,而不是: 可望產生長遠影響的基礎研究。在更根本的層次,就像許多研究人員強調的,中國的研: 究文化需要大幅改進。
: 在政策面,寬鬆的法規環境已證明是一把兩面刃。儘管有些企業能大膽利用這種環境,: 積極在市場推出不同的AI應用,但還是有些企業感到氣餒,因為政策的不確定性,讓它: 們不知道什麼是合乎規定、可以做的。蘇州藍珀醫療科技董事長就感嘆說,這種不確定: 性,讓他的公司決定不要觸及任何可能落入灰色地帶的數據(例如,為了其他商業目的: ,而使用個人健康數據)。「我們目前的想法是,如果我們能不碰數據,就不要碰……
: 但如果我們不碰數據,(那些數據)很大一部分的價值就無法實現。因此,從我們公司: 的觀點來看,確實希望政府能盡早讓法規變得更明確。」
: 今日,全球的經營與科技環境,面臨一系列的政治不確定性,包括中美之間的貿易戰,: 以及對智慧財產權升高的衝突、去全球化運動、保護主義升高等。這些挑戰,會立即衝: 擊到中國進一步的AI追趕之路,但它們對中國AI創新的速度和方向有什麼影響,仍有待: 觀察。在這段期間,無論是否有這些不確定性,中美在AI領域的競合關係仍將持續多年: 。
: (周宜芳譯)
: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10553.html
: 中國科技崛起 人工智慧領域大趕超美國
: 引領人類史上第四次工業革命 就在中國
: 井蛙覺青還在做著 中國產業崩潰的美夢

曾經在一個電視財經節目看到主持人問台積電前研發處處長、柏克萊電機博士的中芯獨董楊光磊。
問他說你留學美國,又在兩岸待過,覺得中國的科技水準如何? 他說一般中國老百姓都會覺得自己科技了不起,侃侃而談支付寶,大數據,AI人工智慧,....
他說那只是用人口紅利所堆疊出來的應用端。基礎的科技沒有建立起來,沒有先進的積體電路,那些技術只是空談而已。以他在台積電和中芯都任職過。他說兩岸差距有20年.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248.251 (臺灣)
PTT 網址

totenkopf00108/21 00:11看到這種新聞只想到兩個字 北七

iamalam200508/21 00:12中國的AI聽說是真得滿強的,但那是因為他們有大量資

iamalam200508/21 00:13料可供學習的關係。

sunrise200308/21 00:15沒有吧 發明AI核心的部分依然是老外啊

webster111208/21 00:17控制人民的 老共都會洪荒之力全力發展 我是看好的

webster111208/21 00:17這批支那賤畜/韭菜 就該好好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XDDD

good575508/21 00:35對岸AI強的話 自駕車就不會是google領先了

good575508/21 00:37只有人臉辨識比較強而已吧 搞個10套人臉演算法 然後交

good575508/21 00:37叉發500篇論文不難

taipoo08/21 04:08中國人對程式語言的天生優勢,AI龍頭一定會是中國人的天下

sweetorz08/21 06:32包子思想荼毒過的腦袋,是能有多科學?

anono08/21 09:1820年﹖這你也信﹖

anono08/21 09:19基礎科技的確還比較落後。但也沒有20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