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情報] 最速都會地下鐵 韓國GTX-A 3/30通車

看板MRT標題[情報] 最速都會地下鐵 韓國GTX-A 3/30通車作者
weyward
(chuo ward)
時間推噓46 推:50 噓:4 →:306

韓國首都圈廣域急行鐵路第一條路線GTX-A
2024.3.30完工通車,由韓國總統尹錫悅親自剪綵

GTX-A路線北起於京畿道坡州市,
貫穿首爾市中心,至南抵達京畿道城南市。
長度81公里,設有11站

列車由現代樂鐵打造
8輛編成,而且車廂內部無立柱
設計營運速度160kph,最高時速180kph
將原本79分鐘的路程,縮短至17分鐘


這條路線主打在市區採用大深度地下挖掘
深度大於地下50公尺
大斷面TBM也是韓國自己生產的

直接上影片

https://youtu.be/u5lPCefsw6Q?si=LzHwETgbNZJU1_bP

後續GTX-B、GTX-C 都會在2030前通車

除此之外,尹錫悅上台後,
甚至提出了GTX-D、E、F三條新的路線

https://i.imgur.com/ulgksG7.jpg



先說心得
台灣島民還在哭現代樂鐵幫北捷做車廂無立柱時,
人家都進步到哪了?

其實台灣要贏韓國,真的不難
務實的爸外匯存底1/2送給北韓
請金正恩按下按鈕讓南韓文明歸零
台灣絕對超車韓國20年 (而已)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97.92 (臺灣)
PTT 網址

sj403/30 09:56台灣為什麼做不出來?

chillybreeze03/30 09:57影片裡一開始,我還以為找金正恩來剪彩咧

misteri03/30 09:58基隆到新竹,蓋這個應該不錯

GrafRaphael03/30 10:01台灣什麼時候才會規劃crossrail?

lc8530103/30 10:11反觀

※ 編輯: weyward (114.34.97.92 臺灣), 03/30/2024 10:18:31

keydata03/30 10:39潛盾機做不出來,車子做不出來,號誌通訊做不出來....

Stan600303/30 10:42SRT的前面展望可以看到4:40GTX-A匯入共線段~14:40離開

Stan600303/30 10:43就說台灣已經落後別人太多了

Stan600303/30 10:43繼續用技術轉移的低底盤輕軌車輛吹國車國造 笑死

Stan600303/30 10:50不要說車了 看人家這條線從提出到第一階段通車花多久吧

GrafRaphael03/30 11:08發包三年後動工,再六年完工

GrafRaphael03/30 11:09韓國有六個城市擁有自己的地鐵系統

GrafRaphael03/30 11:10日本九個,算入廣島有十個。

GrafRaphael03/30 11:12韓國自己做得出軌道相關的機器就能壓低不少成本了

geesegeese03/30 11:26專噓恐怖分子的行為

geesegeese03/30 11:27你的言論會幫你轉達給韓國駐台機構

weyward03/30 11:29笑死 樓上是活在毫無言論自由的國家嗎?

weyward03/30 11:30而且哪來的恐怖份子? 有點知識好嗎

lidongyun03/30 11:32什麼都做不出來還想嘴砲贏韓國

Answerme03/30 11:36韓國爸爸完美示範不吃統一飯就能爽爽賺

shter03/30 12:03北京平谷線、東京筑波快線都算城際快速通勤吧

shter03/30 12:04基隆到中壢蓋一條 160kph 大概就解決很多問題了

vestinland03/30 12:10每個地方技能樹不一樣,擅長的點不同,台灣做不出來

vestinland03/30 12:10又怎麼了?哪個國家樣樣強?

vestinland03/30 12:13不過北部都會區其實是需要這種解決方案,尤其是基隆

vestinland03/30 12:14這個就是尖峰從幾十公里外大量進市中心的解決方案之

vestinland03/30 12:14一,介於高鐵跟台鐵之間

moonrain03/30 12:16不過 分散式城市發展 會不會比每天把人送進大都會區好

sj403/30 12:17笑,做不出來不會怎樣啊,就只好捧銀子去給別人賺啊,別人要

sj403/30 12:17漲價也只能摸摸自己的XX,就這麼簡單,而且台灣的技能樹請問

sj403/30 12:17點得出什麼?到處都碰壁欸

shter03/30 12:22基隆其實有現成的通勤自強號可以搭,只是班次不夠多

moonrain03/30 12:22韓國人口台灣2.3倍左右是不同級的經濟體 日本更不用說

shter03/30 12:22班次不多就無法培養穩定的客源,自然大家還是排客運去

shter03/30 12:23台灣的問題是只發展輕軌結果連基隆這種距離都拿LRV去跑

moonrain03/30 12:23其實蠻好奇世界上有哪些跟台灣同量體又有自有技術?

