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題] 小腿肌到底是省力還是費力槓桿?

看板MuscleBeach標題Re: [問題] 小腿肌到底是省力還是費力槓桿?作者
blackstaroop
(Ashin)
時間推噓15 推:15 噓:0 →:19

※ 引述《terryisbest (人生就是一場逆局)》之銘言:
: 關於人踮腳的槓桿力矩分析
: 如下圖所示:
: https://i.ibb.co/njzVzQz/image.jpg

: 圖中小腿肌肉所施加向上的拉力為動力S
: 而身體體重落於腳底槓桿的壓力阻力,於兩腳各別為體重mg的一半為0.5mg
: 已知動力臂1.2長度單位大於阻力臂1.0長度單位
: 當人開始踮腳時做槓桿運動時,以O為支點並繞O點轉動
: 最後當轉動至最高點時而停止
: 由 "轉動力矩平衡" 的條件知:
: S x L2*sinθ = 0.5mg x L1*sinθ
: => S x 1.2 = 0.5mg x 1
: => S = 5mg/12 < 0.5mg
: 故動力小於阻力,為省力槓桿。
: 當阻力臂愈短,S則愈省力。
: 因為剛體在轉動時
: 必須考慮剛體內部每一質點對參考點O所造成的力矩
: 而宏觀態上的表現就是上面所分析轉動力矩的部分
: 然而在最後因轉動停止而達成 "靜力平衡" 時
: 此時對於O點來說,S為身體內部的施力源,為身體的一部分
: 因此在力的分析上S不能獨立分開來算
: (不過這是另外一段屬於生物力學的故事了...)
: 所以O點所承受的正向力恰好為體重的重量
: (雙腳踮腳時:N1=0.5mg, N2=0.5mg,單腳踮腳時:N=mg)
: 這就是之所以為何不論單腳或是雙腳踮腳
: 當你站在體重計上做這兩個動作並且達成平衡時
: N1+N2 = N = mg
: 最後體重計上所顯示的數字,依然會是你自己的體重!

您好,
不好意思,當初我發文後看完了留言,覺得沒有人能回答我,便沒注意了
沒曾想還有回文,現在才看到
先感謝你的回覆,但沒有回答到我的問題,我沒把問題描述清楚

你的回應以及圖片我在網上看了不下十次,幾乎都是一樣的論證方式
先看圖https://i.imgur.com/VWGeEbP.jpg

但網上的回覆最大的疑惑是:為什麼脛骨的位置直接就是體重的一半?這個推論不存在靜力學的支持吧?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我後續的圖畫也會以此討論

預設思想實驗:
1. 假設我們處於無重力的環境,在運動小腿肌時我們不會知道我們推的是身體、亦或是一條拉力帶在受力
2. 討論的對象只使用一隻腳,他是殘疾人
3. 根據1.的描述,我們站著踮腳、與坐著使用彈力帶拉扯腳掌,應該視為等效的力學行為4. 此時彈力帶的力量恰好為體重mg,因變形量太小故全程力視為等大
5. 因無論腳掌傾斜角度如何,脛骨、腓骨與腳趾之力臂關係皆不變,故簡化為水平力臂計算

https://i.imgur.com/BWokrep.jpg


找不到好用的軟體,只好手繪了,我標記了腳趾、脛骨、腓骨的相對位置
角度thita趨近於0,所以力臂視為水平簡化計算
簡化為下方類似於簡支梁的結構

腳趾的mg是已知拉力帶給予的力量,小腿肌給予的S力位於最末端
這個殘疾人目前處於靜力平衡的狀態
根據mg = 0.2 x S
S = 5mg,這個結論與使用彈力帶還是站力著,應該具有相同的結果

能不能根據我的預設思想實驗,告訴我哪部分假設錯了呢?
是彈力帶和體重不等效嗎?還是站力的時候腳趾的反力是變化的呢?不總是mg?
那人豈不飛天了嗎?

