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遊記] 九州遊記【十八】高千穗峽

看板Japan_Travel標題[遊記] 九州遊記【十八】高千穗峽作者
polesirius
(ff)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造訪日期:2019年四月(耽擱許久才寫完,請見諒)

圖文網誌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687241


在「熊本」的夜晚,旅伴訂的是靠近「水前寺成趣園」的「松屋別館」,這名稱意味著另有一間本館,我好奇瞄了官網,本館似乎豪華一點,還有結婚會場,別館則相形簡約,好處是內含新建的大浴場。對於只需要過夜的我們,旅伴選擇別館相當合理,且當晃去浴場,雖只有室內沒有露天造景湯池,實際使用已足夠舒適寬敞。可惜起床後沒辦法再泡一趟,因為接續同樣行程滿檔啊。

匆匆吃完早餐,第一個目標為東邊「宮崎縣」的「高千穗峽」,光車程就得花上兩小時,而在這大家都往外跑的「黃金周」,越是靠近,壅塞程度就益發誇張,山道幾乎要成為車龍了。在這景況下,停車也成了難事,事先調查好的地方完全派不上用場,被義工們一路朝外驅趕,結果停在遙遠的一處大停車場。幸好有規劃接駁車,且似乎因應著「黃金周」人潮特別加班,我們沒再多浪費什麼等候時間,就到了「高千穗峽」的南端入口。

南端峽口的亮點是鄰近的「真名井瀑布」,名列日本瀑布百選,這麼好的商機當地自然不會放過,他們在溪邊設了渡口,讓觀光客可以划著小船趨近瀑布,感受水瀑落降的衝擊。先前看到的網路消息是可以預約時段,逛完別處再回來划,但可能「黃金周」不適用吧,我們到的時候,等候隊伍已從渡口、階梯滿到大馬路,令我頓時傻眼。算了算,數量頂多十餘的船隻,一艘僅容兩三個人,一趟是半小時,隨便估就與我無緣,也的確,當與工作人員對上了眼,其手中牌子替他開了口:「現在等候時間:三小時。」

三小時!我望向那些繼續往隊末串的人,不懂他們是時間太多,還是真的身強體壯,怎麼站都不會腰痛腿痠,我能做的只有嘆口氣,然後走去跨越峽谷的「御橋」朝下望。橋南是渡口所在,水域稍闊且波紋平靜,橋北就是「真名井瀑布」了,它從蔥鬱密葉間注入峽谷,在川面激起水花,也讓船隻們聚繞著,像想靠近感覺那份能量,又怕溼了衣裳。儘管以我這視角與距離,水幕只是一匹白練,磅礡也低微成雨落泠響,望著望著,眼下的舟與瀑就彷似某種朝聖儀式,在相會時給予敬意的仰望。

在原先的計畫裡,划船完剛好可接午餐,現既泡湯,似乎就得提前把這事解決了,畢竟之後的區段好像沒什麼店家。一般都推薦體驗此地的「千穗之家 流水之麵」,它也挺醒目,過了橋就可在商店區看見以應景面具裝飾的招牌了。

所謂的「流水之麵」是沒冰箱的年代利用岩隙流水做出冷麵的手法,現今則是架設剖半長管,管上注水,當店家在源頭丟麵,沿途客人就得眼明手快去夾。無從知曉客滿時是否麵條一出,就引動幾十根筷子廝殺,在這大家肚裡還積有早餐的時刻,僅僅兩三組人光顧,於是店員會過來提醒「要丟麵了」,並要我們別緊張,手殘還能去管末的竹籃夾。但我們都大叔了,這樣的趣味很難持續多久,夾了兩回,剩餘的就真的是放水流。

至於味道,顯然僅能靠隨附的香菇沾醬,清爽感是不錯,吃多了就覺得有些單調,難怪店家主推套餐,裏頭有配佐的小菜。而當時的我們只有單點麵條,外加海苔飯糰、一尾旅伴專屬的炭燒山女魚,害我咬著吞著,心就飄去外頭瞄到的霜淇淋。可是不知是時間尚早還是店員也度假去,一餐吃罷又在商店區逛過一輪,都沒看見霜淇淋那有人來顧攤,因此也只好放棄,開始循步道往峽區走。

步道在池林間穿遊,原本我以為這些只是為了休憩營造出的風光,怎料走著走著,卻瞄見說明板稱這區皆與神話時代有關,像池中某岩名曰「おのころ島」,在「古事紀」中為諸神創造的第一個島嶼,早年曾設有神社,鵜鳥守護,現在鄰近的「高千穗神社」春祭也會請神轎過來繞池三圈。