shter03/30 12:23從頭到尾沒有正視過需求面只是各種問題都用一套解法

weyward03/30 12:26別說你不知道瑞士Stadler 想不想做罷了

Answerme03/30 12:31有統一飯便宜車電技術簡繁轉換一下就好幹嘛自己做呢

Answerme03/30 12:33勸告東台灣軌道產業別垂死掙扎淨走遠路

moonrain03/30 12:37瑞士那可是1942年就成立的公司...

dbdudsorj03/30 12:44沒事 鐵道迷繼續噓台灣買韓國車不買日本車 繼續活在30

dbdudsorj03/30 12:44年前

hinajian03/30 12:55整天在那邊反觀 鄉民不累喔

Stan600303/30 13:06看完別人的建設再回來看真的心很累

VVii03/30 13:11整天抗中保台賺飽飽 也不會膩啊

ckTHU03/30 13:13台灣根本不需要巨型都會核心去快速運送人進城出城

ckTHU03/30 13:14外部嚴峻的環境伴隨潛在戰爭,只是徒增風險集中而已

tp61010803/30 13:14第四段應該是TBM(?

感謝提醒 已更正

ckTHU03/30 13:16地勢平坦的地方不多,腹地也不夠大,其他更是破碎。

ckTHU03/30 13:19先天就不足,後天還失調,Alpha+ 以上的城市只有越離越遠

ckTHU03/30 13:21真正該做的是多點核心,把整個國家所有都會區當作同一城市

ckTHU03/30 13:22Decentralized Concentration 的概念

HDXXX03/30 13:38真的去一次韓國就知道台灣有多落後 他們的鐵路真的很發達

HDXXX03/30 13:38...... 莫名感覺想要什麼路線二話不說直接開挖XD

shinchan62603/30 13:43地狹人稠的台灣搞大公路主義真的糟糕

※ 編輯: weyward (114.34.97.92 臺灣), 03/30/2024 14:13:07 ※ 編輯: weyward (114.34.97.92 臺灣), 03/30/2024 14:13:48

LewisRong03/30 14:46臺灣重工業跟精密製造本來就很弱 不過跟人口基數也有

LewisRong03/30 14:46關係 小型國家本來就不可能樣樣強 弄出一個半導體已經

LewisRong03/30 14:46很猛了

haruka28103/30 15:02鬼島有雲霄飛車就屌打仁川arex

kensmile03/30 15:28板南線延伸 就在哭工程困難

kensmile03/30 15:29台灣真的太弱

lc8530103/30 15:43機車歸零汽車減半才是台灣該走的正途

非常認同 台灣以人口和經濟規模並不算小國了 GDP總量世界前20 卻沒有大國的格局 然後癡心的政府以為私人運具會無限擴增嗎? 北北基桃竹這種可以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的千萬人口大都會 還在想怎麼擴建高速公路 然後鐵路根本是用支線的方式在處理都市的連結 真的不堪入目

※ 編輯: weyward (39.14.40.165 臺灣), 03/30/2024 16:05:43 ※ 編輯: weyward (39.14.40.165 臺灣), 03/30/2024 16:08:08

yesonline03/30 19:20先學爬再學走.(國車國造是爬行階段.正在慢慢吸收知識

vespar03/30 19:23就交通部自己愛玩自償率那套遊戲吧 韓國好像B>C就能籌錢蓋

Odakyu03/30 19:55湖南高速線BC 0.28,印象中水西平澤高速線加GTX也沒到1

shinchan62603/30 23:03https://tinyurl.com/265lnbhl 內部介紹影片

vestinland03/30 23:39運輸工具這種偏重工業的,台灣本來就不是強項,頂多

vestinland03/30 23:39是裡面的電子元件勉強可以說還不差,台灣運輸相關人

vestinland03/30 23:39力是強在特化零件技術那種,例如飛機跟汽車的,台灣

vestinland03/30 23:39公司根本不太賺鐵路產業的利潤,當然變成大家看到各

vestinland03/30 23:39式各樣捷運都是外國進口居多,很早就放棄發展機會,

vestinland03/30 23:39人就不夠,另一方面是給的薪水根本吸引不到人,這都

vestinland03/30 23:40用錢砸才有發展本錢

vestinland03/30 23:41別看到韓國可以這樣發展,薪水不好誰去應徵鐵道相關

vestinland03/30 23:41產業?先砸錢,才請得到人才,沒人進去做義工的

Stan600303/31 00:06問題根本不是做不做的出車的問題

Stan600303/31 00:06香港做的出軌道車輛嗎?

