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肌肉失衡:導致沒辦法進步、疼痛的原因

看板Road_Running標題[心得] 肌肉失衡:導致沒辦法進步、疼痛的原因作者
gn02595084
(謙~)
時間推噓13 推:13 噓:0 →:1

※ [本文轉錄自 MuscleBeach 看板 #1UG_B6kc ]

作者: gn02595084 (謙~) 看板: MuscleBeach
標題: [閒聊] 肌肉失衡:導致沒辦法進步、疼痛的原因
時間: Wed Feb 12 20:42:44 2020

大家好,我是物理治療師,也是CSCS。由於遇到很多學生或選手會問相同的問題:為什麼我重量加不上去、為什麼我好一陣子沒進步了、我原本都沒有痛為什麼現在開始不舒服?其實很大部分是來自肌肉失衡(muscle imbalance)的問題。

案例:

一位約二十歲的網球選手,最近兩週開始覺得只要做過肩類的動作包括發球、扣殺、重訓時的肩推、引體向上等都會左邊肩膀,平常沒動就沒事,但只要手一舉過肩就疼痛。去完骨科診所,醫師認為是脊上肌肌腱損傷,在休息、超音波、雷射等物理治療後,日常生活舉手就不會痛了。但開始訓練一週後,疼痛又出現而且痛的程度跟治療前一模一樣。

一位三十歲的男性,目標是健美、體態變好看,一週練六天、每天練一個部位。每項動作的重量隨著時間都有明顯的進步,但硬舉跟深蹲的重量一直卡關,因為每次加到特定重量時,腰就會越來越緊並產生疼痛。在自主休息一週後,也努力用滾筒、按摩槍、伸展放鬆背部後,回到訓練的第一天,前兩組的硬舉跟深蹲都沒感覺,但接下來兩組時同樣的痛感又出現。

很多人可能都有上述的狀況,雖然造成的原因很多種,但這篇文章先針對很常見的原因,也就是肌肉失衡做討論



肌肉失衡(Muscle imbalance):
指的是在兩邊對側肌肉在肌力、長度、穩定性等上有差異,兩邊對側可能是左跟右、上跟
慣、運動專項等的影響



肌肉失衡的原因

1. 姿勢

現代生活大多是久坐、長時間在電腦桌前。這樣的情況下,前胸跟鼠蹊部的肌肉都處在較短的位置,而後背跟臀部的肌肉都處在較長的位置。人體是會適應並依照自身需求調整的,因此當大腦發現長時間有些肌肉處在縮短的狀態,會假設這條肌肉不用那麼長了,那就把它縮短吧,而被拉長的肌肉會真的變長。圖中原先兩條肌肉都是十五公分,但長時間的姿勢下,可能分別變成十八、十二公分

https://imgur.com/MRd3wWQ
https://imgur.com/hTJPhLS


2. 課表設計

在沒有專業指導下,課表的設計常常忽略肌肉平衡的元素,可能會只練身體前側肌肉而不練後側(練胸不練背),導致前側的肌肉過於緊繃縮短、後側肌肉被拉長無力

3. 習慣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慣用手,當習慣用慣用手拿東西,該側的肌肉量相對另一側就會比較多,所以許多人在量體組成時,左右上肢的肌肉量會有差異。另外像是站著、坐著的習慣動作,包括坐在電腦桌前喜歡用左手撐頭、站著習慣三七步把重心放在右腳,這些久而久之都會讓兩側不平衡

4. 運動專項

左投的棒球選手,左側肩膀的活動度會較大、肌肉也可能會比右側較長、左側的鎖骨也可能比左側凸(長時間肌肉收縮拉出來的)



肌肉失衡的影響:

適度的肌肉失衡是不影響生活的、甚至可能提升表現,但是當過度時可能產生疼痛、力量變弱、無法進步等等

1. 能產生的力量減少

肌肉沒有處在理想的長度時,長度較長或短都可以減少力量的輸出,如下圖,肌肉能產生的力量跟肌肉長度的關係呈倒U字型,所以長時間圓肩,胸大肌跟胸小肌的長度變短,能
產生的力量下降,同樣地,背部肌群包括旋轉肌群、闊背肌、斜方肌等被拉長,能產生的力量也下降,最終導致在做推跟拉的動作可能會達到一個瓶頸。

https://imgur.com/XCt8YFh

2. 該用的肌肉用不出來、用其他不適合的肌肉出力

較縮短的肌肉相較於較被拉長的肌肉更容易被徵召或啟動(肌肉活化的閾值降低),意思是說鬧鐘音量開到50%就會被叫醒、但現在只要開到20%就醒了。看起來是好的,但是如果容易被徵召的肌肉是在那個動作下不是主要該出力的肌肉就會有麻煩。

例如,在長時間久坐下會使髂腰肌變縮短、臀部肌群變長。而髂腰肌變短時,在站立時會把腰椎往前拉所以會更凹背,凹背會讓背部肌肉處在更縮短的位置。因此,在背部肌肉比較短、臀部肌群較長下,若做硬舉或蹲這類會同時啟動後側鍊(後頸、背、臀、大腿後側、小腿後側、腳底等肌群),腰部的肌群出力的程度會遠比臀部或大腿後側肌群大,但腰部肌群不是設計來出力而是穩定的,主要產生力量的應該是臀部或大腿後側肌群,久而久之,腰部肌群就會過勞死。所以如果在以臀部跟大腿後側肌群為主要出力來源下,硬舉可能破兩百,但腰部為出力端的情況下,硬舉可能一百就爆了。

https://imgur.com/T1FrI5M

3. 讓身體擺在更容易受傷的位置

許多從事健身或持拍類運動的人,造成肩膀疼痛的原因都是肩夾擠 (shoulder
impingement),肩胛骨跟手臂骨的結構如下圖,而其中有一條脊上肌肌腱
(supraspinatus tendon)就從肩胛骨跟手臂骨頭剛好穿過。若肌肉未失衡下,手臂在上舉的過程,這條肌腱剛好只會滑過這個縫隙,但若圓肩(前胸肌肉較短、後背肌肉較長),就會讓原先這個縫隙變得更狹窄,導致在舉手的過程,肌腱就會反覆被夾到,而最後導致受傷。但如果只針對肌腱損傷去治療,沒有處理肌肉失衡的問題,就算肌腱復原了,當恢復運動或過肩的動作,反覆的夾擠會讓肌腱再受傷。

https://imgur.com/4nYaiHP
https://imgur.com/xHdf3NM


解決肌肉失衡的方法:

主要還是先針對造成肌肉失衡的原因下手,可能是調整姿勢、習慣或訓練課表等等

但若肌肉失衡已經發生了,可以透過有相關專業的人,進行像功能性訓練、矯正性訓練、軟組織放鬆等方式,大概念是將被縮短的肌肉拉長、拉長的肌肉更縮短。

這部分若大家有興趣,下次可以針對矯正性訓練(Corrective exercise)再寫一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需要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39.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MuscleBeach/M.1581511366.A.BA6
※ 編輯: gn02595084 (114.136.39.218 臺灣), 02/12/2020 20:47:51
※ 編輯: gn02595084 (114.136.39.218 臺灣), 02/12/2020 20:48:22