網上那套回覆正因為沒法回答我以上的問題,即便我看了十幾套一模一樣的答案,也還是覺得沒懟到點子上

還請大家幫我排查一下
謝謝

17:01:
想來想去,應該不是等效的
https://i.imgur.com/7V3CWmw.jpg


正經的自由體圖應該是這樣,請容許我手繪
左邊為整個身體,微微的踮腳只踩在腳尖上,身體重心會經過接觸點
此時mg = mg

右邊切開自由體圖,會產生一個向下的mg、彎矩M
腓腸肌可以提供彎矩M,使整個系統達成靜力平衡
上方mg與腳尖之力臂,必定會小於後踵施力點之力臂
看整體比單看腳踝容易多了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27.6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blackstaroop (36.226.127.6 臺灣), 05/25/2023 09:03:54

AEIOUTIPSS05/25 09:28要考慮的東西有小腿周圍一圈的肌肉 還有骨頭本身在堆

AEIOUTIPSS05/25 09:28疊產生的剪力 不是只有一條阿基里斯腱拉到腳跟?

FatZhai01705/25 09:50這麼專門的問題 有辦法討論嗎

peter0726: 1. 踮腳瞬間不是靜力平衡

05/25 10:42

peter072605/25 10:432. 踮腳站立(靜力平衡)狀態下身體質量中心不在腳掌中間

我考慮的角度趨近於0的靜力平衡狀態,不可能動和靜影響了省力或費力槓桿吧?

tigotigo05/25 10:43去體大旁聽個四年應該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peter072605/25 10:43 而是在接近腳尖處,因此力過支點

leoguan88805/25 11:46好奇問這個問題目的是什麼

leoguan88805/25 11:46人的重心根據站姿應該會在腳趾腳跟間浮動吧

問的目的就是因為想知道啊,而且這是瞬間靜止的踮腳站立,不存在浮動到腳跟......

HYSKOA05/25 12:13你用彈力帶時跟用體重的支點跟阻力的位置反過來了,算出來

HYSKOA05/25 12:13當然不一樣

使用彈力帶的假想是自己躺在地上,臀部的摩擦力比腓腸肌更外側,所以確實情況不一樣 推

king90046guy: 很好的討論

05/25 14:40

bearching05/25 15:08請問一下小腿肌施加向上拉力,有考慮到踮腳往下的推力

bearching05/25 15:09嗎?

這不就是槓桿嗎?玩翹翹板時除了我和對方的體重&力臂以外,需要多計算我體重給對方的推力嗎?

peter072605/25 15:52踮腳角度趨近零的時候力矩不為零 (因為"正在"踮起來)

peter072605/25 15:53因為合力矩不為零 所以你不能用靜力平衡的方式算

peter072605/25 15:54你可以自己操作看看 你如果要定在腳掌幾乎水平的狀態

peter072605/25 15:55上半身一定會前傾,讓身體質量中心向前

是沒錯,圖畫完大概懂了

※ 編輯: blackstaroop (36.226.127.6 臺灣), 05/25/2023 17:14:03

HYSKOA05/25 17:03你算體重的時候抗力點在脛骨而支點在腳趾(抗力點在施力點

HYSKOA05/25 17:03跟支點之間),算彈力帶的時候抗力點在腳趾而支點在脛骨(支

HYSKOA05/25 17:03點在施力點跟阻力點中間)。這兩種算法當然會得出不同結果

HYSKOA05/25 17:03

HYSKOA05/25 17:07你要得到相同的結果,就把拉力帶放在脛骨下,就變成施力點

HYSKOA05/25 17:07在腳趾而抗力點在脛骨下然後支點在腳跟,那就是省力槓桿了

wupeter0905/25 17:31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我還是想要發表一下我的觀點,

wupeter0905/25 17:31在我仔細看過你的問題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後,我其實也不

wupeter0905/25 17:31知道要怎麼回答,正如我一開始說的,我不是這方面的專

wupeter0905/25 17:31家。

dirtyli05/25 20:43生物力學的天然設計真是奧妙

dirtyli05/25 20:53其實這個假想實驗非常容易親自嘗試吧 你自己站立 很明顯

dirtyli05/25 20:53受力點是腳趾 你腳掌站在水管欄杆上 就真的很省力

dirtyli05/25 20:58為了爆發速度 刻意演化成必定腳趾受力 真的很有趣奧妙

dirtyli05/25 21:10更有趣的是 你甚至可以達成中心位於腳掌中央的靜力平衡

dirtyli05/25 21:12[你會發現想達成這種情況你的小腿難以發力 變相表示省力

roy91100605/25 22:44或許可以參考 windlass mechanism

iamoldtwo05/26 13:22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