Stan600303/31 00:06還不是買外國的車在東涌跟西鐵跑130以上

Stan600303/31 00:08這條線我認為更重要的是

Stan600303/31 00:08韓國用很短的時間蓋了一條符合通勤需求的高速通勤鐵道

Stan600303/31 00:08而不是弄個LRRT規格慢慢晃的捷運跟你說這是直達台北

Stan600303/31 00:10或有快慢車結果路線標準超爛直達車均速不到60的笑話

Stan600303/31 00:11然後沾沾自喜說我們捷運世界第一啦

Stan600303/31 00:18還有每次提到建設速度就有人說我們不是專制國家巴拉巴拉

Stan600303/31 00:18看看韓國的建設速度吧

kkStBvasut03/31 00:26不是地下鐵。

kkStBvasut03/31 00:27而且首爾一極集中是把科技產業放在首爾近郊。台北哪玩

kkStBvasut03/31 00:27得起這種一極集中

kkStBvasut03/31 00:28沒有首爾那個人口規模又哪裡養得起GTX

kkStBvasut03/31 00:32我也想搭GTX可是不會拿來不合理類比台灣

kkStBvasut03/31 00:34砸錢確實,人家花大錢跟阿爾斯通買高鐵技術欸

shter03/31 00:48沒什麼玩不起,林口華亞就是科技產業放在台北近郊

shter03/31 00:49南港內湖汐止的園區產值也不低,但連個內科通勤都問題一堆

shter03/31 00:51如果基隆捷運能成功,最理想是基隆直達松山的自強號開行後

shter03/31 00:51縮短在松山轉環狀線進內科的時間就阿彌陀佛了

kkStBvasut03/31 01:08人家是把竹科等級的科技產業中心放在水原一帶。

kkStBvasut03/31 01:09首爾首都圈直接佔了49%人口

kkStBvasut03/31 01:09do your homework first

kkStBvasut03/31 01:16要蓋gtx 竹科可能要先全部搬到北桃園

moonrain03/31 01:55寧願環島高鐵也不想看到台灣往這種瘋狂一極集中發展

SHR458703/31 08:33你不樂見但人口會自然的高度集中的……

SHR458703/31 08:34政策引導能分散一點人潮,但基本上還是會集中到都會區的

SHR458703/31 08:34……

ckTHU03/31 09:53高度集中在一個地方,跟都市化是兩件事。美國 urbanisation

ckTHU03/31 09:55比率是 83,但你會說美國把人都趕往一個地方嗎?

ckTHU03/31 09:57德荷紐澳加都是這個道理 https://tinyurl.com/wf4v37d6

Stan600303/31 10:03現實就是

Stan600303/31 10:03台灣人口集中的狀況及產業特性跟韓國日本比較相似

Stan600303/31 10:04美國人口不也集中在每個州的少數幾個都市嗎?

Stan600303/31 10:05你的理想想要怎麼做跟人流自己決定怎麼移動是兩件事

Stan600303/31 10:11就像棒球場蓋在郊區想說可以分散市區壓力,

Stan600303/31 10:11結果入場最多的還是蓋在市中心的大巨蛋一樣

ckTHU03/31 10:19日韓就沒有剛說的那些國家強或佈局合理,好的不學學爛的?

ckTHU03/31 10:20另外說棒球場,洋基球場、Citi Field 會蓋在曼哈頓嗎?

ckTHU03/31 10:21城市或國家規劃的合理性是可以用理論數據說清楚的

ckTHU03/31 10:22而不是用「似是而非」的說因為跟日韓很像所以要學他們

ckTHU03/31 10:24不去思辨先進民主經濟體的體制優勢 才是盲目且無端的信仰吧

Stan600303/31 10:25我沒有信仰 只是用觀察到的現象來驗證

Stan600303/31 10:25會舉棒球場的案例就是其中一個觀察到的現象

ckTHU03/31 10:26說的更甚,台灣無論是先天性地理條件或外部挑戰(戰爭天災)

ckTHU03/31 10:27根本就不可能用一地發展成 GaWC Alpha+ 的巨型都會

Stan600303/31 10:28就算全台灣人集中在一個都市也不可能啊

ckTHU03/31 10:29長期頃全國人力物力去追逐不切實際的夢,現實就是逐年倒退

Stan600303/31 10:29現在台北也沒有往這個發想發展的跡象不是嗎?