循勾勒池水的棧道草屋往上抬望,石壁亦有名堂,主角為「三貴子」中的「天照」與「素盞鳴尊」。故事中「素盞鳴尊」來到「天照」所在的諸神之地「高天原」,起初姊弟相安無事,還結為夫妻,後來他卻開始放蕩、鬧事,導致「天照」自閉於「天岩戶」,天地無光。事後,懊悔的他於石壁將「天照」刻成爍亮日形,自己則是光芒隱微的弦月,遵從放逐,流浪至「出雲」。據說江戶末期這兩種刻紋都仍存在著,可惜現在日形部分已經崩落了,只剩月形的彎弧還依稀可辨。

走過這區就有梯階朝峽谷分岔落降,而「真名井瀑布」此時已在我們後方,似乎它的上段便是「おのころ島」所在的池水。懸壁、日月紋、島池、水瀑,若再添些相關元素妝點,便散漾著神聖意味,也難怪被形塑為傳說之地。我不由得在此佇望著,欣賞這視角的「真名井」,此時它多了峽壁襯托,石橋林樹成拱,逸離的船隻便彷若駛入另個柳暗花明。不過近處的河道就煞風景了,原來遊船並不是能循峽隨意划逛啊,很快就有攔繩封著,逼人回頭。這樣也好,若毫無限制,等待的人龍不就變幾里長。

往前續走,峽北雖沒瀑布聚焦,依舊引人,如柱併組的火成岩壁隨階路驀地開展,像經過某種巨力轟擊撕扯,低處岩塊碎亂成灘,開展的崖壁則更加高聳,嶔崎紋理間有茂密林色攀附。這是幅大自然的隨興塗抹,卻勝過無數人類的精心構圖,層疊的岩林參天闊偉,將川岸的蜿行人龍渺成螻蟻。

可能也是因著這樣景貌,神話相關的情節仍沿路可見,說明板記述了「神武天皇」的哥哥「三毛入野命」,提及他在散步時發現水鏡映出女子之美,就這麼一見鍾情,左右瞥望的我雖搞不清這水鏡確切在哪,以注連繩圈繞的大石是不可能忽略的景觀。戀愛攜來風暴,當發現美女是被荒神「鬼八」抓來的公主,「三毛入野命」與「鬼八」展開一場大戰,這塊兩百公噸大石據說就是「鬼八」丟的,而「三毛入野命」哪可能輕易被嚇阻,「高千穗」還有另塊「鬼切石」,上頭的筆直深痕記印了他大刀劈斬的力道。

研究過眼前的「鬼八力石」,目光自然又移向周邊山岩,有處立板標了「仙人屏風」,概括提到神橋與瀑布,以文中七十公尺這樣的字眼,可能就是意指這整區的跌宕起伏。在不斷迴望中走過此段,谷地展幅轉為險狹,最窄處還被標為「槍飛」,並附加了故事。江戶時代「高橋元種」攻打此地的「三田井城」,城破之後領主奔逃至此,被峽川所阻,衡量回頭也是死,便乾脆擲槍射往對岸,再藉槍蹬躍。我站在同名的短橋朝下望,溪谷在腳底深深縱切,距離還真挺挑戰決心勇氣,看似可能又好像會差那麼一點,很需要運氣加持。

拋開對故事細節的研究,這段「槍飛」的景色同樣誘人逗留,狹隙曲折、苔蕨引翠,水色因此多了幽秘,於拐繞後被截成未知。隨著這份挑引,視野在林樹掩映後再度展擴,這兒是很多網誌提及的地點,低處為石砌古樸的「神橋」,高處是鋼骨結構供車通行的「高千穗大橋」,略遠尚有另座水泥製的「神都高千穗大橋」。不同材質卻有著相似的彎拱,在劃掠時彼此交錯,儘管此時山峽間無藍天綴抹,依舊令視覺豐沛。

只是湊巧嗎?還是當初設計的人曾站在這兒比畫勾勒?抬望了一陣,我們行近「神橋」,顧名思義,循其走去便是與峽呼應的「高千穗神社」。橋後的主路往右盤去,不太確定會怎樣繞,沿峽的自然步道反倒人氣高,想了想就決定跟隨大部隊,況且指標也這麼說。然方向雖選定,仍舊有高度差等待挑戰,相對下谷時的輕鬆寫意,往上便是種虐待雙腿的苦差事,幸好它不是逼死人的連續陡階,有平路彎轉讓呼吸歇緩,也有景緻清幽使心情舒暢。

轉入前有塊立板標著「鬼之岩屋與八峰九谷」,說「鬼八」當時就是住在鄰近的一處洞穴,讓人不禁勾勒了一幅骨骸堆積、怨靈飄遊的窮山惡水,結果完全不是這回事。看來荒神不單為戾氣和色慾的集合體,對住也挺講究,眺望過去雖辨不清是哪八峰哪九谷,近處的岩壁嶙峋如哼歌時的快意斧鑿,而瀑布的一線落墜,擊散了灘石,激盪出清冽。或許若將視角轉換,便是另個侵門踏戶,假正義真奪愛的故事。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98.180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