Domtoretto: 衛教02/12 20:54
frankxaio: 優文02/12 20:58
cdreama8: 推推02/12 21:01
joeabu: 推02/12 21:15
willy50307: 受教02/12 21:15
redbeanbread: 簡單明瞭推 02/12 21:19
lsha0829: u質好文02/12 21:23
wu0966: 推一個 02/12 21:23
cccone: 推02/12 21:28
gn02595084:轉錄至看板 FITNESS 02/12 21:34
sroericcc: 推 02/12 21:56
g29050: 推推 正好受到肌肉失衡的困擾02/12 22:01
yoho: 推02/12 22:05
Shanilin: 推02/12 22:35
jeffrypt: 推專業02/12 22:36
crossscar: 豁然開朗,感謝02/12 22:43
wsx297: 推推02/12 22:47
lunping852: 推02/12 22:48
MK47: 推02/12 22:51
Linus0807: 推,期待下篇文章 02/12 23:34
hau0324: 推02/12 23:36
www54500: 推推02/13 00:32
redface1209: 推02/13 00:38
exnest: 推...左半身一直有這個問題02/13 01:31
skykenny611: 推02/13 01:39
pjhs320279: 推02/13 01:50
ppp0978: 推 超需要下一篇文的!!02/13 02:14
lin455064: 推 02/13 02:28
bjga3722505: 推02/13 03:31
j20110405: 推~~ 需要解決之道 02/13 03:54
kuroda: 推02/13 04:31
alextshsu: 推 02/13 07:22
dogbydog: 3有問題想問!健身的人不都很專注於胸肌嗎?這樣胸肌應 02/13 07:54
dogbydog: 該會比較長啊02/13 07:54
肌肉在長時間反覆收縮的過程例如重訓只練特定區域或網球擊球時可能用較多前側的肌肉支撐,若沒有把肌肉拉回原本伸展的長度,儘管運動完了,肌肉的張力還是會偏高並傾向較收縮的位置(adaptive shortening),所以長時間下來就會比較短,這也是我覺得運動後的伸展雖然不能把原長10公分的肌肉變成12公分,但他其實是在將運動後變成的8公分先拉回10公分
D85: 推02/13 08:02
aa10226: 推02/13 08:19
fwangman: 專業文必推02/13 09:07
pochue: 好文分享,推02/13 09:19
char0830: 推02/13 09:32
im83124900: 推推 敲碗等下一篇02/13 09:35
anfan: 推 淺顯易懂02/13 10:26
zxm40059: 專業推 02/13 10:50
jackson1991: 好文推推02/13 11:26
tm758220ac: 推02/13 12:27
Illian: 好文推02/13 13:21
APTON: 推,想知道矯正性訓練!02/13 16:55
Alan815: 推!期待矯正訓練02/13 17:00
stubasa2: 推 肋骨不對稱 請問怎麼矯正02/13 17:30
可以先等看完下篇關於矯正性訓練的文章,再討論是否需要矯正喔!因為這篇文章我沒有著墨在有些肌肉失衡是不見得需要調整的,稱為functional imbalance (功能性失衡)
eq0eq: 推02/13 17:59
iamoldtwo: 是肱骨☺ 02/13 19:28
是肱骨~謝謝補充!因為示意圖的骨頭形狀畫的不太好,想說寫手臂骨讓對解剖比較不熟悉的人可以瞭解,那張示意圖構造正式的名稱分別是:
acromion of scapula (肩峰-肩胛骨)、supraspinatus tendon (脊上肌肌腱)、humeralhead (肱骨頭)
※ 編輯: gn02595084 (111.71.114.211 臺灣), 02/13/2020 21:26:50
chenyei: 專業推 02/13 22:07
offcola: 優文推 02/13 23:18
lugu90036: 推 02/14 01:00
bullfighter: 推推期待您的下篇文章 02/14 08:58
fifitw: 推 02/14 17:16
pppppppp: 期待~ 02/14 17:34
AALLSS: 期待下一篇995 02/14 19:53
MituoBing: 有用推 02/14 20:09
yi926: 推 02/14 20:33
VIATOR: 所以常訓練的肌會縮短嗎? 那左投為什麼是左邊變長? 02/15 00:00
Tammievil: 推推 想知道關於最後一個範例該如何治療 02/15 10:27
DWADE48: 好文 02/16 00:25
js80304: 推 02/16 12:35
yesmyday: 需要矯正篇 02/18 16:14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gn02595084 (223.136.118.232 臺灣), 02/19/2020 17:11:37

MAMAPOPO02/19 17:52太U了

lasoiree02/19 18:21駝背的人 跑長距離真的好痠

yiwen7602/19 19:43

locka02/19 20:09請問前交叉/後交叉症候群也是肌肉失衡的例子嗎?

yigebier02/19 23:06有學有推

thehent02/20 01:17先推再看y

greenlantern02/20 08:34推推

Jason1302/20 08:53優質

ice225402/20 10:19推專業好文

yosigo02/20 14:43謝謝好文

w83xji6q9602/20 22:06推推~期待下篇文章

dogass8302/21 12:05左腿因為之前韌帶斷過,肌肉比較不發達。在慢跑過程中感

dogass8302/21 12:05覺比較沒出力,這情況有什麼改善方式嗎?謝謝

ERIC426802/22 22:51