ckTHU03/31 10:31誰知道呢,走瑞士荷蘭的規劃還比較有機會讓台灣更好

Stan600303/31 10:31蠻好奇往德荷紐奧加方向學習的依據是什麼

Stan600303/31 10:31產業跟人口密度完全不像啊

ckTHU03/31 10:32至於長期投入全國資源在一地,這種錢坑式的投法,確實是過

ckTHU03/31 10:33去幾十年呈現的事實,而忽視先天性的瓶頸。

ckTHU03/31 10:35Stan6003以前地理版有討論過 (AID): #1beBZIKw (Geography)

Stan600303/31 10:35根本不是資源投放的問題

Stan600303/31 10:35而是需不需要為一個城市建立符合其需求的大眾運輸系統

Stan600303/31 10:35你重點放錯了

Stan600303/31 10:36現在全國蓋的都是站站停的捷運,難道我們就沒有快速通勤

Stan600303/31 10:36的需求嗎?

Stan600303/31 10:36無論放在哪一個都會區都是

ckTHU03/31 10:36面積跟台灣接近的荷瑞 The Global 2000 產業分佈

Stan600303/31 10:36這不是產業分佈也不是資源集中或分散的問題

ckTHU03/31 10:37產業 HQ 分佈,跟台灣的地理情況對比,是有相當大的不同

Stan600303/31 10:37而是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大眾運輸建設時

Stan600303/31 10:37該作做什麼樣的系統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ckTHU03/31 10:37你的優先順序是錯的,優先要考慮的是國土規劃,北中南依據

ckTHU03/31 10:38天然條件與地勢,要先統籌出各區域的分工與風險分散養多少

Stan600303/31 10:39好的 所以現狀要怎麼達成你的國土規劃?

Stan600303/31 10:39把台北炸了嗎?

ckTHU03/31 10:39口分佈才合理,這職責在於國發會跟內政部,其次才是各生活

Stan600303/31 10:39我們要以現狀來思考,而不是用理想

Stan600303/31 10:40連個桃園航空城都搞幾十年了,

Stan600303/31 10:40重新弄國土規劃我們哪來那麼多資源?

ckTHU03/31 10:41圈用什麼型式的公共交通去串連,最後才是生活圈內公共接駁

ckTHU03/31 10:41國土規劃是不知道多久前該做不做,積非成是所以現在不用做?

ckTHU03/31 10:42這跟多年來少子化沒人願意解決的國家危機有 87% 像

Stan600303/31 10:42你說的很好

Stan600303/31 10:42所以現在有任何一個政府單位想重新做國土規劃嗎?

Stan600303/31 10:43沒有!

Stan600303/31 10:43所以我們要以現在的情況思考什麼樣的大眾運輸

ckTHU03/31 10:44肯定不是沒有策略方向的一昧滿足地區需求先蓋再說,不考慮

ckTHU03/31 10:44長遠,你怎麼知道沒有政府單位做,法定職能是存在是有沒有

ckTHU03/31 10:45做得好,比如你我身為公民要去監督要求的問題。

Stan600303/31 10:47我的要求就是趕快把各大都市圈的大眾運輸做好

ckTHU03/31 10:48每個人要求不一樣,依據國土規劃的上位計畫把各生活圈大眾

ckTHU03/31 10:48運輸弄好,也要有相應的產業經濟如同荷瑞那樣平衡發展

Stan600303/31 10:50所以具體來說要怎麼實行?

Stan600303/31 10:50跟各城市說

Stan600303/31 10:50「欸你們捷運計畫都先暫停等我們國土規劃計劃好再重新一

Stan600303/31 10:50起規劃喔」

Stan600303/31 10:50這樣嗎?

ckTHU03/31 10:50而不是產業公共交通多數資源押一地,這對長遠及其他人不利

ckTHU03/31 10:52拿數字說話吧,你有看過之前統計各個區域公共軌道經費嗎?

ckTHU03/31 10:52(AID): #1bdvBdEE (MRT)

ckTHU03/31 10:53北中南各區域人口合理分布是多少訂出來後,中彰投、雲嘉南

ckTHU03/31 10:54人均公共軌道投資額先拉到全體國民平均,優先佈設骨幹路網

Stan600303/31 10:54你說的很理想我非常同意,這是真的

Stan600303/31 10:54但是現實要怎麼實行?

Stan600303/31 10:54相信我被犧牲的哪個地區會用選票把主政者拉下來

Stan600303/31 10:54因為每個人都是有本位主義的

Stan600303/31 10:55嗯…所以你要在甘蔗田裡面蓋軌道建設

Stan600303/31 10:55然後放著擁擠的都會讓大家繼續塞車?

Stan600303/31 10:56台南市推動捷運多消極你也看到了,這也要推給國土規劃?

ckTHU03/31 10:56你怎麼知道中南部蓋軌道只有甘蔗田可以蓋?

ckTHU03/31 10:57台南捷運 1990 就有運研所可行性計畫,說得不好聽些,如果

Stan600303/31 10:57積極推動的地方拿到比較多資源不是正常的嗎?

Stan600303/31 10:57高雄積極推黃線資源就下來了不是嗎?

ckTHU03/31 10:57政府公平檢視這些資源,連嘉義市新竹市早都有輕軌了

Stan600303/31 10:59新竹這次也是鐵道局找兩個縣市來開會討論

Stan600303/31 10:59這個積極度可不要拖到國土規劃上面欸

ckTHU03/31 10:59所謂「積極推動的地方拿到比較多資源不是正常的」沒有邏輯

ckTHU03/31 11:00按這種邏輯北北基宜人均投資額是中彰投近 11 倍

ckTHU03/31 11:00難道要說北北基宜努力程度是中彰投 11 倍?

Stan600303/31 11:01產業 人口分布都不一樣你是要怎麼擺在一起比較

ckTHU03/31 11:01這個問題回到政府是不是能依據規劃的合理性,分配資源

ckTHU03/31 11:02而不是讓科學或規劃問題,迫於民粹選票的壓力

ckTHU03/31 11:03產業人口是政府早該引導,經建會國發會不是近 10 年才成立

Stan600303/31 11:04相信我 如果我們蓋大眾運輸建設跟營運的錢是中央全額負

Stan600303/31 11:04

Stan600303/31 11:04自然可以公平,合理按照國土計畫去建設

Stan600303/31 11:04很可惜建設地方有自付額,營運要地方負責

Stan600303/31 11:04光營運成本很多縣市就沒辦法負擔

ckTHU03/31 11:06這體制確實有問題,我同意。畢竟北高直轄市中央早早就挹注

Stan600303/31 11:07而且這些根本不是這篇討論的重點!

Stan600303/31 11:07而是韓國用很短的時間蓋出一條

Stan600303/31 11:07縱貫首爾市區的高速通勤鐵道

Stan600303/31 11:07我們卻還在蓋一推慢死人的LRRT跟輕軌

ckTHU03/31 11:07初期路網(這也是頃全國之力)地方自付跟當地產業息息相關

ckTHU03/31 11:08這最終仍然是回到中央產業政策規劃

ckTHU03/31 11:09好,回來本篇,從北部公共路網基本架構成型。以培養台灣

ckTHU03/31 11:09整體公共運輸使用率,應該優先投入其他區域的公共路網骨幹

Stan600303/31 11:09所以要達到你的理想從國家體制就要打掉重練

ckTHU03/31 11:10也沒有打掉重練,但認錯修改政策方向,修法立法都是民主

ckTHU03/31 11:11經濟體自我修補的一環,前提是要先有「自我反省的文化」

Stan600303/31 11:11不同的產業對大眾運輸利用率也有差

Stan600303/31 11:11台北能正常上下班的金融業,

Stan600303/31 11:11跟科技園區裡輪三班的半導體業

Stan600303/31 11:11後者的工作性質就完全沒辦法用大眾運輸

ckTHU03/31 11:12當然如果連以前失敗在哪,都沒法自我反省,前面說的就白搭

Stan600303/31 11:12除非你要把所有產業打散在全國各處

Stan600303/31 11:12但每個產業都有群聚效應,最後還是會集中在一個地方

ckTHU03/31 11:13每種產業結構或是地理環境,都有相應的大眾運輸可以配合

ckTHU03/31 11:14不然歐洲以農業觀光主要的區域,還不是很多輕軌在跑

ckTHU03/31 11:14群聚效應是有,但政府有土地、產業、人口政策工具,職責

ckTHU03/31 11:15是有的。不然看看為何荷瑞美加德紐澳的政府可以做到,而我

ckTHU03/31 11:15們的政府做不到,是能力的問題?還是根本就沒心?

Stan600303/31 11:16不對啊 我查了一下你提的國家擁車率都比台灣高欸

Stan600303/31 11:17這樣的國土規劃跟大眾運輸推廣有正相關嗎?

Stan600303/31 11:19紐西蘭甚至千人擁車率897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台車

ckTHU03/31 11:22你是只有對比汽車,還是也有對比機車?請提供數據來源

ckTHU03/31 11:23你如果要說產業經濟分散,就是剛說的那些國家,其中瑞荷德

ckTHU03/31 11:24是公共軌道交通比較好的國度。交通與產業交通是兩個層次

ckTHU03/31 11:24#交通與產業經濟的分佈,是兩個層次

Stan600303/31 11:25有提供全球裡表的維基有,裡面也有附上來源了

Stan600303/31 11:25另外據去年底統計,台灣千人機車擁有量是620

Stan600303/31 11:25這個數字同樣比美紐加奧等國單純算汽車的擁車率低

Stan600303/31 11:27另外韓國的擁車率是485,比你列出的所有國家都還要低

Stan600303/31 11:28所以我可以很不嚴謹的提出一個思路

Stan600303/31 11:28高度集中發展的都市比較容易推行大眾運輸

ckTHU03/31 11:29https://tinyurl.com/4bpht7jw Rail density

ckTHU03/31 11:30這張圖應可說明,分散式的德國瑞士荷蘭公共軌道密度相對高

ckTHU03/31 11:31Stan6003 那是因為國外除了義大利等國會普遍使用機車,其他

ckTHU03/31 11:32私有運具都是汽車為主,你這個汽機車沒綜合比較很荒唐

Stan600303/31 11:33所以用台灣的機車擁有率來跟其他國家的汽車擁有率來比較

Stan600303/31 11:33會下雪的國家基本上沒有什麼機車

kkStBvasut03/31 12:24荷蘭是腳踏車霸權+路面電車霸權,大眾運輸沒有某些人

kkStBvasut03/31 12:24想像那麼好

kkStBvasut03/31 12:30歐洲很多中小城市甚至鄉下都有工業,而不是「農業為主

kkStBvasut03/31 12:30的地方有輕軌」,Stadler 總公司根本在田中間 (Bussna

kkStBvasut03/31 12:30ng, Thurgau)

kkStBvasut03/31 12:37荷蘭的地鐵大致上只是路面電車的急行線,我搭地鐵的次

kkStBvasut03/31 12:37數比路面電車少很多

kkStBvasut03/31 12:40腳踏車則跟台灣摩托車差不多囂張,違停、電動腳踏車超

kkStBvasut03/31 12:40速等沒什麼人管

kkStBvasut03/31 12:46然後目前看不出台灣像韓國那麼集中 我也不希望台灣變

kkStBvasut03/31 12:46成那樣 再說台北的土地就不夠

shter03/31 12:47都市人口密度越高越集中,大眾運輸越有效益

shter03/31 12:49整個通勤圈範圍是基隆到中壢間的話土地是夠發展的

kkStBvasut03/31 12:52XD。

kkStBvasut03/31 12:53你說說竹科怎麼沒變桃科

kkStBvasut03/31 12:56竟然有人支持不惜一切發展大眾運輸忽略客觀社會規律

kkStBvasut03/31 13:00而且不知道為什麼shter只緊咬我的發言,其他人說什麼

kkStBvasut03/31 13:00完全不理

kkStBvasut03/31 13:01說真的令人不太舒服

ckTHU03/31 13:18上面說的是農業觀光喔,不是純農業區,要也可觀光換成輕工

ckTHU03/31 13:18業。台灣中南部產業結構在歐洲並不特別。且一樣都有區域的

ckTHU03/31 13:18商業集中區。

ckTHU03/31 13:21認為荷蘭不夠好,跟德國瑞士比確實。但跟台灣比好多了,上

ckTHU03/31 13:21面的軌道密度世界對比圖不就說明了很多事,別忘了荷蘭只有

ckTHU03/31 13:21台灣七成人口。且最近甚至在思考輕型運具,比如電動機車腳

ckTHU03/31 13:21踏車或許都可視為廣義公共運輸系統的一環,在最後一哩路補

ckTHU03/31 13:21足骨幹路網的不足,這些輕型運具比汽車還更有優勢呢

ckTHU03/31 13:22更正下,上面說的是「共享」電動機車腳踏車

ckTHU03/31 13:23另外荷蘭的電車理應視為公共軌道,難不成是私人運具?

ckTHU03/31 13:28如果只能看到全部集中一地帶來的資源效率優勢,應該台灣就

ckTHU03/31 13:28設一個都會區就好,其他列保護區。但客觀天災外部挑戰就不

ckTHU03/31 13:28可能。且一個國家只集中資源在一個蛋黃區,而不是創造多點

ckTHU03/31 13:28分散式的蛋黃區,帶來的可負擔居住環境成本就少、競爭也變

ckTHU03/31 13:28大,可以看看地理版韓國央行研究的新聞

ckTHU03/31 13:30“南韓首都人口比重OECD最高 激烈競爭為少子化主因”

ckTHU03/31 13:33以及最近還有資產差距的新聞,只討論一地集中的好處看不見

ckTHU03/31 13:33未來影響,跟旅鼠跳海有 87% 像

kkStBvasut03/31 14:31荷蘭主要是NS比台鐵好很多

kkStBvasut03/31 14:31路面電車和地鐵我只能說普通 否則也不會有這個數據

kkStBvasut03/31 14:32http://i.imgur.com/ph7IPkZ.jpg

kkStBvasut03/31 14:32來源: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odal_share

kkStBvasut03/31 14:36騎腳踏車的真的比搭大眾運輸多很多

kkStBvasut03/31 14:40鹿特丹則是腳踏車14% 大眾運輸56% 汽車56%

kkStBvasut03/31 14:41大眾運輸25%

kkStBvasut03/31 14:44台北疫情前大眾運輸43% 疫情後38%

kkStBvasut03/31 14:45腳踏車可以說也是綠運具,但就不是大眾運輸啊

kkStBvasut03/31 14:47再說我建議你得真的去荷蘭體會一下當地交通實情

kkStBvasut03/31 14:48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量化的

kkStBvasut03/31 14:51都你們害我錯過溫蒂漫步直播=,=

kkStBvasut03/31 14:56還好至少還有看到滅火器

moonrain03/31 15:09以前在阿姆斯特丹短待一陣子 基本路是給腳踏車飆車用

kevin85071703/31 15:58真希望北部搞一條 實現台北-新竹通勤

kevin85071703/31 15:58不要站距越蓋越小 連基那種串連郊區的都搞短站距

ckTHU03/31 16:20上面說的是「共享」單車或電動機車可視為公共交通運具的一

ckTHU03/31 16:20環。這也不影響機車單車作為公共交通最後一哩路的角色有其

ckTHU03/31 16:20優勢。

kkStBvasut03/31 16:23所以說一看就知道你沒親身體驗過荷蘭的交通情形

ckTHU03/31 16:24為什麼我看你的數據,感覺就是在驗證我的觀點?可否完整發

ckTHU03/31 16:24下鏈接來討論?你拿 Amsterdam 在城市的層次說公交沒想像

ckTHU03/31 16:24中方便沒問題,這可能你是跟在台北的體驗比。但一開始說的

ckTHU03/31 16:24是國家整體來比,各國軌道密度的數字是很客觀的,台灣數據

ckTHU03/31 16:24上就是不如荷蘭。

kkStBvasut03/31 16:27again 所以說一看就知道你沒親身體驗過荷蘭的交通情形

kkStBvasut03/31 16:28吹荷蘭腳踏車設施的有,我也吹

kkStBvasut03/31 16:28吹荷蘭鐵路的少一些,我也覺得至少比台鐵好很多

kkStBvasut03/31 16:29沒聽過吹荷蘭的市區大眾運輸的

kkStBvasut03/31 16:29軌道密度是NS的功勞 我還講得不夠明白嗎

ckTHU03/31 16:30貼一下 NS 路網圖 https://tinyurl.com/ck2sjcx2

kkStBvasut03/31 16:30談鐵路不能脫離當地實際情形

ckTHU03/31 16:32如果荷蘭給台灣人規劃,87% 海牙會是最大城市,且 NS 不會

ckTHU03/31 16:32成網狀是以海牙為中心的放射狀。這樣說應該不為過吧

ckTHU03/31 16:33荷蘭更像是把整個國家當作同一個城市來規劃。上面一直在討

ckTHU03/31 16:33論的都是整個國家的層次。

ckTHU03/31 16:34另外你怎麼知道本人沒去過荷蘭?或長期旅外的經驗?

kkStBvasut03/31 16:35這就是標準的脫離實際情形討論鐵路

ckTHU03/31 16:37我剛看到數據來源了,晚點再來討論。光是討論數據就可以說

ckTHU03/31 16:37明白

kkStBvasut03/31 16:39你說的荷蘭是你理想化後的荷蘭

kkStBvasut03/31 16:40我也反對一極集中,我也不否認NS比台鐵好很多

kkStBvasut03/31 16:40但我不會用濾鏡去看荷蘭或任何歐洲國家

ckTHU03/31 16:41但我是沒看到你有任何證據說明,台灣整體是比荷蘭好的,如

ckTHU03/31 16:41果你不是這個意思,那不就是跟我的說法一樣?

kkStBvasut03/31 16:43不用把我沒說過的東西塞給我

ckTHU03/31 16:45咦,我上面說的是國家的層次。你在說的是城市的還是,我們

ckTHU03/31 16:45先釐清

kkStBvasut03/31 16:45我沒說過台灣整體比荷蘭好,我只是要告訴你真實情形。

ckTHU03/31 16:46Ok 那我說,荷蘭整體看起來比台灣好,從路網或軌道密度數

ckTHU03/31 16:46據上呈現的是這樣,這點你認同嗎?

kkStBvasut03/31 16:52我只說明真實的荷蘭交通事情,至於ckthu的理論我一點

kkStBvasut03/31 16:52興趣都沒有

ckTHU03/31 16:53… 好吧… 我說的也只不過是冷冰冰的數據而已

kkStBvasut03/31 16:53脫離實際情形談鐵路沒有意義 否則台灣把糖鐵全部鋪回

kkStBvasut03/31 16:53來里程直接暴增好幾倍?

ckTHU03/31 16:55這也跟你在Amsterdam 的體驗是不衝突的,在我看來荷蘭軌道

ckTHU03/31 16:55不會多數放在一地,均勻分散才是長遠對整個國家跟社會有利

ckTHU03/31 16:55的,對於單一城市而言體驗不會特別好也是正常的情況。

ckTHU03/31 16:58你說糖鐵收回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依據,但我會說,中南部也

ckTHU03/31 16:58是有人口密集的商業、住宅、產業園區,但連公共交通骨幹都

ckTHU03/31 16:58缺乏,軌道跟荷德瑞更是不能比

pf77503/31 17:00堅決反韓好嗎

kkStBvasut04/01 18:20某人大概也沒搭過德鐵

kkStBvasut04/01 18:21惡名昭彰的誤點比台鐵糟多了

kkStBvasut04/01 18:21而且根本是本版常識

kkStBvasut04/01 18:22鐵路密度高在德國是負擔而非優勢

Richun04/01 20:17德鐵近幾年的誤點率不是超慘的嗎?主因是密度高但互通,所

Richun04/01 20:18以各級列車會共用一個路段,有段特別擠+出個事就連環誤點

Richun04/01 20:19而且因為有既有線路(日:在來線)又是標準軌的關係,許多路

Richun04/01 20:20段新建線的經濟效益不足,舊線改善又慢,區間只能慢慢開。

ckTHU04/02 11:51XD 真不知道怎麼會有人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認為我沒搭過

ckTHU04/02 11:52無論歐洲還是美洲先進經濟體的環境,或多或少都有讓人不便

ckTHU04/02 11:53或體驗沒有這麼好的地方,但無法抹煞別人在國家更均質的

ckTHU04/02 11:55發展上或制度上的優越。不然你乾脆也拿一堆西方世界的軌道

ckTHU04/02 11:56環境堪憂,沒想像中乾淨也不是很簡單。可以找得缺點還一堆

ckTHU04/02 12:00還是沒事就罷工,影響出行的便利性 etc

ckTHU04/02 12:01在社會生活平均水平、機會、就業條件及對每個人的尊嚴上

ckTHU04/02 12:02如果有在那邊工作生活的經驗,要理解這些事應該不難

ckTHU04/02 12:07或者還有一種可能,對整個台灣的現況還是不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